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感情?请作简析。,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诗歌表现手法之对比手法,一、知识结构梳理: 考纲要求: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解释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现手法。,设题方式: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4、赏析这首诗(词)对比的艺术特色。,方法探寻典例精析1: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观祈雨 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答案: 采用对比的手法。 (步骤一) 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前者
3、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步骤二)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对朱门贵族的愤慨。(步骤三),二、新知探究:(15分钟) 探究学习1: 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答: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步骤一) 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步骤二) 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步骤三),探究学习2: 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
4、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答: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对照、映衬)手法。 第一首宫内宫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而两首诗体现的都是对玄宗皇帝沉迷声色而误国的讽刺与鞭挞。,三、方法总结,综合提高点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释运用(结合具体诗句,阐释诗句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评效果(具有什么样的效果,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题思路: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几句写
5、 ,后几句写 。前后(或者两者)对比鲜明,反差强烈 ,深刻地揭示了(写出了)什么样的( 思想内容),表达了(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三、方法总结,综合提高 点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释运用(结合具体诗句,阐释诗句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评效果(具有什么样的效果,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题思路: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几句写 ,后几句写 。前后(或者两者)对比鲜明,反差强烈 ,深刻地揭示了(写出了)什么样的( 思想内容),表达了(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四、基础训练 (8分钟) 问:本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6、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答: 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2、课外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 登科后 唐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注释】 龌龊w chu: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 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思考: 请你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诗歌作简要赏析。,五、练习作业:(2分钟)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 读长恨辞 宋李觏gu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答: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一代君王唐玄宗对于浴血奋战的将士之死并不动心,而对宠妃杨贵妃之死哀恸万分,两相对比,增加了对唐玄宗的批判与谴责的分量。,谢谢大家,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