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类型【解析版】广东省揭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6482090
  • 上传时间:2019-04-13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161.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解析版】广东省揭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资源描述:

    1、揭阳市 20182019 学年度高中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理 科 综 合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内质网呈网状结构有利于物质的运输B.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有利于携带和运输氧C. 神经细胞有丰富的突起,有利于信息的传递D. 细胞的生长,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答案】D【解析】【分析】内质网是单层膜的细胞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神经细胞有很多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详解】内质网由单层膜构成,呈网状结构,有利于物质的运输,A 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2、细胞核和细胞器,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有利于氧气的运输,B 正确;神经细胞有丰富的突起,可以与多个细胞发生联系,有利于信息的传递,C 正确;随着细胞的长大,细胞膜面积变大,但是相对表面积减小,因此不利于细胞充分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 错误。2.硫化叶菌是一种极端耐酸耐热的需氧型细菌,它既可以营自养生活,也可以利用遗体残骸的有机物营异养生活。下列关于硫化叶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 硫化叶菌 DNA 对热稳定性较高B. 硫化叶菌能进行有氧呼吸C. 硫化叶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并放氧D. 硫化叶菌可发生基因突变【答案】C【解析】【分析】硫化叶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 原核细胞

    3、 真核细胞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 110um) 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等【详解】由于硫化叶菌极端耐酸耐热,说明其 DNA 对热稳定性较高,A 正确;硫化叶菌是一种需氧型细菌,所以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B 正确;

    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硫化叶菌可以营自养生活,即其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但是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氧气,C 错误;硫化叶菌是一种细菌,遗传物质是 DNA,可以发生基因突变,D 正确。3.用打孔器制取土豆片并均分为 9 份,分别称重(W 1) ,并浸泡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材料取出,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并分别称重(W 2)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W 2-W1)的大小与 NaCl 溶液的浓度呈负相关B. NaCl 溶液浓度为零的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土豆片的重量仍为 W1C. 随着 NaCl 溶液浓度的增大,植物细胞失水的速率逐渐加快D. (W 2-W1)的数值为零时,

    5、NaCl 溶液的浓度即为土豆细胞液的等渗浓度【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提供信息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当 NaCl 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时,细胞略有吸水,但是有细胞壁的保护,所以重量增基本不变;当 NaCl 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且重量减轻。因此随着 NaCl 溶液浓度的增加,W 2先基本不变后降低。【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随着 NaCl 溶液浓度的增加,W 2先基本不变后降低,因此(W 2-W1)的大小与 NaCl 溶液的浓度呈负相关,A 正确;NaCl 溶液浓度为零的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土豆片细胞略有吸水,所以土豆片的重量应该大于 W1

    6、,B 错误;随着 NaCl 溶液浓度的增大,与细胞液浓度的差值变大,因此植物细胞失水的速率逐渐加快,C 正确;(W 2-W1)的数值为零时,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动态平衡,说明 NaCl 溶液的浓度即为土豆细胞液的等渗浓度,D 正确。4.2015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 DNA 修复的细胞机制研究领域有杰出贡献的托马斯林达尔等三位科学家。生物细胞内的 DNA 分子受到损伤以后有自我恢复结构的现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细胞内受损 DNA 的自动切除过程需要 DNA 连接酶的参与B. DNA 修复过程中所需的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等特点C.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没有参与 DNA 合成的酶D. 细胞内 DN

    7、A 修复过程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主要是葡萄糖【答案】B【解析】【分析】DNA 损伤修复是在多种酶的作用下,生物细胞内的 DNA 分子受到损伤以后恢复结构的现象。DNA 损伤修复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基因突变的机制,衰老和癌变的原因,还可应用于环境致癌因子的检测。【详解】细胞内受损 DNA 的自动切除过程需要限制酶的参与,A 错误;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等特点,B 正确;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少量的 DNA,因此细胞质中也有参与 DNA 合成的酶,C 错误;细胞内 DNA 修复过程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ATP,D 错误。5.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可分为两类: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为研究某种

    8、矮生南瓜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有促进正常南瓜茎伸长的作用B. 赤霉素和生长素对促进矮生突变体南瓜茎伸长几乎不起作用C. 生长素对促进南瓜茎伸长具有两重性的特点D. 矮生南瓜属于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 a、b 可推知,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以促进正常南瓜茎的生长,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具有两重性,体现正常南瓜茎对其敏感性更高;如果激素对南瓜茎作用后,南瓜茎有所改变,说明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如果南瓜茎没有任何改变,说明不是。【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有促进正常南瓜

    9、茎伸长的作用,A 正确;据图分析,喷施赤霉素或生长素对促进矮生突变体南瓜茎伸长几乎不起作用,B 正确;由图 b可知,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正常的南瓜茎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正常的南瓜茎的生长,说明生长素对促进南瓜茎伸长具有两重性的特点,C 正确;由图 a、b 可知,喷施赤霉素或生长素不能使矮生南瓜的茎恢复至正常,说明激素对矮生南瓜的茎不起作用,由此可推测该矮生南瓜不属于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D 错误。6.科学实验中经常要用到一些试剂,下列各选项中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 实验 试剂 作用A. 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 台盼蓝 对酵母细胞染色,计数时只统计染色的细胞B. 观察 DNA 和 RNA

    10、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 检测花生组织中的脂肪 酒精 洗去浮色D.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 丙酮 提取红细胞中的脂质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有关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详解】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活菌计数时,可以用台盼蓝进行染色,而被台盼蓝染色的是死菌,不能被染色的才是活菌,A 错误;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 正确;检测花生组织中的

    11、脂肪实验中,染色后需要用 50%的酒精洗去浮色,C 正确;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过程中,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D 正确。7.弃耕的茶园会发生群落演替现象。请回答有关问题。(1)茶园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群落的_。(2)弃耕茶园演替到森林阶段后,群落中还能找到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此现象说明群落的演替是一个_过程。(3)在调查某茶园中茶尺蠖的种群密度时发现,茶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体色(S)对灰体色(s)是显性,但林地中黑体型数量较少,最高分布比例仅为 35%,有些区域目前甚至没有黑体型

    12、的分布。 依据现代进化理论对此现象作出合理解释:_【答案】 (1). 物种丰富度 (2). 优势种取代(一些在竞争中占据了优势的种群取代了原来一些种群的优势地位) ,而不是取而代之 (3). 黑体型茶尺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弱,繁殖留下后代的机会少,逐渐造成种群中黑体色基因频率小于灰体色基因频率【解析】【分析】群落的演替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题干中弃耕的茶园发生的是次生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详解】 (1)物种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根据题意分析,弃耕茶园演替到森林阶段后,群落中还能找

    13、到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说明群落的演替是一个优势种取代过程。(3)根据题意分析,黑体型茶尺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弱,繁殖留下后代的机会少,逐渐造成种群中黑体色基因频率小于灰体色基因频率,所以林地中黑体型数量较少,最高分布比例仅为 35%,有些区域目前甚至没有黑体型的分布。【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物种丰富度、群落演替等的相关知识点,并能够合理的解释黑体型茶尺蠖分布较少甚至没有的原因。8.为探究影响光合速率(单位: molm-2s-1)的因素,科研人员利用玉米和大麦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下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1)O 2以_方式进出叶肉细胞。(2)比较_的光合速率,可得出植物的光合作用

    14、受 O2浓度的影响。(3)如果将长势相同的玉米和大麦幼苗共同种植在一个透明密闭的装置中,保持题干中的条件和 21%的 O2环境,一段时间后,_幼苗先死亡。理由是_。【答案】 (1). 自由扩散 (2). 大麦在 CO2相同而 O2浓度不同条件下 (3). 大麦 (4).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玉米的光合速率比大麦高得多,且玉米能利用低浓度 CO2进行光合作用,大麦不能【解析】【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图中实验的自变量有植物的种类、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分析曲线图:图中具有三组对照实验,氧气浓度为 21%时的玉米和大麦的对照实验;不同氧气浓度的大麦的自身对

    15、照实验;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的对照实验。【详解】 (1)氧气进出植物叶肉细胞等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2)据图分析,在 CO2相同而 O2浓度不同条件下,大麦的光合速率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受 O2浓度的影响。(3)将长势相同的玉米和大麦幼苗共同种植在一个透明密闭的装置中,保持题干中的条件和 21%的 O2环境,玉米的光合速率比大麦高得多,且玉米能利用低浓度 CO2进行光合作用,而大麦不能,因此一段时间后,大麦幼苗先死亡。【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光合作用的场所以及各阶段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能够利用单一变量的原则准确分析曲线图,确定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再结合题意进行准

    16、确分析。9.为了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研究人员选取若干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白鼠(血糖浓度均为 0.9g/L)均分成 A、B、C 三组,分别注射少量且等量的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溶液和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C 组注射的生理盐水中的 Na+、Cl -进入血浆后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实验中,可利用小白鼠的排尿反射来采集尿液,鉴定尿液中是否出现葡萄糖。完成该反射时,兴奋通过突触以_的方式传递。(2)根据实验结果推测,A 组小白鼠注射肾上腺素后,小鼠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增加,原因是_。(3)据报道富硒大米有多种保健功能,如增强免疫力、降血糖等。为验证硒能增强机体

    17、的免疫功能,某研究小组用小鼠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组别 A 组 B 组 C 组饲喂的饲料 适量含硒的鼠粮 ? 等量含免疫增强剂的鼠粮用羊红细胞作为抗原处理小鼠两周,测得体内抗体的含量+ + + + + + + + +注:“+”越多表示抗体含量越高。实验过程中,B 组小鼠应饲喂_。实验结果表明,硒增强了小鼠的体液免疫,依据是_。【答案】 (1). 维持血浆渗透压 (2). 神经递质 (3). 注射肾上腺素后小白鼠血糖浓度升高,当血糖水平升高时,会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 (4). 等量不含硒的鼠粮 (5). A 组小鼠体内的抗体的数量明显高于 B、C 组【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

    18、和图形分析,该实验设计了 3 组,C 组为对照组,A、B 组为实验组;每组所注射的物质不同,其中 A 组注射的是肾上腺素溶液,B 组注射的是胰高血糖素溶液,二者都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说明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关系。【详解】 (1)血浆中的 Na+、Cl -主要其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作用;在反射弧中,兴奋通过突触时以神经递质的方式进行传递。(2)A 组小白鼠注射肾上腺素后,血糖浓度不断升高,会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因此小鼠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增加。(3)根据题意分析,实验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因此 B 组应该饲喂等量不含硒的鼠粮;根据表格

    19、分析,A 组小鼠体内的抗体的数量明显高于 B、C 组,说明硒增强了小鼠的体液免疫。【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三条曲线,明确 C 组为对照组,A、B 组为实验组,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关系。10.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直毛与分叉毛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数量: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雌蝇 605 603 202 209雄蝇 610 599 198 207请回答:(1)运用_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判断灰身是_(填“显性”或“

    20、隐性” )性状。(2)上表中所有子代果蝇的基因型最多可能有_种。(3)若直毛为显性性状,分叉毛为隐性性状,请用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该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要求:写出一个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_【答案】 (1). 统计学 (2). 显性 (3). 12 (4). 第一种答案:杂交组合:直毛雌果蝇直毛雄蝇 预期结果:若雌果蝇均为直毛,雄果蝇有直毛和分叉毛(或分叉毛仅为雄蝇) ,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若雌果蝇和雄果蝇中均有直毛和分叉毛,且分离比均为 3:1,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第二种答案:杂交组合:分叉毛雌果蝇直毛雄蝇 预期结

    21、果:若雌果蝇均为直毛,雄果蝇均为分叉毛,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若雌果蝇和雄果蝇中均有直毛和分叉毛,且分离比均为 1:1,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若只分析灰身和黑身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雌雄果蝇中灰身:黑身均为3:1,说明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性状,且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 Aa;若只分析直毛和分叉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雌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均为1:1,说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 X 染色体上,且亲本的基因型为 Bb、bb或 XBXb和 XbY。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或 AaXBXb、AaX

    22、 bY。【详解】 (1)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子代雌雄果蝇中灰身:黑身均为 3:1,说明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性状。(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则表格中后代的基因型最多出现了 34=12 种。(3)已知直毛为显性性状,分叉毛为隐性性状,但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或 X 染色体上,则可以有两种方案:一是选择直毛雌果蝇与直毛雄蝇杂交,若后代雌果蝇均为直毛,雄果蝇有直毛和分叉毛(或分叉毛仅为雄蝇) ,说明该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若雌果蝇和雄果蝇中均有直毛和分叉毛,且分离比均为 3:1,则该对等

    23、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二是选择分叉毛雌果蝇和直毛雄蝇杂交,若后代雌果蝇均为直毛,雄果蝇均为分叉毛,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若雌果蝇和雄果蝇中均有直毛和分叉毛,且分离比均为 1:1,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问题,能够分别分析两对性状在后代雌雄性中的分离比,进而判断亲本可能的基因型。11.利用微生物降解可以将废弃烟草的茎秆制成有机肥。某实验小组尝试用实验室微生物筛选方法,筛选出耐高温的纤维素分解菌,请回答下列问题:(1)纤维素分解菌是一类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它包括 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

    24、种组分,其中能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的酶是_。(2)利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操作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纯化过程中,不需要下列哪种仪器?_(填“酒精灯” “培养皿” “显微镜” “无菌水”)。(3)若要分离出耐高温的能分解纤维素的真菌,同时抑制细菌的繁殖,可采取的措施是:培养基中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_(答出 2 点) 。(4)纤维素分解菌也能以葡萄糖为碳源,但是实验室中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一般选用纤维素粉而不选用葡萄糖,该培养基不选用葡萄糖作为碳源的原因是_。(5)为了鉴別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中要加入_以形成红色复合物。甲同学在实验时筛选得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_有关。

    25、【答案】 (1). 葡萄糖苷酶 (2). 显微镜 (3). 并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在高温环境下培养 (4). 葡萄糖是微生物均可利用的碳源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时,能分解纤维素和不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都能生存(利用葡萄糖),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5). 刚果红 (6). 量与活性【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筛选出耐高温的纤维素分解菌,该细菌具有耐高温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筛选的时候应该选择高温环境和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即 C1酶、C x酶、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详解】 (1

    26、)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葡萄糖苷酶能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2)利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操作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纯化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培养皿,也需要用到无菌水,但是不需要用显微镜观察。(3)耐高温的纤维素分解菌具有耐高温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而其他微生物没有这些能力,因此若要分离出耐高温的能分解纤维素的真菌,同时抑制细菌的繁殖,可采取的措施是:培养基中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并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在高温环境下培养。(4)葡萄糖是微生物均可利用的碳源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时,能分解纤维素和不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都能生存(利用葡萄糖),不能起到筛选作用,因此实验室中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一般选用纤维素

    27、粉而不选用葡萄糖。(5)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降解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透明降解圈的大小与纤维素酶的量与活性有关。【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微生物培养和分离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耐高温的纤维素分解菌独有的特点创造条件将其与其他微生物分离。12.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分泌,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球蛋白。下列是通过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请回答相关问题:(1)与植物细胞融合相比较,途径 1 中的过程特有的诱导方式是用_处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筛选,其最终的目的是_

    28、。(2)在途径 2 中,将 mRNA 逆转录为 cDNA 再进行 PCR 扩增被称为 RT-PCR 技术,RT-PCR 过程需要的酶有_;利用此技术扩增 X 基因时,设计两种引物的碱基序列的主要依据是_;同时为了便于扩增后的 X 基因与质粒连接,常在两条引物上设计加入不同的限制酶酶切位点,主要目的是_。(3)1991 年,英国科学家将人的 1-抗胰蛋白酶基因导入绵羊受精卵中,成功从其中 4 只转基因母绵羊的乳汁中获得了药用的 1-抗胰蛋白酶。这些药物蛋白质的活性比上述转基因工程菌生产的蛋白质高且稳定,原因是:_。【答案】 (1). 灭活的病毒 (2). 筛选出能产生所需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9、(3).逆转录酶和 Taq 酶 (4). X 基因两端的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 (5). 使 X 基因能定向插入表达载体,减少自连 (6). 与细菌相比,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含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可对分泌蛋白质进行修饰、加工【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两个过程,其中表示动物细胞融合,即骨髓瘤细胞与细胞 A(已经免疫的 B 淋巴细胞或浆细胞)融合的过程,形成的 Y 细胞是杂交瘤细胞;表示动物细胞培养和筛选的过程;表示从浆细胞中提取 mRNA 的过程;表示逆转录形成 X基因(控制抗体合成的基因)的过程;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结构甲)的过程,表示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

    30、详解】 (1)途径 1 中的过程表示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细胞融合相比,其特有的诱导方式是用灭活的病毒处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筛选,最终得到的是能产生所需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2)通过逆转录获得 cDNA 的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在利用 PCR 技术扩增 cDNA 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即 Taq 酶;利用 PCR 技术扩增 X 基因时,设计两种引物的碱基序列的主要依据是 X 基因两端的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为了便于扩增后的 X 基因与质粒连接,常在两条引物上设计加入不同的限制酶酶切位点,进而使 X 基因能定向插入表达载体,并减少自连。(3)与细菌相比,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含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可对分泌蛋白质进行修饰、加工,所以利用绵羊受精卵为受体细胞获得的药物蛋白质的活性比上述转基因工程菌生产的蛋白质高且稳定。【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体液免疫等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并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解析版】广东省揭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48209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