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改”主战场新都 全面规划全域联动 2012-02-09 来源:成都日报字体:大 中 小 背景色: 打印本稿 网友评论0条推荐关闭昨日记者从新都区获悉,该区“北改”计划书出炉,提出发挥“北改”工程的主战场作用,并借力“北改” ,推动新都在“中雁竞飞”的格局中领先发展,争当主力。据悉, “北改”中,新都区将以规划为统领,以功能区为载体,以产业为支撑,以项目为带动,通过高标准实施城镇结构调整、全面实施“产业倍增”战略、加快推进现代交通体系建设,形成城市“建新” 、 “更新” 、 “改旧”模式和轨道经济示范,推动新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与核心区无缝对接,产业发展上与核心区协同联动,城市形态上与核心区统
2、筹协调,率先实现圈层融合发展。新都做出“北改”全面规划新都区规划局局长包昌明介绍说,根据规划,新都区“北改”将从空间布局优化、产业提档升级、优先发展交通等多个方面统筹推进,全方位提升新都区的区位、人居、文化等方面的实力。空间布局优化。建立“一主四廊三轨”的空间布局和产业体系。一主:北部新城城市重点发展区,即新都老城、新城、北部商城和“198”四大片区;四廊:成彭“品牌提升”发展走廊、北新“现代商贸”发展走廊、蜀龙“四态融合”发展走廊、成青“两化互动”发展走廊;三轨:以地铁1号、3号、5号线站点,建设大型城市综合体。重点区规划结构。规划“两廊两带三片多点” 。两廊:北新“现代商贸”发展走廊、蜀龙
3、“四态融合”发展走廊;两带:毗河生态带、 “198”生态带;三片区:大丰片区、北部商城片区、新都区“198”片区;多点:重点项目、特色项目。产业提档升级。着力发展高端化的城市业态,将“产业升级”作为实施“北改”的核心动力;把现代商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作为实施“北改”的产业着力点。优先发展交通。一体化构建轨道交通、城市快速道路交通和公共交通,推动超大空间尺度、高密人口聚集、多功能、高效率的大型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形成以轨道交通为轴线的服务业聚集走廊和人口聚集走廊。提升城市品质。注重保护自然生态本底,充分挖掘域内生态资源,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和城市功能,实现城市面貌气质和功能与城北核心区融合
4、发展。突出文化特色。大力塑造“明礼崇文、务实创新、开放民主”的新都精神,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用先进文化塑造城市之魂,创造新都发展新优势。新都列出“北改”行动表交通先行、产业倍增、区域联动紧扣“五大兴市战略” ,新都“北改”的举措有效而得力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立体发展”新都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区将充分利用“北改”加快传统商圈改造和市场调迁、货运场站搬迁进程,推动城北片区主营业态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的机遇,有选择性地承接产业转移,在近郊区县率先落实从“平面发展”向“立体发展”的转型。大力发展和承接高端商贸产业。快速推进北欧知识城、成都国际物联港、成都海宁皮革城、浙商商会总
5、部、西部医药贸易中心等核心项目建设,形成高端展贸性市场示范区、知识商贸经济实践区、商会总部经济集聚区、产城一体优质生态区;全球家居 CBD 加快建成国内规模最大、辐射力最强的家居集散平台、采购平台和商务平台,建设产城一体、产业互动的产业园区,力争“十二五”期间双双建成千亿产业园区。提升发展高端物流产业。新都物流中心立足公路物流港,夯实信息基础,提升服务品质,开展电子商务,完善商业配送、展示交易、仓储服务、货运集散为一体的物流产业链。大力发展物流电子商务,积极引进普洛斯、京东商城等国际国内知名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打造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分拨、区域运营、区域结算聚集区,抢抓电子商务物流新兴产业发展制高
6、点。大力发展物流总部经济,以中国西部物流总部基地为载体,重点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制造业销售总部,建立物流总部、区域分拨中心等,打造全国一流、西部第一的物流总部基地。创新发展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产业。依托3G 创意园、北欧国际商学院、欧盟商务中心等发展知识经济。依托“五大园区” ,大力发展高端商贸、熊猫-音乐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高端物流信息商务平台、先进制造基地主平台、家具设计及展销,形成新都区产业主体。依托 “成都海宁皮鞋城” ,打造购物旅游4A 级景区。依托宝光-桂湖两处国家级文宝单位及4A 级景区,更新老城区,发展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十纵” “六横” “四轨”力建畅通城北据悉,新都区将一体
7、化构建城北的轨道交通、公路交通和公共交通体系。在无缝对接城北核心区交通,实现缓堵保畅的同时,推动超大空间尺度、高密人口聚集、多功能、高效率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形成以轨道交通为轴线的服务业聚集走廊和人口聚居走廊。川陕路新都城区段改造自去年完成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后,目前正积极开展道路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房屋拆迁、杆管线迁改等工作。按照安排,工程将于今年3月正式开建,计划明年全面建成通车。作为北门进出城的主要干道,川陕干道烟尘弥漫、拥堵不堪的景象一直是城北物流交通命脉的一大瓶颈。随着川陕路三河场收费站取消,这一制约新都交通多年的“症结”消除,该区也随即正式启动道路改造计划,准备把新都到三河场的7公里
8、路段打造成双向8车道的城市景观大道。此外,为进一步改善新都交通条件,金丰高架桥下道路改造也已被提上日程,该区将投资1.6亿元,将其改造成宽60米的城市主干道。目前,相关设计和施工准备基本妥当,待进一步完善后将立即实施。货运大道-绕城高速互通式立交是连接绕城高速、货运大道及物流中心西园路的重要互通式立交桥,预计今年6月也将全线建成通车,以后货车统一走货运大道,而现在还承担着繁重货运任务的川陕路则主要作为北部新城的城市主干道。这样一来,公路客货运实现分流,城北货运交通散、乱、堵的传统局面将得到改变。还有,新都还积极推动建设蜀龙路五期;建设蓉北商贸大道连接金牛区及地铁3号线2期、1号线、5号线规划进
9、入新都。今后,市民从新都往返成都主城区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制约城北发展的交通瓶颈也将彻底被打破。强化“北改”效应推进区域联动据悉,新都区将突出“一主四廊三轨”的空间布局和“两廊两带三片多点”重点区域,高标准推进城镇结构调整,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化设施建设、民生设施和社会建设,构建多样化的城市生态,加快打造具有风貌特色和产业特色的新型城镇,形成城市“建新” 、 “更新” 、 “改旧”模式和轨道经济示范,实现空间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完善和环境面貌改观,树立全面现代化的城市形象。抓好重点区域的建新改旧。建新区(北部商城、翠微湖片区):通过核心项目的高标准建设、城市功能的引入、公共设施高品质的配套
10、,树立标杆,彰显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形象。更新区(包括宝光桂湖、大丰旧城、三河旧城、龙桥等区域):通过文化挖掘和功能升级,完善配套,优化提升形象,重现老城活力。改旧区(包括斑竹园、南丰工业园):通过调迁和升级中低端产业,引入高端项目,改善城市形象。抓好重点镇街结构调整。大丰街道:以崇义桥老街和南丰工业城片区约3.5平方公里为改旧区。改旧区积极引进市场力量投入旧城改造,大力推动南丰工业城“退二进三”工作。以商贸大道以东、大天路以北片区,北新干道东侧片区,成彭路西侧片区和大丰“198”片区为建新区。建新区着力打造“198”中央公园,九道堰、东风渠生态文化休闲商业带,大天路城市景观主轴、北新干道总部楼
11、宇经济和都市综合体黄金走廊。以成彭路沿线、三元大道沿线为优化区。优化区着重进行城市风貌改造,打造金丰高架城市门户形象和主要城市景观走廊和三元大道城市特色商业街。斑竹园镇:实施“一水一桥三广场”项目,即:毗河拦河坝改造,休闲商业廊桥,古码头广场、文化广场、市政广场。以规划为引领,以风貌改造为抓手,建设“花香果居”项目,修编完成“花香果居”总体发展规划,扩大新都柚种植面积,逐步完成农家院落的风貌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恢复重建回澜塔和费公祠,完成游客接待中心和柚文化广场的建设一把手访谈发挥“北改”主战场作用全力争当“中雁竞飞”主力新都区区委书记杨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我市将按照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
12、形态定位,启动北城新一轮全面规划等工作。作为城北副中心,新都区将发挥“北改”主战场作用,通过“北改” ,推动新都在“中雁竞飞”的格局中领先发展,争当主力;通过“北改” ,推动宜人城北、安居城北建设,奋力打造高端低碳、集约高效的产业强区,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宜人新区,传承创新、独具魅力的文化名区,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水平,在全市“三圈一体”战略中成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主体区。新都正全力书好“北改”中“改、通、建”三篇文章,即着力于改造城北片区的老旧城市形态和落后生产力布局,加快产业提档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做到路通、水通、网络通“三通” ;“建”方面,明确了新都北部新城、成都新区的定位,将目标锁定于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主体区及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杨羽说, “北改”中,新都区将按照规划建设, “优”好主城区,全力推进主城区的规划建设,使之成为城北的经济引领;突出保护好“两带”的各种生态资源;重点抓好各条“走廊”的优势和特色,分别打造成为高端品牌、两化互动、四态融合、现代商贸等示范性经济走廊;在改旧建新的基础上,做好产业支撑,承载好产业转移,使“三片”成为高端产业的标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