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 O 一三年齐齐哈尔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一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 90 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 100 分。一、慧眼识真:( 下 列 各 题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个 是 最 符 合 题 意 的 , 请 选 出 。每 题 2 分 , 共 50 分 )1老师在介绍某处原始文化遗址时出示了下面几幅图片,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2下列诗词所评述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忆昔“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A B. C. D.3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宋朝,你认为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辽宋“澶渊之盟” B在商品交易中使用纸币交子C市民们可以观看到窦娥冤 D市民在“瓦子”里娱乐消费4某班四位同学撰写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 趣谈孔子的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创建 B 论文成公主对西藏地区的影响C 从交子看北宋的商品经济 D 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5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能够有力证明的是( )唐朝时在西藏设置都督府 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 清朝时达赖、班
3、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A B C D6右图是 1900 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据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测最后的结果是( )得分 评卷人本考场试卷序号(由监考填写)A “弱者最终灭亡” B “弱者”成为“木偶”C “弱者 ”迅速回击,并发展壮大 D “弱者”被肢解瓜分7仔细看右图,你认为实现了这一效果的是哪一运动(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8 “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A
4、推翻袁世凯反动统治B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D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9学术界普遍认为,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的雄伟壮丽的史诗,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描写解放战争时期气势恢弘场面的诗句是(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0.观察右图,图中表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的曲线是( )A B C D1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对此做出突出贡献的是A.陈独秀 B.李大钊
5、C.胡适 D.鲁迅12. 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是在A.占领遵义城后 B.渡过金沙江后 C.到达陕北之后 D.翻越雪山之后13 古巴比伦的兴衰记述了这样的场面: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被判割耳朵。判罚的依据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权利法案 C 拿破仑法典 D 人权宣言14伯利克里在一次公众演说中阐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其中, “大多数人” 指( )A全体居民 B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奴隶和外国人除外)C全体成年公民 D全体贵族15.有人说他是疯子,也
6、有人说他是英雄,但谁也无法否认他对欧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他因战争而起家,也因战争而倒台。这位名震一时的枭雄是( )A拿破仑 B查理一世 C华盛顿 D亚历山大16.右图是全世界都见过美元上的头像,他是战争之神、开国总统、合众国之父。他是A.亚伯拉罕林肯 B.托马斯杰斐逊 C.富兰克林罗斯福 D.乔治华盛顿。17.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A.珍妮机的发明 B.火车机车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18.如果将“义和团运动” 、 “
7、印度民族大起义” 、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归结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A.社会主义运动 B.资产阶级革命 C. 改革与革命 D.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19.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毫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 ”这件“头等大事”是指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美国独立 D.工业革命20.下列史实,发生于 1862 年并对美国南北战争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是A.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B. “南部联盟”成立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 D.林肯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21.如果你要经历一下让哥伦布名扬
8、后世的那一段航行,应该A.由欧洲南下,绕过好望角达到印度 B.由欧洲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到达好望角 C.由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D.由欧洲出发,经大西洋绕过美洲最南端,经太平洋到达菲律宾22.小张探究“美国的诞生”时,取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B.来克星顿枪声 C. 萨拉托加战役 D. 宅地法23.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近 200 万兵力,共伤亡 70 多万人,属于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历史上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 。把凡尔登战役称为“绞肉机”主要是用以形容A武器的先进性 B进攻的快速性 C范围的广泛性 D战争的残酷性24. 1942 年,促使世界各反法西
9、斯国家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开辟欧洲第二战场C召开巴黎和会 D成立联合国25.国家主权从来都是不容侵犯的。在同一年,中国和巴拿马分别从哪个国家手中收回了澳门和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A葡萄牙、美国 B法国、英国 C英国、美国 D英国、葡萄牙二、图说历史(本题共 8 分)有人说,自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历史既是中国的屈辱史,又是中国的探索史,更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从落后挨打到独立自主再到国富民强的奋斗史。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图一 辛丑条约签订的情景 图二 武昌起义中革命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图三 “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 图四 开国大典26.图一中的条约是在哪一次战争后签订的?(
10、1 分)这个条约对我国社会性质变化方面的最重大的影响是什么?(1 分)27.图二中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 分)28.图三中的这次会议召开于哪一年?(1 分)标志着什么组织的诞生?(1 分)她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2 分)得分 评卷人29.请写出图四中场景出现的日期(年月日)?(1 分)三、史林释义(本题共 22 分)3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8 分)材料一 有一次,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意为掌握之中)矣!”诗人赵嘏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材料二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
11、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材料三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明朝时考生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1)材料一、二中的“长策”和“ 选举制度”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重要制度?这一制度开创于何时?(2 分)(2)材料二中, 英国大百科全书和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有何相同之处?(1 分)(3)材料三中,顾炎武对八股文持什么态度?“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 分)(4)结
12、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我国古代实行的这一考试制度。 (3 分)31. 近代以来,科技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 分)得分 评卷人材料一图一 图二 图三(1)材料中的三幅图反映的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 分)这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1 分)简要概述以上发明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1 分)材料二 右图是 20 世纪西方国家工业生产中科技进步贡献率对比图(2)材料中的图表反映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突出特点是什么?(1 分)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感想和认识。 (1 分)32.和平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普遍梦想。20 世纪人类经历了两
13、次世界大战的磨难,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9 分)材料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欧洲形势图阅读下列材料:两大军事集团形势示意图02040608020世 纪 初 70年 代 90年 代材料二 1929 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 1 040 亿美元,到 1932 年只剩下 585 亿美元。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空前的繁荣演变为空前的危机。危机不仅席卷了美国,而且蔓延到整个西方世界。材料三 1999 年 36 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
14、联盟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欧洲出现了什么政治形势?这一形势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2 分)(2)材料二中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分)(3)材料三表明美国实行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这一政策?(3 分)(4)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2 分)四、史海探究(本题共 20 分)33.阅读下列材料:近年来,以“世维会”为代表的疆独势力借助国际势力支持不断扩大国际活动空间,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威胁。外交部发言人于 2012 年 5 月 14 日就“世维会”在日本召开所谓“四大”时说, “世维会”是彻头彻尾
15、的反华分裂组织。新疆事务是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插手。摘自人民网请回答:(5 分)(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使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1 分)(2)清朝乾隆帝时,为了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设立了什么机构?(1分)(3)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颂扬了 19 世纪 70 年代中期哪一位英雄人物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1 分)得分 评卷人(4)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于 1 884 年在新疆地区设立了什么管辖机构?(1 分)(5)统一是历史
16、的主流,分裂从来不得人心。请你为新疆的稳定与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1 分)34.图片是历史的缩影,图片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请你探究下列问题:(15 分)【图片的记忆】图一 图二(1)图一、图二分别发生在 1949 年和 1978 年的北京,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分别是哪两件重大事件?图中的二位伟人是谁?“这两件大事”分别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时代,你认为这里的“新”指的是什么?(8 分)【历史的证明】同学们在作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两段话:“19491979 年,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由此开始多年以后,这段沉重的历史依然令人感叹,为了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年轻的共和国经历过如此艰难的历程。 ”
17、“1978 年到今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次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此时的中国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2)20 世纪 5070 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了什么失误?(3 分)(3)1978 年后中国的发展具备了哪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请举例说明。 (两例即可) (2 分)【未来的召唤】进入新世纪,中国以全新的姿态阔步走向世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中华民族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昂首前进。(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 分)二 O 一三年初中毕业学业考
18、试历史模拟试题一答案一、选择题:1.D2.C3.C4.D5.B6.B7.A8.C9.C10.C11.B12.B13.A14.B15.A16.D17.C18.D19.B20.C21.C22.D23.D24.A25.A二、图表题:26.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7.三民主义;28.1921 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9.1949 年 10 月 1 日。三 、史料分析30.(1)科举制度。开创于隋朝(答隋炀帝时亦可) 。(2)都认为考试制度起源于中国。(3)态度:抨击(否定)
19、 。事件:秦始皇坑儒。(4)创立和完善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成为世界各国考试制度的源流;笼络了大批优秀人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使威胁中央集权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答出 3 点即可)但明朝以后,实行八股取士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不利于社会进步。31(1)第二次工业革命(1 分)重要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1 分)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言之有理即可,1 分)(2)特点: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1 分)感想和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
20、(答出任意一条或言之有理即可) (1 分)32 (1)政治形势: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美国的政策:霸权主义政策。认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4)抓住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间竞争、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高速平稳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本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等。 (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其他答
21、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四、探究题33 (1)西域都护。 (2)伊犁将军。 (3)左宗棠。 (4)新疆行省(或行省)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政策;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新疆经济发展;严厉打击分裂祖国的行为等。 (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思想观点正确,即可得分)34.(1)开国大典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毛泽东、邓小平;开国大典的“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人民当家作主,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新”: 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 文化大革命 ”。(3)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上升;香港、澳门回归;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4)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