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言哲学.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544658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哲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言哲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言哲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言哲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言哲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罗素摹状词理论研究1.摹状词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哲学界兴起了“语言学转向” ,使得西方哲学界开始热衷于对语言问题的研究。所谓的“语言学转向” ,就是指“以分析哲学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实现的哲学主题的转换,即由近代哲学认识论研究转向语言哲学的研究” 1,是“要求通过改革语言或者通过了解语言的用法来解决哲学问题的哲学主张” 2。语言问题被视为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本,处于哲学的中心位置,认为哲学中的很多问题都源于对语言的误用,并且由此形成了语言哲学这样的哲学流派。西方哲学家学习和掌握的现代逻辑的科学方法在促成语言学转向的同时,也成为了语言哲学的基础。语言哲学中的首要问题意义指

2、称理论,也因此成为了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很多语言哲学家们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指称理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就是在这样大的学术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摹状词理论提出之前,哲学史上一直存在三大疑难问题:同一替换律失效,排中律失效,以及存在悖论。这三个疑难问题在处理名称意义时是无法回避的,如何解决它们是困扰众多哲学家们的难题。19 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穆勒最早对名称及其意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专名没有涵义”的观点在后人看来虽有失偏颇,但穆勒的理论推动了意义指称理论的发展。与之观点截然相反的弗雷格认为“专名的指称就是这个名称所命名的对象本身” ,专名的涵义则是符号本身的涵义,专名的“涵义决定所指” ,提出专名既有涵

3、义又有指称的思想 3。虽然弗雷格没有从理论上区分专名和限定摹状词,但其的理论在逻辑学和语言哲学中都有非常大的影响,罗素的专名理论也是以弗雷格指称理论中的有益因子为基础的。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弗雷格意义理论的启发,并评价说“在逻辑分析的所有问题上我们主要是从弗雷格那里获得教益” 4。2.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成就罗素认为亲知原则和“奥卡姆剃刀”原则是将专名和摹状词区分开来的基础。1 崔伟奇.“语言的转向”的哲学反思.求是学刊,1995, (6):212 R.Rorty.The Linguistic Turn.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

4、ss,1992:33 美彼得弗朗奇.分析哲学基础.周继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254 张庆熊,周林东,徐英谨.二十世纪英美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4罗素认为,人们通过两条途径获得对世界的认识:一是通过直接表象、亲自认识事物来获得,二是通过描述事物获得。他认为,亲知的知识是人们通过表象认识事物而获得的,是人们的感觉经验直接提供的,不需要任何推理和依赖任何其他知识,通过直接觉察就能断定命题真假,这种知识是最可靠的,即专名。而描述得知识是人们通过推论以及摹状的表达式而获得的间接的知识。 “奥卡姆剃刀”原则是由 12 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威廉奥卡姆提出的一个主张,即“如无必要,勿

5、增实体” 。罗素把“奥卡姆剃刀”作为自己理论的基本原则,尽可能废除那些不必要的实体,减少了自己的本体论承诺,通过消除各种通常认为存在着的实体,来维护逻辑的“健全的实体感” 。 确定上述两个基本原则后,罗素对专名和摹状词做了严格的区分。首先,专名和摹状词的知识基础不同,专名基于亲知的知识,摹状词基于描述得知识。其次,罗素介绍,一个专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直接指示一个个体,这个个体就是它的意义,并且凭借它本身而有这个意义,与所有其他字的意义无关” 1。换言之,专名“自身就有意义,而不需要其他概念的帮助” 2,即使在孤立的状态下它也能够具有这种意义。再次,专名是具体事物的名称,每一个专名都有一个个体

6、与它相对应,因此,所有的专名都有指称。而摹状词则不同,它不直接指称或代表任何对象,只是通过描述某些或某个属性而推出所指的对象,因此,它的指称有空和不空之分,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确定摹状词的指称到底是空还是非空。最后,专名和摹状词的逻辑作用也完全不同。专名是真正的逻辑主词,而摹状词却不能充当逻辑主词,顶多只能充当语法主词,并且,以专名为主词的命题是真正的主谓命题,而用摹状词作语法主词的主谓命题并非真正的主谓命题,而只是命题函项。在区分专名和摹状词的基础上,罗素还进一步把专名区分为普通专名和逻辑专名。普通专名并不是我们亲知的,它其实只是命名一般事物的摹状词的缩略语,或者说是缩略的或伪装的限定摹状

7、词。而逻辑专名指的是某种不能用限定摹状词来描述的东西,它只指称我们亲知的对象或者说感觉材料,表示某种我们直接感觉得到的东西 3。在区分专名和限定摹状词、普通专名和逻辑专名的基础上,还1 英罗素.数理哲学导论.晏成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642 A.N.Whitehead.Principia Mathematical(vol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10:663 英罗素.我的哲学的发展.温锡增.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52将摹状词分为非限定摹状词和限定摹状词两种。罗素在数理哲学导论中,对非限定摹状词和限定摹状词做了如下的定义:“一个非限定的摹

8、状词是一个这种形式的词组一个某某 ,一个限定的摹状词是一个这种形式的词组这个某某 。”1我们通常所说的摹状词,主要指限定摹状词,罗素对摹状词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限定摹状词方面。罗素提出的摹状词理论为解决哲学史上的三大疑难提供了途径。罗素认为,同一替换规则失效问题是混淆专名与摹状词的典型范例。短语并不是一个专名,而只是一个摹状词,而摹状词实际上是没有独立意义的“不完全的符号” ,它并没有指谓功能,不能用它来指称任何东西。不是同一类型的表达式,二者实际上就不具有 A=B 的性质,自然就不能按照同一替代规则进行替换。排中律失效问题的产生,罗素认为是人们没有区分摹状词在其所处命题中是初现还是次现而导致的

9、 2。对于存在悖论,罗素给出的回答是, “非实体怎么能够成为命题的主词呢?”3罗素在论指称中说“我们必须在初看起来不存在所指的情况下规定一个所指,或者必须抛弃含有指称词组的命题与其所指有关联的观点,后者正是我要提倡的方向。 ”43.摹状词理论的成就与局限性罗素的摹状词理论通过揭示出摹状词独特的逻辑地位和作用,并将包含摹状词的主谓语句扩展成为一个存在语句,解决了存在千年的三大难题,对逻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标志着逻辑哲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摹状词理论对弗雷格指称理论的突破,在他的摹状词理论中对摹状词进行了精细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弗雷格的涵义指称理论的缺陷,对涵义与

10、指称关系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深化。摹状词理论对专名和摹状词的区分,使得对摹状词的研究独立出来。对摹状词进行的专项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摹状词这种重要的语言表达式做出精确、无歧义的理解,也进一步突显出了摹状词这一细小的语言现象的学术价值。另外,摹状词理论将纯逻辑方法引入哲学世界,不仅扩大了逻辑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为哲学问题的研究指明了新的途径。罗素称,这样的方法“使哲学终于能够看到:哪些种类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哪些种类的1 A.J.Thomson.A Practical English Gramma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062 英罗素.数理哲学导论.晏成

11、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693 英艾耶尔.贝特兰罗素.尹大赂.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474 英罗素.逻辑与知识.苑莉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7问题由于超出人的能力之外而必须放弃,哪里出现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新逻辑就提供一种使我们能够得到效果的方法,这些效果不仅体现出个人的特点,而且必定邀得一切有能力作出评判的人们的赞同。 ”1摹状词理论的第三个成就是通过揭示语言表面的语法形式和其内在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差异,证明了哲学中很多问题源于对语言的误用。对哲学问题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首先要清理我们的语言,清理因为日常语言的表面语法给哲学带来的混乱,这样才能够避免某些本来不必要的

12、争论。最后,摹状词理论还充实了逻辑原子主义的原则。罗素声称,这个理论指明了解决本体论和语义学的某些问题的途径。罗素坚持奥卡姆原则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减少人们的本体论承诺的数目,而摹状词理论便是实现了这个目标。它以清楚而又比较简单的方式表明怎样才能用新逻辑的那些特性和符号来阐明包含在这理论中的见解 2。在承认和肯定罗素摹状词理论的重要意义和贡献时也必须承认,摹状词理论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摹状词理论进行的逻辑分析具有极大的反直观性,与自然语言在日常使用中的灵活性很不对称,不能满足自然语言对直观性的需要。第二,摹状词理论通过将某

13、一命题在语法上的主词转化为逻辑上的谓词解决了三大难题,但语法上的主词不是都能转化为逻辑上的谓词。第三,摹状词理论的理论基础存在问题。摹状词理论的基础是:意义即所指,孤立的摹状词没有意义,而包含摹状词在内的命题却是有意义的。 “包括摹状词的命题是有意义的,但说单独的摹状词没有意义和指称,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个体词以及所有语词表达式,它们只要有清楚的涵义,就有合理的用法,也就有意义。而在所指方面,有的摹状词可能需要在命题中才能得到明确的所指,有的摹状词不需要命题的帮助就有明确的意义或指称,或者说,摹状词有或没有指称,并不依靠所指示的东西存在与否。人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我们不仅能思考客观存在的东西,也

14、能思考客观上不存在的东西,而罗素则将摹状词有无所指与其所指对象时候客观存在混淆在了一起。第四,罗素过于倚重逻辑分析的方法,他认为数理逻辑的分析能够解决所有哲学问题,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承认,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应用逻辑技术处理哲学问题的典范,但也要看到它不是哲学研究的唯一方法。哲学不能还原为1 洪汉鼎.当代西方分析哲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2:2-32 美穆尼茨.当代分析哲学.吴牟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164逻辑,仅仅凭借逻辑技巧是不能解决哲学问题的,只能说从逻辑的角度可以解释哲学问题的某一个侧面。如果把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逻辑的虚构,把感觉看成是唯一实在的东西,势必

15、将导致形而上学。因此,我们必须说逻辑的方法是无法替代所有哲学研究的。参考文献:1 崔伟奇.“语言的转向”的哲学反思.求是学刊,1995, (6):212R.Rorty.The Linguistic Turn.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33美彼得弗朗奇.分析哲学基础.周继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254张庆熊,周林东,徐英谨.二十世纪英美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45英罗素.数理哲学导论.晏成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646A.N.Whitehead.Principia Mathematical(voll).C

16、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10:667英罗素.我的哲学的发展.温锡增.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528A.J.Thomson.A Practical English Gramma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069英罗素.数理哲学导论.晏成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6910英艾耶尔.贝特兰罗素.尹大赂.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4711英罗素.逻辑与知识.苑莉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712洪汉鼎.当代西方分析哲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2:2-313美穆尼茨.当代分析哲学.吴牟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164由于本人的知识的有限,文章存在许多的不足,还有很多内容没有涉及、问题的研究不够细致透彻、观点的阐述很不完备且诸多纰漏,望贺老师谅解。非常感激贺老师的辛苦授课,使我了解到了语言哲学这门有意思的学科,且耐人寻味!李宇婷(新影院)B12120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科技 > C/C++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