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类型扎染活动“设计服装”(中班).doc

  • 上传人:gnk289057
  • 文档编号:6526371
  • 上传时间:2019-04-15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33.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扎染活动“设计服装”(中班).doc
    资源描述:

    1、扎染活动“设计服装”(中班)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 张 蓓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一条刚刚放人角区的扎染头巾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真好看!”“哇,这个地方就像小珍珠一样!”“我也要在布上画这样的花。 ”听了孩子们这些有趣的话,我对他们说:“孩子们,这些图案可不是画上去的。 ”“那是怎么弄上去的?”“ 这是用扎染的方法染出来的。 ”“扎染?”“扎染是什么?”幼儿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美好的事物和漂亮的艺术作品对于幼儿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同时,幼儿亦是天生的小艺术家,因为他们对于艺术活动具有很强的学习潜能,扎染活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既陌生又新鲜,幼儿在学习了解扎染的制作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扎染带来

    2、的乐趣,感受不同的扎染方法会带来颜色、图案多种变化。活动目标:1尝试使用各种材料,根据自己设计的图稿来进行扎染活动。2感受不同的扎染方法与图案变化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已尝试过简单的扎染方法,制作单层布作品。物质准备:设计好的图稿、染料、锅、盐、白背心、电磁炉、水盆、石头、皮筋、棉线绳、竹夹子、铁夹子、筷子、冰棍棍等。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自己设计的图稿进行制作。难点:能在背心两面扎染出不同的图案。活动过程:1出示幼儿已经设计好的图稿,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设计方案,并能说出与图案相对应的扎染方法。教师:这是上次大家自己设计的扎染图稿,图稿中的符号都代表着不同的扎染方法,请大家分别来说

    3、说这些图形都代表着哪些扎染方法?幼儿:圆圈表示用捆扎法。幼儿:小正方形表示用竹夹子夹。幼儿:长长的线是用铁夹子夹。幼儿:长方形是要用筷子和线绳捆的方法。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设计图稿来进行扎染活动。教师:现在大家就可以根据自己图稿中设计的图案来制作自己的服装啦。幼儿进行扎染制作,教师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幼儿。3教师重点指导。教师:大家在制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自己的设计稿进行修改。教师:你们发现吗?这次用的背心和我们前几次扎染用的布有点不一样,它是几层的啊?(两层的)教师:怎样才能在背心上制作出大家图稿中设计出的两面不同的图案。(分层来制作)幼儿先将石头直接放在两层布的中间直接来捆扎,后将背心翻

    4、来覆去地看了半天,最后他找到了领子口将手伸了进去高兴地说:“老师,从这儿把手伸进去,这样就可以捆了。 ”教师:当夹子不够用时,怎样用少量的夹子夹出漂亮的图案呢?(鼓励幼儿将布先折叠起来再用夹扎法来扎染)幼儿:可以把布折起来就能用特别少的夹子夹出图案了。4请幼儿将扎染好的服装与自己设计好的图稿进行对比。师: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完成自己的设计图,你的设计图和制作好的衣服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师:教师与幼儿共同评价同伴的扎染作品。(鼓励同伴之间交流扎染的经验)5延伸活动:开服装展示会,向其他班的幼儿介绍扎染的经验。个人反思:通过开展扎染系列活动,幼儿对扎染的各种技法已经熟练地掌握。针对中班幼儿在操作中

    5、随意性很强的特点,本次活动将重点放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设计图稿有计划地进行扎染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幼儿能够专注地进行扎染活动,并且兴趣浓厚,熟练地运用各种材料根据自己的图稿进行制作。前几次活动使用的是单层布,这次是双层的,因此导致本次活动幼儿在制作双面不同图案的背心时遇到了困难。在今后的活动中教师应先熟悉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前期带领幼儿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幼儿在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就可以给幼儿充分地体验扎染活动带来的乐趣了。小组合作反思:参加人员:杨光、滕瑾、田瑞清、段韶辉、高以华、杜军、黄珊、张蓓。主要内容:1活动内容选材新颖,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制作经验,锻炼了技能,对以后的活动有良好影响。教师

    6、提供的材料适宜于活动目标。活动是根据系列活动,自然有序地进行展示,教师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活动目标。在前期活动中,对扎染方法进行探究之后,在本次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经验,培养了幼儿的学习能力。2教师思路清晰,活动节奏把握的好。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兴致高很专注,体现了自主的良好品质。教师采用分组的活动形式适宜,幼儿自主、自律、专注而有序。对幼儿的点评人扣,指导具体有针对性。图稿和符号的使用适合幼儿的年龄。活动中体现出幼儿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另外教师在活动前,如对活动的难点在小组活动时有所提示,并讨论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就会降低幼儿的难度,使幼儿获得更大的成功感。3建议。结尾部分教师的点评显得有些仓促,

    7、分享的时间短。建议教师再组织幼儿充分地分享作品、表达想法。如果前期对幼儿扎染的实际能力估计能更准确和充分些,则更会体现美感。可以考虑让衣服的留白部分更多一些。综合评析:1活动的设计建立在幼儿的发现与教师对幼儿的了解之上,是师生共同感兴趣的活动。 “扎染” 的技能非一朝一夕所能学会,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可以看出在一系列“扎染”活动中教师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将美术技能的学习转化为幼儿的需求。活动的难点与重点在教师搭建的由低到高的“台阶” 上逐步得以解决,使幼儿敢于大胆表现和操作。如在案例中,怎样才能在背心上制作出两面不同的图案是幼儿遇到的技术难点,教师很巧妙地将分层制作的方法传递给幼儿。有

    8、效地支持幼儿将扎染技能的学习与设计图稿、美术符号的使用相结合,整合及提升了幼儿的学习的经验,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美术活动所赋予的创造性和激情。在点评幼儿作品的环节中教师提出问题:“你的设计图和制作好的衣服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这个问题是紧扣教育活动目标的,但从活动的过程中,没有体现幼儿对这一问题的表述和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图案与制作方法的关系。因为这个问题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之一,教师应有侧重点地加以引导,使幼儿对图案与方法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才能真正感受不同的扎染方法与图案变化之间的关系。2教研活动将关注的视角落在幼儿的身上,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对幼儿给予的支持进行了分析点评,体现了教师群体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在对幼儿遇到的技术难点“在背心两面扎染出不同的图案”这一问题进行研讨时已提出建议:前期对孩子扎染的实际能力估计应更准确和充分些。但仅提出建议还不够,在教师群体反思中还应进一步分析:幼儿遇到的困难是教师提供材料的原因、方法的原因,是教师预先估计不足,还是几个方面的因素都有?另外,因为本次活动对幼儿来说有两个难点,这两个难点是在一次活动中解决好,还是分成两次活动解决?两个操作难点对幼儿来说挑战性是否过大?这些问题都可以在群体反思中体现出来,给予教师一定的启发。感谢您的观看,祝您学习愉快-知识盒淘宝店 欢迎您的光临记住咱们的网址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扎染活动“设计服装”(中班).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52637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