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549200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回乡偶书教学设计利川市东城腾龙小学 罗腾英教学内容:人教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115 页“回乡偶书”。知识目标:会认“偶、鬓、衰、客、何”五个生字,会写“音、客、何”三个生字。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情感目标:结合图画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回乡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教学重点:1、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2、体会古诗平淡的描写中隐藏着的诗人淡淡的悲伤。教学难点: 1、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2、体会古诗平淡的描写中隐藏着的诗人淡淡的悲伤。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看画说诗:老师带来几

2、幅图,用你熟悉的诗句描绘一下。2a.课件出示:鹅,鹅,鹅图片,看到这幅图马上想到诗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所见图片:我想到: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b.再依次出示小池、山行、村居图片,学生说诗句。C.你们看着画就会想起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导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一首贺知章描写回家的古诗回乡偶书。”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3、教学“偶”字,边释字形,学生跟着书空右半边;读“偶”。学生再齐读课题。4、理解诗题:你知道“偶”可以组哪些词?偶:偶像、木偶、偶然,在这里是“偶然”的意思。“书”是什么意思?(写)偶书呢,偶然间写下的诗。“回乡偶书”就是贺知章回到家乡偶然间写下

3、的诗。“偶然间写下的诗常常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才有了一时的感受。诗人贺知章回家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就要来细细地读一读他写的这首诗。” 二、自主读诗,整体感知。(初读古诗,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正确,初步感受诗的情感及韵味。)31、介绍诗人。(“在学习这首古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的情况。昨天我布置叫你们去了解贺知章这个人,你知道多少,说说”)课件出示:贺知章:唐朝诗人,一生仕途顺利,36 岁时离开家乡去做官,八十多岁衣锦还乡,唐玄宗曾亲自赐诗送别,十分风光。踏上了故乡的土地,有感而发,写下了两首回乡偶书。下面我们来读贺知章写的第一首回乡偶书,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1

4、15 页,听老师读。2、师范读,请学生认真听。3、学生自由读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请听清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把诗读通顺。、借助课文插图想想每句诗大概讲了什么意思。4、检查自读情况。(你会把古诗正确地读出来吗?课件出示诗句,指名学生读,老师相机纠正错误读音。)5、学习生字,指导书写。我们读诗的时候要注意读准这些字的读音,课件出示生字词:偶 鬓 衰 客 何 a.指名读,连词读、齐读,让想办法记住这些字。b.指导在田字格里写“客”和“何”(相机提示:写字姿势很重要,人坐得端正,字就写得好)c.你会读这些词吗:课件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6、学生再齐读古诗。4三、自学古诗,理

5、解诗意过渡: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能流利地读诗句了。下面请同桌同学合作学习,结合插图,看看你能把读懂哪些诗句,弄不明白的作上记号,等会问老师。1、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巡回指导。 2、交流学习情况。你读懂了哪句?根据学生回答,老师相机指点。学生说到哪句,老师就出示哪句的课件来一同学习。哪句不懂?学生可能最难懂的是“乡音无改鬓毛衰”老师帮助理解“乡音”“鬓毛衰”的意思。 四、感悟诗意,读中悟情。1、品读第一句诗(1)读了这首诗古诗,你知道贺爷爷是什么时候离开家乡的吗?(年轻时)又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呢?(年老时)真聪明!你们是从哪句诗知道的?(少小离家老大回)(2)指导朗读:贺知章 36 岁离开家乡,8

6、6 岁才告老还乡,50年没回家,可见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你想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这句诗呢?难过,伤感。朗读时应该把语速放慢点。谁来读读,学生读。2、品读第二句5过渡:读得真好!贺知章离家 50 多年了,他有哪些改变?板书:“鬓毛衰”什么没改变?板书:音无改.诗人离开自已的家乡 50 多年了,每每想起家乡话是那样的温暖,说起家乡话是那样亲切,两鬓花白稀少,家乡的口音一直没改变,这是诗人对家乡浓浓的爱呀,这是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情呀。板书:思乡。请读乡音无改鬓毛衰。50 年多年乡音无改,这是多么深的情感,应该怎样读。生读。师范读,生再读。体会情感齐读第一二句。日思夜想,现在终于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贺知

7、章不由地发出感叹“少小”3、品读第三、四句诗句过渡:诗人无比激动高兴地回到了家乡,他受到怎样的对待呢?(1)课件出示儿童与诗人相见的画面。(2)请同学们观察图画,图中画了哪些人?(儿童和老人)他们在干什么?(3)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小朋友,你会对贺知章爷爷说些什么话呢?现在老师来当贺爷爷,谁来当图中的孩子?师生互动理解诗句。(生:你是谁?师:我是贺知章。生:你从哪里来?师:我从京城来,这里是我的家乡。我很小的时候离开了家乡,现在回来了)6(4)“离家五十年,终于回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家乡,结果孩子们却把我当作了外来的客人!唉!可真是课件出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你们能明白贺爷爷的感受吗

8、?”你们能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吗?”(5)指名读,教师评一评。(听到你的朗读,我知道诗人的心情是多么难受啊!听到你的朗读,我仿佛听到贺知章老爷爷的声声叹息)4、以情引读,读中悟情。贺知章 50 多年没回家乡,他已 80 多岁了,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家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朋友?亲人?诗人自己”5、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创设情境,以情引读。“是啊!50 年后,朋友大多离去,昔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再也不见身影。诗人不由感叹起来(引读全诗)” “50 年后,亲人大多离去,往日一家人团圆欢乐的景象再也无处找寻。诗人不禁叹息起来” “50 年前风华正茂,年青力壮,50 年后却老态龙钟,白发苍苍,真是人生易老,物是人非

9、啊!诗人不由伤感起来”五、配乐吟诵,升华诗情。“是啊!岁月在少年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日子给乌黑的头发染上了白霜。漂泊在外的游子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家乡的人与事每天也在变幻,但唯一不改的是游子的那颗回家的心,唯一不变的是对家乡深深的爱。”7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再次朗诵全诗。六、指导背诵。同学们读得真好,古诗我们除了有感情地朗读,还要熟读成诵,牢记于心。我给两分钟时间看谁能背出这首诗。七、阅读续篇,深化感情。诗人回到自己家里看到家人和朋友后,他又有了另外一首表达他思乡之情的诗,也叫回乡偶书,是第二首。请大家读一读吧!1、出示回乡偶书第二首。(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2、学生自由朗读。八、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回乡偶书的第一首,通过吟诵诗句,体会了作者眷恋家乡以及忧伤之情。第二首回乡偶书就请大家回家跟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好吗?板书设计: 回乡偶书贺知章鬓毛衰 思乡 音无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