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79461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解析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张家口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考试高一年级生物试卷1.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病毒和其他生物一样,也具有细胞结构B. 一种病毒一般含有两种核酸C. 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D. 病毒的核酸存在于拟核中【答案】C【解析】【分析】病毒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DNA 或者 RNA,根据核酸不同分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病毒抗原的特异性决定于衣壳蛋白,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最基本的生物特征增殖。【详解】病毒无细胞结构,A 错误;一种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DNA 或者 RNA,B 错误;病毒的繁殖只在宿

2、主的活细胞中进行,C 正确;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不具有拟核结构,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病毒的结构特点,对于病毒知识点的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图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在生物体内约有 20 种B. 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来自和C. 结构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全部都参与脱水缩合D. 结构在每种蛋白质内都有 20 种【答案】A【解析】氨基酸的种类由 R 基决定,R 基约有 20 种,所以氨基酸的种类约有 20 种,A 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的水,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B 错误;氨基酸的脱水过程中,氨基和羧基一般不来自 R 基,C

3、错误;结构在每种蛋白质内最多有 20 种,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根据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判断水中元素的来源,并明确 R 基团上的氨基或羧基一般不参与脱水缩合。3. 用水解法研究下列物质,水解终产物不都是葡萄糖的是( )淀粉 蔗糖 乳糖 麦芽糖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糖类是否能够水解及水解后的产物,可将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二糖是由两分子的单糖构成的,多糖是由多分子的单糖构成的。【详解】淀粉属于多糖,多糖的基本单位为葡萄糖,错误; 蔗糖属于二糖,水解产物是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正确; 乳糖属于二糖,水解产物是一分子的葡

4、萄糖和一分子的半乳糖,正确; 麦芽糖属于二糖,水解产物是两分子的葡萄糖,错误;据此可知,符合题意的有,B 正确。4.如图是真核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和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B. 分布于上的叶绿素的合成需要 MgC. 和上分布的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相同D. 中除了含有相关的酶,还含有少量 DNA【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中甲是线粒体,乙是叶绿体;是外膜、是内膜、是叶绿体的类囊体、是基质。【详解】A、和分别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A 正确;图中表示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其上的叶绿素合成需要 Mg,B 正确;是外膜

5、和是内膜,两种膜的功能不完全相同,故膜上分布的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不完全相同,C 错误;表示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质,在线粒体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关的酶,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并且两基质中均含有少量 DNA,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明确图中数字编号指代名称;识记生物膜的组成成分;识记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识记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各阶段发生的场所等。5.经检测,刚挤出的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分子式分别为:C 12H22O11和 C1864H3012N168O2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是A. 脂肪和核酸 B. 乳糖和

6、蛋白质 C. 乳糖和核酸 D. 蔗糖和蛋白质【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中的糖类与蛋白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C 12H22O11是一种二糖,存在于鲜牛奶中,因此是乳糖;C 1864H3012N168O221是一种含有C、H、O、N 四种元素的高分子化合物,所以是蛋白质。综上所述,B 正确,A、C 、D 均错误。【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细胞中的糖类的种类、分布与元素组成, 明确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及其元素组成。6.根据下列概念图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若甲中 a 和 b 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 d 可以代表原核生物B. 乙图能

7、体现酶(c)、蛋白质 (a)和固醇类物质(b)的关系C. 丙图表示糖类(b)和糖原(a) 的关系D. 丁图可体现出细胞(c)、核糖体 (a)和线粒体(b)的关系【答案】B【解析】【分析】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 D。 2、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 、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 、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3、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 RNA。【详解】若甲中 a 和 b 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因为两者均是原核生物,所以 d 可以代表原核生物,A 正确;乙图如 c 表示酶

8、,则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与固醇类物质无关系,B 错误;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若 a 为脂肪,b 可表示脂质,C 正确;真核细胞中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故丁图可体现出细胞(c) 、高尔基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D 正确。故选 B。7.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水涨破B. 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C. 观察线粒体利用了甲基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D.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观察线粒体选用健那绿染液,呈蓝绿色,C 错误。考点:

9、本题考查线粒体的观察,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的识记。8.假设将标号为甲、乙、丙的同一种植物细胞(假设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同,实验前后细胞均保持活性)分别放在 a、b、c 三种不同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所示状态(原生质层不再变化) 。据图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为 abc 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为 abc实验后丙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 实验后细胞液浓度丙乙甲A. B. C. D. 【答案】B【解析】据甲乙丙 3 个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判断,3 个细胞丙失水最多,然后是乙,最后是甲(几乎没有失水) ,说明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为 abc,错误;一般来讲,质壁分离后的活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10、和细胞外液浓度基本是相等的,根据图中 3 个原生质层的体积判断细胞液浓度是甲乙丙,所以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为 abc,错误;由图中实验后原生质层的体积分析可知丙细胞失去的水最多,原生质层的体积最小,所以其吸水能力最强,正确;根据图中 3 个原生质层的体积判断细胞液浓度是丙乙甲,正确,B 正确。9.某同学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实验处理和现象如下表:实验组 5 分钟的现象 再过 5 分钟 滴加清水 5 分钟 0.3g/mL 蔗糖溶液 x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0.5g/mL 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1mol/LKNO3溶液 质壁分离 复原 z

11、1mol/L 醋酸溶液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以下是对上表的推断或对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 x 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B. y 为质壁分离,原因是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C. z 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D. 组无变化,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答案】D【解析】【分析】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再放入清水中质壁分离自动复原。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1)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2)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3)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详解】由

12、于 0.3g/mL 蔗糖溶液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所以 x 为质壁分离,A 正确;由于 0.5g/mL 蔗糖溶液过大,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因此 y为质壁分离,且滴加清水后不能复原,B 正确;由于 1mol/LKNO3 溶液中的 K 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能通过主运输进入细胞,所以可自动复原;又因有细胞壁的保护,所以滴加清水后,z 为细胞吸水而体积稍微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C 正确;组中由于加入的是1mol/L 醋酸溶液,导致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所以细胞不再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因而观察到的细胞大小无变化,D 错误。10.将相同的 4 组新鲜马铃薯条分别浸入 4

13、种溶液中,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溶液 质量变化率 +8% -6% -4% 0A. 的浓度最低 B. 的浓度较低C. 的浓度最高 D. 可能是蒸馏水【答案】A【解析】只有溶液中的马铃薯条吸水质量增加,据渗透作用原理可知,溶液浓度最低,A 正确;、溶液中马铃薯条失水,且 中的马铃薯条失水比 的多,、 溶液浓度都大于细胞液浓度,且溶液浓度比溶液浓度高,B 错误;中无明显变化,既不吸水也不失水,其溶液浓度与马铃薯条细胞液浓度相当,浓度比和小,C 错误;IV 中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不可能是蒸馏水,D 错误。11.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有关叙述

14、正确的是A. 不同物种的细胞中、 和的种类均不同B. a 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 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 若图示为红细胞的细胞膜,则 a 可代表 O2,b 可代表葡萄糖D. 该图可以表示细胞内的其他生物膜结构【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是糖蛋白,是磷脂双分子层,是蛋白质。不同物种的细胞中、的种类不同,而的种类相同,A 错误;分析题图可知,a 物质从高浓度细胞外进入低浓度的细胞内,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过程;b 物质进入细胞内,需要载体协助,并消耗 ATP,属于主动运输,B 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而 b 物质进入细胞内,属于主动运输,C 错误;由

15、图可知,是糖蛋白,所以该图不可以表示细胞内的其他生物膜结构,因为其他的生物膜无糖蛋白,D 错误。12.如图所示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中的曲线 a、b 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B. K 和葡萄糖分别以方式进入红细胞C. 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方式进行的D. 方式 b 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所示的物质,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代

16、表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 错误;所示的物质,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代表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K 和葡萄糖分别以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即 K 和葡萄糖分别以方式进入红细胞,B 正确;胰岛素是以胞吐的方式从胰岛 B 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所示物质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并与细胞膜融合,将物质排出细胞,此方式表示胞吐,因此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方式进行的,C 正确;中的 a 所示的物质的运输速率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只受物质浓度差的影响,可判断为自由扩

17、散,b 所示的物质的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可判断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因此方式 b 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 正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要明确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从物质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几方面考虑;理解胞吞和胞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与题图信息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13.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判断正确的是( )A. 依据是否消耗能量判断,只要运输过程中耗能的就是主动运输B. 依据物质浓度梯度判断,只要顺浓度

18、梯度的运输就是自由扩散C. 依据是否需要载体判断,需要载体的运输就是协助扩散D. 依据运输分子大小判断,大分子的运输一般是胞吞或胞吐【答案】D【解析】运输过程中耗能的不一定是主动运输,也可能是胞吞或胞吐,A 错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不一定是自由扩散,也可能是协助扩散,B 错误;需要载体的运输不一定是易化扩散,也可能是主动运输,C 错误;胞吐和胞吞是物质依赖膜的流动性进出细胞,一般是针对需要进出细胞的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D 正确。【点睛】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异同,同时掌握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及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归纳总结,尤其是不要忽略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

19、及特点。14. 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 ,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小的是A. 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B. 人体浆细胞C. 乳酸菌细胞 D. 酵母菌细胞【答案】C【解析】细胞中生物膜越多,则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越大,反之越少。乳酸菌属于原核细胞,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蛙的红细胞、人体浆细胞都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此外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无膜细胞器,因此原核细胞所含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答案是

20、D。【考点定位】细胞膜的成分【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规避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相关的 4 个失分点(1)不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种类相同,但各组分的含量不同,这与细胞的功能有关,如功能越复杂的膜中,蛋白质数量越多。 (2)细胞膜的组分并不是不可变的,如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组分发生变化,糖蛋白含量下降,产生甲胎蛋白(AFP) 、癌胚抗原(CEA)等物质。 (3)糖类主要与蛋白质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二者都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关。(4)细胞膜结构图示中糖蛋白的多糖侧链是判断生物膜内、外侧的依据,多糖侧链所在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侧,另一侧则为细胞膜内侧。15.下图为某同学所制作的酶催化作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

21、的是( )A. 该模型是物理模型,能很好地解释酶的专一性B. 图中的 A 一定是蛋白质,因为 A 是酶C. 若图中的 B 表示氨基酸, A 表示酶,则该生理过程表示脱水缩合D. 人成熟的红细胞内不能合成酶,也无上述模型表示的生理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 在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 A 表示酶,B 表示反应底物,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产物 C 和 D。【详解】A. 该图中模型是物理模型, A 和 B 的特异性结合能反映出酶的专一性,A 正确;B. 酶是催化剂,反应前后酶的数量和性质保持不变,故 A 是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B 错误;C. 图中的化学反应属于物质的

22、分解,不可能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C 错误;D. 人成熟的红细胞不能合成酶,但是含有许多酶,能催化多种化学反应,D 错误。16.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容器内,调整 pH 至 2.0,保存于 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B.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C.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D.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知,pH=2 时淀粉酶已经失活,故淀粉不能水解,而乳清蛋白、唾液淀粉酶都是蛋白质,在 pH=2,温度为 37时,都能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多肽或氨

23、基酸。【详解】A. 唾液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会被胃蛋白酶水解成多肽,容器内剩余的物质不应有唾液淀粉酶,A 错误;B. 唾液淀粉酶会被胃蛋白酶水解成多肽,容器内剩余的物质不应有唾液淀粉酶,B 错误;C. 当 pH 调至 2.0 后,唾液淀粉酶会失去活性,淀粉不水解,不存在麦芽糖,C 错误;D. 乳清蛋白和唾液淀粉酶会被胃蛋白酶水解成多肽,在 pH=2 时唾液淀粉酶会失去活性,淀粉不水解,因此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D 正确。17. 下列与酶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B. 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C. 探究 pH 对酶活性

24、的影响时,自变量不止一种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因变量不止 一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探究酶高效性,自变量是酶和无机催化剂,A 错误;探究专一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也可以是不同的底物,B 错误;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只能是pH,C 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因变量反应速率可以有不止一种的衡量指标,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酶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18.ATP 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只有少部分转化为储存在 ATP 中的化学能B. 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

25、ATP 的含量明显增多C. 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 ATPD. 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所需的 ATP 来源于呼吸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P 代表磷酸基团;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 ATP 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其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量储存到 ATP 中。【详解】A.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贮存在 ATP 中,A 正确;B. 由于 ATP 在体内含量不高且 ATP 与 ADP 时刻

26、处于动态平衡,所以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 ATP 的含量不会明显增多,B 错误;C. 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将葡萄糖分解释放能量形成 ATP,C 正确;D. 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所需的 ATP 来源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 只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 正确。19.ATP 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互逆反应B. a 过程和 b 过程都有H的生成C. a 过程和 b 过程都要在细胞器中进行D. 绿色植物通过 b 过程形成的 ATP 可用于吸收矿质元素【答案】B【解析】【分析】据

27、图分析,a 表示呼吸作用,b 表示光合作用,表示 ATP 的合成,表示 ATP 的水解。【详解】A.ATP 和 ADP 的相互转化不属于可逆反应,因为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A 错误;B. a 表示呼吸作用,b 表示光合作用,均可产生H,呼吸作用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光合作用产生的H 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B 正确;C. 真核生物中,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原核生物如蓝藻无叶绿体,也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故 a 过程和 b 过程不一定都要在细胞器中进行,C 错误;D. 绿色植物通过 b 即光合作用过程形成的 ATP,只可用于暗反应,D 错误。20.

28、下面关于生物体内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 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B. ATP 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 ATP 化学性质很稳定D. ATP 在细胞中含量很多【答案】B【解析】ATP 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 错误;ATP 是直接能源物质,B 正确;ATP 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很容易水解和重新合成,C 错误;ATP 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是转化非常迅速,D 错误。【考点定位】ATP 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名师点睛】ATP 的结构简式为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P 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 A 的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以ATP 的

29、化学性质不稳定。ATP 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的速度很快,这样就能保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供应。21.根据反应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TP ADPPi能量A. 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B. 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C. 物质是不可逆的,能量是可逆的 D. 两者均不可逆【答案】B【解析】生物体进行的 ATP 和 ADP 的转化的过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生理过程,酶不同:图中向右进行是水解反应,需要水解酶,向左进行是合成反应,需要合成酶;能量来源不同:ATP合成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场所不同:ATP

30、 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ATP 水解在细胞的各处。故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不属于可逆反应,故选 B。22.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氧呼吸不需要 O2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B. 有氧呼吸产生的H 在线粒体基 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 放少量能量合成 ATPD. 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 粒体需经过两层膜【答案】C【解析】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与丙酮酸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最终无H 积累,A 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H 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 B 错误;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

31、合成 ATP,第二阶段无能量的释放,C 正确;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进入线粒体的是丙酮酸和H ,D 错误【考点定位】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名师点睛】本题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先梳理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然后根据选项描述分析综合进行判断23. 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 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 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 CO2D. 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变灰绿色【答案】C【解析】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

32、的石灰水变浑浊,则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或者无氧呼吸;错误。B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错误。C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 CO2;正确。D酵母菌发酵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变灰绿色;错误。24.如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 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A. 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 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C. 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 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实验装置图:H 2O2 是底物,新鲜土

33、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能催化 H2O2分解,产生 O2 和 H2O,所以产生的气泡是 O2,且气泡产生速率代表了化学反应的速率,新鲜土豆片数量越多,酶浓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详解】A. 若有气体大量产生,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快,由此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过氧化氢酶,A 正确;B. 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B 正确;C. 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底物已经消耗完,C 错误;D. 新鲜土豆片中含过氧化氢酶,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即增加酶的数目,这样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使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速率加快,D 正确。25.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

34、 a、b、c、d 时,CO2 释放量和 O2 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氧浓度为 a 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 氧浓度为 b 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5 倍C. 氧浓度为 c 时,不进行无氧呼吸D. 氧浓度为 d 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答案】B【解析】氧浓度为 a 时,植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酒精,因此在 a 浓度下不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A 错误;氧浓度为 b 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83)2=25,而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 36=0 5,可见该浓度下,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5倍,B 正确;氧浓度为 d 时,植物只进行

35、有氧呼吸,此时不进行无氧呼吸,即无氧呼吸最弱,C、D 错误。26.如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中数值最大的是 B. 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C. 线粒体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D. 代表的物质是水【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代表的物质是 H2O,代表的物质是 O2,代表的物质是 H2O,表示能量,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生 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产生 场所是线粒体内膜。【详解】A. 中数值最大的是 ,A 错误; B. 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水,B 错误;C. 图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在线粒体中完成,C 错误; D. 代表的物质是水,D 正确。27. 下图

36、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 1、酶 2 和酶 3 依次分别存在于A. 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D.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答案】C【解析】葡萄糖在细胞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就是糖酵解,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所以酶 1 在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所以酶 2 在线粒体,无氧呼吸都是在细胞质基质进行,所以酶 3 在细胞质基质。28.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B. 装置乙在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C. 装置乙中应让先放置一会再与 连

37、接D. 装置甲中 NaOH 的作用是吸收处的 CO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不会光合作用,故无需在黑暗进行,A 错误;装置乙在处可检测到有二氧化碳生成,酒精要提取处培养液检测,B 错误;装置乙中应让先放置一会消耗氧气,创造无氧环境,C 正确;装置甲中 NaOH 的作用是吸收外界空气的二氧化碳,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D 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9. 人体剧烈运动时,肌细胞进行细胞呼吸的产物是 ( )A. CO2、酒精、H 2O、ATPB. CO2、乳酸、 ATPC. CO2、H 2O、乳酸D. H2O、CO

38、2、乳酸、ATP【答案】D【解析】人体剧烈活动时,肌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不是酒精和 CO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以产生 ATP,故选D。【考点定位】细胞呼吸30.下列有关化能合成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不利用光能 利用环境中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 在叶绿素作用下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储能不多,对自然界作用不大 属异养型新陈代谢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化能合成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同时储存能量的过程。硝化细菌为自养型生物,它能将氨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利用

39、物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合成的有机物供自己利用,故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的环境条件是具有 NH3和 O2,能源则利用氧化氨释放的化学能。【详解】化能合成作用不能利用光能,利用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正确;化能合成作用不需要光能,体内没有叶绿素,错误;化能合成作用可以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正确;化能合成作用有利于氮循环,对自然界作用非常大,错误;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是自养生物(可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错误。综上所述,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31.在光照最强的夏季的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会降低。此时,细胞内 C3、C 5以及

40、 ATP 含量的变化依次是( )A. 增加、减少、减少 B. 减少、增加、增加C. 减少、增加、减少 D. 增加、减少、增加【答案】B【解析】夏季中午,由于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部分气孔关闭,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减少时,C 5 化合物无法与二氧化碳结合而积累,导致 C5 增加,而 C3 化合物生成量减少;由于 C3 化合物生成量减少,导致光反应产生的 ATP 也不会消耗,短时间内会出现 ATP 增加。【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名师点睛】夏季中午气温很高,为减少蒸腾作用,气孔关闭,所以二氧化碳供给不足;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41、,其中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温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酶的活性;而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32. 下图是真核细胞内部分能量转移关系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表示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B. 若过程发生在缺氧状态下,则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 通常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发生的过程是D. 动植物细胞中都可以含有物质 A,但具体结构不同【答案】A【解析】光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无氧呼吸的场所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物质 A 表示多糖,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合成和分解多糖,但物质 A 在植物中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而

42、在动物中主要是糖原。过程表示葡萄糖的氧化供能,在任何活细胞中都能发生。【考点定位】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名师点睛】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如植物的根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也不一定具有叶绿体,如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细胞中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33.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表示 O2,表示 CO2B. 暗反应中,CO 2首先与 C5结合生成 C3,然后被还原为(CH 2O)C. C3的还原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只有D. 若突然终止的供应,则短时间内 C3的含量将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光合作用示意图”为情境,

43、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的因素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分析图示可知:表示水在光下分解产生的 O2,表示与 C5 结合的 CO2,A 正确;暗反应中,CO 2首先与 C5结合生成 C3,然后 C3被还原为(CH 2O),B 正确;C 3的还原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除了所示的 ATP 外,还有所示的 NADPH(H) ,C 错误;若突然终止所示的 CO2的供应,则光反应不受影响,CO 2 和 C5 结合形成 C3 的固定过程受阻,而原有的 C3 的还原过程仍在进行,所以短时间内 C3 的含量将减少,D 正确。34.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正确反映能量流动途径

44、的是A. 光能ATP葡萄糖B. 光能叶绿素葡萄糖C. 光能C 5葡萄糖D. 光能CO 2葡萄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在光反应中被转化为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再在暗反应中被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中的稳定化学能,所以选 A。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中能量变化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35.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 “-”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研钵中除了加入剪碎的

45、 5g 绿叶外,还需放入少许 SiO2、CaCO 3、丙酮。正常情况下纸层析的实验结果为,滤纸条上的 4 条色素带的颜色,从上往下依次是:橙黄色(胡萝卜素) 、黄色(叶黄素) 、蓝绿色(叶绿素 a) 、黄绿色(叶绿素 b) 。丙酮用于溶解绿叶中的色素,甲同学未加丙酮,其滤纸条上应无色素带,与相对应;乙同学操作正确,其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应为正常的分布,与相对应;CaCO 3 能够防止研磨时叶绿素被破坏,丙同学未加 CaCO3,其滤纸条上代表叶绿素 a、叶绿素 b 的色素带应较窄,与相对应;SiO2 能够使研磨更充分,丁同学未加 SiO2,其滤纸条上的四种色素带均应较窄,与相对应。综上所述,供选答案

46、组合,B 项正确,A、C、D 三项均错误。【考点定位】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名师点睛】本题以实验的客观事实呈现,由浅入深,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并对新教材中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进行了考查。在审题时,可依据“找出关键词语弄清答题的方向和要求找准试题设问和教材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点”的审题程序。理解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36.以测定的 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光照相同时间,3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47、与 30 时相等B. 光照相同时间,在 20 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 温度高于 2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答案】A【解析】【分析】解此题首先要明确下列几个等式: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合成的有机物= 积累有机物+ 消耗的有机物(呼吸作用) ,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 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据图所示,虚线表示光合作用净积累有机物的量,实线表示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因此总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虚线量+实线量图中纵坐标的

48、生物学意义是二氧化碳吸收量(植物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植物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详解】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因此图中 35与 30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相等,都是 6.5,A 正确;光照相同时间,25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 错误;25 、30、35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分别为6、6.5、6.5,故高于 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先上升,C 错误;分析曲线可知,图中虚线表示净光合速率,实线表示呼吸速率,因此两曲线交点表示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相等,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生首先明确图中实线表示净光合速率,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考生要能够利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进而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37.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O 2的生成和利用分别发生在( )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