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新闻策划常见问题及应对分析内容摘要:近年来,国内各大媒体不断增加的直接结果,使有限的 新闻资源由当初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而社会透明度的不断提高,新闻资源的共享性也随之提高,过去的独享新闻资源已不再可能, “独家新闻”的占有实属不易。在这样一种态势下,媒体报导的竞争也自然地由独享资源领域进入到共享资源、同题竞争领域。于是,一种全新的新闻理念悄然流行起来:策划制胜。所以为了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以及在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中奠定主流的地位,新闻策划越来越受到追捧,新闻策划意识也越来越成为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成为衡量一个新闻工作者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新闻策划的现
2、状、常见问题以及应对等方面进行浅析,让我们更加了解认识新闻策划。关键字:新闻策划 媒体 新闻事实目 录 1.引言.3 2.新闻策划的现状.3 3.当前新闻策划存在的主要问题.6 4.遵循新闻规律规范新闻策划.11 5.结语.13 6.注释.14 7.参考文献.15 引言:新闻策划自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盛行,吸引了众多普通民 众的目光,广受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的关注。近几年新闻策划迅速发展,使得新闻策划在各大媒体报道中占有了重要地位。但是,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追求利益,大肆的策划假新闻等事件,使得受众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本文就新闻策划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其应对进行进一步的探析。一、 新闻策划的
3、现状 一是新闻策划的概念及界定 策划,亦作“策画” , 后汉书隗嚣传中有这样的话:“是以功名终申,策画复得。 ”含有筹划、谋划的意思。最早使用于军事。孙子兵法中有“谋攻”之法。孙子曰:“先算多算着胜,少算晚算者败,何况不算乎。 ”有人认为,原始人狩猎时打埋伏、挖陷阱的行为,就已经闪烁着策划思想和实践的光芒。古籍中也时常可以看到策划的精彩实例。如田忌赛马获胜就是孙膑运用了“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的策略。中国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新闻策划作为新闻领域出现的新概念,我国现有的新闻学词典当中尚无“新闻策划”这一词条。何谓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自上世纪 90
4、 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就是新闻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赞同者称:新闻报道可以策划,新闻报道应该策划,新闻报道需要策划;反对者曰:新闻策划就是策划新闻,制造新闻,违背了新闻真实。到目前为止,这场争议还未有最终的结论,而且可能永远难以达成一致的观点。关于新闻策划的概念,综观十余年来我国新闻界对新闻策划这一论题的争论和实践,比较肯定的含义是:新闻策划是新闻报导的主体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报导的基本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发掘已知,预测未来,着眼现实,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提出这个定义或表述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新闻策划是策划的一种, “新
5、闻策划”和“策划”是种属关系。在“策划”面前冠以“新闻”二字,是有别于其他的如经济策划、军事策划、艺术策划等。 第二,新闻策划的基本前提是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新闻报导的基本规律,这是新闻策划与其他策划活动的根本区别。要牢记,事实在前,报导在后。 第三,新闻策划是人们的主观意识作用于客观事实的一种行为表现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搞好新闻报导策划;同时,必须防止由于人的主观意识违背客观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干预客观事实,造出假新闻或使新闻失实。第四,新闻策划是着眼事实,面向未来的活动。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大量的收集和掌握各种信息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大胆的预测和假
6、想这是一个有一定风险的创造性的工作。 第五,新闻策划是一个有目标并追求最佳效果的策划活动。策划者的一切策划方案都是追求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新闻策划的重要性 第一, 有利于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新闻策划是一项综合性的、全方位的智力活动。它要求参与者多方配合,要求参与者的创造性思维,要求参与者掌握多种传播手段和表现技巧,而且,一般来说策划对人们的时间要求很苛刻。不论是对新闻事实报道的策划,还是参与其间后的报道,都是报道者积极主动的行为表现。新华日报精心策划,佳作迭出,在中国新闻奖中屡获“金牌” 。新华日报如此重视策划,不仅出了一批成果,而且锻炼和培养了一大
7、批新闻从业人员(包括领导者和编辑、记者) 。人们学会了策划,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了,不仅可以迸发无穷的力量,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第二,有利于挖掘新闻资源,发掘新闻价值。新闻策划是多人的集体创作,它集中了集体的智慧,能在不引人注目的新闻线索中发掘“价值昂贵的珍宝” 。新闻策划能够极大地开拓和有效地利用新闻资源。不仅可以敏锐的看到眼前发生的事实,而且可以敏锐地回忆过去发生的历史,可以科学地预测未来找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发展趋势。如在南方周末创刊期的时候,以“春天,十九个瞬间”为总题,选取从年至年南方周末上登载过的文章,以具体事例勾勒出中国改革开放初到现在所走过的脚步,让读者在比较中认识
8、改革开放在中国民众生活中引起的变化,可以说是一个广泛而独特的新闻策划。第三,促进了新闻媒体的合作和互学。新闻策划就是要追求“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快、你快我深”的积极效应。为达此目的,不少新闻单位开始了媒体的相互合作,有的开始默默地暗中较劲。随着媒体策划意识的加强,相互间的学习也将会越来越紧迫。第四,增强了新闻媒体的社会效应,获取最大效益。新闻策划一个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多出精品、多出佳作,创造最大效益。策划社会热点问题,才能使更多的人关注,才能引起更大的社会效应,获取最大的效益。如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看个“咳嗽”要掏 1065 ,取材于生活海洋中的“一滴水” ,看似平淡无奇,实则
9、暗流涌动,反映了医德医风,行风建设等大问题。这篇600 多字的短文不拘一格,用白描的手法记述了杨先生带女儿看病的过程,使人身临其境,又小中见大,在这件生活小事中寄托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引起了强烈的社会效益,尖锐的反映了老百姓的呼声:一些医院的医德医风越来越不得人心了。由此可见,新闻策划已越来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追捧,已演变成新闻工作的常态,已是新闻报道的有机构成。二、当前新闻策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人说,新闻策划是新闻出新的“魔棒” ;有人说,新闻策划是新闻信息量新的“增长点” ;还有人说,新闻策划是新闻报导的“又一次成熟” 。这些话都从某个侧面说明了新闻策划对于充分利用新闻资源、提高新闻媒体竞争力
10、的重要性。正是由于新闻策划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提升媒体自身的竞争力,所以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在执行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着策划者和媒体的声誉,给受众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以下是媒体在策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吸引眼球,制造假新闻事件。 新闻,本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对于新闻,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但最起码的一点就是真实,也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来源于事实的本身。但是一些新闻媒体为自身的商业利益策划热点,小题大做,弄虚作假,只为追求眼前利益,吸引眼球制造假,新闻事件。导演的这种摆布行为最终只会使媒体自食其果,失去受众,而成为竞争中的被淘汰者。 新闻策划以事实为前提,如
11、果事实是虚假的或有失实的地方,那么这个新闻报导肯定不会“站立” 。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没打好,其他的劳动都是白费,房子肯定不牢固,新闻策划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策划真实新闻,你才能收获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列宁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在社会现象中,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的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站不住脚的方法了。 ” 新闻工作者要遵循新闻事实的基本要素,新闻学上一般分为“五要素” ,即 5 个“W ”:何时(When)、何地( Where)、何人(Who) 、何事( What)、何因(Why) 。只有遵循这五要素,才能策划出真实可信的新闻。自从日本大地震发生以后,日本核辐射一直是人们关注
12、的焦点。有些媒体就此焦点大肆制造假新闻事件,吸引眼球,弄得人心惶惶。前段时间,经媒体报导,我国各大城市的大小盐场都出现了不同成都的食盐脱销。朋友见面都会玩笑似的问一句“今天,你食盐了吗” 。事后,人们才知道,日本核辐射并未导致中国盐荒,即使核辐射会影响中国沿海盐业,也不会造成盐荒,我国最大的盐场在内陆,中国现存的盐也够人们用几年。还有,日本许多知名漫画家被报道遇难,凡是中国动漫影迷所熟知的“大腕”都传言遇难,且“遇难”方式多种多样。现在,流言中提到的动漫名家大多都已现身澄清谣言。这些事归根是谁欺骗了关注此新闻的民众,是媒体。媒体的大肆报导,不问青红皂白的就大肆报导。媒体针对日本核辐射事件,为了
13、吸引眼球,不管事实是否真实,就大肆报导,这是媒体的失职。前段时间山东阳信县加油站被媒体爆出有鬼,收到来自阴间的钱,当事人住院。被媒体爆出后,大家疯传,人心惶惶。世间真有鬼怪吗?人们不敢肯定了。可是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根本没有此事,只是媒体的一次假新闻策划,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追求更高的关注率。此时爆出事件新闻后,人们对于媒体的信任度急剧下降。这些媒体都违背了新闻策划的事实前提实事求是。所以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恪守新闻事实第一性,新闻报导第二性的原则,调查清楚事实,才能策划出更好的、人人喜欢的新闻。 二是违反道德准则,丧失社会良知。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娱乐圈,关注明星的隐私。娱乐新闻也随之占据了大
14、部分人的眼球。每天娱乐新闻层出不穷,使得更多的人了解明星生活,了解我国媒体的巨大发展,这是好事。但是有些媒体对于娱乐事件进行精心策划,恶意炒作,未经证实的消息就大张旗鼓地发布出来这是不道德的,他们违背了道德准则,有的更是丧失了社会良知。 有些媒体工作者为了吸引眼球,大肆宣传,使事件无法收尾。 例如 2007 年 3 月无疑是兰州女孩杨丽娟追星事件在媒体报道的鼎盛期。早在 2006 年, 兰州日报的兰州女孩丽娟苦追刘德华12 年在全国引起巨大的反响。之后,很多媒体为其出谋划策,经过一年多的“爆炒” ,一些媒体看清了真相不再关注此事。围在杨家身边的记者减少时,杨丽娟哭了“你们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利用完
15、我们就一个一个不见了。 ”这是媒体道德丧失的一次集中表现,香港文汇报就指出:“内地部分媒体早就介入杨丽娟追星事件的全过程,推波助澜之下,使事件愈演愈烈。在助长杨家追星疯狂行为乃至酿成杨父跳海身亡方面,部分媒体难辞其咎在所谓新闻策划下,一幕悲剧被传媒利用为炒作和扩大销路的对象,这亦显示内地部分部分传媒素质下滑。 ”可谓一语中的。新闻策划要把握好“度” ,当前的不少新闻策划都带有舆论监督的性质,而这种“监督”也确实使不少社会问题得到了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策划者就是“包青天” ,媒体就是“公堂” ,媒体该做的只是报导客观事实,应该让有关部门解决问题。 前几年有媒体和网络惊曝张国立之子张默打架“被刺死
16、” ,并称他是在与河北某亿万富豪之子的争执中被对方失手捅死。该富豪曾想用两亿元私了,被张国立拒绝。曝料者说,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直到张默自己出面澄清,并说:“玩笑开大了,过了!过了!”人们这才发现,这又是一起恶性造假事件这假消息确实造得太离谱了,还编得有鼻子有眼。张默不是第一个被假消息“捅死”的明星。影视明星赵本山、王菲、张柏芝、崔健、任贤齐等都有类似遭遇。后来经调查发现这些都是记者策划的假新闻。 娱乐界充斥着大量造假新闻,每天都撞击着人们的眼球和耳膜,这已成社会一大公害,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这不仅对他人造成了伤害,也违背了道德准则,丧失社会良知,更让媒体的公信力蒙受了损失。 三是哗众取宠,
17、违背事物发展规律。 新闻策划的一个重要关键字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搞好新闻策划的首要前提。新闻界常有人说: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快,你快我奇,总之,要写人所未写的文章,要干人所未干的事业。但是新闻工作者在策划新闻时,首先要记住要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 2010 年 11 月 2 日深夜到 11 月 3 日凌晨,数以万计的人们都在巴望一个如雷贯耳的消息,或者说,一个如雷贯耳的消息的验证。 “张国荣复活”某网站微博爆发了这样一种匪夷所思的言论。短短两天内,该微博在张国荣当爱已成往事的背景歌声中,评论多达近 30000 条,堪称微博风靡以来前所未有的巅峰。张国荣死亡是人人皆知的事实,可是
18、媒体竟然能策划出复活之事。复活,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违背人们常识的。但是媒体为了关注率,为了利益,编造“神话” ,哗众取宠。 还有上述所说的加油站闹鬼事件等等,这些本都不会存在,但是媒体却拿这些不存在的事大肆宣传,违背了事物发展规律,违背了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三、遵循新闻规律规范新闻策划 太多的假新闻被策划出来,让我们对新闻真实性产生了怀疑,我们还该不该相信那些新闻呢?这是新闻策划者面临的巨大挑战。针对以上新闻策划出现的问题,新闻策划者应该深思,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了。 首先,遵循新闻规律。新闻策划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一个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行轨迹。要想让这轨迹运行的完美,就要尊重事实,
19、遵循新闻规律。美国管理学家西蒙教授认为,新闻策划是以事实为前提的。新闻策划的事实前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报道和需要报道策划的基本事实,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等因素,就是上述所说的 5 个“W” ,一类是要精心这些报道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包括采访传播工具等。这些都要是真实的。 新闻策划也以价值为前提,好的新闻策划能发挥他的积极作用,实现新闻的价值,也实现策划者的工作价值。新闻策划策划的好,能为人们指导前进的路,具有导向作用。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电脑已在生活中普及,问题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孩子上网成瘾,陷入网络,不能自拔。新闻策划者就这一问题策划一期节目,真实的展示那些网
20、瘾的后果,这会让很多孩子反省,不再步入那些人的后路。这就是新闻策划的导向作用,引导人们进步。 做好新闻策划首先要把握好这个前提遵循新闻规律。遵循新闻事实第一性,新闻报道第二性。 其次,新闻策划,关键是策划者。策划者的素质,决定着新闻策划水平的高度。新闻策划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一个优秀的策划者首先要有良好的理论修养,党性修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策划者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古人就有“未做文章先做人” ,这就说明了这一问题。作为策划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很为重要,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对如何将强新闻职业道德,提出来全面、具体的要
21、求,作为策划者应该认真执行。还要增强公仆意识,要永远把自己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 所以策划者要以职业道德要求自律,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承担起新闻工作者应尽的责任,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遵循新闻规律,规范新闻策划,同时不滥用自己的权力。 但是由于利益驱使,仅仅靠记者自律是远远不够的,非严打难以禁止,就像市场打假一样,仅有经商者的自律是不行的,但也要有消费者的监督、投诉,更要有公安、工商等执法管理部门的严打。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由此,才能遏制猖獗的造假势头。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策划是新闻大战中能够给媒体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运作手段,是新闻工作者越来越追捧的新闻报道形式。新闻策划也将不断发展,继续
22、向职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新闻策划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激发新闻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凸显报导的新闻价值,充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扩大媒体的影响力等等;另一方面,假新闻屡禁不绝,违背记者职业道德的事件,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事件,这些已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媒体的信誉。新闻策划中的某些行为似乎与“事实第一,报导第二”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违背,也使理论研究陷入尴尬境地。新闻工作者要牢记,想做好新闻策划就要遵循新闻规律,尊重事实,不能为了利益就制造假新闻,欺骗受众。 注释 赵振宇, 新闻报导策划 ,2008 年 5 月第一版,第 6 页。 引自:新华网, 重大新闻策划应注意
23、的几个问题 ,2009 年 10 月。列宁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63 年版,第 279 页。 赵金等:媒体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 青年记者2007 年第 5 期。 反思杨丽娟事件,透视国民素质的滑落 ,香港文汇报2007 年 4 月 7日社论。 赵振宇, 新闻策划 ,武汉出版社第一版,第 37 页。 赵振宇, 新闻策划 ,武汉出版社第一版,第 365 页。 参考文献 1赵振宇, 新闻策划报导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年 5 月第一版。 2赵振宇, 新闻策划 ,武汉出版社 ,2000 年 8 月第一版。 3刘宪义, 新闻策划论 ,泰山出版社,1997 年 2 月第一版。 4游 洁, 电视策划教程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1 月第一版。 5蔡贵芳: 新闻策划要述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 3 月。 6秦伟、吴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年 4 月。 7蔡雯:新闻出版的策划与组织 ,新华出版社,2000 年。 8刘建明: 宣传舆论学大词典 ,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年 3 月。 9张允若: 新闻策划:辨析与质疑,新闻记者1997 年第 3 期。 10 李良荣. 新闻学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一版。当前新闻策划常见问题及应对分析院系:文学院专业:新闻学年级:2011 级姓名:闫瑞晶2014 年 1 月 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