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业“营改增”难题及建议摘要:随着我国营业税改增值税范围的扩大,对金融业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金融业“营改增”可能面临的难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金融业“营改增”提出建议与对策。关键词:营改增,金融业,改革2013 年 8 月 1 日起,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含广播影视服务) “营改增”试点,而铁路运输和邮政业也在 2014 年 1 月 1 日正式纳入“营改增” 。由此可见, “营改增”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基于国家“十二五”规划,我国要在 2015 年底之前将“营改增”全面覆盖服务业,即在未来两年内被业内认为实施“营改增”较为困难的电信业、建筑安装业、金融业
2、及生活服务业等将相继实施“营改增” 。而其中经营业务十分复杂的金融业该如何进行营改增,不少专家学者存在争议。1.金融业“营改增”难题实施“营改增”是为了完善抵扣链条,消除重复征税,完善税制,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良好条件,并带来减税效应。我国目前对金融业征收营业税制度,造成了对金融业重复征税的问题,各方希望“营改增”能够向金融业扩展。但作为现代经济核心,金融业“营改增”面临较多难题。1.1 技术难题我国金融业以银行、保险、证券三大板块为主体,三者经营的具体业务都十分复杂,以银行为例,银行的理财产品、保险、基金以及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收益率极具不确定性,增值税针对增值额征税,收益率的不确定导致难以计
3、算实际增值额。对比较复杂的金融产品征收增值税一方面要依赖对金融产品有深度认识的专家进行系统性梳理和分析,另一方面也需要金融业对企业信息系统技术投入较大资金以梳理复杂众多的成本数据。1.2 抵扣链条中断危险如果对金融业征收增值税,必然产生抵扣环节,但金融业由于客户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使其无法凭票抵扣,并且也无法区分资源使用和风险投机的界限。目前世界上不存在抵扣链条不中断的增值税,在建筑业和金融业推行增值税是世界难题。国际上甚至认为金融业不存在真正推行增值税又能完善抵扣税款的办法。1.3 征收办法选择困难目前,国外典型的金融业增值税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欧盟国家采取的基本免税模式,即对显性收费(金融业务
4、直接体现金融服务的增加值的情形,包括手续费、佣金收入等中间业务收入在内)的金融业务收入征税,对隐性收费(金融业务收入中包含金融服务增加值、通货膨胀补偿和违约风险补偿等因素,因而金融服务的增加值不能由收费水平明确反映的情形,包括利息、金融商品买卖收入等金融企业的核心业务收入在内)的金融业务收入免税,应税项目允许进项税额抵扣,而免税项目不能获得进项税额抵扣;二是新西兰国实行的零税率模式,即对免税项目也允许进项税额抵扣;三是新加坡和澳大利亚两国实行的部分抵扣进项税的免税模式,即对免税项目的进项税额给予一定比例的抵扣。有学者在对比三种模式后认为,欧盟国家的基本免税模式是我国营改增较为理想选择。经测算上
5、市金融公司数据显示,营改增将使整体金融业税负明显下降,但这主要体现在银行业和保险业的税负,证券业税负不降反升。若推行此种改革模式,无疑对证券行业造成极大冲击。1.4 地方财政收入减少“营改增”虽然有助于解决现行营业税制下税负过重问题,有利于结构调整、促进现代服务业改革,但对于地方政府,若使金融业税负大幅度下降,而金融业税基较大,则会使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地方问题将会逐渐暴露,财政体制的大开大合,在经济低迷期大规模减税可能会带来较多问题,从而形成改革阻力。2.对金融业营改增难题建议目前,营改增已成为大势所趋,金融业改革不可避免,面对以上难题提出如下建议。虽然在营业税改增值税方案中,明确了金融
6、保险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原则上适用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但简易办法征收与原营业税没有实质改变,因此依然建议采取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下有所创新的计税办法。基于对证券业的过大冲击,建议降低营改增扩围后适用税率,可以在原有税率上增加新的税率以减轻对证券业的冲击。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以及对地方财政减收的影响较大,建议对金融业的营改增实行逐步式改革,不能操之过急,可以先在一些财政承受能力较强的发达城市进行金融业营改增试点,随之再逐步推广,避免全面实行带来的不利后果。在营改增后,由于金融业企业需要在 IT 信息技术上投入较大成本,这将对其造成沉重的成本负担,因此,在对其征收增值税时应给予一定补偿,如按成本抵扣增值税等优惠。参考文献:1宋晓亮.营改增将碰“硬骨头”?N.中国经济时报,2014.2刘友荣.金融业“营改增”前景展望J.金融经济,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