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筑钢筋试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6534698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钢筋试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钢筋试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筑钢筋试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筑钢筋试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建筑钢筋试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筑钢筋试验指导书一、试验目的1 了解拉伸试验的工作原理,掌握钢筋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评定钢筋强度等级。2掌握钢筋冷弯试验方法。二、试验项目1、钢筋重量偏差试脸1.1 主要仪器设备 天平:称量10kg, 感量5g,用于钢筋重量偏差的测定。 钢直尺:刻度值为1mm。1.2 试验步骤 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样长度不小于500mm,长度应逐只测量,精确到1mm。测量试件总重量时,应精确到不大于总重量的1%。1.3 结果计算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按下列公式计算: 10试 件 实 际 总 重 量 -( 试 件 总 长 度 理 论 重 量 )重 量

2、偏 差 ( 试 件 总 长 度 理 论 重 量 )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与判断应符合GB/T 8170-2008的规定。钢筋的公称横截面面积与理论重量 表 1.1公称直径/mm 公称横截面面积/mm 2 理论重量/(kg/m)14 153.9 1.2116 201.1 1.5818 254.5 2.0020 314.2 2.4722 380.1 2.98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 表 1.2公称直径/mm 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1420 52250 42、钢筋拉伸试脸2.1 主要仪器设备 万能试验机。其示值误差不大于1。试验时所用荷载的范围应在最大荷载的20%80范围内。 钢筋标点机、

3、游标卡尺(精度为0.lmm)、天平等。2.2 试验步骤 钢筋试样不经车削加工,其长度要求见图1.1。 在试样l 0范围内,按10等分划线(或打点)、分格、定标距。测量标距长度l 0(精确至0.lmm)。 测量试件长并称重。 不经车削试件按重量法计算截面面积A 0 (mm2):LmA85.7式中:m试件重量(g);L试件长度(cm); 7.85钢材密度(g/cm 3)。根据标准GB1499-2007规定,计算钢筋强度用截面面积采用公称横截面积,故计算出钢筋受力面积后,应据此取靠近的公称受力面积A(保留4位有效数字)。 拉伸中,由刻度盘指针及荷载变形曲线读出屈服荷载P(N)(指针停止转动或第1次回

4、转时的最小荷载)与最大极限荷载F(N)。 测量拉伸后的标距长度l 1。将已拉断的试件在断裂处对齐,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如断裂处到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大于1 0/3时,可用卡尺直接量出l 1;如断裂处到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 0/3时,可按下述移位法确定l 1:在长段上自断点起,取等于短段格数得B点,再取等于长段所余格数(偶数如图1.2a)之半得C点,或者取所余格数(奇数如图1.2b)减1与加1之半得C与C 1点。则移位后的l 1分别为AB+2BC或AB+BC +BC1。如用直接量测所得的伸长率能达到标准值,则可不采用移位法。2.3 结果计算屈服强度 (精确至5MPa)APfy抗拉

5、强度 (精确至5MPa)Ffu伸长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1) 图 1.2 用位移法计算标距图1.1 不经车削的试件a计算直径;l 0标距长度;h1 = 0.51d;h夹具长度10105()%L或式中 屈服强度(MPa) ; yf屈服点拉力( ) ;PN抗拉强度(MPa) ; uf极限点拉力( ) ; FA试件的公称横截面积( )2m分别表示 和 时的伸长率105、 01La05原标距长度( 或 ) , (mm)L试件拉断后量出的标距部分长度。 (mm)1测试值的修约方法:当修约精确至尾数 1 时,按前述四舍六入五单双方法修约,当修约精确至尾数为 5 时,按二五进位法修约(即精确至 5 时,2.

6、5 时尾数取 0;2. 5 且7. 5 时尾数取 5;7.5 时尾数取 0 并向左进 1)。如拉断处位于标距之外,则断后伸长率无效,应重作试验。建筑钢筋实验记录一实验时室内温度_;相对湿度_%。 、实验日期_年_月_日二. 实验用钢筋种类_;钢筋级别_;外形标志_;生产厂家_;三、实验记录与计算(1) 钢筋重量偏差重量偏差记录表 表 1.1总长度/mm 理论重量/g 总重量/g 重量偏差/% 检测结果(2)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测定:公称直径及公称面积记录表 表 1.2序 号 公称直径 D(mm) 截面积 A 计算公式 公称面积 A(mm 2)12214D屈服点及屈服强度记录表 表 1.3序 号 屈服点拉力 P(kN) 屈服强度 fy计算公式 屈服强度 fy(MPa)12 APfy极限点及抗拉强度记录表 表 1.4序 号 极限点拉力 F(kN) 屈服强度 fu计算公式 抗拉强度 fu(MPa)12 AFfu(3) 伸长率测定:伸长率测定记录表 表 1.5L0 (mm)序 号5D 10DL1 (mm) 伸长率 计算公式伸长率u(%)12 01L五实验结果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