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距离震中近,地震烈度就高;距离震中越远,地震烈度也就越低。2.基底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可用于(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 )3.烈度每增加一度,地震系数 k 大致 增加一倍4. 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 柱宽的 1/45.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 1 减小 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 Fe 增大6.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谱曲线峰值右移7.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 ,要求结构具有 较好的延性8.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 底层 9.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与楼
2、盖刚度有关;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楼盖的水平刚度,一般取决于(结构类型)和(楼盖的宽长比) 。10.场地特征周期 Tg与 场地覆盖层厚度有关11.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12.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13.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ek的大小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场地特征周期有关14.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 震中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震源深度 15.某一场地土的覆盖
3、层厚度为 80 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 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类别为 类场地 。16 丙类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房屋高度 和 结构类型 查表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17.某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则其多遇地震烈度为 6.45 度 ,罕遇地震烈度为 9 度 。18.框架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小于 70 mm19.7 度区一多层砌体房屋,采用普通粘土砖砌筑,则其房屋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1 米,层数不宜超过 7 层。20 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20.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21.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
4、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22.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23.波速关系为 纵波横波 面波(L 波)26.某地区设防烈度为 7 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地震作用按 7 度确定,抗震措施按 8 度采用27.关于地基土的液化: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29.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 0.1sTg 之间时,谱曲线为 水平直线 30.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加速度峰值;频谱特性;地震持时33.抗震规范将
5、 50 年内超越概率为 1013 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 63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34.柱的轴压比 n 定义为:n=N/fcAc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35.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扭转效应、应力集中37.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横波和纵波,而面波分为瑞雷波和乐夫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38.场地类别根据 等效剪切波波速和 场地覆土层厚度划分为 IV 类39.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 T11.4Tg 时,在结构顶部附加
6、Fn,其目的是考虑 高振型 的影响。40.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 8 度和 9 度的大跨和 长悬臂 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 9度时的 高层建筑 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42.地震系数 表示 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 与 重力加速度 之比;动力系数是单质点 最大绝对加速度与 地面最大加速度 的比值。43.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 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能力 ,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 避免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造成纵墙倒塌 。45.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
7、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 平方和开平方 的组合方法来确定。46.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 初步判别 和 标准贯入试验 判别。47.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和(火山地震)四种类型。48.地震按地震序列可划分为(主震型)、(震群型)和(孤立型)。49.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50.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32)倍之多51.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型)来确定。52.设计地震分组共分(3)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
8、影响。53.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54.关于构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断层说)和(板块构造说)。55.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方向摇晃),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上下颠簸)又产生(左右摇晃)。56.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57.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58.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有(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 、 (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和(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59.场地液化的危害程
9、度通过(液化等级)来反映,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液化指数)来划分。61.桩基的抗震验算包括(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和(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两大类。62.目前,工程中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拟静力方法(等效荷载法)和(直接动力分析法) 。63.工程中求解自振频率和振型的近似方法有(矩阵迭代法) 、 (能量法) 、 (等效质量法) 、 (顶点位移法) 。64.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引起扭转的原因主要有(地面运动存在着转动分量)和(结构本身的不对称)两个。65 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包括(结构抗震承载力的验算)和(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 。66 结构的变形验算包括(在多遇
10、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和(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 。67一幢房屋的动力性能基本上取决于它的(建筑布局)和(结构布局) 。68.结构延性和耗能的大小,决定于构件的(破坏形态)及其(塑化过程) 。69.(结构的整体性)是保证结构各部件在地震作用下协调工作的必要条件。70.选择结构体系,要考虑(建筑物的刚度和场地条件)的关系。71.选择结构体系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基础形态)及(埋置深度) 。72.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弱梁) 、 (强剪弱弯) 、(强节点) 、 (强锚固)等设计原则。72.在工程手算方法中,常采用(反弯点法)和(D值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的分析
11、,竖向荷载下框架内力近似计算可采用(分层法)和(弯矩二次分配法) 。73.影响梁截面延性的主要因素有(梁的截面尺寸) 、(纵向钢筋配筋率) 、 (剪压比) 、 (钢筋的强度等级)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箍率)等。74.影响框架柱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强度) 、 (剪跨比) 、 (轴压比) 、(配箍特征值)等。75 轴压比是影响柱子(破坏形态)和(延性)的主要因素之一。76.框架节点破坏的主要形式是(节点核芯区剪切破坏)和(钢筋的锚固破坏) 。77.影响框架节点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柱轴向力) 、 (正交梁约束) 、 (混凝土强度)和(节点配箍情况)等。78.梁筋的锚固方式一般有
12、(直线锚固)和(弯折锚固)两种。79.框架结构最佳的抗震机制是(梁式侧移机构) 。80.框架节点的抗震设计包括(梁纵筋在节点区的锚固问题)和(节点核芯区混凝土的抗剪问题)两方面的内容。81.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 、 (抗震墙) 、 (框架-抗震墙)及(框架-筒体)等结构体系。83.(防倒塌)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重要问题。84.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形成了(上刚下柔)的结构体系。85.防止砌体结构房屋的倒塌主要是从(总体布置)和(细部构造措施)等抗震措施方面着手。86.结构的变形缝有(伸缩缝) 、(防震防)和(沉降缝) 。87.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体系) 、 (
13、框架-支撑体系) 、 (筒体体系)或(巨型框架体系) 。88.框架体系的抗侧力能力主要决定于(梁柱构件)和(节点)的强度与延性,框架体系的节点常采用(刚性连接)节点。89.框架-支撑体系的支撑类型有(中心支撑)和(偏心支撑) 。90 筒体结构体系可分为(框架筒) 、 (桁架筒) 、(筒中筒)及(束筒)等体系。91.防止板件失稳的有效方法是限制它的(宽厚比) 。92.支撑构件的性能与杆件的(长细比) 、 (板件宽厚比) 、 (截面形状) 、 (端部支撑条件) 、 (杆件初始缺陷)和(钢材性能)等因素有关。93.常用的剪力墙板有(钢板剪力墙) 、 (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和(带竖缝混凝土剪力墙)等。
14、92.94.框架梁与柱的连接宜采用(柱贯通)型。95.抗震设防时,柱的拼接应位于(框架节点塑性区)以外,并按(等强度原则)设计,高层钢结构的柱脚分(埋入式) (外包式)和(外露式)3 种。名词解释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其中a 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a 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场地覆盖层厚度: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 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抗震设
15、计时的基本代表值,是结构自重(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强柱弱梁: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其中 fv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N 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剪压比:剪压比为,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地震序列: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几十天至数月)相继发生在相邻地区的一系列大小地震称为地震序列。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这就是地震波。基本烈度:指在 50 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
16、10%的地震烈度值。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震中距:建筑物到震中之间的距离叫震中距。震源距:建筑物到震源之间的距离叫震源距。极震区:在震中附近,振动最剧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极震区。等震线:一次地震中,在其所波及的地区内,用烈度表可以对每一个地点评估出一个烈度,烈度相同点的外包线叫等震线。抗震设防:是指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一定的抗震构造措施,以达到结构抗震的效果和目的。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作为建筑物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一般情况下,采用国家地震局颁发的地震烈度区划图中规定的基本烈度。构造
17、地震: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运动。多遇地震:指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众值烈度时的地震,当设计基准期为 50年时,则 50 年内众值烈度的超越概率为 63.2%,基本烈度与众值烈度相差约为 1.55 度。罕遇地震:指发生机会较少的地震,罕遇地震烈度时的地震,50 年内的超越概率为 2%,基本烈度与罕遇烈度相差约为 1 度。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就是指地震作用在结构中所产生的内力和变形,主要有弯矩剪力轴向力和位移等。结构的地震反应:是指地震引起的结构振动,它包括地震在结构中引起的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内力等。单质地体系:某些工程结构,如等高单层厂房和公路高架桥等,因其质量大部分都集
18、中在屋盖或桥面处,故在进行结构动力计算时,可将该结构参与振动的所有质量全部折算至屋盖,而将墙柱视为一个无重量的弹性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单质点体系。地震系数:它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标准反应谱曲线: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即使在同一地点同一烈度,每次地震的地面加速度记录也很不一致,因此需要根据大量的强震记录算出对应于每一条强震记录的反应谱曲线,然后统计求出最有代表性的平均曲线作为设计依据,这种曲线称为标准反应谱曲线。地震反应谱的定义为:在给定的地震作用期间,单质点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最大速度反应、最大加速度反应随质点自振周期变化的曲线振型分解法:用体系的振型作为基底,而用另一函
19、数作为坐标,就可以把联立方程组变为几个独立的方程,每个方程中包含一个未知项,这样就可分别独立求解,从而使计算简化。这一方法称为振型分解法,它是求解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的重要方法。重力荷载代表值:是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对单质点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可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 85%:。 多道抗震防线指的是: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调工作。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赘余度,有意识地建立起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以使结构能够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一旦破坏也易于修复。非结构部件:一般是指
20、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力荷载的部件。强柱弱梁:要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较大侧移进入非弹性阶段时,为使框架保持足够的竖向承载力而免于倒塌,要求实现梁铰侧移机构,即塑性铰应首先在梁上形成,尽可能避免在破坏后在危害更大的柱上出现塑性铰。简答题1.简述我国抗震规范的抗震设防目标以及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21、两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设计:工程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承载力和弹性变形计算。(第二阶段设计:工程结构(如特别重要或抗侧能力较弱的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1)计算多自由度结构的自振周期及相应振型;(2)求出对应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作用(同一振型中各质点地震作用将同时达到最大值) ;(3)求出每一振型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4)将这些效应进行组合,以求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简述抗震设防烈度如何取值。答: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或与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对应的烈度值)。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
22、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内应有可靠的锚固;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答:1. 共振效应引起的震害;2. 结构布置不合理引起的震害;3. 柱、梁和节点的震害;4. 填充墙的震害;5. 抗震墙的震害。6.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什么?实现此目标的设计方法是什么?答: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实现方法是小震时的弹性设计,大震时的弹塑性设计。7对各抗震
23、设防类别建筑的设防标准,应符合什么要求?答:甲类建筑,地震作用计算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构确定;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68 度时,其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9 度时,应符合比 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68 度时,一般情况下, 其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
24、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抗震措施。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计算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时不应降低。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时,除另有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8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答:可不进行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有:砌体房屋;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一般单层厂房单层空旷房屋和 8层高度 25m 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及与其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其中软弱粘性土层主要是指 7
25、 度8 度和 9 度时,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分别小于 80kPa100kPa 和120kPa 的土层;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9什么是场地土的液化?影响液化的因素有哪些?液化对建筑物有哪些危害?答: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时有变密的趋势,使孔隙水的压力急剧上升,造成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将处于悬浮状态,形成了犹如“液体”的现象,即称为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 影响因素:土层的地质年代和组成;土层的相对密度;土层的埋深和地下水位的深度;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危害:地面开裂下沉使建筑物产生过度下沉或整体倾斜;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上部结构破坏,使梁板等水平构件及其节点破坏,使墙体开裂和
26、建筑物体形变化处开裂;室内地坪上鼓开裂,设备基础上浮或下沉。10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答: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对于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以采用底部剪力法。11什么是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答: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通常假定地基时刚性的。实际上,一般地基并非刚性,故当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通过基础而反馈给地基时,地基将产生一定的局部变形,从而引起结构的移动或摆动。这种现象称为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12什么时候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答: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 8 度和 9 度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烟囱和类似
27、的高耸结构以及 9度时的高层建筑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13何谓时程分析法,在什么时候须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答:所谓时程分析法,亦称直接动力法,又称为动态分析法,是根据选定的地震波和结构恢复力特性曲线,采用逐步积分的方法对动力方程进行直接积分,从而求得结构在地震过程中每一瞬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反应,以便观察结构在强震作用下从弹性到非弹性阶段的内力变化以及构件开裂损坏直至结构倒塌的破坏全过程。对特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超过一定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补充计算。14什么是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怎样判别结构薄弱层位置?答:楼层屈服承载力系数是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
28、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罕遇地震作用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它反映了结构中楼层的承载力与该楼层所受弹性地震剪力的相对关系。 薄弱层位置的确定:楼层屈服承载力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可取底层为薄弱层;楼层屈服承载力系数沿高度分布不均匀的结构,可取该系数最小的楼层和相对较小的楼层为薄弱楼层,一般不超过 23 处;单层厂房,可取上柱。15何谓“概念设计”?“概念设计”与计算设计有何不同?答:“概念设计 ”是立足于工程抗震基本理论及长期工程抗震经验总结的工程抗震基本概念,是构造良好结构性能的决定性因素。 “概念设计 ”强调在工程设计一开始,就应把握好能量的输入房屋体形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构
29、件延性等几个主要方面,从根本上消除建筑中的抗震薄弱环节,再辅以必要的计算和构造措施,就有可能使设计出的房屋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足够的抗震可靠度。而计算设计是对地震作用效应进行定量计算。16建筑场地选择的原则是什么?答:场地选择的原则:选择场地时,应该进行详细勘察,搞清地形地质情况,挑选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尽可能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当不能避开时应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在抗震危险地段上,建造可能引起人员伤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物。17单从抗震角度考虑,作为一种好的结构形式,应具备哪些性能?答:从抗震角度来考虑,作为一种好的结构形式,应具备下列性能:延性系数高;强度/重力比
30、值大;匀质性好;正交各向同性;构件的连接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较好的延性,并能发挥材料的全部强度。18什么是多道抗震防线?如何进行第一道抗震防线的构件选择?答:多道抗震防线指的是: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调工作。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赘余度,有意识地建立起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以使结构能够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一旦破坏也易于修复。 原则上说,应优先选择不负担或少负担重力荷载的竖向支撑或填充墙,或者选用轴压比值较小的抗震墙实墙筒体之类构件,作为第一道抗震防线的抗侧力构件。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轴压比很大的框架柱兼作第一道防线的
31、抗侧力构件。19简述用 D 值法计算框架内力的步骤。答:用 D 值法计算框架内力的步骤:计算各层柱的侧移刚度 D;计算各柱所分配的剪力 Vij ;确定反弯点高度 y ;计算柱端弯矩 Mc ;计算梁端弯矩 Mb ;计算梁端剪力 Vb ;计算柱轴力 N。20简述框架柱梁节点抗震设计的原则。答:柱的设计原则: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子有足够的抗剪强度;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加强约束,配置必要的约束箍筋。 梁的设计原则:梁形成塑性铰后仍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梁筋屈服后,塑性铰区段应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妥善地解决梁筋锚固问题。 节点的设计原则:节点的承载力不
32、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21加密柱端箍筋的作用是什么?答:加密柱端箍筋的作用是:承担柱子剪力;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变形能力;为纵向钢筋提供侧向支撑,防止纵筋压曲。22结构抗震计算的内容一般包括哪些答:结构抗震计算的内容一般包括结构动力特性分析,主要是结构自振周期的确定;结构地震反应计算,包括多遇烈度下的地震作用与结构侧移;结构内力分析;截面抗震设计等。23在砌体结构的计算简图中如何确定结构底部固定端标高?答:计算简图中固定端标高的取法: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当基础
33、埋置较浅时,取为基础顶面;当基础埋置较深时,可取为室外地坪下 0.5m 处;当设有整体刚度很大的全地下室时,则取为地下室顶板顶部;当地下室整体刚度较小或为半地下室时,则应取为地下室室内地坪处。24简述构造柱圈梁的作用?答:构造柱作用:显著提高墙体的变形能力;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和延伸,从而提高墙体抗剪承载力同时保证竖向承载力不致下降过快;与圈梁一起形成弱框架,提高整体性,可以是结构在大震下的抗倒塌性增加。圈梁的作用:增强刚度;增加纵横墙连接,防止纵墙向外散倒;增加墙体抗剪强度,增加延性,提高抗弯强度;减少竖向地震作用引起的竖向运动不均匀性,同时能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上部结构的破坏。25.什么
34、是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如何评定震级和烈度的大小?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来确定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类的。震级的大小一般用里氏震级表达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烈度表,即地震时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建筑物破坏和地表现象划分的。26.简述底部剪力法的适用范围,计算中如何鞭稍效应。适用范围:高度不超过 40 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为考虑鞭稍效应,抗震规范规定: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对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
35、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 3,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但与该突出部分相连的构件应予以计入。28.什么是动力系数、地震系数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7分)动力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2 分)地震系数是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2 分)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2 分)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1 分)29.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实质是什么?如何通过截面抗震验算来实现?(6分(1)使梁端先于柱端产生塑性铰,控制构件破坏的先后顺序,形成合理的破坏
36、机制(2)防止梁、柱端先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以保证塑性铰有足够的变形能力 在截面抗震验算中,为保证强柱弱梁,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对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 (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 0.15 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 ,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bcM其中 为柱端弯矩增大系c数, (一级为取 1.4,二级取1.2,三级取 1.1) (1 分)为保证强剪弱弯,应使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大于构件弯曲屈服时实际达到的剪力值,对一、 、二、三级框架梁,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调整为:GbnrlbvVMV对一、 、二、三级框架柱,柱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调整为:nrclvcHMV(2 分)30.多层砌体房屋中,为什么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6分)(1)楼梯间横墙间距较小,水平方向刚度相对较大,承担的地震作用亦较大,而楼梯间墙体的横向支承少,受到地震作用时墙体最易破坏(3 分)(2)房屋端部和转角处,由于刚度较大以及在地震时的扭转作用,地震反应明显增大,受力复杂,应力比较集中;另外房屋端部和转角处所受房屋的整体约束作用相对较弱,楼梯间布置于此,约束更差,抗震能力降低,墙体的破坏更为严重(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