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学生学习动机文献综述.docx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6520592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学习动机文献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学习动机文献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学习动机文献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生学习动机文献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生学习动机文献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兰州城市学院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期末考试方案兰州城市学院课程期末考试论文学 院 名 称:传媒学院专 业 名 称:教育技术学学 生 姓 名:周泰霖任 课 教 师:徐丹大学生学习动机文献综述一、学习动机简述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并维持学习活动、并致使其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表现为学习的志向、愿望或兴趣等, 对学习起推动作用。学习动机的主要构成成分有外来动机( 学习活动是为了外部报酬、奖励或荣誉 ) 、内在动机(学习活动是为了学会所学的内容本身) 、认识兴趣( 求知欲)及成就动机。外来学习动机通过激发内部动机来发挥作用, 因此, 学习动机

2、的培养关键在于内部动机的形成。学习动机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动机强的大学生不但能够坚持 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 , 把自己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到学习对象上, 而且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最终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其总体主流来说是正确的、 积极的、 高效的, 大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很好地完成学业。但也 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学习动机不明确或学习动机不正确, 出现盲目厌学混日子,毕业应聘无所长的现象。高等院校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遵循学习的基本规律, 积极 思考和寻求科学合理的教育对策,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及学习管

3、理, 明确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 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动机除具备动力性、方向性、隐蔽性、复杂性等动机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大学这一人生特殊学习阶段自身的特点。(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多元性。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多元性主要表现为四类:(1)报答性和附属性学习动机。(2)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3)谋求职业和保障生活的学习动机。(4)事业成就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和不稳定性,在同一个大学生身上也会有多种不同的学习动机同时存在,并由一种或多种学习动机起主导作用,而对于起主导作用的学习动机,又会随时问及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二)大

4、学生学习动机的问接性。根据肖钱瑛对华南四所大学的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如分数、赞赏奖励、避免惩罚等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弱。而间接性学习动机,如求知欲,探索、成就、创造、贡献等,将会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加强,并且,间接性学习动机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职业性。大学的学习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且职业定向相对明确,而刚进校的大新生对于本专业的相关情况并不十分了解,随着年纪的升高和对自己专业的日益了解和喜爱,职业化的学习动机也随之强化。(四)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性。调查表明,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是应用性学科(包括外语),其次是实验、实践课,最后才是专业的基本理论课和思想政治

5、课。表现在就业态度上,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尽可能早地走上工作岗位,然而,对于考试分数、荣誉奖项等并不是很在意,关注度相对不高。三、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类型( 一) 积极的学习动机( 1) 报效祖国 此类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把目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利益联系在一起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报效祖国造福人类,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在为社会的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这一动机在当代大学生中依然占主流。(2) 适应社会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知识的认同感逐步加强,获取知识成为人们日常的需要,具有这种动机的大学生,其学习就是为了获取知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期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跟

6、上时代步伐,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 报恩这类大学生背负着父母教师的期望,认为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只有通过认真勤奋的学习,取得好成绩才能为父母尽一份孝心。(4) 自我发展 这类大学生努力学习的动机一方面为增长知识,满足自己求知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积累经验,为自己今后的科学研究或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消极的学习动机( 1) 追求金钱这部分学生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享乐,只有赚更多的钱,才能享受生活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大学文凭,以获得一个体面的职业,才能为将来赚钱铺好道路。( 2) 爱情资本这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大学学习取得大学文凭可以成为将来谈爱情的一个重要筹

7、码,提高自身寻觅伴侣的竞争力 而且大学生的身份可以成为吸引异性目光的一个闪亮的招牌,他们认为学习对爱情来说是件有利可图的事情。( 3) 追求自我 这部分大学生以自我感受为中心,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 他们大多以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为理由,从而放弃学习; 或我字当头,不愿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技能回报社会。( 4) 及时享乐 在大学生们通过黑色六月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后,部分学生产生了松懈思想,把主要精力放在玩乐上,对学习成绩只追求六十分万岁从以上情况看,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流是好的,大部分学生都能以积极地态度对待大学的学习,但同时,大学生在学习动机上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制约着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8、。四、部分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一)内因。即个人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大学与中学不同,没有了老师的敦促,很多学生便在思想上变得懒散和懈怠。另外,由于缺乏迸取心和上进心,加之大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比较丰富,很多学生便开始贪图享乐,变得浮躁。一些大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缺少兴趣,也是造成学习动机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二)学校方面的原因。专业设置口径过窄,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现代社会实际需要,导致学用脱节,造成就业困难,教学管理不严,教学条件跟不上等(三)社会和家庭的原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劳动用人制度尚不健全,大学生择业机制尚不完善,就业

9、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当前尚未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这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社会上各种不健康思想的影响,也使大学生丧失了努力学习的动机。此外,一些家长的不恰当期望,过高的要求,也是导致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间接原因。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是高等教育所关心的一个热门问题。以往的研究多是一般静态描述, 缺乏动态的发展性的分析。本研究通过询问学生什么样的知识领域、技能和经验对他们最重要, 以探讨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变化, 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五、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为了全面了解当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 通过设计问卷

10、 ( 主要考察角度是近远景学习动机) 在 4 个年级( 2000 级 - 2003 级) 各专业随机抽取 800 名大学生做了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 结果见表 1。表 1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问卷调查统计表序号 题 目 符合人数% 序号 题 目 符合人数%1 得到老师的重视 45 .9 2 争取在校期间入党 18.13 为父母争光 70.6 4 具备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 80.55 让别人看得起自己 42.1 6 发展自己、 完善自己 49.27 能挣更多的钱 38.9 8 将来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85.39 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 35 .3 10 回报社会 60.111 总想弄懂不明白的问题 35 .5

11、 12 喜爱所学专业 32.713 证明我的价值和能力 45 .8 14 为获得更高学历做准备 25.515 为赢得异性的爱慕、青睐 48 .5 16 如用贷款读书责任更大 65.217 为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 75.4 18 商品经济社会的到来被迫学习 20.319 希望能超过自己的兄弟姐妹 25.2 20 得一笔奖学金 78.2注: 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统计规律, 对有效样本进行了实际测算, 此次问卷调查采用自陈量表中的“是非式” 方法, 如“我的学习目的在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到来被迫学习 ”在“是, 有时是, 不是” 3 个答案中任选其一, 最后以答“是”的人数和答 “有时是”的 1/ 2 人

12、数统计出总数的百分比。从以上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表现和统计数据, 可以概括出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如下。1 远近景性动机交织互补, 远景性动机明显不足从以上调查来看, 当代大学生的近景性动机过多, 为了报恩, 为了找到好工作, 为了高收入等等, 具有直接性、短期性, 有明显的功利性目的; 只有两项( 序号 6 “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序号 13“证明我的价值和能力” ) 能体现远景性学习动机 , 而且比例也不高, 分别为 4 9.2% 和 45.8% 。还通过与大学生直接谈话再了解他们远景性动机 , 绝大多数学生首先还是考虑就业, 他们认为在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首先要考虑生存, 其他的所谓“

13、理想、信念、抱负”还没时间去想, 可见, 当代大学生的远景性动机明显不足。在远近景动机交织作用中, 必定有一个( 或多个) 起支配作用的主导性动机, 其余的则为辅助性动机。同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包括“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个体知识的丰富”,“人格的完善 ” , “对某一学科的兴趣爱好“等等。如果长期起支配作用的只是“希望受到别人的鼓励” ,“毕业后找份好工作”等近景性动机, 缺乏高境界的远景性动机, 这种学习活动就失去其固有的价值, 持久性就不强, 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十分不利。只有把学生个体的求知成才需要与社会的建设, 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 作为学习的主导性动机, 学习才有意义,

14、也更有动力。当然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都是需要的, 两者是相互作用的。首先要重视远景性动机, 同时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形成不同阶段的各个方面的近景性动机。如能使两种动机相辅相成, 人们的学习生活就将始终是朝气蓬勃的, 勤奋而愉快的。反之, 若缺乏远景性动机, 学习生活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而波动起伏, 学习缺乏持久性, 有时会感到学习“没意思”, 甚至精神空虚犹如大海中一条没人掌舵的扁舟; 若缺乏近景性动机则学习的力度( 劲头) 不强, 学习效果不好, 学习效率不高。所以, 既要有远景性动机 , 又要有学好一门一门课程、做好一道一道练习题、取得一个又一个好成绩的近景性动机。2 学习动机的复杂多样性从表

15、1 中可以看到, 每个题目选中的人数是不一样的, 最多的是序号 8 “将来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最少的是序号 2“争取在校期间入党”; 但没有一个题目是所有的人都选中了的, 这说明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不完全相同的。可以发现: 序号 9 、 11、 12 即“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 “总想弄懂不明白的问题 ”;“ 喜爱所学专业 ”则是以学习本身为目的的; 其余各条无论是为自尊, 为发展 , 还是为父母, 为国家, 学习都是一种手段。各种学习目的反映在学生的头脑中就是一种学习愿望, 我们把这种愿望称为学习需要。以学习本身为目的需要称为认知需要, 即学习者的内驱力是由自己产生的, 学习活动本身就是学习者

16、所追求的乐趣。兴趣、 爱好、 好奇心等均属于此范畴之内。以学习为手段的需要则称为其他需要, 或称为由诱因所决定的外动力, 即学习动机是由学习者以外的人提供的, 学习者的目的并不在于此。教师、父母或朋友的赞赏、批评均可为这类动力, 恋爱、婚姻则是二者兼而有之的。3 学习动机的矛盾斗争性大学生们一方面希望通过学习, 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 具有一技之长有社会竞争力的人才。另一方面受商品经济因素影响, 过于讲实惠, 就学生个体来讲, 也能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 但又怕吃苦 , 不愿磨练意志 , 不能把挫折当成一种经历, 往往偏重于眼前的个人利益, 总想走捷径 , 追求“ 六十分万岁”, 属于一种

17、急功近利的学习动机。近景性动机在以上调查的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中表现十分突出。比如, 学生的求知欲、 想考好成绩、对某学科的浓厚兴趣以及老师生动形象地讲解、教学内容的新颖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类动机为学习而学习, 一旦学习内容和形式不适合自己的口味, 就会影响学习效果。而远景性学习动机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价值实现相联, 对于学习的内容有不能全凭自己的口味, 要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 为争取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全面实现和对社会有用, 如不能把近期的学习行动于远大理想时时结合, 近远景性学习动机矛盾就得不到调节,学习的热情就会受到影响。六、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途径1. 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18、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确定人生走向的纲领, 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正确的世界观和崇高的人生观、 价值观不仅统帅着个人的才能, 而且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才能的发展水平及其才能成就的大小。许多有成就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年周恩来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 远渡重洋, 学习科学知识 , 寻求真理。鲁迅先生为了治疗劳苦大众的“ 精神疾病” , 毅然弃医从文, 走向 “ 文学战场 ” 。要教育大学生以先贤为榜样,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 从根本上解决为什么而学, 为谁而学的

19、问题。自觉地排除社会上各种不良之风的干扰, “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 变苦学为乐学, 变学习无用为学习有用”, 促进大学生的上进心。2. 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要从事的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 在大学里所学到的东西能否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用得上, 怎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等, 对这些问题回答得越准确、越具体、可信度越大, 就越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自觉性。3.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求知欲与学习兴趣是直接的学习动机, 属于内部动机范畴。 它不仅可以推动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且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使动机得以维持和

20、深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 稳定的兴趣的时候, 他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 处于极其兴奋状态,能够主动而积极地思考问题, 感知事物。 同时对事物的观察也变得比较敏锐, 形象思维丰富 ,逻辑思维加强 , 情绪饱满, 克服困难的勇气也会随之加强。为此 ,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应用启发式教学原则外, 还应结合教材内容介绍一些国内外学术动态和新的科研成果,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开启学生的思维, 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在教学形式上, 要灵活多样, 做到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把呆板的知识、枯躁乏味的内容用灵活多变的方法, 简洁诙谐的语言传播给学生。从而调动学

21、生对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习动机。4.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形成健康、 向上的学习氛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往。这两种交往中人际关系处理好坏直接影响他的学习积极性。心理学家梅奥的霍桑实验研究表明: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反之,则会削弱或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及优秀的教学水平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感召力, 它能激起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重新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相反,师生关系紧张,教师思想素质及业务水平不高, 也会抑制甚至破坏学生学习兴趣, 制约学习动机。建立真挚的同学友谊,形成团结、互助的同学

22、关系, 对学生的学习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学关系冷淡,甚至经常发生矛盾和纠纷, 不仅影响良好班风形成, 也会使班级中成员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与学习感到压抑与乏味, 降低学习的成效。只有建立师生之间、 同学之间团结、 融洽的关系, 才能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这种良好的气氛中学习, 一定会心情舒畅、愉快, 学习动机也就会得到强化。5.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开发其创新意识学生的知识获得不仅靠课堂上教师讲授, 而且还包括课下学生自学。两者中, 后者至关重要。对于大学生来说, 未知的东西太多、太多, 教师没有讲授的新知还浩如烟海。这些, 只有靠自学来完成了。而自学又是个艰苦的创造过程,

23、它需要有一定毅力和勇气。也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的学生, 才能不惧艰辛, 刻苦学习。 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刻苦自学的精神, 通过自学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地加工和创造, 不断创新, 积极探索, 努力攀登知识的高峰。6. 积极地运用目标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的确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学习动机至关重要。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度。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引发的, 而需要又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 动机导向目标, 引发行为 , 最终实现目标。因此, 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目标, 并努力使个人的目标同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大目标相一致。具体地说,

24、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确立为四化而勤奋学习, 为祖国建设而努力学习, 把祖国和人民需要放在首位的学习目标, 并使之形成为一种巨大引力, 让每位学生为此努力, 为此而奋斗。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说过,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 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 对社会就越有益。正因如此, 我们要努力把学生的这一崇高追求目标化为其学习的内驱力, 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7. 有效地利用奖励机制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 奖励( 物质与精神) 能使人产生愉快的精神享受 , 增强人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教育工作者要会正确运用这一手段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奖励切实可行

25、的做法, 通常可采用这样两种方式: 一是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成绩和突出的工作业绩给予表彰与奖励。如: 授予三好学生、模范班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 或颁发奖学金等物质奖励; 二是对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及刻苦学习的精神进行随机性的表扬与奖励, 可以是口头的, 也可以用发证书及奖品、 奖金等形式, 以鼓励和肯定其行为的先进性和正确性。 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而获得的奖学金等物质奖励, 既能缓解现实紧张的经济状况, 改善生活及学习条件, 又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 他们获得的“ 三好学生” 等荣誉称号, 虽然只是精神上的奖励,但也充分说明了师生及学校对自己学习及工作的肯

26、定, 同时也在客观上满足了社会尊重的需要。 这些奖励都无形地鞭策他们更加努力, 以回报师生及学校,也当然地强化了学习动机。总之, 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及其它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使每位学生都能够热爱学习活动, 自觉学习、刻苦学习。 同时, 还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为祖国的 2 1 世纪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参考文献: 1 试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张根昌 第 21 卷第 3 期 2006 年 9 月 邢台学院学报 2 论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许锦旋 陈飞旋 3 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培养 赵宪民,马 欣 高等建筑教

27、育 2010 年 第 19卷第 4 期 4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原因分析 张小红 第 21 卷第 5 期 2006 年 10 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5 关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分析 杨 柳 科技资讯 2013 NO. 17 6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探析 沈国强 7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浅议 周学红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21 卷 第 4 期 2001 年 10 月 8 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浅析 李 音 9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 李 艳,何 畏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1 年 4 月第 3 卷第 2 期10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浅析 陈志彬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 2008 年第 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