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砖小瓦马头墙 回廊挂落花格窗 “的徽派建筑风格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特殊地位,近代建筑遗存较多且门类齐全,其中大多数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对南京近代优秀建筑实行分级、分类保护,划定保护层次。同时要探索积极保护的方法,让特色建筑为丰富城市景观和促进旅游业发展发挥作用。就南京的建筑来说主要是江南建筑的特色。南京也有过明故宫。民居主要是江南特色:1、 南方气候的炎热潮湿特点对建筑的影响。如: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便于通风换气;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2南方地形复杂,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
2、地形。3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多是形似马头的墙,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这种高出屋顶的山墙,确实能起到放火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4南方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南方建筑粉墙黛瓦,房子的颜色素雅一些,特别是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5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小河从门前屋后轻轻流过,取水非常方便,直接用来饮用、洗涤。水又是中国南方民居特有的景致,水围绕着民居,民居因水有了灵气。水路又是运输的主动脉,人们走南闯北,漂洋过海开创新天地,建立新家园。南京古建筑遗产及其雕饰之艺术特点与生存状况调查分析2009-8-1 21:19:00摘要:本文
3、以田野调查为大量例证,论述了南京古建筑文化遗产及其雕饰艺术的艺术特色和生存状况,分析了南京古建筑的生成背景,提出了保护南京古建筑的具体建议。一般而言,建筑雕饰指的是建筑构件上的雕刻和彩绘。雕饰分割了建筑块面,抵消了建筑给人的重压感,使建筑的色、形、体、点、线、面变化并且充满情趣。同时,雕饰的部位如照壁、仪门、廊、檐、窗、轩等,又往往处于人们的视觉焦点,雕饰意味着强调,意味着吸引人们注目;雕饰更是一种符号,以方便人们识别各有个性的宅第。通过雕饰,直线的六面体为或松或紧、张驰有度的曲线打破,刚性的建筑具有了柔性美,单调刻板化作了动感和生气,主人的价值观念、时代的审美趣味、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
4、仰等等,也就在雕饰中传递了出来,古建筑及其雕饰,让我们读出了前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时代,读出了前人的生活智慧。南京作为十朝故都,文化积淀深厚,山川形势又极为大气,“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晋张勃吴录记诸葛亮语),“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齐谢脁入朝曲),历代文人对南京多有咏叹。截至 2007 年底,南京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7 处83 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99 处 109 点,市级文物保护单 258 处 273 点,区、县级文物资源点 273 处,加上未定级的文物资源点,共计 2029 处之多。其中,古建筑 298 处。注:资料来源: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普查,2007 年底。一、南
5、京古建筑的艺术特色归纳南京古建筑的艺术特色,当以南京明清民用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明清街巷和尚存民居是南京原住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智慧的历史见证,是南京作为古城活着的历史。会馆、祠堂、书院、府衙等民用建筑,则是古代民居的精致化扩大化。如果说南京明清民用建筑虽有商贾文化和士大夫文化的渗入,总体仍然是江南平民本色;南京园林则集中代表了江南士大夫文化;而南京殿式建筑代表的是封建社会后期皇家建筑样式;寺庙又是宫殿、园林和民居艺术的混合。(一)南京明清民用建筑的艺术特色老南京城南,明清街坊已经破碎无序,少见扬州古城那样狭长幽深的高墙窄巷,也并非苏州古城那样三步一桥、五步一水,不像常熟小巷舒适明净,也不像徽州
6、深巷马头墙密集。门东、门西的古巷,顺应城墙和河道分布,长长短短,曲曲折折,往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巷内民居高高低低,进进退退,看似无序,于无序中又有某种节律。秦淮河、信府河和上、下浮桥河街的空间布局,集中了苏州、常熟、徽州街巷空间布局的长处:高墙窄巷有之,小桥流水有之,封火墙高大。民居多二至三进,门厅沿街,单层住房沿河或花楼沿河。临河的排窗扩大了视野,沟通了室内外空间的界限,夏日的河风更给沿河居民带来无尽的惬意。每当月轮初上、映照绿波之时,推窗四望,令人有“天地入吾庐”之感。李泽厚说:“美的本质在于自然的人化”注:参见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年版,第 480
7、页。,河房的美,不仅在于黑、白、灰调子与自然的谐调,黑、白、灰、点、线、面间蕴藏的形式规律,更在于它给原住居民带来的自然感、亲和感和家园感。可惜秦淮河畔和信府河畔,老河房已是凤毛麟角,新河房取而代之,上、下浮桥一带河街,局部区段还暂时保留着原生态。而在高淳老街,南京明清街坊的原生态得以原汁原味地保存。人们惯以“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格扇窗”形容江南古民居的共性,其实,共性之中,各地古民居各有个性。对江南明清民居整体梳理,不难发现徽派建筑工艺流传江南的两条线索。南线东抵苏州、杭州,北线经南京而达镇江、扬州。南京成为徽派建筑流传扬州、镇江的中转站,由此形成宁、扬、镇三地古民居大致相同的风格:都以
8、北方官式风格与江南民间风格杂糅,都清雅健劲,而以南京古民居徽派痕迹最重。其外观朴素,青砖原色,扁砌到顶,青灰丝缝,蝴蝶瓦覆顶,马头墙或作独立屏风造型,或呈三山屏风、五山屏风样式,给人古朴整饬的美感,不似苏州民居粉墙黛瓦,黑白相间。大宅墙高则从下到上略有收分,嵌铁扒锔以加固墙体。大宅大门之对街,多设磨砖一字或八字须弥座照壁。大门多南向凹入,与两边磨砖鱼鳃墙组合为凹字形或八字形,上设磨砖匾墙,与街坊内青砖高墙混然一色。小型民居有三间两厢的三合院、四合头的四合院、两进对合的对照房,或两面连庑、平面为曲尺形的曲尺房等,大宅则按门厅、轿厅、大厅、花厅、正房为前后次序,布置为多进穿堂式厅房加六间两厢、六间
9、四厢两进对合,甚至左、中、右三路五进按中轴布局,形成数组方正整饬、等级分明、分合自如、内外有别的合院。房屋作三、五、七架梁不等,或前三后五,或前五后七,或七七连进,总取奇数即“天数”。祠堂、书院各进往往地坪步步升高,称之为“步步高”,梁架或多至九架。总体看来,南京明清大宅比徽派民居宽敞朴素大气,终不及扬州盐商高墙大宅肃穆高远,轩敞雄浑。入大门,门厅、头道天井是中介空间。仪门是迎接宾客之门,过仪门,才进入内部空间。大厅抬梁式结构与穿斗式结构并用,往往任大梁结构暴露,称“彻上露明造”。卷棚亦即“轩”,有在格扇之内,有在格扇之外副阶之上,有双轩连设,有前后设轩,轩下弯椽数以百计,极为耗料,往往不用杉
10、木而用柏木,以谐音“百福”。轩与弯椽增加了厅堂雅致含蓄的韵味。水磨方砖合缝,铺作厅堂和堂屋地坪,地坪下用瓦钵支平架空,以防潮湿并使行走无声。拼成地坪之后,砖面用生桐油反复搓擦,使砖吃油透彻,不沾灰尘。各进住房六面钉以木板,保暖、隔音性能良好。两房门朝向堂屋作对子房门,门北板壁下角开猫洞,不似徽州民居房门开在厢房朝向天井。住房以二房一堂屋面阔三间为基本单元,有的次间旁又藏梢间,作“明三暗四”或“明三暗五”样式,称“套房”,用作书房、闺房或密室,其前小天井栽花点石,清幽恬静。堂屋后壁开腰门兼作通道。各进腰门打开,一眼望去,令人有“侯门深深深似海”之感。各路房屋间设火巷,以防火并串风。火巷内有如苏州
11、加设封闭的上盖,有如扬州不加上盖仅于两对门上方加设上盖旧称“瓦卷”,使火巷开敞,火巷墙根花砖镂雕风洞,使地坪之下串风,以防地板潮湿腐烂。主人从各进堂屋腰门进出,佣仆从火巷、耳门和后门出入。后进住房多作两层,有的前后两进绕天井呈串楼相通,称“跑马楼”。楼梯有在厢房,有在楼厅屏门之后。花园自成私密性极好的小院,书房或居于花园一角,厨房、柴房在宅之东北。佣仆居住的下房在仪门之外,使与主人生活区隔离。这样的居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夏日清风徐来,各室阴凉;冬季朔风不入,阳光满院:宜深居,宜颐养,宜静读。先人的生活智慧,着实令今人艳羡! (二)南京明清园林的艺术特色晚明至清,江南文人园林艺术登峰
12、造极,苏州、扬州、南京、杭州等地,成为我国私家园林最为集中和发达的地区。明清江南园林处处表现出南方士子细致的生活追求、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欣赏江南园林,不是看一座孤立的建筑,也不是看一片有限的风景,而是看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看天人相融的意境。它往往采取分景、隔景、借景等手法,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大小不一、景色各异的庭院有时串联,有时并列,有时相套,空间时收时放,旷奥交替,使人如游万花筒中。屋角一壁粉墙、几杆新篁,或一块湖石、一株老树便顿成小景,粉墙成为小景的背景,小景则成为白底的画面。烟岚秀润、绿荫映波、花草遍地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江南园林建筑色彩的单纯。明清江南园林给皇家园林和北
13、方园林以巨大影响,成为我国园林史上的光辉典范。明清江南园林又各自巧借天然形势,熔铸出自身特色:苏州园林精巧如扇面,扬州园林巧借河道点缀天然,镇江园林得江山之壮阔,无锡园林得太湖之淡远,杭州园林得西湖之烟波,南京园林则见发自十朝古都文化积淀的开敞大气。晚清人有一段话颇堪玩味,“江宁滨临大江,气象开阔宏丽,北城林麓幽秀,古迹尤多。苏州则以平远胜,所谓山软水温也。太湖诸山非不倩美,而溪径率不深,惟杭州之西湖,则烟波岩壑兼而有之,里山尤深邃曲折,四时皆宜,金陵、姑苏不能不俯首矣!扬州则全以园林亭榭擅场,虽皆由人工,而匠心灵构,城北七八里夹岸楼舫无一同者,非乾隆六十年物力人才所萃,未易办也”(清欧阳兆熊
14、、金安清水窗春呓卷下广陵名胜)。南京明清私家园林的园主多为达官贵胄,因此,南京明清私家园林没有皇家园林的繁缛,而有皇家园林的开敞大气;没有苏州私家园林的寒俭,而有苏州私家园林的雅致。其空间布局有别于苏州藏露多变却常见局促的空间布局;方正的庭院式小园,又有别于苏州幽深藏密的不规则园林。风格的差异固然因为其地相异,更因为南京明清园林虽有文人意匠的介入,园主却非文人而多为在位的王侯;苏州园林园主则多退隐不得志文人。南京明清私园中,论建筑的轩昂、空间的变化、叠石的精巧,均以瞻园为最;莫愁湖园中有园,以大套小,大园萧疏自然,小园精巧变化,自成纤秀特色;煦园空间布置虽少变化,却因政治风云的映照和建筑景观的
15、丰富而游人云集;白鹭洲公园空间布置过于松散;燕子矶得大江之助,玄武湖得钟山为屏、古城墙为带,则非人力所能仿效一二。公共园林是近现代产物,因散落园中的古迹,平添了历史的韵味。雨花台陵园兼高峡平湖、密林修篁、田园风光、幽谷叠瀑与中式小园于一身,既有旷远宏大,又有曲径幽深,其境界之宏大,为古代私园不能望其项背;钟山风景区更是万杆林木,郁郁葱葱,吞云吐雾,气象万千。那是自然和人工、历史和现实交融而成的华章,理所当然成为今天南京形象的象征、海内外宾朋友游南京的首选。(三)南京明清殿式建筑的艺术特色明故宫和明孝陵是南京古代殿式建筑的辉煌华章。明故宫作为朱棣迁都前的三朝皇宫,成为北京故宫的营造蓝本,千步廊、
16、金水桥甚至宫门、殿宇的名称都为北京故宫所效仿,古镜柱础也随永乐迁都进入北京,成为北京故宫和以后中国殿式建筑的柱础模式。今天明故宫宏大的建筑遗址,仍可见南京殿式建筑的王者气度。明孝陵改前朝覆斗形“方上”为圆丘形宝顶,开创了与东陵共用神道、神道折向、建筑群前方后圆和建明楼的先例,其宏大而有序的建筑布局和建筑形制,成为明清皇陵效法的典范。前已有言,明清寺庙形成了以殿式建筑为中轴、以园林、经堂等为偏院的建筑模式,从大报恩寺的琉璃门、琉璃龙吻,可见南京皇家寺庙的辉煌气象。而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南北相异的水土,使南北殿式建筑必然经过地方文化的改造和融铸,朝天宫高高翘起的飞檐,就向人们传递了南京殿
17、式建筑王者气度之外深藏的南方讯息。朱光亚先生说,“同前代相比,明代南京建筑的一个新特点是气度恢宏”,“至少明官式建筑中,作为文化形态,南京建筑具有前代更为强烈的主流性、有机性、兼容性、创造性。它柔而不屈,刚而不强明代南京建筑文化作为龙文化的中转站,滋养了其后近六百年的皇家建筑”。这段话,用以归纳南京明初殿式建筑是极为准确的。总体说来,南京明清民用建筑受徽派建筑影响。中晚明以来,徽商足迹遍于江南;晚清,太平天国自皖入苏;清代,湘淮水军自安徽攻陷南京。徽州人一次又一次大规模地进入南京,也将徽派建筑样式一次次带入南京。经过自身文化的融铸,南京明清建筑空间较苏州、徽州建筑舒朗,雕饰较苏州、徽州建筑简洁
18、,于秀丽中见雄浑,呈现出介乎南方之秀与北方之雄间的建筑风格。南京又是十朝都城,其气度岂是水暖山温的小城苏州、偏于一隅的老城徽州所可比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南京明清建筑兼容南北地域因素之外的又一深层原因。南京明清民用建筑风格的形成,还与原住居民身份有关。中晚明以来,苏州云集的是失意文人,扬州云集的是豪门盐商,南京云集的是平民商贾,所以,苏州明清建筑似小家碧玉,扬州明清建筑见台阁气象,而南京明清民用建筑是平民本色。朱光亚先生说,“明中叶以后直到清末的南京建筑文化不妨用八个字来说明:吴头楚尾,南北辉映。它较明初的正襟危坐多了几份妩媚,较苏州的建筑少了点脂粉,较皖南皖北一带添了几许姿色”注:参见
19、朱光亚南京建筑文化析一文,见南京文物精华建筑篇,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年版。,“南北辉映”诚为的见,而就南京明清建筑的总体特色言,我国各派建筑中多有比南京明清建筑见“姿色”者。以民用建筑为主流的南京明清建筑,高就高在无意与南北建筑一争姿色。它没有中原会馆、闽粤书院的浓妆喧闹,也没有青藏寺庙、两湖祠堂的远人神秘,甚至很少徽州民居祠堂雕饰的细腻繁富。南京民用建筑是南京人在大世面中几番淘洗过的,有财而不抖不露,重文而讲内涵品味,造型于秀气中见大气,布局于开敞中求变化,雕饰精美而不浮华,工细又兼洗练。兼容南北,平民本色,当为南京明清主流建筑形式民用建筑的根本特色。 二、南京古建筑三雕和彩画工艺
20、石刻、砖刻、木刻和彩绘是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人们把建筑上的石刻、砖刻、木刻称之为“建筑三雕”。宋代营造法式将石刻图案归纳为“其所造华文制度有十一品,一曰海石榴华,二曰宝相华,三曰牡丹华,四曰蕙草,五曰云纹,六曰水浪,七曰宝山,八曰宝阶,九曰铺地莲华,十曰仰覆莲华,十一曰宝装莲华。或于华文之内,间以龙、凤、狮、兽及化生(小儿)之类,随其所宜,分布用之。”注:海石榴华,其形与缠枝莲纹近似,成熟于唐代;宝相华,以牡丹等花组合而成大圆花,是唐代最为典型的装饰纹样;蕙草,即卷草;宝山、宝阶见于丹陛石、云锦龙袍等的装饰;铺地莲华,指覆瓣莲花;仰覆莲华,以覆瓣莲花与仰瓣莲花组合;宝装莲华,指沿浅浮雕莲花
21、再浅浅铲刻出线条,“亦有施减地平鈒及压地隐起于莲华瓣上者,谓之宝装莲华”(营造法式卷三石作制度);化生,指童子。(李诫营造法式卷三石作制度)这些石刻图案,广见于明清建筑三雕上。营造法式又将石雕工艺分为四种:剔地起突、压地隐起、减地平鈒、素平(线图 1)。剔地起突指高浮雕;压地隐起指地子下陷,雕刻母题微微饱满,其高点大体在同一平面;减地平鈒指既不动原平面也不使地子下陷,仅沿花纹浅浅铲刻;素平指光面不刻。这四种工艺不仅见于石雕,也是明清建筑木雕和砖雕的主要工艺。现代,石、木、砖雕工艺又有发展,除高浮雕、浅浮雕外,又有圆雕、镂雕、透雕、阴雕、线刻、錾地、镂空双面雕诸种工艺,或将镂空木板一面雕出花纹,
22、另一面贴于平板上;或立雕龙头、凤头、凤翅,再用榫头插入高浮雕构件内。用模具雕刻的石雕、用电子控制刻出粗坯的砖雕以及根本不刻压模制成的“木雕”多了起来。这是时代快速前进的必然。(一)石雕古代石雕多见于城楼、宝塔和殿式建筑的台基,各类建筑大门两侧的石狮,民用建筑的地栿、门砧石、石抱鼓、柱础和门前栓马桩,路口或建筑入口的石牌坊,帝王陵墓的神道石刻,寺庙中的石塔以及桥梁等等。石台基多砌筑并雕刻作须弥座式样,殿式建筑的台基,高阔者称“露台”,或称“月台”,四周围以石栏,或称“勾阑”,露台四面设踏跺,或称“踏道”,一排称“单出陛”,三排称“三出陛”,宫殿前后的御路踏跺,双踏道间斜置的石板往往作精美雕刻,称
23、“丹陛石”。地栿是民用建筑的石墙基,如横于地面之梁栿,故称“地栿”。门砧石是承大门转轴的块状石,或称“门枕石”,江南民间,把民居大门左右的雕花方石也称作“门枕石”。抱鼓石是古代祠堂、民居大门左右或桥梁两端栏杆旁所设的石礅,以保护门、桥不受强力碰撞,同时避免门与地、桥与地直角交接形成的冲撞,使刚性的建筑有柔和韵味,渐渐形成底座上置石鼓的程式。江南抱鼓石造型往往简洁,与北方抱鼓石大鼓下有小鼓一对、大鼓上又蹲石兽的复杂造型有异。石柱础是承托柱子的石础,有方、圆、六角、八角之制,圆柱础又有古镜、鼓墩、覆盆、仰覆莲花、宝装莲花多种,明清更发展有宝鼎、须弥座诸式。牌坊是有冲天柱有横梁没有屋顶下可通行的标志
24、性建筑,有屋顶则称“牌楼”,民间往往统谓之牌坊。汉代始于帝王陵前开神道置石兽,逐步形成了帝王陵前神道两旁各置石望柱、龟趺碑、石翁仲与石兽的程式。南京皇家建筑的石雕,工程浩大令人惊叹,明故宫、明孝陵石雕成为南京石雕的辉煌华章:那一个个石雕螭首,每一块肌肉都充满着弹力和张力;四方城前丹陛石雕,圆活生动,工细华美,是南京地区雕刻水平最高的丹陛石。老城内古代民用建筑,如府衙、祠堂、会馆和民居,大门左右或置石狮,或置石抱鼓,或置方形的门砧石。古镜式柱础明初流行于南京,而后影响北方官式建筑。清代,南京建筑石柱础样式增多,民居石柱础则多作鼓墩式。总体看来,南京老城内古代民用建筑所用石材,不及徽州古代民用建筑
25、为多,除天井内青石铺地外,少见石地栿,更没有石柱、石漏窗。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江宁与高淳民居使用石材远过南京老城。江宁方山王墅村孙氏宗祠所用石材之多,老城内绝无仅有;江宁淳化乡孙家边古民居石库门、江宁杨柳村朱家大院石库门砌造与雕刻工程之大,令人惊叹。这也许与老城内不产石材,而老城外群山环抱、取材方便有关吧。南京古代其他建筑上的民间石雕,也应书上一笔。上坊桥桥墩两侧分水石上雕刻的人面龙头、桥身两侧雕刻的螭首早为人关注,而溧水浦塘桥柱顶的雕刻,大体大块,酣畅淋漓,直通汉代石雕之魂,可见艺术的原创力与生命力,在民间生生不息。遗憾的是,不少新石雕如瞻园照壁和院墙上的新石雕,雕工拙劣,与建筑空间配合不当,
26、不过是毁坏山林、浪费石材的劳民伤财之举罢了。石雕的质材,最佳者为汉白玉,最次者为夹砂石,使用最广者为大青石。南京周边及郊县高淳山上石头,是南京石雕的主要材料。石雕的工具是:錾子、锤子、各种形状的斧头和各种形状的刀、尺以及猪鬃刷等。用锯子开出石片,把图稿贴在或是画在石片上,按图稿锯出外形以后,用铁锤敲击錾子、斧子,錾低图像以外的地子,刻出图像主要层次,这一步叫“出坯”;继而用铁锤敲击形状、大小不一的刀具,进行精细雕刻,这一步是“出细”;刻出花筋翎毛线纹并錾底纹,这一步叫“了手”;用猪鬃刷清理碎石与浮尘。现代石工作石浮雕,多用切片机切片,用手提切割机切割外形;作石圆雕,多用仿形模具,按泥塑大样或石
27、雕原样面面丈量,逐面刻凿。蛇皮钻成为现代石雕特别是石镂雕的常用工具。石雕刻成以后,视需要而不必处处磨细磨光。 (二)木雕大木作指房屋上一切不可拆卸、起结构作用的木构件,如梁、枋、柱、檩、轩等。梁指柱上与房屋纵深平行的承重大木,按其形有扁作梁、圆作梁、贡式梁,按其位有单步梁、双步梁、平梁、四椽栿、六椽栿、八椽栿,还有特殊造型的月梁、猫梁、荷包梁等等,暴露在外、未被顶棚遮盖的大梁称“明栿”。枋指柱与柱间起支撑作用、与房屋面阔平行的横材,有大额枋、中额枋、小额枋、平板枋、门头枋等,门头枋又称“阑额”,是古代建筑的装饰重点,民间称厅堂明间檐柱间的横材为“骑门梁”,其实不是梁而是阑额,是枋。柱子承担着梁
28、和屋顶的重量,有脊柱、金柱(或称“步柱”)、檐柱(或称“廊柱”),垂花门抱头梁下的垂花柱富有装饰意味,没有承重作用。檩指梁上平行于房屋面阔的承椽圆木,殿式建筑中称“桁”、也称“栋”,有脊檩、金檩、檐檩等。安装脊檩标志着房屋构架的落成,民间俗称“上梁”。我国各地民俗都视“上梁”为关系一家平安吉利的大事,上梁要选“黄道吉日”,梁上要披挂红绸,梁下要燃放鞭炮。轩是江南古建筑厅堂内前檐或后檐下的顶棚,起降低室内层高、使内屋顶变化丰富的作用,因其形有船篷轩、鹤颈轩、茶壶档轩、一枝香轩等,视觉效果不像天花倒像屋顶,因内屋顶局部被望砖和椽子包成了圆弧形,民间俗称其为“卷棚”,与不起脊的圆弧状外屋顶“卷棚顶”
29、不是一个概念。此外,明清陵寝、坛庙、宫苑前的棂星门多为木构。汉人祭天时必先祭灵星,宋代孔庙始立灵星门,示意尊孔如尊天,因其形如窗棂,明清改“灵”为“棂”,称“棂星门”。为帮助梁、枋、柱、檩承重,又产生了许多富有装饰意味的大木构件,如梁、枋上的斗栱、柁墩、蜀柱、角背、平盘斗、穿、额木,梁、枋下的雀替、撑拱、梁托等。斗栱由“斗”、“栱”、“昂”组成,“斗”是凿槽的斗形方木,最下方承重的称“大斗”,或称“栌斗”,“栱”是层层出挑的弓形短木,昂翘起前伸,则起杠杆作用,宋代合称“铺作”,苏南合称“牌科”,有柱头牌科、平身牌科、角科,有外檐斗栱、内檐斗栱、叉栱。斗栱将屋顶的重量层层传递到枋柱,使屋檐与其下
30、木构柔和过渡,枫栱则是斗栱左右衍生出的镂雕木构件,其形像乌纱帽之两翅,其厅因此名“纱帽厅”。柁墩是两梁间支垫的宽木,其形略似骆驼之双峰者,俗呼“驼峰”。蜀柱是梁上的短柱,因其短小,又称“童柱”、“侏儒柱”,瓜形者称“瓜柱”,正对屋脊者称“脊瓜柱”。角背是瓜柱两侧的三角形木块,以增加瓜柱的稳定性。平盘斗是承托蜀柱的木构,多雕作荷花、花盆、云朵之属,俗谓“荷墩”。“穿”是瓜柱与立柱间、瓜柱与瓜柱间拱曲的联络构件,“穿”又演变出大幅拱曲、有头、有眼、有尾的“猫梁”。额木是屋盖下卡住脊檩的木构,因其状如蝴蝶双翅,又称“蝴蝶木”。雀替从梁、枋、檩下的长条替木演变而来,像两翼展开于柱子两侧,起支撑枋、柱与
31、装饰的作用,又称“角替”。撑拱是枋与柱子间起支撑作用的斜木杆,明代渐有壮硕造型,江浙民间称“牛腿”。梁托是梁下的木托架,呈四分之一圆形,徽式建筑中的“丁头拱”,平斗部分承托梁枋,拱身部分形似雀替,其实正是梁托。小木作即装折,指房屋上一切可拆可卸的轻型木构件,如屏门、挂落、花罩、格扇、碧纱厨、博古架、太师壁、栏杆、美人靠等。屏门设在门厅内,太师壁设在大厅明间后金柱间,前设香案、供桌。它们从屏风发展而来,有四扇、六扇或八扇之别,使厅堂空间有遮挡,有间歇。挂落是悬于枋下柱间木棂交搭成的花格。南京民居挂落多为简洁的套方、“葵式万川”挂落。花罩是厅堂透空的室内隔断,内门呈圆形称圆光罩,内门呈八角形称八角
32、罩,两端落地称落地罩,两端落地连接栏杆称栏杆罩,两端不落地称飞罩,两端下垂不多略似挂落称挂落飞罩等。它使建筑空间有主有从,虽隔犹通。格扇有长、短之分,格扇门用长格扇,俗呼“长窗”;槛墙上用短格扇,俗呼“槛窗”。格扇又以抹头分割为眉板、格心、腰板、裙板等,眉板、腰板形如绦环,俗呼为“绦环板”,腰板与人的视线大致相平,最是古建筑木雕的重点。支摘窗由支窗和摘窗组成,摘窗固定而支窗往外推出,所以又名“和合窗”,南方民居中使用不多。碧纱厨是厅堂内依托柱子分隔空间的长格扇。博古供陈列古玩兼作隔断,俗称“多宝架”。木栏杆中,廊柱间栏杆称护栏,兼作坐槛供人休息者称半栏,带有坐凳的弯曲栏杆称“鹅颈椅”、“美人靠
33、”、“吴王靠”。南京明清建筑梁架,多圆木直材,比徽州民居曲梁为少,露明梁架多施以木雕,本色外露,不髹厚漆,见木材的肌理美和木雕的刀锋美。后人修补的厚漆,使木材肌理和雕工趣味大为丢失。厅堂轩下的露明梁架,无论是前设翻轩、前后轩对称或是两重前轩一重后轩,莫不是大木作雕刻重点。其中,江宁杨柳村朱家大院、甘熙故居、高淳淳溪镇吴家祠堂的大木作雕刻较为出色,甘熙故居大厅单步梁、双步梁也精雕细刻。南京明清民居的小木作装折,雕工多较简朴,组合在一起,就显得雅致宜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扇门格心多图式简练,如“宫式”、“葵式”、“书条式”,少见徽州民居那样复杂的如意菱花梅花诸式。而糖坊廊 61 号河房格扇门,层
34、次的丰富,人物、房廊的洗练,树石造型的格律美,活脱脱是一幅幅好山水,移地徽州也不逊色,可惜残缺已甚;甘熙故居从信府河 119 号河房拆移来的格扇门,精工更有过之而略见繁琐;甘熙故居大厅的圆光罩,空灵剔透,允推为南京花罩之最;钓鱼台 196 号河房檐下夹堂板镂雕,缠卷灵活,细致生动,连挂落也镂雕繁缛,亦属少见。总体上说,南京古民居木雕大都残缺破烂,遗珠恨少,与徽州在在皆见大小木作的精彩华章是难以相比了。这并不说明古代南京不敌徽州,而是南京开放得早,建设得快,在人们意识到保护城市文脉的重要性前,古建筑已快被荡涤一空,大门大宅已是硕果仅存了。江南大小木作多用硬杂木或质地疏松的杉、榆、柞、楸木、红松,
35、少有用楠木、紫檀。大小木作雕刻的工具是:墨斗、锯子、钢丝大弓、拉钻、大小木锉、大小平凿、大小圆凿、大小斜凿、大小花凿、大小三角刀、平口刀、斜口刀、大小刮刀、木敲锤、刷子等。把图稿贴在木材上,这一步叫“放样”;如是小木作镂雕,要用钢丝大弓锼出外形,需要镂空处用拉钻打眼,再用钢丝锯大锼除多余的部分,用木锉修整外廓,锉净木板上的锯路,这一步叫“打形”;右手执木敲锤,左手执平凿,将图像以外的地子凿铲低陷,这一步叫“剔地”;再执平凿或圆凿,刻削出图像主要层次和大的块面,这一步叫“出坯”;用平口刀、斜口刀等对图像高低层次作精雕细刻,用刮刀刮除不圆润的地方,这一步叫“出细”;用三角刀阴刻花筋翎毛线纹,这一步
36、叫“开纹”;最后用砂纸磨光。 (三)砖雕砖雕多见于古代建筑入口的门楼、影壁、福祠、门罩、垂花门和厅堂的屋脊、墀头,寺庙的砖塔等。门楼和门罩都是门头上数重清水砖枋与屋面组成的装饰,屋面下或加牌科。门罩低于墙,多用于仪门;门楼高于墙,多用于大门;垂花门上方伸出屋面,其下没有立柱而有倒挂的荷花柱,多用于宅内之门。影壁是大门或仪门对面用以遮挡并装饰的短墙,或称“照壁”,古称“树塞门”,朱熹注:“设屏于门,以蔽内外也。”砖雕福祠,或称“土地祠”,为宅主早晚烧香敬神或婚丧庆典时祝祷而设,多嵌于民居内正对大门的墙上,仪门在左,火巷在右。墀头指硬山山墙伸出檐柱的部分,使屋檐和墙身和谐地衔接过渡。另外,砖雕还见
37、于歇山顶的山花、悬山或歇山顶两山屋顶斜坡下的博风、歇山顶或庑殿顶的屋脊以及攒尖顶的宝顶上。中国的大屋顶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卷棚、攒尖等多种形式。硬山顶山墙与屋面齐平,悬山顶屋面盖过山墙,庑殿顶即四面坡顶、四阿顶,因其有正脊、四角戗脊共五脊,又称“五脊顶”,是最高级别的大屋顶。卷棚顶屋背作圆弧状,不起正脊,又称“元宝顶”。攒尖顶屋面斜坡和屋脊均向屋顶尖集中,屋顶尖覆宝顶。歇山顶山墙由垂直的三角转折为斜坡屋顶,因其有正脊、四根垂脊、四根戗脊共九根屋脊,又名“九脊顶”。山花指歇山顶三角形山墙上的砖雕。博风又作“八封”、“博缝”,指悬山或歇山顶两山沿屋顶斜坡钉在桁头上的木板,砖仿木结构常以清水砖
38、砌博风,或雕花为饰。南京明清府衙和祠堂、寺庙大门多设磨砖对缝八字墙门或牌楼门,檐下装饰磨砖斗栱,秀雅中见沉厚;会馆和大宅门则多设磨砖门罩,或素或雕,紧贴墙体,精工不露。仪门反面正对大厅,所以,仪门反面砖雕门罩最为讲究。苏州砖雕门罩平面分割密集,挂落、荷花柱腾空,纤巧细腻,不免有脂粉气,左右粉墙与门罩黑白对比,又见小家碧玉的秀气;南京砖雕门罩也从垂花门蜕变而来,却含而不露,荷花柱紧贴墙壁成为符号,平面分割比较舒展,雕刻比较简朴,显得大气。磨砖墙门保存完好而又巍峨壮观、精工不露者,莫过曾公祠七级屏风式砖细墙门;磨砖牌楼门保存完好而又雕刻精细华美者,莫过净觉寺三间四柱砖雕牌楼;砖雕门罩则以刘芝田故居
39、之磨砖门罩雕刻圆活适度,最见南京建筑雕饰洗练直率的风格特点。六合万寿宫正脊砖雕云龙工细能见精彩。与这几处砖工相比,甘熙故居砖雕门罩精工略失之滞,江宁朱家大院与江宁淳化孙家边古民居砖雕门罩精工又不免繁缛刻削,都各逊一筹。砖雕的泥坯,要用泥浆过滤沉淀的“停泥”,以大窑、稻草文火慢烧,出窑的“停泥砖”,色泽青亮且性韧,适宜砖雕。砖头出窑以后,切割成需要的外形,截头,刨方,刨直再磨平,叫“清水砖”,有水磨、沙磨两种。古建筑门墙多用水磨青砖拼斗,仿古建筑门墙多用沙磨青砖拼斗。砖雕的工具是:修弓、斧头、砖刨、錾子、扁子、刻刀、平尺、角尺、矩尺、灰板、抹子、瓦刀、鸭嘴刀、木敲锤、猪鬃刷等。錾齿钢丝穿成的竹制
40、大弓用于切割砖头,斧头用于截头,砖刨用于刨平,錾子用于打坯,刻刀用于出细和开纹,扁子用于修整铲平刮光,灰板、抹子、瓦刀、鸭嘴刀用于抹灰浆将砖雕砌筑上墙。把样稿贴在水磨砖上,用刀尖或小钻子沿画笔浅浅“耕”出大体轮廓。揭去样稿,用木敲锤敲击錾子进行雕刻:先敲去图像以外的地子,使之低陷并刻出图像主要层次,这一步叫“打坯”;由浅入深,对图像逐一进行精雕细刻并修整图像边墙,这一步是“出细”;阴刻花筋翎毛线纹,这一步叫“捅道”;刮平底面,这一步叫“刊面”、“刊底”;用猪鬃刷扫除碎砖与浮尘,用磨石磨光。如果刻出粒籽空洞,则用灰浆填补,随补随蘸水打磨接气。砖雕上墙,砖反面要抠出卯口,用木块削成榫头插入卯口,木
41、块另一端砌入墙体。安装完毕,用猪血与砖灰搅拌成灰浆填补缝隙,随补随蘸水磨平。(四)彩画彩画多见于屋檐下木构和屋内藻井、平棊上。藻井是古代建筑内顶正中凹入的覆斗形或穹窿形装饰,初多八面向上凹入,称“斗八藻井”,井底板称“明镜”,多饰龙纹,明清演变出多种形式。平棊是用木条交为方格的天花板,方格上和方格内彩绘。江南建筑多用苏式彩绘,少用沥粉贴金。江南芳草萋萋,烟水迷离,草木葱茏,如锦似绣,相对单纯的建筑色彩,才能与自然环境的丰富色彩组合为和谐画面。单纯即是丰富中的突出。所以,南京古代建筑很少彩画。南京古代建筑不假彩画装扮的又一个深层原因,则是大山川大文化养育的南京人大气不事张扬的文化性格。而在偏远的
42、高淳东坝、沧溪等地,戏台彩绘极其花俏。这样充满乡土气息、雕刻彩绘又很完整的古代建筑,老城内是很难见到了。注:关于古建筑构件的名词解释,可与拙编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徽州卷(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南京民国建筑艺术(江苏科技出版社,2000 年版)、扬州建筑雕饰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对照参看。三、南京古建筑的生成背景丹纳(18281893)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性质、面貌的决定因素归纳为“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他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注:参见英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年版,第
43、 33 页。要理解南京古建筑风格的生成,就必须先了解南京历史、地理、人文诸方面情况。 (一)南京的历史沿革自公元前 472 年越王勾践在长干里筑越城以来,南京就开始了长近 2500 年的城市营造史,前后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初、太平天国、民国十朝在此建都。前 333 年,楚威王在石头山(今清凉山)筑金陵邑,此地始得名“金陵”。秦始皇东巡,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始皇“乃凿钟阜断长陇以通流,改其地为秣陵县”(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金陵始称“秣陵”。211 年,孙权从京口(镇江)迁治所到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西晋灭吴后复名秣陵,281 年分秣陵与建邺。313年,晋
44、愍帝司马邺即位,避其讳改建邺称“建康”。宋、齐、梁、陈四朝,除梁元帝定都江陵二年外,均以建康为都城。隋灭陈,废建康;唐武德九年,扬州大都督府自金陵移江都,从此,“扬州”成为江都的专称而不复包括金陵在内的大片地区,金陵则改称“白下”。此后至南宋,此地时称“金陵”、“江宁”,时称“昇州”、“建康”。金人入侵,赵构定都临安而将建康作为留都。元人攻入建康,改“建康府”为“建康路”,1329 年改称“集庆路”。朱元璋克城后,改称“应天府”;称帝后,又改应天府称“南京”,南京从此得名。1645 年,清王朝在南京设江宁府。太平天国建都南京时,改称“天京”。1912 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改江
45、宁为“南京府”,“南京”作为地名,从此沿用至今。(二)南京的地理形势南京山川形势极为大气,前可挹长江之水,背则倚紫金之峰,兼得山之雄水之秀。老城内,有钟山余脉覆舟山、鸡笼山、五台山、清凉山和富贵山,秦淮河、珍珠河等水网流贯,玄武湖、莫愁湖、乌龙潭等湖泊如众星闪烁;老城北,有幕府山、燕子矶;东北,有前湖、琵琶湖、紫霞湖、栖霞山;再东有汤山;东南有方山;南有韩府山、翠屏山、将军山、祖堂山、牛首山、东山;西北有狮子山、老山叠翠的群山给南京人带来清新的空气,数不清的水网湖泊更增添了丛丛青山的灵气。加上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北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使南京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饶。人们常说“杏花
46、春雨江南”、“锦绣江南”,正是指以南京为代表的江苏南部、江北扬州和浙、皖部分地区。对南京的山川自然,前人早有定评,“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今镇江)因观秣陵山阜,曰: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晋张勃吴录);“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孙文建国方略也说:“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而其位置上乃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而又恰居长江下游两岸最丰富区域之中心,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山川形势和帝王之都影响着南京人的胸襟,使南京文化既有南方文化的精致,又有皇家文化的大气。南京人比北方人聪明,又比南方人豪爽侠义;南京
47、人眼光比中原人开放,又比两广人正统。直到今天,南京生活节奏慢于北京和上海,又比内陆城市信息灵通;南京学者进得书房出得世界,既有安静的书桌定心于研究,也能紧跟潮流,追逐时尚。(三)南京的文化高潮论述南京传统建筑风格的生成,不能不提及南京历史上几度文化高潮。六朝和南唐时期的南京,文采风流细数不尽。王羲之父子、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戴逵、嵇康、谢脁、沈约、顾闳中、徐熙、董源一大批顶尖级的文学家艺术家活动于这块土地;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谢赫古画品录、嵇康声无哀乐论一大批代表古代文艺理论高峰的著作也诞生于此;昭明太子萧统在此主持编纂了文选。用“六朝烟水”形容六朝之都的文化,正所谓“江南卖菜佣亦有江
48、南烟水气也”(清陈作霖凤麓小志)。南京至今尚存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王谢故居、周处读书台、珍珠河等六朝、南唐遗迹。从永嘉之乱开始,中原士族数度南迁,将中原文化带到了江南,潇洒流丽的江南艺术精神渐渐发生了变化。明朝是第一个在南京建都的的大一统王朝。明初,朱元璋向全国 10余万工匠,聚居于城南织锦坊、颜料坊、铜作坊、铁作坊、弓箭坊、鞍辔坊、银作坊、踹布坊等 18 个坊以及剪子巷、船板巷、箍桶巷、染坊巷、胭脂巷、南伞巷、北伞巷、扫帚巷等小巷内,由此带来商贾的云集和人口的猛增,带来城南网巾市、绒庄街、绫庄巷、纱帽巷、扇骨营、香铺营、糖坊廊、明瓦廊、估衣廊等密集的商市。朱棣迁都以后,南京作为留都,其政
49、治中心的地位不复存在,手工业和商业却更为迅猛地发展起来。明中晚期,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经济极度繁荣,江南士大夫文化蔚成体系。南京的文化形态,从明前期皇家文化主导转向明中晚期士大夫文化与市民文化、商人文化交融混杂;南京的建筑形态,也从明前期以皇室建筑为主导、以手工作坊和商市为基垫转向明中晚期民用建筑成为主导性的建筑形式。民用建筑不再推崇王者气势,而追求实用和舒适,商贾大户的大型宅院如“九十九间半”者,在城南拔地而起,士大夫建造园林居所也蔚成风气。南京老城街坊民居园林的基本格局在有明一代奠定。清代,南京仍然是富甲一方的东南重镇,康熙、乾隆两朝皇帝各六次南巡,南北人口在这里汇集,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有清一代的文学名著桃花扇、红楼梦、儒林外史,都以南京为背景创作,宫殿、陵寝、寺庙、园林、府衙、会馆、民居等各类建筑在这里蔚成大观,南京建筑的兼容性格于清代真正形成。今天,南京文化仍然会通南北,南京方言甚至接近北方语系,其成因当追溯到永嘉乱后北人南迁,与南京作为首都和东南经济文化重镇、原住居民少而四方人口杂处不无关系。南京现存的古代建筑,大部分是清代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