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653584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提要项目名称:镇安县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主管单位:镇安县林业局建设单位:镇安县板栗研究所(组织机构代码:719788329)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组织机构代码:435201549)项目法人:王祥坤建设范围: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位于镇安县西部,磨木路和镇杨路沿线,共涉及 7 个乡镇、27 个行政村。其中重点建设区包括青铜关镇、柴坪镇、余师乡和木王镇等 4 个乡镇,15 个乡镇村;辐射发展区包括黄家湾乡、云盖寺镇、结子乡等 3 个乡镇,12 个行政村。项目性质:

2、新建、改造建设内容及规模:(1)新建基地工程:新建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 0.85 万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亩;(2) 改建基地工程:改造板栗低产低效林 1.25 万亩;(3)采穗圃建设:新建板栗良种采穗圃 0.02 万亩;(4)标牌建设:新建标志牌 2 个,标志碑 8 个;(5)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科技支撑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建设期限:建设期 2 年,即 2009 年 7 月2011 年 6 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 1221.65 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077.30 万元,占总投资的 88.18%(新建基地投资 527.85 万元,低产林改造 498.50 万元,新

3、建采穗圃 21.71 万元,标牌建设 3.80 万元,工器具购置 4.24 万元,病虫害防治 21.20 万元) ;其他费用投资 86.18 万元,占总投资的 7.06%(建设单位管理费 16.16 万元,科技支撑费26.93 万元,咨询设计费 26.93 万元,工程建设监理与检查验收费16.16 万元) ;基本预备费 58.17 万元,占总投资的 4.76%。项目投资中,申请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 640.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52.4%;地方配套资金 160.00 万元,占 13.1%;群众投工投劳及其它 421.65 万元,占 34.5%。1.2 编制依据1、 国务院关于完善退

4、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 号) ;2、 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意见 ;3、 关于搞好我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通知 ;4、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规划 ;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5、 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6、 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 规划 ;7、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2008 2012)的通知 ( 陕政发20091 号) ;8、陕西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9、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厅关于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陕政办发200675

5、 号;10、陕西省干杂果经济林发展规划(20082012) ;11、 名优特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15572000) ;12、陕西省林业厅、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08 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林业项目的通知陕林发【2009】194 号;13、镇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规划、中长期规划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14、镇安县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现状调查资料;15、有关行业的规程、规范及其他相关资料。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1.技术指标1.1 新建基地整地 工日/亩 3栽植 工日/亩 1.5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抚育管

6、护 工日/亩 6 每年 2 次,连续 3 年1.2 改建基地嫁接 工日/亩 2.5 每亩技术工 2 个,折合 2.5 个普工抚育管护 工日/亩 31.3 新建采穗圃 工日/亩 9嫁接 工日/亩 3抚育管护 工日/亩 9 每年 2 次,连续 3 年(含扩盘施肥)1.4 种苗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新建基地 株/亩 112 实生苗 56 株、接穗 56 株(种苗预算加15%)低产林改造 株/亩 112 双头嫁接(562,种苗预算加 15%)采穗圃 株/亩 222 密度 111 株/亩(双头嫁接,种苗预算加15%)1.5 物料化费 公斤/亩 15农家肥 公斤/亩 1500 仅在采穗圃中使用2.经济指标

7、2.1 用工费 元/工日 40 普工2.2 板栗实生苗 元/株 0.5 新建基地使用2.3 板栗接穗 元/株 1.5 低产林改造和新建采穗圃使用2.4 肥料 元/公斤 22.5 农家费 元/公斤 0.22.6 保水材料 元/亩 10 新建基地、低产林改造和采穗圃均使用2.7 嫁接材料 元/亩 10 低产林改造和采穗圃使用2.8 标志牌 元/座 70002.9 标志碑 元/块 30002.10 工器具费 元/亩 2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2.11 病虫害防治 元/亩 101.4 研究结论本项目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项目,通过建立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促进示范区农民增产增收。同时本

8、项目属于营林工程项目,项目建设对增加森林资源,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积极作用。项目的建设目标非常明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的确定,是针对项目区板栗经济林整体发展思路确定,在全县板栗经济林发展战略框架基础上,从推进干杂果经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综合考虑而确定的,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确定合理、可行。项目区板栗经济林建设组织机构比较健全,各项技术标准完善,具有本地的优良品种镇栗 1 号,经济林发展的群众基础较好,栽培经验丰富,项目建设条件成熟。项目实施将有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民增收。此外,项目建设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一致,与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

9、发展观一致。项目经济效益较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明显。综上所述,项目实施是必要和可行,建议尽快实施。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6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背景镇安县位于秦岭南麓中段,地处汉江主要支流之一的旬河上游,是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我国“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水源给养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镇安县是我省退耕还林试点县,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1999 年,镇安县启动退耕还林试点工程,截至 2008 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 50.08 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 25.24 万亩、配套荒山造林 22.94 万亩、封山育林 2.9 万亩) 。工程涉及 25 乡镇,204 个行

10、政村,53947 户,202091 人。已累计向退耕户兑现资金 4.2亿元,种苗费 2259 万元,户均已增收 7785 元(含粮折现) ,人均增收 2078 元。2009 年及以前退耕还林到期面积已经通过了国家林业局和省级阶段验收,面积核实率达到 100%,面积合格率达到了 99.9%以上。十年退耕还林,带来了山绿民富,换来了青山绿水。退耕还林已经成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镇安县涉及面最广、直接受益群体最多、影响最深远的生态经济工程,直接引领全县生态建设步入快车道,促进了全县林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广大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森林面积迅速增长。十年来,仅退耕还林合格造林面积达第二章

11、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750.08 万亩,森林面积增加 25.24 万亩,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由 57%增加到 65.6%,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量同步增长。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全县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 510 平方公里,陡坡耕地人为生产活动逐渐减少,土壤侵蚀模数逐年下降;植被大面积恢复,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主干河流雨季泥沙量显著减少,基本达到了小雨不出山,大雨输清泉,暴雨不成灾;灾害性气候发生次数逐年降低,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局部已实现了良性循环;形成了良好的植被,昔日的荒山秃岭已被层林染绿,处处山清水秀,呈现出山上绿色浓、山下五谷香,人在树中行、村在林中藏,远

12、看青山绿、近看桃李红的美丽景象。镇安县先后被国家授于“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先进县” 、 “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 、 “中国板栗之乡”等荣誉称号农民收入明显增加。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县有 5.4 万户 20.2 万人从中受益,全县现有退耕面积仅政策兑现一项中央财政到期(即:经济林五年,生态林八年)累计补助资金达 7.81 亿元,户均增收 14477 元,人均增收 3864 元。同时,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向二、三产业和劳务输出等收入较高行业转移,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县新增板栗园 14 万亩,核桃园 3 万亩,桑园 1 万亩

13、;全县板栗、核桃、桑园面积分别达到 45.2 万亩、12 万亩、1.9 万亩;板栗、核桃产量分别达到7300 吨、4500 吨,蚕茧产量达到 603.4 吨。林药间作 3.6 面积万亩,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8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 8.38 万亩;全县恢复天然草场 20 万亩,林下种草 11.3 万亩,养羊量达到 30.03 万只,畜牧业产值达 1.62 亿元。实现了“粮下川,林上山,畜进圈” 的良性发展。以板栗、核桃、蚕桑、中药材、畜牧业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退耕还林是一项涉及农业产业结构、粮食政策、农民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工程,尽管目前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

14、成效,但镇安县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研究和扶持,创新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各乡镇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方向、目标不十分明确,政策保障不到位;退耕户在资金上投入严重不足;经济林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精深加工技术奇缺,产业链不完整,制约产业化发展;部分退耕农户只注重退耕还林的政策兑现,而不注重培育后续替代产业的长远打算,缺乏统筹规划和市场预测,对市场风险考虑不够;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初具雏形,但形式单一,综合利用较差,经济效益较低,产业化建设还未真正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为了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国家决定在退耕还林一期兑现的基础上,再延续兑现一期。同时要求加快后续产业发

15、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要求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依托资源禀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和特色农业,积极发展林竹产业、中药材产业、特色养殖、森林旅游业和劳务输出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求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产业聚集度,扶持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项目,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带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9动后续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快速发展。镇安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己有 2000 多年的历史,早在周代已有生长,清陕西通志载:“镇安大板栗 秦为贡品” 。被誉为“木本粮食” 、 “铁杆庄稼”。镇安大板

16、栗以其个大、色鲜、味美、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而享誉全国。改革开放以来,镇安板栗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基地面积迅速扩大,产品质量逐年提高,经济效益稳步上升。1986 年被国家列入星火计划项目,1990 年被确定为陕西省名特新优商品基地,1996 年荣获中国西安名特优新干果金奖,1994、1997 年两次荣获中国杨凌农业科技博览会后稷金像奖,1998 年被国家技术监督局确定为全国板栗标准化生产示范县,2001 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依托工程建设和农民自发投入,板栗经济林基地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到2008 年底,累计栗园面积达 45.2 万亩,良种园

17、 27.1 万亩,实生园18.1 万亩。其中:挂果面积 34.9 万亩,705 万株;丰产园面积 20 万亩,400 万株;低产园面积 14.9 万亩,894 万株。基本建成了“镇木” 、“云东”、 “商沙” 三个十万亩板栗林带,有机板栗基地认证面积达 3 万亩。板栗产量逐年上升,2008 年板栗产量 7300 吨,比 1990 年的 917 吨增长了 8 倍。为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在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项目专项规划中,将镇安县列入板栗示范基地,提出以镇安为中心,辐射带动柞水、宁陕、长安、蓝田,建立商洛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在陕西省干杂果经济林发展规划中,镇

18、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10安同时列入板栗经济林产业示范基地。依据陕西省林业厅、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08 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林业项目的通知陕林发【2009】194 号文件精神,镇安县林业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委托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镇安县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需要退耕还林由于周期较长,退耕户在短期内很难获得理想的经济收入。因此在第二期政策兑现过程中,必须利用国家政策支持,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根据镇安县实际,主要抓好板栗、蚕桑、核桃产业的发展,加快干杂果经济林基地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和建园,提高产量;加快以板栗为主的加工业,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因此建立镇安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对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培育板栗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需要。(2)项目建设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需要镇安县是板栗的传统栽培区,具有“中国板栗之乡”之美誉,镇栗 1 号板栗是我省近五年选育出的唯一通过国家级鉴定的优良板栗品种。近几年,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板栗栽植面积大幅度增加,板栗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群众增产增收的作业日益显现。2008 年全县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