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置管后静脉炎的产生及处理一、静脉炎不同的临床表现1、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行:发红、肿胀、疼痛,漫肿,有时可以表现成局限症状 2、细菌性静脉炎:穿刺点感染即穿刺点红肿硬结化浓菌血症(它是逐步发展的过程,所以在穿刺点有红肿时要即时干预,作局部处理即可)3、血栓性静脉炎:穿刺点下方局部肿痛、皮下可扪及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或伴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张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受阻的局部下端皮下呈青紫色(临床尚未发生以示“三炎”区别)二、静脉炎产生的原因1、机械性静脉炎 穿刺、置管过程中穿刺鞘和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的机械性摩擦刺激引发变态反应 手套上的滑石粉附作在导管上进入静脉后对静脉造成刺激2、细菌
2、性静脉炎 患者白细胞过低 无菌操作不严格 导管的蓝色部分留在贴膜外,导管容易被感染 病人摆弄导管的接头或敷贴松动、浸湿没即时更换 使用通透性好的敷贴(如沙布)时,没有每天消毒穿刺点和外周3、血栓性静脉炎 常与血管内膜的炎变、增厚和损伤有关 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所致 材质硬的导管带来血管内膜深度损伤后产生的血栓性静脉炎的机率大 常与血管内膜的炎变、增厚和损伤有关 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所致 材质硬的导管带来血管内膜深度损伤后产生的血栓性静脉炎的机率大三、静脉炎的预防1、机械性静脉炎 接触导管前要冲去手套上滑石粉 置管时嘱患者手臂要摆放舒适,不要紧张吃力 在插管鞘或穿刺点入口处短距离、匀
3、速、轻柔送管 血管不充盈时,送管时请助手边冲盐水边送管 穿刺时见回血后减少进针角度,先推进插管鞘,再松止血带,撤离钢针 材质好的导管组织相容性好带来机械性静脉炎的机率小. 2、细菌性静脉炎 嘱病人不要摆弄导管和接头,发现敷贴松动浸湿即时报告 白细胞在 2000 以下或用通透性好的敷贴时,每天用三遍酒精三遍碘伏消毒穿刺点和外周更换敷贴(每天换药不用每天换可来福接头)3、血栓性静脉炎 送管时动作需轻柔,以免挤压血管造成血管内膜深部损伤; 材质较软的导管可减少对血管的深度损伤; 勿以柔搓带管的手臂帮助病人活动肢体; 做好病人工作,尽早使用适合的血管通道器材,以免化疗药物对血管造成的深部损伤; 对于血
4、液高凝状态并有多次化疗史的病人穿管后经血粘度检查和医嘱,口服抗凝药物。四、静脉炎的处理1、机械性静脉炎 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对于未化疗的,在肿胀部位给以隔湿热(使用暖水袋) ;有化疗史的给予 75%酒精、硫酸镁湿敷,各 15 分钟,出血患者仅用硫酸镁湿敷。 肿胀部位使用如意金黄散+地米或消炎止痛膏、喜疗妥外敷。 使用康乐保的营养贴 5-7 天也可有效2、细菌性静脉炎 庆大和呋喃西林溶液交替湿敷,30 分钟,每日 2-3 次,再在穿刺点处可涂少许百多邦软膏 使用紫外线治疗仪:在 15cm 的距离使用,第一天 5 秒,第二天 10 秒, 第三天 15 秒。症状未完全缓解可以重复使用 化脓有异物排出合并全身感染时,建议拨管做细菌培并通知医生用抗生素治疗。 3、血栓性静脉炎 出现血栓后不要急于拔管,以免产生活动栓子;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局部热敷,必要时可用弹力袜或用弹性绷带包扎。避免久立或久坐、用力产生活动栓子; 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或可用尿激酶和低右等抗凝药物于患肢静脉点滴,同时抬高患肢,可取得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