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P2 纺织品按最终用途分类:服装用 装饰用 产业用2. P4 纺织品按检验内容分类:品质检验 规格检验 数量检验 包装检验3. P6 根据纺织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纺织品检验可分为预先检验 工序检验 成品检验 出厂检验 监督检验 第三者检验 4. P6 按被检验产品的数量来看,纺织品检验分为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5. P7 纺织标准:是以纺织科学技术和纺织生产实践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一特定形式发布,最为纺织生产,纺织品交流领域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6. P7 按照标准制定和发布机构的级别、适用范围,可将其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
2、标准等不同级别7. P8 国家标准 中国(GB) 美国(ANSI) 英国( BS) 德国(DIN ) 法国(NF) 日本工业(JIS) 澳大利亚(AS)8. P8 按标准执行方式:强制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9. P8 按标准性质:(1)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其按内容分为基础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 (2)管理标准 (3)工作标准10. P9 按标准表现形式:文字标准和实物标准11. P10 国家标准与相应的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分为三种:等同 IDT 修改 MOD 和非等效 NEQ12. p16 抽样检验 ;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的从一批或一个过程中抽
3、取少量个体或材料进行的检验,是纺织品检验的主要形式13. P16 纺织品检验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阶段性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抽取若干个样品(子样) ,是总体中每个单位被抽到的机会相等,也称纯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是先把总体按一定的标志排队,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抽取,也称等距抽样。 (3)分层抽样是运用统计分组法,把总体划分成若干个代表性类型组,然后在组内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法,分别从各组中抽样,再把各部分子样合成一个子样,又称代表性取样。 (4)阶段性取样是从总体中取出一部分子样,再从这部分子样中抽取试样。从一批货物中取得试样分三个阶段,
4、即批样、样品、试样。14. p16 抽样方案:通常把样本大小 n,合格判定数 Ac 这样一组用于抽样检验的规定称为抽样方案。15. P19 标准大气三个基本参数:温度 相对湿度 大气压力16. P19 调湿:在测试纺织品物理和机械特性前,应将试样放置在标准大气中一定时间,让空气能畅通的流过该式样,以使试样的回潮率与标准大气达到平衡。原因:随着试样平衡回潮率的变化,其物理和机械特性(如重量、强伸度、耐磨性、热学特性、光学特性、电学特性等)也有所变化。17. 预调湿:在调湿之前将试样放置于相随湿度为 10%25%,温度不超过 50的大气中进行预烘处理18. 染色牢度用灰色样卡: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和
5、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都分为五级九档灰卡,1 级为变色牢度最差19. P21 耐光色牢度蓝色羊毛标准是以规定深度的八种染料染于羊毛织物上制成,分 8 级,1 级褪色最严重,表示耐光色牢度最差。8 级表示不退色。20. P23 误差按性质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有测量方法,仪器误差、环境条件误差、人员操作误差和试样误差。21. P26 有效数字:只能具有一位可疑值,即只能保留一位不准确数字,其余数字为准确数字。22. p27 数字修约原则:四舍五入六考虑,五后非零应进一,五后皆零视前位,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整数修约原则同,不要连续作修约。23. P43 棉花
6、品质检验包括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和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细绒棉根据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分为 7 个级,三级为标准级,一级较好。24. P45 马克隆值饭 ABC 三级,B 级为标准级。25. P45 异形纤维:混入棉花中的非棉纤维和非本色棉纤维。26. P46 棉花的色特征:反映棉花的外观颜色特征。棉花按色特征分为白棉,淡黄染棉、黄染棉 3 种类型,共 13 个色特征级。27. 棉花公定回潮率为 8.5%,回潮率最高限度为 10.0%28. P58 常用的鉴别方法有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含氯含氮呈色反应法、熔点法、密度梯度法、红外光谱法和双折射法。29. p68 十万米纱疵试验方法
7、纱疵分短粗节、长粗节(或称双纱) 、长细节三种,一般分为 23 级。纱疵的截面比正常纱线粗 100%以上,长度在 8cm 以下者称短粗节。纱疵截面比正常纱线粗 45%以上长度在 8cm 以上者称长粗节。纱疵截面比正常纱线细 30%75,长度在 8cm 以上的称长细节。30. p69 纱线捻数测量 直接计数法:在一定张力下,夹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通过试样的一端对另一端向退捻方向回转,直至纱线中的纤维或单纱完全平行为止,退去的捻数极为该试样 长度的捻数。退捻加捻法:即在一定张力下,夹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经退捻和反向加捻后回复到起始长度所需的捻回数的一半即为该长度下的纱线捻数。31. P76 生
8、丝的品质,根据受验生丝的物理指标和外观质量的综合成绩,分为 6A 5A 4A 3A 2A A 和级外品。物理指标包括线密度偏差、均匀二度变化、清洁、洁净、线密度最大偏差。外观质量根据颜色、光泽、手感评为良、普通、稍劣三等和级外品。32. P88 判断织物经纬向;(1)含有浆的是经纱,不含浆的是纬纱。 (2)条子织物其条子方向通常是经纱。33. p103 根据织物厚度,织物分为轻薄型、中厚型和厚重型34. p104 织物重量一般用织物单位长度、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量来表示,其中以单位面积量应用最为普遍。35. P109 织物抗一次拉伸断裂测试方法:(1)断裂强力:指试样拉伸至断裂时所测的的最大拉
9、伸力,单位为 N.(2)断裂伸长;指织物试样拉伸至断裂时所产生的最大伸长,单位为 mm,cm。 (3)拉伸断裂功:织物受力拉伸至最大负荷时断裂,外力对织物试样所做的功。N。cm(4)断裂比功:为了对不同结构(厚薄、紧密程度)的织物进行断裂功的比较,常常采用断裂比功,N。cm/g(5)断裂功充满系数:织物断裂功与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乘积的比值。用 表示。36. P120 织物在穿着时常常受到一垂直于织物平面的集中负荷作用,在穿着时因负荷形式而使其鼓起扩张直至破损,这种现象称顶裂、顶破或胀破。37. P124 织物耐磨损性测试方法:实际穿用试验和实验室仪器试验:(1)平磨:将织物试样平置在一
10、定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下与磨料发生摩擦所受到的磨损。 (2)曲磨:织物试样在反复屈曲状态下,在一定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下与磨料发生摩擦所受到的磨损。(3)折边磨:将织物试样成 180 对折或 90 的曲折,折线部分或曲折部分与磨料发生摩擦所受到的磨损。 (4)翻滚磨:织物试样任意翻滚的拉伸、弯曲、压缩和撞击状态下,与磨料摩擦所受到的磨损。38. P125 织物的耐磨性可以用单一性指标和综合性指标两类方法表示。 (1)单一性指标:一种用式样的织物、纱线结构以及对外观性能发生规定变化,即出现一定磨损特征所需的摩擦次数来表示;另一种为用规定摩擦次数后试样重量减少率和厚度减少率表示。(2)综合耐磨值=3/(1
11、/耐平磨值 +1/耐曲磨值+1/耐折边磨值)39. P162 色牢度:指印染纺织品在物理和化学作用下,颜色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保持坚牢的程度。a 耐光色牢度的检测是将纺织品试样与一组蓝色羊毛标准仪器在人造光源下按规定方式条件曝晒,然后将试样与蓝色羊毛标准进行变色对比。试样的变色程度相当于某一级蓝色标准的变色程度时,其耐光或耐气候色牢度即以该蓝色标准的级数表示。B 耐洗色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规定的条件下经过洗涤液洗涤后颜色的坚牢程度。包括褪色和白布沾色两项指标。C 耐摩擦色牢度:染色织物经过摩擦后颜色的坚牢程度。将染色织物与包覆于圆柱摩擦头上的标准漂白织物(干态或湿态)以一定压力往复摩擦一定次数后,
12、测量白色织物的沾色程度,分别求得干态或湿态耐摩擦色牢度值。40. P171 悬垂性:织物因自重下垂的程度及形态。41. P172 织物抗折皱性测定方法:垂直法和水平法。42. P179 织物的保暖性:织物保持被包覆热体温度的程度。43. 克罗值(CLO)Lclo 室温 21,相对湿度 50%以下,气流 10cm/s 无风条件下,试穿者静止不动,其基础代谢为 58.15W/m2(50kcal.h),感觉舒适并维持体表平均温度为33时,所穿衣服的保温值为 1 克罗值。1.()44. P184 织物防钻绒性:织物阻止羽绒或羽毛从纱线缝隙间钻漏的性能。测试方法:转箱法和摩擦法。45. P187考核项目
13、:甲醛含量,值,色牢度(耐水(变色、沾色)色牢度,耐酸汗渍(变色、沾色)色牢度,耐碱汗渍(变色、沾色)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唾液(变色、沾色)色牢度, )异味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eko-TexStandard分类:婴幼儿用品 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装饰织物。46. 异味主要是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味、煤油味) 、鱼腥味、芳香烃气味。47. P192 极限氧指数 LIO:氧氮混合物中材料刚好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要的最低氧浓度。48. P203 紫外线防护系数 UPF(紫外线遮挡系数):织物防护紫外线的能力。它是紫外线对未防护的皮肤的平均辐射量与经要测试的织物遮挡后紫外线辐射量的比值。49. P240 抽样数量 500 件(含 500)以下,抽检 10 件。50. P245 西服、大衣的成品检验与衬衫略有不同,分为出厂检验、一般型式检验和型式检验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