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壮医壮族作为祖国南疆一个人口众多的土著民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和最先培植棉花的民族之一,高山畜牧业也较为发达。与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相应的是,壮医药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从柳州、桂林、南宁等处发掘的旧石器时代和薪石器时代的遗物中,壮族先民们所使用的工具先后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片、骨器、骨针以及陶器等,并有捕获生物及用火的遗迹。这些原始工具中,就有可供医疗用的砭石、陶针、骨针。原始时代穴居野处,由能取火进而制作陶器,渔猎熟食,有利于人体各器官特别是大脑的发育,并减少了胃肠病的发生。 简 介在 生 产 活 动 中 , 由 采 集 食 物 进 而 识 别 百 药 , 并 制 造 了 简 单 的 医
2、疗 工 具 。随 着 壮 族 地 区 社 会 经 济 、 政 治 、 文 化 的 发 展 , 壮 医 药 逐 步 形 成 自 己 的 特 色 并有 所 发 展 。 壮 族 医 药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黄 帝 内 经 素 问 异 法 方 宜 论 谓 : “南 方 者 , 天 地 所 长 养 , 阳 之 盛 处也 , 雾 露 之 所 聚 也 。 其 民 嗜 酸 而 食 fu, 故 其 皆 致 理 而 赤 色 , 其 病 挛 痹 , 其 治宜 微 针 。 故 九 针 者 , 亦 从 南 方 来 ”。 这 是 汉 族 中 医 经 典 著 作 关 于 针 刺 疗 法 来源 的 直 接 记 载 。 诚
3、 然 , 这 里 的 “南 方 ”不 一 定 特 指 壮 族 地 区 , 但 应 当 包 括 壮族 地 区 。 对 现 存 的 壮 医 陶 针 的 考 证 说 明 , 其 针 型 与 内 经 中 的 九 针 之 首( chan) 最 为 相 似 , 二 者 又 与 砭 石 最 为 相 近 。 “九 针 ”已 是 金 属 医 疗 工 具 ,按 人 类 历 史 发 展 的 规 律 , 于 石 器 时 代 与 铜 器 时 代 之 间 , 曾 有 一 段 灿 烂 的 陶 器文 化 , 陶 针 当 是 陶 器 时 代 的 产 物 。 陶 针 的 使 用 至 少 在 战 国 之 前 就 相 当 流 行可
4、知 在 汉 族 中 医 “九 针 ”形 成 齐 备 之 前 , 由 于 壮 族 地 区 的 地 理 环 境 、 人民 体 质 和 地 方 病 、 多 发 病 的 防 治 需 要 , 壮 族 先 民 已 经 知 道 在 砭 石 的 基 础 上 ,敲 击 陶 片 , 使 之 比 砭 石 更 锋 利 , 有 目 的 地 进 行 针 刺 治 疗 。 陶 针 在 壮 族 地 区 的使 用 , 至 少 在 战 国 之 前 就 相 当 流 行 。 壮 族 先 民 是 最 早 创 用 针 刺 疗 法 的 民 族 之 一1985 年 10 月 , 考 古 工 作 者 在 广 西 武 鸣 县 马 头 乡 ( 壮
5、族 聚 居 地 区 ) 西 周末 年 古 墓 中 , 出 土 了 两 枚 青 铜 浅 刺 针 ( 其 中 一 枚 出 土 时 已 残 断 ) 。 针 体 通 长2 7 厘 米 , 针 柄 长 2 2 厘 米 , 宽 0 6 厘 米 , 厚 0 1 厘 米 , 呈 扁 的 长 方 形 。针 身 短 小 , 长 仅 0 5 厘 米 , 直 径 仅 0 1 厘 米 , 锋 锐 利 。 经 考 证 认 为 是 二 枚浅 刺 用 的 医 疗 用 针 。 其 锋 微 细 , 与 古 人 对 “微 针 ”描 述 是 一 致 的 。 广 西 “微针 ”是 迄 今 为 止 在 我 国 范 围 内 唯 一 见 诸
6、 报 道 的 、 年 代 最 早 的 “微 针 ”。 它 为研 究 壮 医 的 历 史 提 供 了 可 靠 的 实 物 依 据 。 事 实 说 明 : 壮 族 先 民 是 最 早 创 用 针刺 疗 法 的 民 族 之 一 。 广 泛 应 用 气 功 导 引 引 舞 疗 疾 的 防 治 方 法对 壮 族 聚 居 的 左 、 右 江 地 区 的 古 代 大 型 岩 壁 画 花 山 岩 壁 画 的 考 察 表 明 :先 秦 时 期 壮 族 先 民 已 经 广 泛 应 用 气 功 导 引 、 引 舞 疗 疾 的 防 治 方 法 。 在 宁 明 县的 一 处 面 积 约 6 干 平 方 米 的 岩 壁
7、画 上 , 绘 制 了 1370 多 个 人 像 。 这 些 人 像 正面 的 多 为 两 手 上 举 , 肘 部 弯 曲 成 90 110。 半 蹲 状 , 两 膝 关 节 亦 弯 成 90 110。 侧 身 的 人 像 多 排 列 成 行 , 两 腿 向 后 弯 曲 , 两 手 向 上 伸 张 。 可以 说 , 不 管 是 正 面 还 是 侧 面 图 , 都 是 一 种 典 型 的 舞 蹈 动 作 或 功 夫 动 作 形 象 ,且 似 有 首 领 示 教 。 人 们 对 于 这 些 舞 蹈 动 作 间 接 表 现 的 社 会 生 活 内 容 , 当 然 可以 作 出 种 种 猜 测 和 分
8、 析 , 但 决 不 能 忽 视 它 的 直 接 效 果 却 病 强 身 , 特 别 是对 腰 、 膝 、 肩 、 肘 关 节 肌 闪 的 锻 炼 , 是 显 然 而 且 肯 定 的 , 岩 画 所 用 的 赭 红 色颜 料 经 鉴 定 主 要 为 氧 化 铁 。 专 家 们 已 经 有 比 较 充 分 的 证 据 , 证 明 花 山 岩 壁 画基 本 上 是 战 国 时 期 的 作 品 。 此 外 , 在 壮 族 地 区 出 土 的 铜 鼓 饰 纹 上 , 也 有 大 量的 舞 蹈 气 功 的 图 案 。 其 他 处 于 萌 芽 和 草 创 阶 段 医 药 知 识先 秦 时 期 壮 医 除
9、了 针 刺 疗 疾 、 舞 蹈 导 引 、 按 矫 治 病 方 法 外 , 对 药 物 也 已有 所 认 识 , 并 积 累 了 一 些 临 床 知 识 。 如 知 道 用 蒿 苏 ( 即 紫 苏 ) 煮 螺 蚌 以 解 毒去 腥 ; 佩 带 某 些 草 木 母 根 以 防 病 治 病 ; 某 些 草 药 内 服 可 以 减 轻 疲 劳 ; 某 些 植物 有 大 毒 不 可 内 服 , 等 等 。 但 总 的 来 说 , 这 时 的 壮 医 药 还 处 于 萌 芽 和 草 创 阶段 。 壮 医 药 于 先 秦 时 期 开 始 草 创 萌 芽 , 经 过 汉 魏 六 朝 的 发 展 , 约 略
10、于 唐 宋 之际 , 已 大 抵 形 成 了 草 药 内 服 、 外 洗 、 熏 蒸 、 敷 贴 、 佩 药 、 骨 刮 、 角 疗 、 灸 法 、挑 针 、 金 针 等 10 多 种 内 涵 的 壮 医 多 层 次 结 构 , 并 逐 步 具 有 理 论 的 雏 型 。 对 常 见 和 多 发 的 瘴 毒 蛊 痧 等 病 症 逐 步 认 识 后 汉 书 马 援 传 载 : “出 征 交 趾 , 土 多 瘴 气 ”。 “军 吏 经 瘴 疫 死 者十 四 五 ”。 可 见 岭 南 瘴 气 为 害 之 烈 。 宋 周 去 非 岭 外 代 答 不 仅 较 为 详 细地 记 述 了 瘴 疾 的 壮 医
11、 治 疗 方 法 , 而 且 指 出 了 瘴 的 病 因 病 机 : “盖 天 气 郁 蒸 ,阳 多 宣 泄 , 冬 不 闭 藏 , 草 木 水 泉 皆 禀 恶 气 , 人 生 其 间 , 日 受 其 毒 , 元 气 不 固 ,发 为 瘴 疾 ”, 范 成 大 桂 海 虞 衡 志 称 : 两 江 ( 按 : 指 左 、 右 江 ) 水 土 尤恶 , 一 岁 无 时 无 瘴 : 春 曰 青 草 瘴 ; 夏 曰 黄 梅 瘴 ; 六 七 月 曰 新 禾 瘴 ; 八 九 月 曰黄 茅 瘴 。 土 人 以 黄 茅 瘴 为 尤 毒 ”。 两 江 流 域 是 壮 族 聚 居 的 地 方 。 这 些 记 载
12、虽然 不 是 直 接 出 自 壮 医 之 手 , 但 作 者 是 在 广 西 为 官 多 年 , 对 当 地 风 土 人 情 有 所了 解 的 人 物 , 因 而 其 内 容 是 具 有 参 考 价 值 的 。 所 称 “土 人 ”, 当 是 指 民 间 壮医 。 可 知 这 时 的 壮 医 , 已 经 知 道 按 发 病 季 节 对 瘴 疾 进 行 分 类 , 并 从 实 践 中 得知 , 发 作 于 8、 9 月 的 黄 茅 瘴 , 病 情 最 重 。 这 和 壮 族 地 区 民 谚 : “青 草 黄 茅瘴 , 不 死 成 和 尚 ”的 说 法 也 是 一 致 的 。 对 于 蛊 毒 、
13、痧 症 、 瘿 瘤 等 病 症 , 民 间壮 医 分 类 也 甚 详 。 一 些 方 志 杂 说 有 壮 妇 蓄 蛊 放 蛊 说 , 这 当 然 是 诬 蔑 之 词 , 但从 另 一 个 角 度 考 虑 , 也 反 证 了 壮 族 民 间 对 蛊 毒 的 病 因 和 解 毒 治 疗 方 法 , 有 较多 的 认 识 。 我 国 医 史 上 第 一 张 实 绘 的 人 体 解 剖 图北 宋 庆 历 年 间 , 在 壮 族 聚 居 的 广 西 宜 州 , 曾 经 发 生 了 一 次 壮 族 农 民 起 义 。统 治 者 以 诱 捕 的 方 法 , 捕 获 了 区 希 范 、 蒙 干 等 义 军 首
14、 领 56 人 , 全 部 杀 害 ,并 命 宜 州 推 官 吴 简 及 一 些 医 人 , 对 尸 体 进 行 解 剖 , 绘 下 区 希 范 五 脏 图 。这 是 有 记 载 的 我 国 医 史 上 第 一 张 实 绘 的 人 体 解 剖 图 。 在 解 剖 的 过 程 中 , 还 从医 学 角 度 进 行 了 一 些 观 察 : 如 “蒙 干 多 病 嗽 , 则 肺 胆 俱 黑 ; 区 全 少 得 目 疾 ,肝 有 白 点 ”等 。 这 次 解 剖 事 件 , 虽 然 是 以 镇 压 农 民 起 义 为 背 景 , 说 明 北 宋 王朝 的 极 端 残 忍 , 但 在 我 国 医 史 上
15、 还 是 有 一 定 地 位 的 。 它 发 生 在 壮 族 地 区 , 除了 说 明 统 治 阶 级 有 意 在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肆 施 淫 威 、 随 意 杀 戮 之 外 , 也 在 一 定 程度 上 说 明 壮 族 民 间 对 于 尸 体 解 剖 或 多 或 少 是 能 接 受 的 。 如 果 象 中 世 纪 的 欧 洲宗 教 对 尸 体 解 剖 的 绝 对 禁 止 那 样 , 统 治 阶 级 即 使 捕 获 义 军 首 领 , 也 不 会 便 在当 地 逐 一 解 剖 。 对 解 剖 及 生 理 病 理 的 认 识联 系 到 壮 族 民 间 有 拾 骨 迁 葬 ( 二 次 葬
16、) 的 习 俗 , 如 宁 明 县 志 记 载 :该 县 壮 族 “于 殡 葬 三 五 载 后 , 挖 开 坟 墓 , 仔 细 拾 出 枯 骨 , 俗 称 拾 金 , 把拾 出 的 枯 骨 抹 拭 干 净 , 再 用 香 火 薰 干 , 然 后 按 一 定 的 规 则 纳 于 一 瓦 坛 中 ,”更 能 说 明 壮 族 民 间 对 人 体 解 剖 是 有 一 定 认 识 的 。 民 间 老 壮 医 们 大 都 能用 壮 语 说 出 人 体 各 部 骨 骼 的 名 称 , 对 气 血 及 五 脏 六 腑 都 有 壮 语 的 叫 法 , 亦 可佐 证 这 一 结 论 。 对 人 体 生 理 病 理
17、 及 病 因 病 机 的 认 识 也 有 所 进 步 。 大 约 自 宋 代以 后 , 壮 医 已 引 进 阴 阳 的 概 念 , 作 为 说 理 工 具 解 释 人 体 生 理 病 理 现 象 及 疾 病的 病 因 病 机 。 并 逐 步 形 成 天 地 人 “三 所 同 步 ”以 及 “三 道 ”、 “两 路 ”、“毒 虚 致 病 ”理 论 , 从 而 使 壮 医 药 临 床 诊 疗 水 平 得 以 进 一 步 发 展 和 提 高 。 土 司 制 度 对 壮 医 药 发 展 的 影 响广 西 地 区 的 土 司 制 度 , 渊 源 于 秦 汉 的 土 官 土 吏 , 开 始 于 唐 宋 羁
18、 縻 制 度 ,全 盛 于 明 代 , 没 落 于 清 代 , 消 亡 于 民 国 时 期 , 延 续 了 一 千 多 年 。 这 个 相 当 漫长 的 历 史 阶 段 , 也 正 是 广 西 民 族 医 药 特 别 是 壮 医 药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时 期 。 广 西各 少 数 民 族 大 多 未 能 形 成 本 民 族 的 规 范 化 文 字 , 然 而 民 族 医 药 特 别 是 壮 医 药居 然 能 够 通 过 口 授 心 传 和 部 分 汉 文 资 料 得 以 流 传 下 来 , 这 不 能 不 认 为 是 与 土司 制 度 有 一 定 的 关 系 的 , 其 积 极 作 用
19、的 一 面 不 应 抹 煞 。 官 方 和 民 间 有 一 定 数 量 的 专 职 医 药 人 员首 先 , 在 土 司 制 度 下 , 官 方 设 有 医 药 机 构 , 官 方 和 民 间 有 一 定 数 量 的 专职 医 药 人 员 。 地 方 志 对 此 有 明 确 的 记 载 。 如 土 司 管 辖 的 庆 远 府 、 思 恩 县 、 天河 县 、 武 缘 县 、 永 淳 县 、 南 宁 府 等 ( 均 为 壮 族 聚 居 地 方 ) , 均 设 有 医 学 署 。据 不 完 全 统 计 , 明 代 嘉 靖 十 年 , 广 西 壮 族 聚 居 的 40 多 个 州 府 县 土 司 均
20、 设 有医 学 署 。 而 且 这 些 医 学 署 的 医 宫 “本 为 土 人 ”, 即 由 当 地 少 数 民 族 担 任 , 这对 于 壮 医 药 的 发 展 , 当 然 是 一 个 促 进 的 因 素 。 事 实 上 , 在 土 司 家 属 中 , 亦 有直 接 从 事 医 药 工 作 的 人 。 据 有 关 史 料 记 载 , 宋 代 羁 广 源 州 壮 族 首 领 侬 智 高 的母 亲 阿 侬 , 就 是 一 位 医 术 颇 精 的 女 壮 医 , 擅 长 骨 伤 科 。 侬 智 高 起 兵 反 宋 , 兵败 于 大 理 , 阿 侬 还 把 壮 医 医 术 传 播 到 云 南 。
21、广 西 忻 城 县 莫 氏 土 司 家 庭 中 , 也出 现 了 专 职 医 生 。 如 清 道 光 年 间 , 在 忻 城 县 土 司 衙 署 ( 现 仍 保 存 完 好 ) 西 侧曾 建 起 一 栋 “大 夫 第 ”, 莫 氏 土 司 第 十 九 代 孙 莫 述 经 ( 号 软 明 ) 就 是 大 夫 第里 的 专 职 医 生 , 主 管 土 司 衙 署 大 小 官 员 及 其 眷 属 的 保 健 事 务 , 同 时 也 兼 理 一些 民 间 疾 患 。 莫 述 经 的 诊 室 、 药 房 设 在 “大 夫 第 ”头 堂 , 诊 室 在 左 , 药 房 在右 , 专 用 本 地 的 民 族
22、 药 和 中 药 防 病 治 病 。 土 司 的 亲 属 亦 从 事 医 疗 工 作 , 说 明在 土 司 制 度 下 壮 医 药 是 有 一 定 社 会 地 位 的 。 壮 医 药 是 受 到 社 会 重 视 的其 次 , 对 名 医 、 神 医 、 药 王 的 崇 拜 和 纪 念 , 反 映 在 土 司 制 度 下 , 壮 医 药是 受 到 社 会 重 视 的 。 如 宁 明 州 志 载 : “医 灵 庙 在 东 门 外 附 近 城 脚 ”; 邕 宁 县 志 谓 : “药 王 庙 在 北 门 大 街 , 东 岳 庙 左 侧 ”; 柳 州 县 志 称“药 王 庙 , 在 西 门 内 ”, 等
23、 等 。 清 代 以 前 , 壮 族 地 区 基 本 上 没 有 西 医 , 中 医也 为 数 不 多 , 这 些 被 立 庙 纪 念 的 神 医 药 王 , 尽 管 多 数 没 有 标 出 姓 名 , 但 在 很大 程 度 上 可 以 说 是 民 间 名 医 , 因 为 他 们 的 高 明 医 术 和 高 尚 医 德 而 受 到 群 众 的敬 仰 。 忻 城 土 司 衙 署 附 近 现 仍 保 存 有 一 座 “三 界 庙 ”, 据 民 间 传 说 三 界 就 是壮 族 的 一 位 神 医 , 他 得 仙 人 传 授 异 术 和 法 宝 , 专 门 为 穷 苦 村 民 诊 疗 疾 病 , 药
24、到 病 除 , 起 死 回 生 , 名 气 很 大 , 得 以 立 庙 享 受 百 姓 香 火 。 三 界 庙 能 修 到 土 司衙 门 旁 边 , 亦 可 以 从 侧 面 反 映 这 位 神 医 在 土 官 土 民 心 目 中 的 崇 高 形 象 。 土 司 对 民 族 医 药 采 取 的 一 些 褒 奖 措 施 , 对 于 民 族 医 药 的 发 展 , 应 当 说 也是 有 一 定 促 进 作 用 。 广 西 庆 远 协 左 营 三 司 把 总 ( 土 官 名 ) 李 某 赠 给 名 医 谭 靖修 的 一 块 牌 匾 , 大 书 “妙 手 婆 心 ”四 字 ; 一 些 民 间 壮 医 因
25、 医 术 高 明 , 德 高 望重 而 被 作 为 地 方 名 人 入 选 地 方 志 , 如 融 县 志 : “路 顺 德 , 古 鼎 村 人 , 殚精 医 学 , 著 有 治 蛊 新 方 一 册 ”; 象 县 志 : “蕈 德 本 , 同 庚 村 人 善 治 跌 打 损 伤 ”; 三 江 县 志 : “侯 第 福 , 寨 壮 乡 佳 林 村 表 脉 理 , 用草 药 ”, 等 等 。 正 是 由 于 壮 医 药 在 土 司 制 度 下 受 到 一 定 程 度 的 重 视 , 一 些 特殊 的 诊 疗 方 法 和 验 方 秘 方 得 以 初 步 总 结 和 逐 步 提 高 , 如 壮 医 浅
26、 刺 疗 法 、 斑 麻救 法 、 青 蒿 绞 汁 内 服 治 瘴 等 , 早 在 宋 代 文 献 中 就 有 记 载 ; 南 宋 医 书 分 类 中 ,还 出 现 了 岭 南 方 一 类 ( 专 门 列 岭 南 少 数 民 族 医 书 ) 。 清 代 柳 城 具 志 指 出 : 当 地 患 病 者 服 药 , 不 尽 限 于 仲 景 叔 和 , 间 有 用 一 二 味 草 药 奇 验 者 。 其他 针 灸 之 术 , 以 妇 人 尤 为 擅 长 ”。 著 名 的 壮 医 药 线 点 灸 疗 法 , 其 主 要 传 人 就是 清 末 民 初 的 柳 江 女 壮 医 楷 蕈 氏 。 一 些 壮
27、族 地 区 如 靖 西 、 忻 城 、 贵 县 、 隆 林等 还 自 发 形 成 了 具 有 一 定 规 模 的 民 族 药 市 , 促 进 了 壮 医 药 的 学 术 交 流 和 发 展 。当 然 也 有 消 极 的 影 响土 司 制 度 对 民 族 医 药 的 发 展 当 然 也 有 消 极 的 影 响 。 由 于 生 产 力 发 展 水 平较 低 , 这 就 从 经 济 基 础 上 影 响 了 壮 医 药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 土 司 制 度 下 的 狭 隘 、保 守 封 闭 状 态 和 思 想 意 识 , 对 壮 医 药 的 发 展 也 是 一 种 不 可 忽 视 的 消 极 因
28、 素 。此 外 , 壮 医 药 还 常 常 被 披 上 迷 信 的 外 衣 , 正 如 岭 表 纪 蛮 指 出 的 : “蛮 人以 草 药 治 跌 打 损 伤 及 痈 疽 疮 毒 外 科 一 些 杂 症 , 每 有 奇 效 , 然 亦 以 迷 信 出 之 ”,作 者 还 记 载 了 一 次 目 睹 的 壮 医 治 疗 : “予 尝 见 一 患 痈 者 , 延 僮 老 治 疾 。 其 人至 , 病 家 以 雄 鸡 、 毫 银 、 水 、 米 诸 事 陈 于 堂 , 术 者 先 取 银 纳 入 袋 中 , 脱 草 履于 地 , 取 水 念 咒 , 喷 患 处 , 操 刀 割 之 , 脓 血 迸 流 , 而 病 者 毫 无 痛 苦 。 脓 尽 ,敷 以 药 即 愈 ”。 这 种 巫 医 结 合 的 治 病 方 式 , 不 能 不 认 为 是 与 土 司 制 度 下 的 相对 封 闭 落 后 分 不 开 的 。 资 料 表 明 , 壮 医 药 于 先 秦 时 期 已 草 创 萌 芽 , 经 过 历 代的 不 断 实 践 和 总 结 , 大 约 在 唐 、 宋 时 已 基 本 形 成 本 民 族 医 药 的 体 系 。 它 在 历史 上 曾 经 作 为 主 要 的 防 治 手 段 , 为 壮 民 族 的 生 存 繁 衍 和 健 康 作 出 了 重 要 的 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