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语言,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一、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一)定义语言是以语音为载体,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建原则的符号系统。(二)语言的特点1、指代性2、意义性3、创造性4、结构性5、社会性和个体性,(二)语言的功能语言是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手段;语言是人们之间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三)语言的结构音位语素 词 句子,(五)语言的种类,语言,外部语言,内部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二、言语,言语的定义言语是是一个人利用某种语言(如汉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其它人进行交际的过程。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从定义看:交际工具外显心理活动内隐 脑的机制做
2、为一种现象来看:社会现象心理现象从研究的范畴看:社会学和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言语与语言的联系一方面,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不能脱离人的具体的言语交流活动;并且,只有通过人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作用;另一方面,言语活动又受个人对语言的掌握的制约;言语活动是依靠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来进行的;,第二节 语言的生理机制,一、语言的发音机制(一)呼吸器官(二)喉头和声带(三)口腔、鼻腔和咽腔,二、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一)布洛卡中枢(二)威尔尼克中枢(三)角回,三、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语言活动割裂脑的研究,第三节 语言发展的理论,研究儿童言语发展的意义:1、 可以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提供依据;
3、2、为思维和语言的关系这个理论问题提供资料;3、语言发展的研究结果还可以为幼儿语言教材的编写和语言材料提供依据;4、可以用以做诊断儿童个体语言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指标;(你对儿童学会说话这一过程有无什么疑问或发现?),第三节 语言发展的理论,一、强调后天学习因素的学说强调后天的学习是个体掌握语言的决定因素以经典性条件反射或操作性条件反射为基础,学习模仿强化理论: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归根到底是条件反射联系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其中包括词与相应参照物之间建立联系,也包括语言各成分之间建立的联系。斯金纳认为,语言活动就是声音和形象之间的联系.多次练习,形成习惯、技能,这是模仿学习强化的结果。,二、强调先天
4、性因素的学说强调语法的先天机能的概念(即强调个体获得语言的先天因素)乔姆斯基语言转换生成说个体语言的获得主要是由个体的先天因素决定的。,语言能力获得的公式:最初的语言材料 LAD 语法能力乔姆斯基认为,儿童生来具有一种对语言符号加工的现成装置,叫做“语言获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乔姆斯基认为,LAD是一种尚未揭示的神经生理学的先天智力结构,是儿童智力结构的某种内在特性。,乔姆斯基认为,每一句子都具有两个层次的结构:表面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直接感知句子外部形式,如语音、语法关系的结构;深层结构是理解句子意义的结构。)两个结构可以相互转换,第四节 语言理解,语言的理解,语言的感知,语言的理解,语音的感知,对字形的再认,句子的理解,课文的理解,一、语音知觉(一)语音的物理性质(二)音位及其区别性性质(三)影响语音知觉的各种因素,二、词汇理解(一)单词的部位信息(二)正字法规则(三)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四)字形结构(五)字词的使用频率(六)语音的作用(七)语境的作用(八)语义的作用,三、句子理解(一)句子的类型(二)词序(三)语境(四)句法的分析与语义分析,四、课文理解(一)推理(二)语境(三)图式的作用图式(schema)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