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类型【解析版】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6482262
  • 上传时间:2019-04-13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23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解析版】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资源描述:

    1、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题)说明:1本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长:90 分钟。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指定地方,不得更改答题区,在试卷上做答无效,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7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9 小题,每题 3 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错选不得分。1.寓言“刻舟求剑”中的“儒侠”找不到掉入水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考系是:( )A. 掉入水中的剑 B. 岸边的树木C. 流动的河水 D. 乘坐的小船【答案】D【解析】【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2、否则是运动的。【详解】人记下的是剑相对于船的下落位置,故是以船为参考系,故 D 正确。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路程 B. 质量 C. 速度 D. 时间【答案】C【解析】【分析】矢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而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详解】矢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而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路程、质量和时间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是标量,故 A、B、D 错误;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 C正确。3.“打的”是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方式之一,除了等候时间、低速行驶时间等因素外,打车费用还取决于出租车行驶的:( )A. 位移 B. 路程 C. 平均速度 D. 加速度【答案】B

    3、【解析】【分析】位移为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而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打车费用还决定于出租车行驶的路程。【详解】打车费用还决定于出租车行驶的轨迹的长度,即决定于路程,故 B 正确。4.某游泳运动员在标准泳池进行 50m 的蛙泳比赛中,以 30.68s 的成绩获得金牌。高科技记录仪测得她冲刺时的最大速度为 4.0m/s。则她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A. 1.63m/s B. 0.65m/s C. 2.0m/s D. 4.0m/s【答案】A【解析】【分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 直接计算即可。【详解】运动员的位移为 50m,运动时间为 30.68s,故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4、故 A 正确。5.物体沿某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为 7.0m/s,经 2.0s 速度变为了11.0m/s,则物体在这 2.0s 内的位移大小为:( )A. 10m B. 12m C. 18m D. 24m【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推论 ,即可求出物体在 2s 内的位移。【详解】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知,2s 内物体位移,故 C 正确。6.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或者解释中,正确的是:( )A. 飞机投弹,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必能击中目标B. 尽管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但地面上的人竖直向上跳起后,还是会落到原地C. 足球被踢出后继续向

    5、前运动,是因为足球被踢出后持续受到向前的冲力D. 汽车行驶速度越大,需要刹车距离也越大,是因为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惯性,惯性大小的量度是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详解】飞行的飞机投弹时,炸弹做平抛运动,在目标的正上方投弹,炸弹由于惯性,会继续往前运动,不能击中目标,故 A 错误;尽管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但地面上的人竖直向上跳起后。还是会落到原地。这是因为人与地球具有相同的速度,故 B 正确;足球被踢出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故 C 错误;惯性大小的量度是质,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 D 错误。7.关于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

    6、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增大B. 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C. 速度变化时,加速度可能不变D. 加速度变化时,速度可能不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故 A 错误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故 B 错误速度变化时,加速度可能不变,比如匀变速运动,故 C 正确加速度变化时,可知速度变化量一定不为零,则速度一定变化,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8.对

    7、于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若有弹力,则它们之间也一定会有摩擦力B. 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它一定是静止的C. 物体所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该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 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与该物体受到的压力成正比【答案】D【解析】【分析】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包括: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且挤压(即有弹力) ,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正压力有关。受到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是运动的,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详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包括: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且挤压(即有弹力

    8、) ,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则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若有弹力,则它们之间不一定会有摩擦力,故 A 错误。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故 B 错误。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与该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 C 错误。由 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故 D 正确。9.两个物体甲和乙,质量分别为 m 甲 =2.0kg,m 乙 =1.0kg,甲从 10m 高,乙从 5m 高处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其中 g=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由 ,而 ,因此两者同时着地B. 两者落地的速度之比为C. 两者落地的速度之比为D. 两者落地的时间之比为【答案】

    9、D【解析】【分析】甲乙两物体均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公式即可判断下落时间与落地速度的比值。【详解】甲乙两物体均做自由落体运动,由 可知,下落时间 ,只与高度有关,而 ,则下落时间比为 ,故 A 错误,D 正确;由 可知,落地速度之比为 ,故 BC 错误。二、多项选择题,共 4 小题,每题 5 分,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 5 分,漏选得 3 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0.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 3.0N 和 5.0N,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可能为:( )A. 1.6 B. 2.0N C. 4.3N D. 8.1N【答案】B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两个力的合力范围:【详解】两个力的合

    10、力范围为 ,即 ,故 BC 正确,AD 错误。11.在下图所示的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答案】AC【解析】【分析】图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详解】 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A 图中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图中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 图中物体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D 图中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 AC 正确,BD 错误。12.如图一质量为 m 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到与水平方向成 37的拉力 F 作用,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 mgB.

    11、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FC. 当拉力变大时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变大D. 当拉力变小时,地面受到的压力变大【答案】C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受力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并进行正交分解,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并讨论即可。【详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有: ,竖直方向有: ,则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故 AB 错误;当拉力增大时,摩擦力 也增大,故 C 正确;当拉力变小时, 减小,则 增大,故 D 正确。13.图为某城市观光电梯的示意图,游客由首层搭载该电梯从静止开始上升,设向上为正方向,电梯的加速度 随时间 变化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12、 )A. 经过 42 秒,游客又回到首层B. 在 010 秒,游客处于超重状态C. 在 3042 秒,游客处于超重状态D. 电梯匀速运动历时 20 秒【答案】B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超重与失重,明确超重与失重的含义结合图像即可判断。【详解】游客由首层搭载该电梯从静止开始上升, 内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即加速度方向向上,游客处于超重状态, 内加速度为零,游客做匀速直线运动, 内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即加速度方向向下,游客处于失重状态,故 BD 正确,C 错误;整个过程中电梯一直在向上运动,故经过 42s,游客不会回到首层,故 A 错误。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3 分)三、实验题

    13、,共 2 小题,16 分。14.某同学为了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设计了下面的实验,他选择的器材有:一条弹簧、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铁钉、几个钩码(单个质量 100 克) 、刻度尺。他的实验步骤如下:(1)先将长木板放置在实验台上,有定滑轮的一端伸出桌外,并调水平(2)把弹簧的一端用铁钉固定在木板上合适的位置(3)弹簧的另一端用细绳连接,细绳跨过定滑轮可连接钩码(4)再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用刻度尺量出对应弹簧的总长度,把数据记录在他设计的表格中请完成下面的问题:a)实验用的弹簧原长 L=_b)从他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c)从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

    14、=_【答案】 (1). 10.0cm (2). 从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3). 100.0N/m【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根据数据表格分析并由公式 即可计算出弹簧劲度系数的大小。【详解】 (a)由数据表格可知,不挂钩码时弹簧原长为 10.0cm。(b)由数据表格可知,当增加一个钩码时,弹簧伸长了 1.1cm;增加两个钩码时,弹簧伸长了 2.1cm;当增加三个钩码时,弹簧伸长了 3cm;当增加四个钩码时,弹簧伸长了 4cm;由此可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c)由 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5.在探究“加速度

    15、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请完成下面的问题:(1)实验分两步,先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物体所受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_。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下面的做法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有:( )A把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适当抬高B连接小车与定滑轮的细绳要调成与木板平行C为了让小车的加速度大些,应该尽可能增加钩码个数D将连在小车后的纸带尽可能放平顺,以减小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3)如图为某同学实验后,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作出的 图像,可以判断该同学在实验中存在问题主要有:_

    16、。【答案】 (1). 控制变量法 (2). ABD (3).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平衡摩擦力时木板抬得过高:2、在研究 a-F 的关系时,增加砝码个数没有保持砝码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考查实验操作中的误差分析以及图像分析。【详解】 (1)物理学中对于多变量的问题,通常采用控制变量法。(2)A 项中把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适当抬高,可减小小车与木板的摩擦力,可减小实验误差,故 A 正确;B 项中连接小车与定滑轮的细绳要调成与木板平行,可减小绳子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同时保证绳子的拉力可充当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可减小实验误差,故 B 正

    17、确;C 项中尽可能增加钩码的个数会使钩码的质量不能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前提条件,使得不能将钩码的重力当做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故 C 错误;D 项中将连在小车后的纸带尽可能放平顺,以减小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可减小实验误差,故 D 正确。(3)由 图像可知,在 F=0 时,小车的加速度不为零,说明平衡摩擦力时木板抬得过高;图像后面出现弯曲的形式,说明增加砝码个数没有保持砝码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四、计算题,共 3 小题,37 分,要用适当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过程,有单位的物理量要带上相应单位,只有结果不能得分。16.质量 m=1.4kg 的物体,从距地面高度 h=16.2m 处自由释放,空

    18、气阻力忽略不计,g=10m/s2,求:(1)物体下落 1 秒时的速度多大(2)物体在下落 1 秒内的平均速度多大(3)物体落地前 1 秒内的位移多大【答案】 (1) (2) (3)【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由落体运动,根据 可求解下落 1 秒的速度;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 1秒内的平均速度;根据位移公式求得下落总时间,即可求得落地前 1 秒内的位移。【详解】解:(1)由题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当 t=1s即下落 1 秒时的速度: (2)由: ,当 t=1 秒时,代入数据得: (3)当物体落地时:得: ,即落地总时间为 1.8s 所以令: 所以落地前 1 秒的位移:17.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

    19、,前 10s 内以 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汽车在 8s 末的速度大小 v (2)汽车在前 10s 内的位移大小 x【答案】 (1) (2)【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基本应用。【详解】解: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 (1)当 ,代入数据得: (2)由 ,令 ,代入数据得:1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 m=2.0kg 的物块,在拉力 F=12.0N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 4.0s 内物块运动距离为 8.0 米。已知拉力 F 与水平方向夹角 =37,sin37=0.6,cos37=0.8, 求:(1)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 (1) ;(2) 【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 , 。(2)物块受力图如下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由摩擦力公式得:解得: 。 点睛:本题是已知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的问题,关键是先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解析版】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48226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