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分专题一 Error!文言文阅读在江苏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的选择题,考生的正确率一般都较高,真正的难点和失分点是文言文翻译题和文言文概括分析简答题。考生在作答翻译题时得分寥寥,甚至连大意分都能丢掉。这其中固然有基础不牢、知识面狭窄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许多考生在积累已基本定量的前提下,没有强化应具备的翻译意识,不会合理规避文言文翻译的一些失分点,从而造成失分。而对概括分析简答题,考生则常因读不通文本、概括提炼能力欠缺而无奈放弃。本专题特设 3 讲,专攻文言文阅读的这 2 大易失分题型。第 1 讲 强化文言文翻译 4 个意识保高分人物意识 圈出传主姓名及所译句子前后语境出现的名字,便于理清人物关系
2、及人事关系。语境意识 快速浏览所译句子前后语境,把握文脉,便于推测大意。采点意识 准确锁定关键字、词、句,并依据语境及所学知识准确推断并翻译这些关键点。连贯意识 根据所学翻译技巧(留、换、调、删、补、 变),流畅翻译所考句子。一 、人 物 意 识 理 清 人 物 关 系 和 人 事 关 系1根据以往阅卷的经验,在翻译句子时,有好多同学居然经常把人物名字,尤其是长而怪的少数民族的人物名字,当作实词甚至虚词来理解,闹出了不少笑话。如缅甸土司传中的卜刺浪、莽得刺、马者速、那罗塔等人名。2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下面例 1中的传主 “沈通明” ,后面就成了“
3、通明” 。有时在行文过程中,根据人物表述,还会改用“名”或“字”来代指人物,如鸿门宴 “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籍”就是项羽的名,很多学生缺少人物意识,不知“籍”为何意,造成理解障碍。强化人物意识,可以弄清人物关系、人物与事件的关系,有利于所译句子的翻译。二 、语 境 意 识 揣 摩 句 内 语 境 和 句 外 语 境主要是利用一个语境(句内语 境和句外语境) 之内的语句表述连贯、语意密切的特点来翻译句子。需要强调的是,语境有小、大之分。最小的语境即词语所在的句子,稍大的语境是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句,最大的语境即文段中所有与该词语相关的文句。有时候,对词语的解释符合小语境,甚至还符合上下句构成的语
4、境,但不符合完整的大语境。这种符合局部语境,但与完整语境不符的情况极具迷惑性,所以在翻译时不能只满足于推敲其是否符合上下句的意思,必须要在完整的语境中揣摩其含义。1利用语境补出省略成分文言文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比较常见,量词、主谓宾,甚至句子都可能被省略,成分被省略的句子如果要求翻译,语境能提示我们补出这些省略成分。例 1 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明朝) 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 饮酒数斗,裂束帛
5、缚其爱妾, 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分析画线句子中,前一分句省略了主语“清军” ,后一分句省略了“踪”的宾语或“迹”的定语“仰妻子” 。翻译 (清军)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很紧急,追踪 (他们的)行迹直到沈通明的家。总结 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推断被省略成分的内容,帮助我们完整清楚地表达句意。2利用语境获取“大意分”高考文言翻译评分标准中,把握句子大意一般有 2 分的分值。如果所译句子句意晦涩难懂,我们无法破解采分点,语境能帮助我们理解并翻译句子的大意,进而获得大意分。例 2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 琼幼时随父在边,
6、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 ”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文襄以仪同开府,引为刑狱参军,每加勉劳。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 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分析画线句子有较多理解障碍,但所译句子的后文语境意思比较容易理解:后来淮北闹饥荒,又请求和淮南通商买粮,于是商人得以往来,彼此都得到好处,水陆运输便利,货物直达黄河以北。由“旧制”和“后”可知,画线句子的大意应与后文意思相反。翻译 以前制度规定淮河为禁区,商 贩不能通商。淮南 闹饥荒,他请求到淮北买粮。总结我们可以根据前后相关的语境,
7、推断所译句子的大意,能对译的对译,不能对译的根据语境表述大体意思,这样也能得分。3.利用语境突破难点词翻译句子的关键,在于难点字词的把握,只要难点字词攻克,其他词义就能迎刃而解,语境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文章表述的大意及侧重点。例 3 孙谦字 长逊,东莞莒人也。以治干称。 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唐令,治烦以简, 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 载缣 帛以送之, 谦却不受。每去官, 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九年,以
8、年老,征 为光禄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 ”分析画线句有两个难点词“清洁” “剧职” 。 “清洁”很明显是古今异义词,不能直接按现代汉语翻译,根据前文语境“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推断, “清洁”为“清正廉洁”之义;而“剧职”通过前文“已衰老,犹强力为政” ,后文“朕使卿智,不使卿力”推断,“剧”为“繁重”之义, “职”为“职务、任务、工作”之义, “剧职”译为“繁重任务” 。翻译高祖赞赏他清正廉洁,特别礼待他。每次朝见,他都请求承担繁重的任务来为朝廷效力。总结 前后语
9、境可以帮助我们灵活推断难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准确含义和用法。三 、采 点 意 识 聚 焦 实 词 、虚 词 和 句 式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总是选择那些含有关键词语和带有特殊语法现象( 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的句子来考查,并将其作为评卷的 “采分点” 。高考常见的3 大采分点是:关键实词、关键虚词、特殊句式。考生翻译时必须要强化“采分点”意识,能判断出“采分点”并将其落实到位,这样翻译才最有价值和意义。例 4 (2017 江苏高考 )阅读下面文字,翻译画线的句子。(4 分)(汪容甫) 性质直,不 饰容止,事母以孝闻, 贫无菽水, 则卖文以养,左右服 劳,不辞烦辱。其于知友故旧
10、殁后衰落,相存 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1高考句子评分标准:(1)关键词句得分:23 分(2)句子大意基本通顺:12 分人们常说,打蛇要打七寸。意即要善于抓住关键,也就是说,关键词句有 23 分,无论句意多么晦涩难解,你翻译的大意多么离谱,只要你有采点意识,抓住关键字词、特殊句式准确翻译,你就有可能拿到 23 分。否则,就可能徒劳无功,写得多得分少。关键点主要是: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大纲规定的 120 个实词、常见 18 个虚词、特殊句式。2本句标准:(1)关键词句:殁,去世。存问,关心慰问。 “盖然也 ”,因为是这样啊。每译出一处得 1 分
11、。(2)句子大意:句子基本通顺,大意正确,给 1 分。3考生答案评析:考生答案 阅卷评析关键词“存问” 、关键句式“盖然也”翻译不准确;误解了“知”的意思,错解为“知道” ;漏译了“过” ,超过。整体上句子大意尚可,得分 1 分。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句子通顺,得 4 分。总结 翻译时先标注句子中的关键词句,强化采分点意识,可以让我们有的放矢,重点作答,不遗漏要点。四 、连 贯 意 识 活 用 留 、换 、调 、删 、补 、变翻译句子时,如果其中出现不合现代语法的词语搭配、句子不通的现象,要根据所学翻译技巧( 留、换、调、删、补、变,一 轮已做详细讲解,不再赘述) ,让句子更加通顺合理。依据 4
12、种意识确立考场翻译答题步骤1能在 1 分钟内在心里快速了解所译句子的前后语境。2能在 2 分钟内准确锁定关键字、词、句,并依据语境及所学知识准确翻译。3能依据关键字、词、句在 2 分钟内流畅翻译所考句子。即时巩固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刘珙,字共父。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迁吏部员外郎。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 词气激烈,闻者泣下。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 诏 出,以 杨存中为江、淮
13、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上怒,谓宰相曰:“刘珙父为浚所知,此特为浚耳!”命再下,宰相召珙谕旨,珙曰:“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 谋。 ”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特 别 提 示 (1)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译文: (2)上怒,谓宰相曰:“刘珙父为浚所知,此特为浚耳!”译文: 参考答案:(1)御史杜莘老弹劾宦官张去为,违抗圣旨被贬职,刘珙没有草拟文诰,杜莘老得以不去职。(得分点:“ 忤” “左迁” “草制”各 1 分,句意 1 分)(2)皇上发怒,对宰相说:“刘珙的父亲是张浚的好友,刘珙是特意为张浚。 ”(得分点:“谓” “为浚所知” “特”各 1 分,句意 1 分)参考
14、译文:刘珙字共父,凭借祖上有功补 任承务郎,考中 进士乙科,升为礼部郎官。秦桧想追赐父亲谥号,召集礼部官员会合询问 ,刘珙不到,秦桧发怒,暗示言官驱逐他。秦桧死后,刘珙升为吏部员外郎。金人侵犯边境,宋军战败,皇上所下的诏令、檄文多出自刘珙之手,言辞慷慨激昂,听到的人都流了泪。御史杜莘老弹劾宦官张去为, 违抗圣旨被贬职,刘珙没有草拟文诰,杜莘老得以不去职。刘珙跟随皇上到建康,皇上将要返回朝廷,军务大事还没有人托付,当时张浚留守建康,众人认为张 浚是合适的人选。等到 诏令出来,杨存中担任江、淮宣抚使,刘珙不书写诏令。皇上发怒,对宰相说:“刘珙的父亲是张 浚的好友,刘珙是特意为张浚。 ”皇上再次下命
15、令,宰相召刘珙告诉他圣旨,刘珙 说:“我为 国家打算,哪里有闲空为张浚谋划。”依旧上奏,杨存中的任命于是停 发。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裴休,字公美,河内济源人也。父肃,肃生三子,俦、休、俅,皆登进士第。休志操坚正。童龀时,兄弟同学于济源别墅。休经年不出墅门,昼讲经籍,夜课诗赋。虞人有以鹿贽俦者,俦、俅炰之,召休食。休曰:“我等穷生,菜食不充,今日食肉,翌日何继?无宜改馔。 ”独不食。长庆中,从乡赋登第,又应贤 良方正,升甲科。太和初,历诸藩辟召,入为监察御史、右补阙、史馆修撰。会昌中,自尚书郎历典数郡。(1)休经年不出墅门,昼讲经籍,夜课诗赋。译文: (
16、2)我等穷生,菜食不充,今日食肉,翌日何继?无宜改馔。译文: 参考答案:(1)裴休整年不出别墅的门,白天讲诵经书,夜晚研习诗赋。 (得分点:“经年” “讲” “课”各 1 分,句意 1 分)(2)我们都是穷书生,蔬菜素食还不充足,今天吃了肉,明天怎么能再有肉接着吃呢?不应该改变平常的饮食。(得分点: “我等穷生” “翌日” “馔”各 1 分,句意 1 分)参考译文:裴休,字公美,河南济源人。父亲裴肃,生了三个孩子,长子裴俦,次子裴休,三子裴俅,都考中进士。裴休志向节操坚 定正直。年幼 时,他们兄弟三人一同在济源别墅读书学习。裴休整年不出别墅的门,白天讲诵经书 ,夜晚研 习诗赋。有个管打猎的官吏
17、把鹿肉作礼物送给裴俦,裴俦与裴俅烧烤鹿肉,叫裴休来吃。裴休说:“我们都是穷书生,蔬菜素食还不充足,今天吃了肉,明天怎么能再有肉接着吃呢?不应该改变平常的 饮食。 ”只有他一人不吃。唐穆宗长庆年间,裴休从乡贡考中科 举,又 应考贤良方正,考上甲科。唐文宗太和初年,连续被各藩王征召,进入朝廷做了监察御史、右补阙、史馆修撰等职。唐武宗会昌年间,从尚书郎历任数州刺史。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严嵩,字惟中,分宜人。大将军仇鸾,始 为曾铣所劾,倚嵩 倾铣,遂约为父子。已而鸾挟寇得帝重,嵩犹儿子蓄之,寖 相恶。嵩密疏毁鸾,帝不听,而颇纳鸾所陈嵩父子过,少疏之。嵩当入直,
18、不召者数矣。嵩见 徐阶、李本入西内,即与俱入。至西华门,门者以非诏旨格之。嵩还第,父子对泣。时陆炳掌锦衣,与鸾争宠,嵩乃结炳共图鸾。会鸾病死,炳 讦鸾阴事,帝追戮之,于是益信任嵩。(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六 ,有删节)(1)大将军仇鸾,始为曾铣所劾,倚嵩倾铣,遂约为父子。译文: (2)会鸾病死,炳讦鸾阴事,帝追戮之,于是益信任嵩。译文: 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 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与用法。 “始” ,当初;“为曾铣所劾” ,被曾铣弹劾;“倾” ,排挤;“约” ,结为;“讦” ,揭发;“阴事” ,私下里做的事;“追戮” ,对已死的人加以羞辱、惩治;“ 于是” ,在 这时,此后;“益” ,更
19、加。参考答案:(1)大将军仇鸾,当初被曾铣弹劾,后倚靠严嵩排挤曾铣,两人遂认作父子。(2)适逢仇鸾病死,陆炳便揭发仇鸾私下里做的事情,皇上于是对已死的仇鸾加以羞辱、惩治,此后皇上更加信任严嵩。参考译文:严嵩,字惟中,分宜人。大将军仇鸾,当初被曾 铣弹劾,后倚靠严嵩排挤曾铣,两人遂认作父子。后来仇鸾牵制敌寇,获得皇上重用,这时严嵩还把他当儿子看待,但不久便不和。严嵩秘密上疏诋毁仇鸾,皇上不听,反而颇相信仇鸾所提出的严嵩父子的过失,渐渐疏远了严嵩。严嵩本当入宫当值,但已有好几次不被召见了。严嵩见徐阶、李本进入西内,便与他们一同进去。到西华门时,看门的人因他不是皇上所召而把他挡 了回来。严嵩回到家后
20、,父子相对而泣。当时陆炳掌管锦衣卫 ,正与仇 鸾争宠,严嵩于是勾结陆炳一同谋害仇鸾。适逢仇鸾病死,陆炳便揭发仇鸾私下里做的事情,皇上于是对已死的仇 鸾加以羞辱、惩治,此后皇上更加信任严嵩。应用体验内化方法,练熟技巧 随 堂 一 题 练 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29 分)门山县吏隐堂记王若虚门山 之公署,旧有三老堂。盖正寝之西,故厅之东,连甍 而稍庳 。今以之 馆宾者也。予到半年,葺而新之。意所谓 “三老”者,必有主名。然求其图志而无得,访诸父老而不知。客或问焉,每患其无以对也,既乃易之为“吏隐” 。“吏隐”之说,始于谁乎?首阳 为拙,柱下 为工 ,小山林而大朝市。好奇之士,往往
21、举为美谈,而尸位苟禄者,遂因以藉口。盖古今恬不之怪。嗟乎!出处进退,君子之大致。吏则吏,隐则隐,二者判然其不可乱。吏而曰隐,此何理也!夫任人之事,则忧人之忧 。抱关 击柝之职,必思自效而求其称。岩穴之下,畎亩之中,医、卜、释、道,何所不可隐?而顾隐于是乎?此奸人欺世之言,吾无取焉。然则名堂之意安在?曰:“非是之谓也, 谓其为吏而犹隐耳。孤城斗大,眇乎在穷山之巅,烟火萧然,强名曰县。四际荒险,惨目而伤心。过客之所顾瞻而咨嗟;仕子之所鄙薄而弃置,非迫于不得已者不至也。始予得之,亲友失色,吊而不贺。予固戚然以忧,至 则事简俗淳,使于疏懒,颇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使者旁午于道路,而县以
22、僻阻独若不闻者。邻邑疲于奔命,曾不得一日休。而吾常日高而起,申申自如,冠 带鞍马,几成长物,由是处之益安,惟恐其去也。或时 与客幽寻而旷望,荫长林,藉丰草,酒酣一笑,身世两忘,不知我之属乎官也。此其与隐者果何以异? ”吾闻江西筠州,以民无嚚讼 ,任其刺使者,号为“守道院” 。夫郡守之居,而得以道院称之,则吾堂之榜虽曰“隐”焉,其谁曰不可哉?(有删改)注 门山:地名。甍(mn):栋梁,屋脊。庳(b):低矮。首阳为拙,柱下 为工:前一句指隐居在首阳山的伯夷、叔 齐不食周粟而饿死;后一句指老子曾 为周柱下史, 隐于朝廷而终身无患。嚚(yn)讼:奸诈 而好争讼。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23、 分)( )A今以之馆宾者也 馆:安顿B盖古今恬不之怪 恬:安逸C然则名堂之意安在 意:用意D亲友失色,吊而不贺 吊:慰问解析:选 B “不之怪”的意思是“不以之为怪” ,据此可推知“恬”应该是“习惯”的意思。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到门山县任职半年后,把门山县公署原有的 “三老堂”修葺一新,并将其更名为“吏隐堂” 。B作者认为做官和归隐不可混淆,既为吏,取俸禄,即使是“抱关击柝”之事,也应做到尽职尽责。C作者任职之地是一个偏僻荒凉的小城,亲朋好友都为他担忧,但作者从一开始就不以为意,淡然处之。D作者所说的“吏隐”并非世人所认为的 “隐于朝市是大隐
24、” ,作者对边做官边隐居的尸位素餐者持批判态度。解析:选 C “但作者从一开始就不以为意,淡然 处之” 说法错误,由原文 “始予得之予固戚然以忧”可知,一开始作者也是 忧愁的,并非“不以为意,淡然处之”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何所不可隐?而顾隐于是乎?此奸人欺世之言,吾无取焉。译文: (2)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使者旁午于道路,而县以僻阻独若不闻者。译文: 参考答案:(1)哪一个地方不可以隐居?却非得隐居在这里吗?这是奸诈之人欺骗世人的言论,我不吸取它。(关键词 “所” “欺” “取”各 1 分,句子大意 1 分)(2)等到国家边境警报四起,军事文书驰马传递。出
25、使的人在道路上纷繁交错,这个小县城却因为偏远阻塞而好像没有听到一样。(关键词“羽檄 ”“旁午” “僻阻”各 1 分,句子大意 1 分)4作者为什么要将“三老堂”更名为“吏隐堂”?请简要概括。(4 分)答: 解析:作者在第一段末尾写自己将“三老堂”更名为“吏隐堂” ,而前文提到“然求其图志而无得,访诸父老而不知。客或问焉,每患其无以对也” ,这就是作者给“三老堂”更名的第一点原因。作者为何偏偏更名 为“吏隐堂”?文章倒数第二段 “然则名堂之意安在?”是一个重要的提示,阅读倒数第二段可知, “吏隐堂”是作者根据自己 为官的生活来命名的,作者做官如同隐居。明确了这些,不难得出答案。参考答案:作者寻“
26、三老堂”命名的原因而未得,担心有人问起自己却无法回答。作者认为自己做官十分安逸,如同隐居。(每点 2 分)编 者 原 创 题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意所谓“三老”者 意:猜测B然求其图志而无得 图志:图册和记载的文字C出处进退,君子之大致 致:到达D必思自效而求其称 效:贡献解析:选 C “致”在文中应为“志趣”的意思。 (可联系兰亭集序中“其致一也”来理解)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客或问焉,每患其无以对也,既乃易之为“吏隐” 。译文: (2)荫长林,藉丰草,酒酣一笑,身世两忘,不知我之属乎官也。译文: 参考答案:(1)有客人问我(取
27、名的原因 ),常常担心自己无法回答,于是就更名为“吏隐” 。(关 键词“每” “无以” “既”各 1 分,句子大意 1 分)(2)在高高的树木下乘凉,枕着丰美的野草,酒喝到尽兴时开怀大笑,自身和人世全都忘却了,不知道我身属于官府。(关键词“荫” “藉” “属” 各 1 分,句子大意 1 分)参考译文:门山县的官署,过去有一个“ 三老堂” 。大概在正屋的西面,旧厅的东面,(与官署)屋脊相连,只是稍稍低矮些。现在用它来安顿客人。我到这里半年,重新修葺了它,使它焕然一新。(我) 猜测这堂名叫 “三老” ,(其中 )一定有主人的名字。然而搜求 图册和记载的文字,却无法找到,询问当地父老,他们也不知道。
28、有客人问我(取名的原因 ),常常担心自己无法回答,于是就更名为“吏隐” 。“吏隐”的说法,从谁开始呢? 隐居在首阳山的伯夷、叔 齐 是笨拙的,而隐于朝廷的老子才是聪明的,(所以世人)认为隐 于山林是小隐,隐于朝市是大隐。喜欢奇谈怪论的人,常常将隐于朝市列为美谈,而那些尸位素餐的人,于是以此为借口( 一边做官一边隐居)。大概是因为自古以来人们都已习惯了,不 认为这是怪事。唉!出仕和归隐,是君子的重要志趣。做官就做官,归隐就归隐,两者的区别清清楚楚,是不可以混淆的。明明做官却说归隐, 这是什么道理呢!担当 别人的职事,那就应该为别人的忧虑而担忧。担当守门打更 这样的职事,一定要想着 贡献自己的力量
29、,以求称职。岩穴之下,田野之中,行医、占卜、佛家、道家,哪一个地方不可以隐居?却非得隐居在这里吗?这是奸诈之人欺骗世人的言论,我不吸取它。既然这样,那么我取“吏隐” 为堂名的用意在哪里呢?我 说:“我所指的不是这个意思,我认为自己做官如同隐居。门 山县城是一座小小的孤城,高高地坐落在荒僻的山顶,人烟稀少,勉强叫作县。这里四面荒芜险峻,令人不忍目睹,黯然神伤。 这是过往的客人看到了都会叹息的地方;是读书人所鄙视弃置的地方,不是迫不得已不愿来。起初我得到这个地方的官职, 亲朋好友都惨然失色,都来安慰我,没有人为我庆贺。我本来也很忧愁,到了以后 (才发现)这里事 务简单,民风淳朴,以至于疏怠懒散,所
30、以自己心里深感安慰。等到国家边境警报四起,军事文书驰马传递。出使的人在道路上纷繁交错,这个小县城却因为偏远阻塞而好像没有听到一样。邻县官吏受命奔走而非常疲 惫, 连一天的休息都得不到。而我常常太阳升起很高才起床,怡然自得,冠带 鞍马,差不多都成了多余的东西,因此待在这里更加安逸,只担心自己会离开这里。有时我与客人 们寻找幽深的景致,眺望空旷的山野,在高高的树木下乘凉,枕着丰美的野草,酒喝到尽兴时开怀大笑,自身和人世全都忘却了,不知道我身属于官府。这难道与隐者果真有什么不同 吗?”我听说江西筠州,因为百姓没有奸 诈好争讼的,担任当地刺史的人,称(自己的居所) 为“守道院” 。(后世)那些郡守的居
31、所,因而得以被称为“道院” ,那么我这个厅堂的匾额即使题为“隐” ,谁说不行呢?第 2 讲 规避文言文翻译 6 大失分点得满分有一种观点,高考文言文翻译不过是简单地“换个说法” ,只要大意对就可以了,没必要细究。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文言文翻译是一个综合考查文言基础、语法知识、文化素养以及思辨能力的拉分题型,语句是否顺畅、句意是否贯通是直接影响翻译题得分高低的关键因素。要想让翻译题得高分、夺满分,应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以下六方面。一 、“以 今 律 古 ”不 可 取文化背景的古今差异是文言文翻译的一道藩篱,文言文翻译忌讳用现代思维看待古代文化,而应力图还原其本真的文化,避免失真,这对考生的文化修养提
32、出了要求。例 1 (谭澄) 至则葬暴骸,修焚室,赈饥贫,集逋亡,民心稍安。( 元史谭澄传)考生翻译失分评析 “焚尸炉”是一个具有浓厚现代色彩的词汇 ,很容易令人 联想到纳粹德国的惨无人道,这一现代化的设 施在元代还未出现,况且原文是“修焚室” ,何来“炉”之说?参考答案 (谭澄)赴任后,掩埋抛弃在外的将士遗骸,修缮好被烧毁的房屋,赈济饥贫的百姓,召集逃亡的民众,百姓才渐渐安定下来。例 2 赵壹,字元叔, 汉阳西县人也。 (袁) 逢则敛衽下堂,执其手,延置上坐,因问西方事,大悦。(后汉书赵壹传)考生翻译失分评析 上述译文在两个地方以现代眼光解析了原文:一是将 “敛衽”解释为现代的“收紧衣服” ,
33、古人“敛衽” 是“将衣襟夹于带间” ,以示敬意,也可译为“整理衣襟” ;二是“西方”也不等同于今天所说的“西方” ,前文有交代, “赵壹汉阳西县人也” ,句中所说“西方”即指“西县” 。参考答案 袁逢就将衣襟夹于带间走下堂来,拉着赵壹的手,请他坐在上位,于是问他西县的事,非常高兴。总结 像上述这些古代专有名词、固定用语和特殊表达,由于其存在的文化背景、社会状态均已发生变化,今人极易以当代眼光视之。除此外,古今异义词如“孤(幼而丧父) ”“妻子” “非常” “中国” “无论” “其实” “交通”等,偏义复词如“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死生,昼夜事也”等,互文用法如 “草行露宿” “将军百
34、战死,壮士十年 归”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如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也极易以今律古。克服以今律古,关键要做到两点:一要有严谨的态度,碰到疑难不要想当然,要勤思考、勤翻书;二要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文言根基厚实,传统文化的浸润充分,以今律古的概率将大为降低。二 、“表 达 失 据 ”乱 语 意高考文言文翻译一般要求直译,直译应尽量尊重原文, “原声重现” ,但并非抛弃变通,否则极易造成表达失据。情形(一):一味抱定字面意思“硬译”例 3 (遵路) 又广属郡常平仓储畜至二百万,以待凶岁。(宋史 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考生翻译失分评析 “以待凶岁”的“待”字面意思确实是“等待 ”义,但将 “以待凶
35、岁”译成“用来等待灾年”显然是不妥的,因 为“等待灾年”的潜台 词是“希望灾年到来” ,这样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的。这里的 “待”应酌情译为“防备 ”。参考答案 (吴遵路)又将本郡常平仓储备的粮食扩大到两百万石,用来防备灾年。总结 译文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斟酌字句,该抠则抠,宜变则变。情形(二):不知句读而“串译”例 4 时宋庠、 郑戬、叶清臣等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考生翻译 失分评析 显然,误译是将原文句 读为“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而正确句读是“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 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 ,误译将宰相一职安错了对象。参考答案 当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人,都是宰相吕
36、夷简所不喜欢的人。总结 由此可见,正确句读是正确译文的先决条件,翻译时不妨心、口、手联动,平时应加强句读方面的训练。情形(三) :不看结构而“横译”例 5 (遵路) 迁工部郎中,坐失按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降知洪州。(宋史 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考生翻译失分评析 此句翻译的难点是“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 ”。“坐” ,因、由于,介词。“故入” ,故意重判或故意陷人于死罪。 “坐”领起的内容是“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 ,它们合起来作“失按(按,审察;失按即失察)”的原因状语,而误译明显没有理清原句结构,也没有理解大意,只是依从原文亦步亦趋。参考答案 (吴遵路)升任工部郎中,因为审理蕲州王蒙正
37、故意判属吏死罪一案失察,被降为洪州知州。总结 翻译时有必要对原文多读几遍,做一点语法分析。情形(四) :不辨词语而“曲译”例 6 (赵) 彦深后被沙汰停私,门生藜藿,(袁)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北齐书卷四二)考生翻译失分评析 译文之误出在“门生”一词上。 “门生”可当 “学生”解,但此处不宜。赵彦深既然是“沙汰停私” ,免不了 门庭冷落, 杂草丛生。原文中“门生”是两个词, “门”即“门庭” ,“生”即“生长” 。由于对“门生”一词的理解错误 ,导致对“藜藿”一词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参考答案 赵彦深后来被淘汰罢官回家,门庭生了杂草,唯独袁聿修由于以前的交情,慰问他,和他交往。总结 对关键词语
38、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结构、意义、色彩等,是正确译文必不可少的步骤。三 、“语 境 不 合 ”欠 考 虑与现代汉语一样,古汉语也讲语境。遵循语境,则可为译文带来便捷;背离语境,则极容易造成误译。语境不合有种种表现,试看以下两例:例 7 涛早孤,居 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晋书山涛传)考生翻译失分评析 译者把“介然不群”译为“清高不同一般” ,实际上“介然不群”应该是对山涛的褒扬(“介然”的真正意思是 “耿介,坚贞”)。既然如此, “少有器量”应该与“介然不群”般配,将其译为“气量狭小 ”明显前后冲突,从而造成语境的断裂。结合前后文,“少有器量”的“少”应是“年少”之意, “少有器量”意 为“年少
39、时就有度量” ,这样前后内容才自成一体。参考答案 山涛早年丧父,生活贫困,年少时就有度量,意志坚定,卓然不群。例 8 初,威父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 颇称为重。(隋书 卷四十一苏威)考生翻译失分评析 既然是在“国用不足”的情况下制定的征税之法,按常情理解, 应该是课以重税之法,这样的法令可能会受到 统治阶层的欢迎,但 绝 不会受到大多数的百姓的欢迎,所以,将“颇称为重”译为“ 颇受称道推重”是非常可疑的;而且,如果“颇称为重”是“颇受称道推重”的意思,那么,通常的表达是“颇为称重”而非“颇称为重” 。基于这样的推断,我们有理由否定上面的 译文。 “颇称为重”正确意思是 “被认为是征收
40、重税的法令” 。参考答案 当初,苏威的父亲在西魏,由于国家财力不够,制定了征税的法律,被认为是征收重税的法令。总结 上述两例或前后抵牾,或有悖情理。由此获得的警示是:文言文翻译必须树立整体意识,反对割裂语境。具体操作时要瞻前顾后而不能一叶障目,要全面观照而不能断章取义。四 、“文 白 混 杂 ”不 彻 底有些考生在翻译时,往往有个别的词语翻译不彻底或未翻译,导致文白混杂,不伦不类。例 9 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郑渶) 家者,遣人索之。渶加厅事中,列十大柜,五贮兵器备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 祸 ,人以 为至行所感。(明史)考生翻译失分评析 “置其一半不打开”文白混杂,考
41、生 还是不知道具体含 义,应彻底干脆地用白话翻译。 “认为是至行 感应的结果”中的“至行” 何意呢?考生也不清楚, 这样阅卷老师就会觉得考生不会翻译而有忽悠之嫌。参考答案 使者来了,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德行感应的结果。总结 在翻译时,一定要一一对译,尽量将文言句子中的每个字都拆解成现代汉语的词语,这样就减少了个别词语未翻译或语句翻译不彻底的现象。比如上面的“置”解释成双音节词语“丢下” ;“至行”为双音节词语,每个字均解释成双音节词语,即“崇高”(至) 、 “德行” (行)。五 、“该 补 不 补 ”不 清 晰古汉语常见主语、谓语、宾语及介词等成
42、分省略的现象,如果我们翻译时该补不补,整句话的意思就不能清晰连贯。例 10 汉为人 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后汉书吴汉传)考生翻译失分评析 “召见”是何人召见, “亲信”是受何人亲近信任,都没有补出,语意模糊。再从后面“封汉为广平侯”来看,是被皇帝召 见。另外, “封汉为广平侯”一句,明显主语是“皇帝” ,因此最好翻译成“(皇帝)封吴汉为广平侯” 。参考答案 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少有文采,等到(后来)被( 皇帝)召见,就受到(皇帝)亲近信任。建武二年,( 皇帝) 封吴汉为广平侯。总结 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省略句式,一个句子在翻译时务必关注是否省略了主语、谓语
43、、宾语和介词,按照现代汉语基本句子成分来审查。另外,一旦确定有省略成分,一定要补充出来,并且要将补充的内容用小括号圈起来,这样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补充的成分。六 、“该 调 不 调 ”不 合 序古汉语常见句子倒装现象,我们翻译时要将倒装句调整过来,使之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与现代语言习惯。否则,该调不调,语言不合规范也会影响句意的理解。例 11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 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隋书循吏)考生翻译 失分评析 “彦光弗之罪”是宾语前置句,翻 译时要把提前 宾语调到宾语的位置;“令观于孔子庙”是状语后置句,翻 译时应该把状语提前。只有这样做,翻译出
44、来的句子,才符合语法规范,表达的意思才明确、清楚、流畅。参考答案 彦光没有处罚他,带他到州立学校,让他到孔子庙去观看(图像)。应用体验内化方法,练熟技巧 随 堂 一 题 练 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29 分)女弟素文传枚第三妹曰机,字素文,皙而长,端丽为女兄弟冠。年幼好读书,既 长,益习于诵。针衽之旁,缥缃庋积。雍正元年,先君客吴中, 闻衡阳令高君清卒,库亏,妻子狱系,叹曰:“我高公幕下客也。非我往,则难不解。 ”遂治装, 历洞庭而南,告其弟高八曰:“曩而兄倾库供上官,吾尝止之,而兄不可;则劝其簿籍而加印焉,亦知正为今日 计乎?”高大悟,检箧得印簿,诉制军。制军者,大学士迈柱也
45、;素善先君,兼知高公之冤, 为 平其事。 当是时,簿中贵人隐探高氏孤稚无能为,使人具三千金,啖先君。先君怒而叱之。高八益感谢。 临别泣曰:“无以报,闻先生第三女未婚,某妻方妊,幸而男也,愿为公婿。 ”已而果然。因寄金锁为礼。时妹未周晬,枚长妹四岁,代系金锁饰项者数年。乾隆七年,高八执讯来曰:“某子病,不可以婚;愿以前言为戏 。”先君犹豫,妹侍侧,持金锁而泣,不食;先君亦泣,亦不食。以其意复高氏。高之族人惊,欢传高氏得贞妇。高八殁,其兄子继祖来曰:“婿非疾也。有禽 兽行,叔杖死而 苏;恐以怨 报德,故 言辞婚。贤女无自苦。”妹闻如不闻,竟适高氏。高渺小,偻而斜视,躁戾佻险,非人所为。 见书卷怒,
46、妹自此不作诗;见女工又怒,妹自此不持针黹。索奁具为狎邪费,不得则手掐足踆,烧灼之毒毕具。姑救之,殴姑折齿。输博者钱,将负妹而鬻。妹见耳目非是,告先君。先君大怒, 讼之官而 绝之。妹归侍母。母体微不适,妹彻夜立,持粥饮而匕箸进之。长斋,衣不纯彩,不 髲剃,不闻乐,有病不治;遇风辰花朝,辄背人而泣。如皋人至,必出 问 堂上姑安否,寄 赠服食甚谨。前一年,高氏子死,妹亦病,以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死,年四十。枚在扬州,闻病奔归,气已绝矣,目犹瞠也,抚之乃瞑。(选自 小仓山房文集 ,有删改)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库亏,妻子狱系 系:牵连B曩而兄倾库供上官 曩:从前C时妹未周
47、晬 晬:婴儿满一周岁D目犹瞠也 瞠:瞪着眼睛直视解析:选 A 系:拘囚。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衡阳县令高清去世,他的妻儿被关押入狱,袁枚的父亲曾是高清幕府门客,于是前去救助高清妻儿。B为了答谢袁枚父亲的义行,高八做主为自己未出生的儿子与袁枚的妹妹袁机定了亲事,并以金锁为信物。C高八儿子长大后品行恶劣,行为不端,不愿娶袁机,高八写信以儿子生病为由取消婚约,袁机知道后很伤心。D文章重点表现袁机的德能与才华,表现了作者对妹妹遭遇的同情、怜悯以及对邪恶不公的愤怒。解析:选 C “不愿娶袁机”在文中找不到依据。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
48、)素善先君,兼知高公之冤,为平其事。译文: (2)高渺小,偻而斜视,躁戾佻险,非人所为。译文: 参考答案:(1)(迈柱)向来和先父交好,加上知道高公的冤情,为他平反了这件事。(关键词“素” “善” “平”各 1 分,句子大意 1 分)(2)高氏个子矮小,驼着背、斜着眼,性格暴躁乖戾、刻薄阴险,( 他做的事)不是人能做出来的。(关键词“渺小” “偻” “躁戾佻险”各 1 分,句子大意 1 分)4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袁机的形象特点,不超过 30 个字。(4 分)答: 解析:答题时,要抓住文中关 键语句来分析。原文 说袁机“ 端丽为女兄弟冠” ,“端丽”即为其形象特点,将其转述为 四字短语即可;原文有“年幼好 读书,既 长,益习于诵” ,可见其喜爱读书;她有两次解除婚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