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语言和精神同筑共生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学科性质是如此表述的: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是说作为知识、能力的语言和作为情感、态度、价值关的精神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的确,作为学例的教本就像一个大熔炉,它横跨大江南北,纵连古往今来。每一篇课文文质兼美,内涵深刻,不但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更富于人文精神。因此,如何在传统教材中挖掘内在资源,将中华博大精深的语言和富有时代气息的人文精神有机整合在一起,便成了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的新的课题。“人文性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植根于人伦情怀、人生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充分激活课本语言,施展个性,使情交融形成回肠荡气的人文化情境,从中使学生体悟语言妙
2、处,学会语言本领。”反复读着这句话,不由得对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有了更深的诠析。下面我以自己上过的劳动的开端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个人的感悟。一、 实践,为语言奠基,为精神铺路。劳动的开端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煤矿挑煤的苦难生活,揭示了旧社会穷人到哪里都受欺侮的黑暗现实,同时也表现了穷人孩子自强自立、刻苦磨励坚强意志,是一篇情感性很浓的文章,字字皆泪,每一句话透露着辛酸。而文中描绘的生活情景,离现在温室中长大的孩子却相距很远,仅仅从朗读、体会与感悟入手,学生是很难入境入文入情。对于生活实践的缺乏成了课文最大的阻碍。为了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我特地利用一节班队课进行了一
3、次特殊的劳动挑煤。看着同学们娇嫩的肩膀扛起沉甸甸的煤担,一步三晃地向前走去。还不时地把煤担从左肩移到右肩,又从右肩换到左肩。此情此景不正是当年少年吴运铎所经历的吗?课后,同学们感慨万千,纷纷畅谈自己的感受,更多地与课文所描写的不谋而合。课伊始,情已生,课文中内含的情感在实践中传达给了学生,使学生受到了情感上的感染,从而在总体上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课外的实践为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把握,情感的准备真正地做到了“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前的准备与课文的教学浑然一体,不但无斧凿之迹,而学生在学习它时,却早已与生活的实践相联系,将文本所写与生活所见及自身经历相对照,加深了对文本的体验与理解。二
4、、 研读探究,为语言和精神导航。劳动的开端一文,语言朴实,但课文里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读来会给人留下许多回味、思考、想象的空间和余地。而要正确的把握语言文字,领略文句中蕴涵的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对构成课文形式美的因素语言加以鉴赏、品析,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达到对作者感情上的共鸣,使精神得以发展。如在教学课文第三段,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时,让学生细读课文后与自己第一次挑煤进行比较。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语言文字碰撞之中感受到了作者第一次挑煤的艰辛。于是,我要学生进一步品词品句,找一找哪些地方最能表达出挑煤的艰辛。学生经过
5、认真研读,产生了很深的感悟,在课文每个角落都有所感有所悟。如:“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象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 ”这句话同学们不仅体会到了“我”摔得疼,摔得重,更连当时的社会背景跃然眼前。对重点词句地朗读,对语言文字地品评、鉴赏,旧社会穷人的苦难生活深深撞击着学生的心灵。阅读活动本身是一种充满情感的交流过程,充满着浓郁的感情色彩,积极的情感更是阅读的强烈的内驱力。但是学生由于年龄、能力等原因的限制,往往很难正确的理解、把握,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渐进提高的机会,让学生在研读探究过程中,逐步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对人文精神的感悟。三、尊重学生独特感受和理解,让语言丰富,使精神升华
6、。语文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这是新的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而这些独特感受和个性理解正是学生语言发展,精神升华的无穷动力。在品词品句中,有同学被“太阳落山了,别的挑煤的大概都早已到车站了,只剩下我一个留在荒山上,离车站还有二、三公里路。”所感动。这让许多老师和同学不太理解。可这位同学的回答让大家颇受感动:“我觉得这句话不仅仅写出了作者挑煤的艰辛,更是对当时无情、黑暗社会的控述
7、。我读了后非常同情,真希望作者不要再挑了,可在当时残酷的现实中我又没有更好的理由来劝他。 ”这是一个学生真情地流露,一次人性的展示。学生的理解远远比老师教他的丰富而深刻,在教师一言堂式的讲解中是难以听到的。这源于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赋予了教材新的理解,提升了文中蕴涵的人文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建构主义思想的形象写照。语言的发展,精神的升华只有在学生想自己所想,读自己所读,说自己所说中,才能获得。因此,新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话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是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言和精神是交融在一起,很难将它们分开。在语文教学中将语言和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语言融入浓浓的人文精神中,令人文精神渗透在语言教学中,体现了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使日常语文教育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定能使学生愉悦生命,升华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