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年手足口病课件.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6483923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7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手足口病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4年手足口病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4年手足口病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4年手足口病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4年手足口病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城关区手足口病 疫情通报,兰州市城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 缪晓兰,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2,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的 2、4、5、7、9、10、16 型等,B组的1、2、3、4、5 型等;肠道病毒71型(EV71);埃可病毒(Echovirus,

2、 ECHO)等。其中以EV71及CoxA16型较为常见。,3,病毒的抵抗力,4,流 行 病 概况,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正式命名“手足口病” 。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5,流 行 特 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

3、行。,6,流行病学,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

4、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7,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一般病例: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有些人又称它为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的四不特征(口腔溃疡后会感疼痛);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8,9,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10,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2008-2013年城关区手足口病发病数统计,2013年全年疫情情况,全区手足口病发病情况:2013年我区共报告手

5、足口病810例,发病率为63.39 /10万,占丙类传染病发病(2035例)的39.80%,其中报告1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无死亡病例报告。,12,地 区 分 布,13,2013年城关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比较集中且前五位的街道有:雁北街道132例、东岗街道98例、雁南街道91例、拱星墩街道48例、靖远路街道43例。发病前五位的街道发病特点为都具有聚集病例发生,且流动人口居住比较集中 。,手足口病时间分布图,14,2013年直报系统报告810例。5月、6月、7月为发病高峰,随后有所下降,10月、11月又呈现发病的小高峰,主要原因与幼托机构、学校在校时间的人群接触频率有关,导致发病数有所反弹。,手足

6、口病职业、年龄分布图,15,报告病例数中发病年龄分布040岁组,以1、2、3、4、年龄组发病数最高,分别占发病数的17.65%、16.30%、19.13%、21.11%、;男女性别比为1.4:1,职业以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发病为主,分别占发病数的48.40%、43.70%、6.91%。,2013年全年疫情情况,患者临床表现以手足口部位红色疱疹为主,多数患者有口腔粘膜疹,部分病例伴有发热症状。报告的810例病例中除1例报告为重症,其余全为轻型病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 我中心共采集手足口病病例标83例,分别送往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其中EV71感染病例19例,CoxA16感染病例

7、11例,其他肠道病毒感染5例。,16,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2014年1月1日-4月7日手足口病疫情情况,2014年1月1日至4月7日城关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6例,发病率1.25/10万,与去年同期(33例)相比下降51.52%。 地区分布:报告病例数较多的街道为盐场路街道3例, 渭源路街道3例, 焦家湾街道2例。 时间分布:二月份1例,三月份12例,四月1日-7日3例。报告的病例中,年龄最小的为1岁,最大为8岁,托幼儿童8例,散居儿童7例,学生1例。无重症病例报告,无死亡病例,对具有聚集性病例托幼机构建议停班1所。,17,防 控 建 议,手足口病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严重危害儿

8、童健康。(1)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预检分诊,专辟诊室(台)接诊发热、出疹的病例。增加候诊及就诊等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或更换使用一次性手套;(3)诊疗、护理手足口病病例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仪器、体温计及其他物品等要及时消毒;(4)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5)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18,防 控 建 议,根据(兰教发 2008 69号 ):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2周;1周内累计出现6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建议托幼机构停园2周;出现1例及以上重症或死亡病例,建议托幼机构停园2周。 希望各医疗机构完整、及时、准确的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幼托儿童和学生的工作单位必填,填写就读学校名称、年级、班级。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管理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防 控 建 议,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和检测中要求http:/ QQ群:69609902 疾控中心电话:8436502,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