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凡卡教学设计吉安县城关一小 彭海娟一、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二、学习重点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三、学习难点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四、课时安排2 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认识“契科夫” 、 “凡卡”
2、 1同学们, 卖火柴的小女孩带我们认识了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现在,我们再去认识一位著名的大家(出示契诃夫肖像图) ,他就是契诃夫!他是俄国人,世界级的大作家,语言大师,大腕儿!他仅仅活了 44 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 700 多部短篇小说,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课件出示介绍他的关键词)2. (出示课文插图)他又是谁?一起喊喊他的名字凡卡(师板书课题) 凡卡这篇课文就是节选自契诃夫的同名短篇小说。介绍写作背景。 (凡卡这篇小说写于 1886 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在父亲的杂货店
3、里,目睹了父亲对小学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学徒的命运。 )3、联系你的预习,你想说些什么?二、初读感知1、学习生字新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2)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2、了解课文大意:课文按写信的过程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准备写信(1-2)写信(3-19)寄信(20-21)3、找出凡卡写信内容的有关段落。 (3810111215 自然段)为什么你那么快就找到了?(引导了解双引号)三、引发矛盾1、凡卡给乡下爷爷写信的目的是什么?文中直接写出求爷爷接他回乡下的句子有哪些?快速找出来。 (生边说教师边用课件出示)2、我们反复听到了“亲爱的爷爷”出现了几次?我们反反复复地听到了“带
4、我离开这儿”又出现了多次,读起来有些罗嗦。可是,契诃夫作为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小说家,他说过:“简洁是天才的姊妹” (课件)3、看到这些句子,联系契诃夫说过的话,你一定有问题要提了!4、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凡卡的生活。四、体味“生活”1、课文里有一句直接写出了凡卡的生活,是哪一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板书:连狗都不如!)2、 “连狗都不如的生活” ,那究竟是种怎样的生活啊?赶快去读书,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把你的体会在句旁做标注。3、学生自学4、反馈交流:(教师依据学生的汇报顺学而导)教师重点点拨第八自然段。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
5、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1)老师把第八自然段的前面部分分成了三节,为什么?(板书:挨打、挨饿、睡不好)(2)读这些文字,我们得读出画面,在这些场景中,有哪些细节深深地刺痛着你的心?读到“稀粥”这个词语,你似乎看到什么了呢?而旁边的老板呢?多么鲜明的对比呀,所
6、以凡卡这样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课件出示句子),还有哪一个特写镜头深深地刺痛你的心?(毒打、揪、拖、揍、戳)读着这些动动词,在我们眼前仿佛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带着我们的理解读吧!难怪凡卡会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课件出示句子)在你的想像中,过道是个怎样的地方?是啊!在炎炎酷暑里,到处是嗜血的蚊虫,凡卡只能在哪儿睡?秋天到了,瑟瑟的秋风吹来,凡卡还在哪儿睡?凛冽的寒冬里,老板缩在暖和的被窝里,而凡卡仍然在哪儿睡?对于凡卡来说,睡觉都不能实现!这是人过的生活吗?所以凡卡这样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课件出示句子)5、小练笔:读着凡卡蘸着血泪的叙述,听着凡卡悲苦无
7、助的哭诉,我们完全有可能还看到凡卡在莫斯科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我还看到了,有一次 。 (1)想象写话,老师巡视(2)交流写话。6、是的,这不是人过的生活!这甚至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啊!凡卡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来,咱们再一次去感受凡卡那度日如年的生活,那连狗都不如的生活!(配乐朗读第八段)六、揭示矛盾1、教师引读:凡卡再也受不住了,他向爷爷发出了痛苦的哀求,发出了绝望的哭喊!(读读第一次请求)凡卡实在太痛苦了,太想回到乡下去啊!第一组同学,我们来帮凡卡求求爷爷。第二组,我们也来帮帮凡卡吧!第三组同学们,我们也不能无动于衷啊!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为凡卡哀求,一起哭喊!3、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请了越来越多
8、的同学来帮凡卡一起求爷爷吗?4、是啊!凡卡在写信,也在回忆着一件件往事。当越来越多的往事浮上心头,他多么想回到爷爷身边啊!此时此刻,你还觉得这些话啰嗦吗?5、是的,文章不是无情物, “情到深处才反复”啊!正是因为凡卡的生活太痛苦、太悲惨、甚至连狗都不如,所以凡卡才一次次的哀求,才一次次的哭喊,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6、对,回到乡下去,回到爷爷身边去,回到他唯一的亲人身边去。总之,离开这儿,结束这连狗都不如的生活!七、小结全文那么,乡下的生活又是如何?爷爷会来带他回乡下去吗?这封信能改变凡卡的命运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17 课凡卡(
9、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凡卡给爷爷写信,那他的信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莫斯科生活对于凡卡来说连狗都不如,那乡下的生活又如何呢?二、体会乡下生活的快乐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乡下生活的段落。(4、5、6、13、14 段)2、总的来说有两处吧?一处是 4、5、6 自然段,另一处是13、14 自然段。那么这两处分别写了什么呢?(一处是写爷爷守夜,另一处是写爷爷带凡卡砍圣诞树的情景。板书)3、这是在凡卡写信的时候对乡下生活的回忆,它是插在凡卡写信的过程中写的,这叫插叙!(板书:插叙)4、乡下生活到底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默读描写乡下生活的段落,把你的体会写在
10、句旁。5、反馈交流:(教师依据学生的汇报顺学而导)重点指导以下两处: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1)在指导朗读中体会:读好总在关键处,这“啦”特别关键(随机指导:啦!全看得见。 )如果此刻你就是凡卡,读读看有什么新的感觉?(陶醉、激动、兴奋 读出凡卡的表情)看似简单的平凡的词却写出了他的情感。太美啦,凡卡陶醉啦,凡卡着迷啦!可更吸引凡卡的是此时,身在莫斯科的凡卡能看得见吗?想看吗?(
11、停顿)假如他回到家乡,一定会看得见,一定把这一切再看个够!(2)将短文变成诗句全班按提示感情朗读(齐)天气真好,(男)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女)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齐)可是整个村子(男)白房顶啦,(女)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男)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女)雪堆啦,(齐)全看得见。(女)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男)显得很清楚,(齐)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3)乡下的夜景,像一首诗,更像一首歌!难怪凡卡想念家乡。多么快乐的日子呀!冻了的山林喳喳地响,爷爷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着吭吭地咳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笑
12、一会儿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等着看哪一棵该死。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爷爷不由得叫起来:“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1)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爷爷突然发现的惊喜,然后边追边喊,速度越来越快。一声比一声声调高,一声比一声急。嘿,短尾巴鬼!追到了兴奋激动;没追到,遗憾失落。 (学生进入角色,朗读表演) (追上了 追不上 两种读法)(2)快乐吗?爷爷冒着严寒带凡卡去砍圣诞树的情景,在凡卡眼里却是那样的有趣,那样的快乐,那样的令人难忘。乡村的生活真的像凡卡所回忆的那样快乐吗?这样的快乐却更衬托出凡卡在城里生活的痛苦!(鲜明的对比,强烈的落差,
13、这对比反衬,深深打动我们心扉,震撼我们的心灵。就好像以动衬静,静更静一样,以乐衬悲,悲更悲,那是笑中的泪,泪中的笑。 ) (板书:对比反衬。 )6、同学们除了以回忆生活的美好来反衬现实生活的悲惨外,你还从课文的哪些细节描写中体会到凡卡内心的痛?(让学生找出凡卡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重点点拨三次叹气。 )7、对于一个年仅 9 岁的孩子来说,这叹气跟他年龄多么不相称呀,而在写一封信的过程中竟连续叹气,可见这样的生活的确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让他痛苦万分。所以,他会哭诉: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三、体会凡卡的梦1、凡卡的生活没有指望了,但他写完这封信的时候又有指望了。你知道他指望什么吗?2、你认为他这一希望能
14、实现吗?(引导理解爷爷收不到信,即使收到了信没不可能把他接回去,从而体会到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3、所以注定这只是凡卡一个美好的梦,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结尾,你体会到了什么?(以梦结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 )4、梦醒之后的现实怎样呢?(课件出示原文结尾)5、小练笔:把本课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对比读一读,看看从中能体会到些什么。写几句话,分别赠送给两位小主人公。 (选择一位写) 四、作业布置契诃夫是与莫泊桑齐名的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说他是一个“无比伦比的艺术家” 。其幽默名篇公务员之死、 胖子与瘦子 、 变色龙 、 套中人等,早已被译成中文,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其中变色龙 、 套中人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