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苍耳子与伪品小刺蒴麻的鉴别来源:心脏彩超 http:/摘要:目的鉴别苍耳子与伪品小刺蒴麻。方法用性状鉴别与显微观察方法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者外观性状与显微特征有差异,易于区别。结论本研究可作为苍耳子与伪品苍耳子小刺蒴麻的鉴别方法。关键词:苍耳子; 小刺蒴麻; 鉴别苍耳子为常用中药,其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 Xanthium sibiricum Patr.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本品具有散风除湿,通鼻窍功能,临床上常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及湿痹等症1。现代研究发现其水提物具有降血糖、抗病原微生物、增强清除自由基能力等作用2。笔者在药品检验中发现,苍耳子原药材中掺有少量的外观类似苍耳子的伪品
2、,经鉴定为椴树科植物小刺蒴麻 Triumfetta annua L.的干燥成熟的果实。两者外观相似,通过研究发现两者的性状与显微有差异,可资鉴别,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仪器1.1 实验材料苍耳子药材购自当地药材公司,经梅树模副教授鉴定为为菊科植物苍耳 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小刺蒴麻原植物标本采自中方县新建乡,经梅树模副教授鉴定为椴树科植物小刺蒴麻 Triumfetta annua L.。1.2 仪器与试药 CX-41 OLYMPUS显微镜(日本)、游标卡尺(上海量具刃具厂),水合氯醛、稀甘油、钌红等均为分析纯化学试剂。2 方法与结果2.1 小刺
3、蒴麻植物特征一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30100 cm,茎或分枝沿一侧生疏柔毛。叶卵形或狭卵形,长413 cm,宽2.58 cm,顶长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锯齿,两面均疏生伏毛(毛多为单毛),基出脉3或5条;叶柄长1.57.5 cm,托叶狭三角形,长35 mm。聚伞花序腋生,具短梗;花黄色;萼片5,狭矩圆形,长45 mm,顶端有角;花瓣5,倒披针形,比萼片稍短;雄蕊约10;子房有刺毛。蒴果类圆球形,直径约6 mm,裂为34瓣,无毛,刺长45 mm,无毛,顶端钩状(见图1)。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北、湖南、贵州、广西、广东、江西、浙江;非洲至马来半岛也有。生山坡路边3。2.2 外观性状2.2.1 苍耳
4、子药材性状本品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 cm,直径0.40.7 c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刺长约0.3 cm,刺的钩长约0.8 mm,刺中部的直径约0.3 mm。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分离或相连, 基部有果梗痕。瘦果略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1。剖开后内有双仁,黑皮白肉,油性大。味甘微苦4。图1 小刺蒴麻原植物图(略)2.2.2 小刺蒴麻果实性状本品呈类圆球形,长0. 50.7 cm,直径0.40.6 cm,表面黄棕色,全体有细长钩刺,刺长0.40.5 cm,刺的钩长约0.5 mm,刺中部的直径约0.2 mm,顶端无粗刺
5、。蒴果类圆球形,裂为34瓣。种皮膜质,类白色,剖开后内有种子48粒不等,皮黑,味苦。2.3 显微特征2.3.1 苍耳子粉末的显微特征灰黄色。纤维众多,成束或单个散在,共有两种:为数众多的是细长梭形、壁较薄的,长425 m,宽17 m;少数的是壁较厚、有明显纹孔的,长255 m,宽15 m。木细胞(存在于导管附近)长方形,具单孔,长96120 m,宽1924m。导管少,网纹导管长210 m,宽34 m;螺纹导管长96 m,宽12 m。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油滴。种皮薄壁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淡黄色5。2.3.2 小刺蒴麻粉末的显微特征淡黄色。众多草酸钙方晶和少量的簇晶,方晶分两种,一种为立体型的,另
6、一种为片状的,后者居多,直径均为7 18 m。单细胞非腺毛多见,长42133 m 中部直径1.44.2 m。有少量的导管,多为螺纹导管,直径711 m,网纹导管,直径2435 m。有少量的石细胞,多为长方形,长5270 m,宽1735 m。木薄壁细胞众多, 长2170 m,宽1742 m,有明显纹孔。有少量的棕色块。含大量的黏液细胞。见图2。1.(a螺纹导管 b 网纹导管) 2.黏液细胞 3.草酸钙蔟晶 4.草酸钙方晶 5.石细胞 6.棕色块 7.单细胞非腺毛 8.木薄壁细胞图2 小刺蒴麻果实粉末特征图(略)3 小结与讨论3.1 苍耳子与小刺蒴麻植物来源不同,所以药材性状有明显的差别。其性状特
7、征主要依据果实的形状、大小,钩刺的长短、粗细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鉴别。3.2 通过显微鉴别可以看出两者有明显的显微差别,苍耳粉末中含大量的纤维、淀粉粒和油滴;而小刺蒴麻粉末中则含大量的黏液质,在做装片时就能明显地观察到,此外小刺蒴麻粉末中还含大量的黏液细胞、单细胞非腺毛、众多草酸钙方晶、少量簇晶和石细胞,这些显微特征是苍耳粉末中所没有的。利用这些显微特征可以把两者鉴别开来。3.3 苍耳子和小刺蒴麻属于不同科的植物,其功能主治有着很大差异。苍耳子具有散风除湿,通鼻窍功能;小刺蒴麻具有解毒、生血,用于痈疖红肿,刀伤出血(云南天然药物图鉴第2卷)。所以小刺蒴麻不能作苍耳子药用。一但发现,应立即取缔,并按假药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