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PPK与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对比研究.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548552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PK与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对比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PPK与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对比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PPK与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对比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PPK与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对比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PPK与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对比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PPK 与 RTK 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对比研究摘要: 通过介绍 PPK 和 RTK 的作业原理和系统组成,分别论述了 PPK 和 RTK 技术在汉江孤山电站站址地形测量中的作业方法、测量实施、数据处理以及技术统计与分析等,明确了 PPK 和 RTK 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 PPK 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对 PPK 技术进行研究的实际意义。如果 PPK 技术与 RTK 技术混合使用,就能够在接收无线电信号时用 RTK;不能接收无线电信号或无线电信号不稳定、RTK 不能固定时就采用 PPK,测量工作将更加方便。关键词: PPK 技术 ;RTK 技术; 地形测量;孤山电站中图分类号: P208 文献标识码:

2、 A 文章编号:1001-4179(2008)12-0073-021 概述随着 GPS 技术的迅速发展,RTK 技术的应用日趋成熟,实践证明, RTK 技术完全可以作为施测较大比例尺的图根控制,给测绘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但在控制点相对稀少、电台数据传输受阻或是在不利于开展 RTK 作业时,人们又重新陷入施测加密控制的困惑之中,而同样便捷的 PPK 技术却很少有人使用,因此对 PPK 技术进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前不久,笔者参加了汉江孤山水电站站址 1/500 地形测量。汉江孤山水利枢纽地处江汉平原边缘山区向大巴山系过渡地段,地形崎岖,岩高沟深,植被茂密,汉江江水湍急,属高山地; 行政隶

3、属湖北省十堰市,汉江左右岸各有 1 条公路贯通测区,交通、通讯比较便利。所测电站站址区地形为大比例尺测图,站址区两岸图根点全部由 RTK 技术施测平面位置,并由四等水准接测高程,同时,为进行 PPK 技术的应用研究,使用 PPK 技术重复观测了部分测点。2 PPK 和 RTK 作业基本原理RTK(Real-time kinematic)是实时相位差分定位模式,需架设基准站,并用电台实时传输数据,可实时得到待测点的精确坐标,有效距离可达15km;PPK(Postprocessed kinematic)是动态测量后处理模式,需有参考站记录GPS 数据,但不需电台实时传输,事后处理,不考虑电离层影响

4、,有效距离达 80km 以上。RTK 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测量差分为根据的实施动态定位技术,测量精度达到厘米级。它的基本原理是:基准站、流动站同时接收 4 颗以上的相同 GPS 卫星(初始化需要 5颗),基准站设在已知坐标的参考点上,连续接收所有可视 GPS 卫星信号,并将测站WGSW-84 系参考坐标、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通过数据链实时地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接受卫星信号和基准站发送的无线电信号,采用 OTF 算法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并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获得 WGS-84 系坐标,并转换出人们需要的坐标信息。PPK 技术和 RTK 技术一样,都属于高精度动态定位技术,均

5、需要在已知点上设立基准站,而 PPK 技术只需按照流动站 GPS 记录间隔(如采样间隔 5s 或 10s)记录数据。在 PPK 模式下,流动站也必须进行初始化以求解整周模糊度及卫星至 GPS 天线波长数,并在动态中(运动中)快速初始化,求得整周模糊度的固定解仅不到 1min。PPK 技术是基于快速静态 GPS 星型网的测量方式,无法实时得到三维坐标,成果是在室内经基线解算、平差完成。3 PPK 和 RTK 的系统组成PPK 的系统组成非常简单,包括基准站和流动站两部分,而 RTK 系统则是由基准站、流动站和数据链组成,两个系统最大的不同就是数传电台的使用与否,如图 1、2 所示。图 1 PPK

6、 系统组成众所周知,GPS 主机的用电量非常小,而数传电台的功率非常大,耗电量也较大,从 PPK 系统组成图和 RTK 系统组成图就可看出,PPK 系统比 RTK 系统少了 1 组数传电台,对野外作业时的供电系统要求很低,只要满足 GPS 主机用电即可。图 2 RTK 系统组成4 作业方法和数据处理在汉江孤山电站站址 1/500 地形测量工作中,首期控制网是由别的单位施测的,因此只需加密图根控制,经过踏勘,选定大致位于测区尾部的 GD12 作为架站点,用 RTK技术施测图根控制的平面控制,用四等几何水准施测图根点高程。后来采用 PPK 的作业模式复测了部分图根控制。为更好控制成果精度,在进行

7、RTK 和 PPK 作业时,均是采用带高程测量的方式作业。4.1 RTK 的作业流程首先设定测区椭球参数及转换参数,本测区为大比例尺水利枢纽工程用途,控制要求投影至 167m 高程面上,因此需要首先求解各种参数;然后假设基准站, GPS 卫星接收天线强制对中,并量取两次天线高,两次量取值相差不大于 2mm,否则重新量取; 然后启动基准站,启动流动站,到另一已知控制点 GD11 上比测,比测结果:X=0.026m,Y=0.011m,Z=0.002m ,比测结果完全满足规范要求 ;将流动站移至待测点,当载波相位的整周模糊度未知数解算得到固定解,解算结果的变化趋于稳定,且手簿显示精度满足技术设计书的

8、要求(平面为 5mm,高程为 11mm)时,便将解算结果存入电子手簿,结束该站点的观测。每一点观测历时不小于 120s。4.2 PPK 的作业流程PPK 野外操作同 RTK 的野外操作有很大的相似性。因在同一个测区,又是观测相同点位,椭球参数和转换参数按照 RTK 作业的参数设置; 架设基准站时 GPS 卫星接收天线强制对中,并量取两次天线高,两次量取值相差不大于 2mm,否则重新量取; 然后启动基准站,使 GPS 主机进入 PPK 测量模式并开始采集数据;将流动站移至使用 RTK 技术观测过的点位,设置 PPK 流动站取得固定解的时间为 3min,将 GPS 卫星接收天线保持稳定,取得固定解

9、;解算结果的变化趋于稳定时,便开始进行 PPK 观测,将解算结果存入电子手簿,结束该站点的观测。每一点观测历时不少于 30s。4.3 数据处理RTK 及 PPK 数据的传输与解算都是利用 TGO(Trimble Geomatics Office)软件完成,RTK 数据输入计算机后直接输出成果报告,PPK 数据要经过基线解算和平差后才能输出成果。5 技术统计与分析为施测岸上地形,共施测了 54 个 RTK 图根点,分布于河岸两侧,对左岸及河中孤岛上 25 点进行了 PPK 重复观测。如表 1 统计。表 1 PPK、RTK 与水准成果对比统计分析 m需要说明的是,本次测验操作均为手扶单杆进行,若改

10、善作业方法,使用强制对中措施固定 GPS 卫星接收天线,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进行 PPK 观测时,DS01 、DS03和 DS05 3 点是在只有 4 颗卫星的情况下进行的观测,点位信息将不列入统计。从表 1 可以看出,PPK 同 RTK 一样具有稳定的平面定位能力,最大的点位差为 0.044m,具有较高的精度;在小范围的区域内,不考虑高程异常的影响,PPK 同样能精密测出测点高程,PPK 高程同 RTK 高程相比,高程差值最大为 0.063m;PPK 高程同水准相比,高程最大相差 0.080m,RTK 高程同水准高程相比,高程最大相差 0.060m。从这些统计信息中可以确定:PPK 同 R

11、TK 的三维坐标精度均符合规范要求,满足测图需要。6 结语本文分别从作业原理、系统组成、数据处理及精度统计等方面对 PPK 技术与 RTK 技术进行了对比,可以确定,PPK 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PPK 可以得到厘米级的测量成果,测点历时比 RTK 作业缩短,提高了 GPS 作业效率。(2)PPK 不需要电台,彻底摆脱了电台传输距离的限制,有效作业距离增大,在测区控制稀少的情况下不需观测 GPS 静态控制即能布设图根控制,保证作业进度。(3)PPK 仅需 GPS 主机和天线,携带方便。在不需要现场得到点位坐标信息时采用 PPK 技术比采用 RTK 技术更有利于外业作业,更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刘基余,李征航,王跃虎等. 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及其应用.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2谌业良,姜晓晖.双频 GPS PPK 技术在西藏公路线路测量中的应用.水道港口,2002,(6).3许家琨,欧阳永忠等.双频 GPS PPK 技术在沿岸海道测量中的应用.海洋测绘,2004,(11 ) .作者简介: 李光辉,男,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汉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工程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