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绘制简单零件三视图,2013-11-19,本章目标:,1、了解和掌握正投影的基本概念 2、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形成、特性及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3、掌握识读和绘制零件三视图的方法 4、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任务一、绘制燕尾槽零件三视图,任务目标: 1、理解投影法的概念,熟悉正投影的特性。 2、初步掌握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投影规律。 3、掌握简单形体三视图的作图方法。 4、能对照模型或简单零件识读三视图。,投影方法,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直角投影法(正投影法),斜角投影法,画透视图,画斜轴测图,画工程图样及正轴测图,一、投影的形成及常用的投影方法,中心投影法,投射中心、物体、投
2、影面三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 度量性较差,投影特性,投射线,投射中心,投影面,投影,物体位置改变,投影大小也改变,平行投影法,斜角投影法,投 影 特 性,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度量性较好,工程图样多数采用正投影法绘制。,投影法,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投影法分类,正投影法中,平面和直线的投影有以下三个特点:,二、正投影的特性,1、真实性 2、积聚性 3、类似性,三、三投影面体系,两个形状不同的物体,但在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却是相同的,这说明仅有一个投影是不能准确地表示物体的形状。因此,将物体放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所组
3、成的投影面体系中,这样就可得到物体的三个投影。,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形状,V-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H-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W-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三面视图的形成,由前向后,由上向下,由左向右,X,Y,Z,三个投影面的交线OX、OY、OZ互相垂直,分别代表长、宽、高三个方向、称为投影轴。,O,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三视图的展开,二、三视图的对应关系,1、投影关系,物体左右之间的距离为长(X)-主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物体前后之间的距离为宽(Y)- 俯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宽,物体上下之间的距离为高(Z)-主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投影关系(三等关系),主、俯视图 -,长对正,主、左视图 -,
4、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2、方位关系,左,下,右,上,前,后,四、三视图形成及其投影规律,1、物体与三视图之间的关系2、三视图之间的关系,直观图,展开投影面,三视图形成,展开后的三视图,1、物体与三视图之间的关系,三视图,应使物体的多数表面(或主要表面)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即形体正放)。,位置一经确定,在投影过程中不能移动或变更。,2、三视图的关系,V面(主视图)反映上、下、左、右方位关系;,H面(俯视图)反映左、右、前、后方位关系;,W面(左视图)反映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直观图,三视图的方位关系,直观图,位置关系,三视图位置,V面、H面(主、俯视图)长对正。,V面、W面(主、左视图)高平齐。,H面、W面(俯、左视图)宽相等。,直观图,总体三等,局部三等,三视图对应关系,五、绘制物体三视图的步骤,主视图选择原则: 选择反映物体形状特征最明显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绘制步骤: 1、分析物体结构形状 2、确定图纸幅面和绘图比例 3、选择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4、合理布局图形位置,绘制三视图 5、检查、修改底图; 6、按线型要求加深图线,完成三视图,练习:,机械制图习题集p1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