1、1第一章 建设背景第一节 项目区概况自然地理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东经 1222412337。北纬 46134740之间 。东邻齐齐哈 尔市,北接甘南县及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布特哈旗以成吉思汗边堡为界,西和南分别以乌力根河、绰尔河与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为界,东南隔嫩江与泰来县相望。县境南北最长103.6 公里,东西最宽 89.6 公里,总面积 6175 平方公里。龙江县广厚项目区位于龙江县东南部平原区,东经 1231512323,北纬 46574708之间 ,有耕地面积 14.6 万亩,其中旱田 9.4 万亩。二、地形地貌龙江县处于嫩江平原西部,大兴安岭东麓。地势西北高
2、,东南低,山、丘、岗、平、洼五种地貌有规律分布:山、丘主要分布在县的西部,海拔高度在 400 米左右。最高点朝阳山其海拔高度为 606.6 米。山地多为沙石土、土层薄、肥力低,抗涝不抗旱,水土流失严重。丘陵多为厚黄沙石土,山丘坡脚地多为黑2土或草甸子黑土。岗地主要集中在县中部,海拔高度在 200600 米。西部低山区、地面坡度 630,面积占 25.4%,中部丘陵漫岗区,地面坡度 29,面积占 36.6%;东南部平洼区地面坡度为 12,面积占 38%。广厚项目区位于我县东南平原区,海拔高度 140180 米,适于节水灌溉。三、水文气象 龙江县处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大兴安岭隆起区的东缘与第二沉降
3、区西缘的衔接地带,地质结构对县内地下水的赋存与分布起着控制作用。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主要有两大类: 即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龙江县境内有一江十一河,即嫩江、雅鲁河、绰尔河、济沁河、库堤河、麒麟河,罕达罕河、乌力根河、野马河、苇莲河、库勒河和白山河。其中:嫩江、雅鲁河和绰尔河在全省的十大江河之列。河流总长 426 公里,可利用客水 22.58 亿立米,现年用水总量 2.5 亿立米。龙江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风力较大,多为西北风,全年平均风速 3.6 米/秒,七级以上大风多年平均为 35 天,其中有 21 天发生在 35 月,60 年 8 月 23 日最大风速达 2
4、2 米/秒。降雨量自西北向 东南逐渐减少,即 480390 毫米,平均3446.4 毫米。全年有 325.3 毫米的降雨量集中在 6 月8 月份。而干旱的 3 月5 月份只有 46.5 毫米,导致“十年九春旱” 。该项目区位于龙江县东南部,多年平均降雨量 420 毫米,降雨分布不均,多集中在 6、7、8 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 76%。年平均气温 3.7 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少雪,历史最大冻深 2.8 米。春季干旱少雨,平均风速 3.6 米/秒,最大风速 22 米/秒。夏季高温湿度大,秋季短促降温急剧来霜早。无霜期 130 天,日照 2800 小时,有效积温 2700 度,年蒸发量
5、1652.1 毫米。由于春季风大少雨(降雨量只有全年 10%左右)蒸发量大,春旱严重, “十年九春旱” 是该 地区自然气候特点。四、土壤全县因受地形和水域影响,土壤分石质土、暗棕土、栗钙土、黑钙土、草甸土、砂土、泛滥土、水稻土、碱土、盐土和沼泽土 11 个土类,31 个土属,63 个土种,主要土类为草甸土、黑钙土、栗钙土和暗棕土。土壤垂直分布,西部半山区海拔270 米以上为石灰质土和暗棕土,沟谷为沟谷草甸土;中部丘陵区,海拔 200270 米为栗钙土和钙土;东南部平原区为河漫滩草甸土泛滥土和黑钙土,土壤类别:以黑钙土和砂壤土为主,层次过渡分明,沉积层以下为河流石,砾砂其剖面特征:腐殖质层:(A
6、)030 厘米,灰棕色,粒状结构,轻壤质地,4润、中等石灰质,层次明显过度。过渡层:(AB)3050 厘米,灰黄色,核块状结构,重粘质地,有甲菌丝体。母质层(C)90150 厘米,黄棕色,核块结构、紧实。理化性质:有机质 1.82%,全氨 0.11%,全磷 0.09%,PH值 7.1,物理粉粒 15.49%,物理砂粒 62.51%,质地为黑钙土,该土质持水率低,保水性弱,渗透系数大,易产生干旱。土壤容重在 1.3g/cm1.5 g/cm之间,田间持水量在 18%26%之间。五、水资源概况1、地表水资源龙江县河流虽较多,但最终由雅鲁河、绰尔河和库勒河汇流入嫩江。较大的河流是嫩江、雅鲁河、绰尔河和
7、罕达罕河。通过水文计算,这一江十一河多年平均客水来量为 199.63 亿立米。其中嫩江 157.5 亿立米;雅鲁河 18.12 亿立米,绰尔河20.62 亿立米,罕达罕河 3.39 亿立米;多年平均农灌期可利用量为 25.58 亿立米。县内地表径流多年平均总量为 3.56 亿立米,农灌期可利用量为 2.01 亿立米。2 地下水资源全县地下水资源静储量为 64.4 亿立米,补给量 4.66 亿立5米。其中:平原区占全县总面积的 38%,静储量为 63.87 亿立米,补给量为 2.83 亿立米;低山区占全县面积的 25.4%,静储量为 0.16 亿立米,补给量为 0.73 亿立米;丘陵区占全县总面
8、积的 36%,静储量为 0.42 亿立米,补给量为 1.1 亿立米。该项目区位于半山区。地下水静储量为 0.4 亿立米,补给量为 0.2 亿立米,该地质结构为松散岩孔隙水区,表层 0100厘米为土层,其下为河流石,地下水埋深为 46 米,地下水丰富,易开采。抽水实验表明:直径 8 寸,15 米深的井,单井出水量 2530 吨/小时,静水位 46 米,动水位 2.5 米。直径 1.0米,深 15 米的水泥管井,单井出水量达 100 吨/小时,静水位46 米,动水位 2.53.5 米,影响半径 200250 米。地下水质矿化度均小于 0.3 克/升,为低矿化淡水,水质符合农业用水要求。3 资源评价
9、(1)地表水资源的评价:虽然多年平均客水来量 199.63 亿立米,但因河流上无控制工程,加之河流多为季节河流,农业用水期较大的 46 月河流正处于枯水期,沿河的水田灌溉都无法保证,旱田灌溉根本无水可引。如在河道上修建水源工程投资要远远大于井水灌溉,所以开发价值不大。(2)地下水资源评价:龙江县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补给总6量为 4.66 亿立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2.83 亿立米,已开采1.772 亿立米,农灌期可利用量为 1.32 亿立米。该项目区位于半山区,地下水多年平均总补给量为 0.2 亿立米,占总量7.5%,可开采量为 0.15 亿立米,已开采量为 0.1 亿立米,农灌期可利用量为 0
10、.09 亿立米。六、水利工程现状全县现有机电井 25000 眼。有喷灌井 4800 眼,喷灌设备4800 套, (其中大型 23 套),喷灌面积 37 万亩,项目区有灌溉井 58 眼。 七、社会经济现状1、耕地、人口、劳力龙江县有 14 个乡镇,13 个农牧渔场,158 个村,1080 个自然屯,全县总人口 59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7 万人,劳动力22.9 万人,有耕地面积 380 万亩。广厚项目区有 4 个村,有耕地 14.6 万亩,其中旱田 9.4 万亩,有人口 9800 人,其中农业人口 8300 人,有劳力 2516 人。2 农业机械全县有大中型拖拉机 292 台,小型拖拉机 27
11、000 台,农用动力机械 8803 台。项目区有大中型拖拉机 4 台,小型拖拉机 800 台,农机具 1020 台。73 农村经济由于今年我县受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全县农业总收入 91481 万元,其中粮食产量 40 万吨,收入 50610 万元,其它收入 59871 万元。农村人均收入 1304 元。项目区农业总收入 3500 万元,其中粮食总产 28000 吨,收入 4200 万元,其它收入 300 万元,农村人均收入 2100 元。4 农用电价每千瓦小时 0.62 元。第二节 项目区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抗御自然灾害的需要。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旱灾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
12、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粮食的丰欠与旱灾有直接关系,风调雨顺,粮食就丰收,旱灾小粮食减产就少,旱灾重粮食减产就多,甚至绝产。发展节水灌溉是彻底解决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制约出路和保障。项目建成后:使广厚乡 7000 亩农田变成高产稳产田,不再受旱灾的影响。2、项目建设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业产业结构的方向是发展经济作物,减少大田作物,增加农民收入。8因经济作物比大田作物的需水量大得多,产业结构调整能否成功,关键“水” ,可以 说:水是产业结构 调整的载体和保证。项目建成后:种植结构的比例由 7:3(粮:经),调整为 4:3,年可增收 249 万元。3、项目建设是农民增收的需要。项目建成后:年
13、可增产485 万公斤,增加收入 249 万元。平均亩增收 300 元,扣除节水灌溉亩费用 80 元,亩纯收 220 元。4、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 的需要。根据江 泽民总书记“ 三个代表” 关于中国共 产党是人民利益忠 实代表的精神,我们这个项目就是从龙江县的实际出发,从农民增加收入的角度出发,知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项目建成后:农民大幅度增收。为农民实现小康生活水平奠定了基础。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建设可行性主要是:(1)水资源丰富。龙江县东南部平原区,地下水埋深浅 46 米,单井出水量 30 吨以上,是嫩江平原有名的中水区,且开采容易。通过水量平恒计算可知:山泉蒖节灌工程建成
14、后,年用水量为 0.01 亿立米,小于可开采量 0.05 亿立米,项目可行。 (2)效益可观,项目建成后,可增9产 485 万公斤,增收 249 万元。多年平均增产 149 万元。亩投资 143 元,亩费用 80 元,还本年限不足一年,效益费用比为10.4:1,低投入高产出:项目可行。 (3)技术力量强。龙江县有节水喷灌面积 37 万亩,喷灌设备近 4300 套,在保证每套设备有一个明白使用管理的人基础上,还利用科普之冬培训近 5000人,为发展节水灌溉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县水务局除有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外,还有高、中、初级技术人员近百人。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区建设管理对人才的需要。 (4)干群积极
15、性高。龙江县 37 万亩节灌工程的试验示范作用非常好,有条件的乡镇村领导和群众都强烈要求上喷灌,特别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水是保证,喷灌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前提和保障。另外,项目区所在的乡镇交通方便,人均收入高,经济条件好,出资和还贷的能力强,只要加以扶持,可保证项目区顺利建成。总之,无论从解决龙江县旱灾,水资源的双重困扰,还是从水资源上、效益上、群众的认识上等都可以说明,龙江县山泉镇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不但必要,而且可行。第二章 项目区建设内容及规划方案第一节 项目区建设内容10该项目计划总投资 100 万元,其中省投资 50 万元,群众自筹 50 万元。新增节水工程面积 7000 亩。新增节灌
16、设备 100套,全部为小型软管喷灌设备,建设配套水源井 100 眼。项目建设地点:龙江县广厚乡项目建设时间:二 OO 六年第二节 工程规划方案一、水源工程:前述项目区地下水补给总量为 0.2 亿立米,可开采量为0.15 亿立米,已开采量为 0.1 亿立米,农灌期可利用量为 0.09亿立米。项目区地质结构为松散岩孔隙水,地下水丰富埋深46 米,易开采。经实测:8 寸 15 米深的塑料管井出水量可达 3045 吨/小时,影响半径 70110 米,静水位 46 米,动水位 22.5 米。直径 1.0 米深 15 米水泥管井,单井出水量达100 吨/小时,静水位 46 米,动水位 2.53.5 米,影
17、响半径200250 米。二、节灌工程小型软管设备 100 套,动力配 170 机组(水泵 SH2245),11每套控制面积 70 亩,选萧山喷灌机厂生产喷灌设备。第三节 水量平衡计算及作物种植比例一、水量平衡计算该项目是平原区井灌区,该地区的地下水总补给量为 0.2亿立米,可开采量 0.15 亿立米,已开采量为 0.1 亿立米,农灌期可利用量为 0.09 亿立米。喷灌用水量为 0.01 亿立米,加之已开采量 0.1 亿立米,共为 0.11 亿立米,小于可开采量 0.15亿立米。结论无论是水质和可用水量地下水都能满足节水灌溉的需求。喷灌用水量:见下表Wm=M0A/喷灌用水量计算表作物 灌水 额(
18、m3/亩 ) 灌 溉 面 积(亩 ) 水利用系数 每年灌水(次) 用水量 (m3)玉米 18.5 4000 0.9 5 411111药材 18.5 1000 0.9 8 164444瓜菜 18.5 2000 0.9 8 328888合计 7000 0.9 904443二、作物种植比例目前我县作物种植大田作物杂粮与瓜菜的比例是 7:3,极12不合理,该项目建成后,大田作物与瓜菜药材的比例 4:3。具体见喷灌用水量计算表。第四节 工程建设规模及建设标准一、工程建设规模项目区新增节水灌溉面 7000 亩,工程分布在广厚乡的广厚村、东阳村、二村、三村。2、工程标准项目区的建设全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水
19、灌溉技术规范” 进 行(SL20798),建设规模及标准达到要求。第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一节 工程投资估算一、总投资项目区建成需总投资 100 万元,其中水源工程建设投资30 万元,节水灌溉设备投资 60 万元,其它费 10 万元。1、水源工程建设投资 30 万元13新打井 100 眼,投资 30 万元。直径 8 寸,深 15 米的小型喷灌井,每眼 0.3 万元,100 眼井 30 万元。2 节水灌溉设备投资:60 万元。小型设备 100 套,60 万元。采用浙江萧山喷灌机厂的泵。每套 0.6 万元,100 套共计 60 万元。3、其它费 10 万元。以上具体见项目区投资概算表。项目区投
20、资概算表节 水灌 溉 面 积 (亩 ) 面积及内 投 资容 合计 玉米 药材 瓜菜亩 投 资(元 )投 资金 额(万元 )合 计 7000 4000 1000 2000 143 100喷 灌 小型 设备 100套 86 60水源工程 100处 43 30前 期 费 14 10第二节 资金筹措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资金匹配比例为 1:1,项目区建设总投资为 100 万元,其中省 50 万元,群众自筹资金 50 万元。14第四章 经济效益分析第一节 工程效益分析项目区建成后,将 7000 亩耕地变成高产稳产田,实现水利化,采取节水灌溉和先进的农艺措施,及农机措施相结合,使玉米、药材、蔬菜的产量大幅度增加
21、,效益可观(具体见节灌前后产量对比表,新增节灌工程灌溉作物种植比例及灌溉效益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可增产 485 万公斤 ,增收 249 万元,7000 万亩可以节水 34 万立米。节灌前后产量对比表喷 灌作 物前 后 增产玉米 400 600 200药材 150 200 50瓜菜 3000 5000 2000项目区新增工程灌溉作物种植 比例及灌溉效益表15新增 节 灌面 积(亩 )增产量(公 斤 /亩 )作物合计 喷 灌 喷 灌新增产量(万公斤)单价(元/公斤)新 增 产 值(万元 )分 摊系数多年平均增 值 (万元 /年)合计 7000 7000 485 249 0.6 149.4玉米 40
22、00 4000 200 80 0.8 64 0.15 38.4药材 1000 1000 50 5 13 65 0.16 39瓜菜 2000 2000 2000 2000 0.3 120 0.29 72第二节 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费用计算1 投资计算当全部工程达到设计效益时所需的全部建设投资,如项目区投资概算表所示。综合平均亩投资:该项目总投资 100 万元,节灌面积 7000亩,综合平均亩投资 143 万元。2 年费用:包括年折算投资和年运行费用两部分。1 年折算投资:项目区节灌工程年折算投资详见:年折算投资表 年折算投资表16项 目工 程 投 资原 值(万 元 )施工期折旧年限折旧系数折旧
23、 费(万 元 )年平均大修 费率 (%)年平均大修 费(万元 )合 计 90 17.92 0.9机 井 30 15 0.1098 3.29 1 0.3喷 灌 软 管 60 5 0.24389 14.63 1 0.6(2)年运行费:项目区节灌工程年运行费详见下表年 运 行 费单位:万元合 计 动力费 维修费 管理费 其它22.12 18.57 0.7 2.14 0.71该项目区 7000 亩,节水灌溉年费用为 40.94 万元,亩均 58.5元。年运行费用 22.12 万元,亩均 31.6 元。3 多年平均增产值 B:B=A(aiYpi-iY)DiB=149.4 万元/年4 还本年限 T:T=(
24、B-C)-(B-C-Ki)/(1+i)17=0.7 年5、效益费用比 R假定项目区工程综合平均使用 10 年,按下式计算:R=(1+i)n-1/I(1+i)n(B-C)/kR=10.4 1.2第三节 社会、环境效益评价项目建成后,可增产 485 万公斤,增收 249 万元,投入低、产出高,当年就可以收回成本,不但如此,每年可以节水 34 万立米,节能 6 万千瓦小时,农民增收,社会稳定,同时喷灌可以调节田间小气候,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可以看出,此项目不但经济效益显著,而且社会环境效益显著。第五章 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第一节 项目建设组织机构为加强对项目建设和管理,保证项目区顺利建成和抓好建后的管理
25、,县里成立了项目区建设管理领导小组。18组 长:张朝礼 县政府县长副组长:萧岩柏 县政府副县长成 员:王宝清 县长助理、县财政局长王首顺 县发展计划局长林纯方 县水务局长丁亚军 广厚乡乡长项目法人代表:林纯方 县水务局局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发展计划局,办公室主任由发展计划局局长王首顺兼任,水务局具体负责项目区建设的日常工作。第二节 项目建设管理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乡(镇)村两级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并安排一名领导专抓项目区的工作,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责任到人,一步到位。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县水务局成立以业务局长牵头,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技术领导小组,负责节
26、水技术培训和指导,要通过各种培训,保证培训人数 200 人以上,每套喷灌设备有一个明白使用管理的人。三是要加强资金管理,保证资金19筹措到位。项目区的资金要设立专户储存,防止挤占和挪用。对自筹资金采取先到位,后补助,再发放设备的办法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第六章 建后管理项目区建成后,为发挥节水灌溉效益,要对喷灌设备和水源工程加强管理。首先要制定县、乡、村三级节水灌溉设备暂行规定,结合现有的“ 农用机电井管理 办法” ,加强管理。其次设立专人进行管理。对喷灌设备要有一名懂技术,会维修管理的人进行管理,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一般由受益户进行管理,并鉴定管理使用合同,保证在使用年限内使用节灌设备,再次国有资金比例大的要按资金比例实行股份合作制或成立了抗旱服务公司,为群众抗旱增收服务,产权归抗旱服务组织所有。实行股份合作制的按供水先后进行利益的分配,所得资金周转使用。附:黑龙江省龙江县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广厚项目区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