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房山初级中学 刘芳 2011.10.14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2)了解热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知道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2)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热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性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教学难点】热机的工作原理【教具】细 铁 丝 、 空 气 压 缩 引 火 仪 、 打 气 筒 、 气 体 做 功 内
2、 能 减 少 演 示 器、 汽 油 机 模 型 及 其 挂 图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知识回顾我们上节课学过改变物体内能的哪种方式?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是什么?我们通常怎样判断物体内能的变化?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问题 1: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有何变化? 问题 2:铁丝的内能变化了吗?问题 3:铁丝内能的变化是由于热传递引起的吗?变化的内能哪来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学生弯折铁丝,感受铁丝的温度变化。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讨论并回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问题 4: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铁丝的温度升高?这些
3、方法中那些是用热传递方式改变铁丝内能的?哪些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铁丝内能的?问题 5:你能再举一些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吗?提示学生动作要迅速。问题 6: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所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筒内空气增加的内能从何而来?能量是如何转化?问题 7:上述实验有何结论?在各实验现象中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是增加了还是减小了?学生讨论并回答学生利用手中器材动手实验:用打气筒打气。学生代表演示空气压缩引火仪,其余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讨论并总结。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二、演示气体做功内能减少演示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板书: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
4、能;2、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问题 8: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那么做功可不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减小呢?问题 9: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记笔记。学生讨论学生代表用演示器演示实验,其余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3能 你得出什么结论?板书: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问题 10: 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这对我们生活和生产有什么影响呢?板书:热机:1、定义2、工作原理 学生讨论并回答学生讨论。学生理解。三、汽油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以及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板书: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问题 1
5、1:四冲程中,哪几个冲程发生了能量转化?做功冲程谁对谁做功呢?能量如何转化?在这四个冲程中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几次,曲轴转动几圈?学生认真看书 P48 页内容并思考。1认真观察桌上汽油机的模型并对照挂图,说出汽油机的各部分的名称。2演示汽油机的模型,并说出汽油机是如何工作的,各个冲程有何特点。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四、阅读P49P50 生活、物理、社会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收获了那些知识?学生阅读 P49P50 生活、物理、社会学生代表总结本节课所学,不足之处其余学生补充。培养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使知识系统化,而且要解决实际问题。会4用所学的知识六、小试身手1、下列生活实例中,各通过哪种方式改变物体内能a、冬天在火炉旁烤手b、把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感觉很凉快;c、利用太阳能热水器 “烧水 ”;d、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e、古人钻木取火2、物体内能增加了,则 ( )A、一定是它吸收了热量 B、一定是对它做了功C、一定是它对外做了功 D、可能吸收了热量,也可能外界对它做了功3、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经历 、 、 和 四个冲程,曲轴转动 圈。4、压缩冲程是_能转化为_能。做功冲程是_能转化为_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