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版二轮复习地理通用版:人文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73004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二轮复习地理通用版:人文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版二轮复习地理通用版:人文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版二轮复习地理通用版:人文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版二轮复习地理通用版:人文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版二轮复习地理通用版:人文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文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人文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 一)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 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形状指标是区域内各斑块总边长与最小斑块总边长的比值。在一定区域内,若形状指标等于 1,表明该区域的景观均一。如图为 19862013 年厦门市三类建设用地景观平均形状指标示意图。厦门特区建立之初,厦 门市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1990 年之后,厦 门市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 术产业为主、传统工业为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工 业体系。据此完成 13 题。1由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862001 年,厦门市出现不同景观类型相互竞争、相互渗透交错的格局B19862001 年,

2、农村平均形状指标迅速上升,说明景观均一性增强C19932001 年,城镇平均形状指标下降,说明城镇景观均一性下降D19932001 年,独立工矿平均形状指标上升,说明工业趋向集聚219861993 年,厦门市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逆城市化的出现 B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C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D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3造成 20 世纪 80 年代厦门市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改革开放政策 B小商品经营C大城市扩散 D渔业资源和石油资源的开发解析:1.A 2.C 3.A 第 1 题,平均形状指 标上升, 说明景 观均一性减弱;平均形状指标下降,说明景观均一性增强 ,排除 B、C

3、两项。据图可知,19862001 年, 农村平均形状指标上升,表明景观均一性减弱;城 镇平均形状指标先升高后降低,表明该地区景观均一性先减弱后增强,故出现不同景观类 型相互竞争、相互渗透交 错 的格局,A 项正确。19932001年,独立工矿平均形状指标上升,说明该景观均一性减弱,工业趋向分散,D 项错误。第 2 题,据图可知,19861993 年厦门 市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增大,说明景观均一性减弱,出现不同景观类型相互竞争、相互渗透的格局,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第 3 题,20 世纪 80 年代后,厦门市工 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得益于良好的国 际经济 环 境、 优 越的区位条件、

4、改革开放的 优 惠政策等,其中改革开放的 优 惠政策是关 键 因素。(2018辽宁五校联考)豫南地区传统的耕作习惯为春夏种一季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不过,现在很多人一年只种一季稻。2017 年 5 月,这个季节里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 ”所取代。根据跟踪 观察,河南的麦季撂荒正从早期的局限在 312 国道以南地区,逐渐越 过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据此完成 45 题。4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成一熟田的原因主要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种植业收益低C城镇建设占地 D市场趋于萎缩5当地某农业部门干部解释“白地”出现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好处,主要体现在( )A增加生物多

5、样性 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恢复土地肥力 D提高机械化水平解析:4.B 5.C 第 4 题,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成一熟田主要是耕作制度的变化,与局部因素有关,气候变化属于全球性的,不会专门针对豫南部分地区,A 错;城镇化推进,劳动力成本上升,种植业收益低,导致“白地”即撂荒现象在部分地区 发生,B 对;城镇建设占地会造成耕地面积减少,但不会造成 “白地”现象出现, C 错;我国人口众多,市 场庞大,并没有萎缩,D 错。第 5 题,据材料可知, “白地”即没有耕种的土地,不会提高 单位面积产量,B 错;两熟田变成一熟田,可以让土地休耕,从而恢复土地肥力, C 对;但“白地”现象对增加生物多样性、提

6、高机械化水平影响不大,A 、D 错。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 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据此完成 68 题。6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大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发达 B劳动力成本低C工厂数量多 D劳动力数量多7工业机器人未来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将会( )A大幅度增加企业成本 B增加就业机会C对高新技术产业产生冲击 D有利于制造业升级8下列条件和措施中,对工业机器人市场推广影响较小的是( )A人口老龄化 B健康和安全条例颁布C薪资水平上涨 D部分产品生产周期延长解析:6.C 7.D 8.D 第 6

7、题,工 业机器人能替代部分人力 劳动,我国工 业机器人市场大,主要原因是工厂数量多,部分劳动强度大、精度要求高的生产环节需要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力劳动,而不是科技发达;劳动 力成本低、数量多不利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和推广。第 7 题,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制造 业升级,会减少就业机会,促进人工智能等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第 8 题 ,人口老龄化、薪资水平提高,能促进工业机器人的推广和应用;健康和安全条例的颁布,使危害人体健康的工作逐 渐让位于工业机器人,这有利于工业机器人的推广;部分 产品生产周期延 长, 对工业机器人市场推广影响较小。(2018莆田联考)玛

8、曲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湿地,被誉 为“ 黄河蓄水池” 。下 图示意20002010 年玛曲部分景观类型转入率、 转出率, 读图完成 911 题。9净转出率最大的景观是( )A河流水面 B沼泽草甸草地C内陆滩涂 D沙地裸岩10景观的变化会造成( )A玛曲生物多样性增多B玛曲土地荒漠化减轻C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D黄河水量季节变化变小11有利于玛曲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针对湿地的脆弱生态,建立自然保护区B通过湿地的草种改良,大力发展畜牧业C利用湿地的独特风貌,重点发展旅游业D利用湿地的天然水域,突出发展水产业解析:9.B 10.C 11.A 第 9 题,读图可知,沼泽草甸草地转出率接近 15%

9、,转入率几乎为 0,是净转出率最大的景 观。第 10 题,景观的变化显示,玛曲湿地蓄水池功能减弱,这会造成玛曲生物多样性受损;玛曲土地荒漠化加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黄河水量季节变化变大,选 C。第 11 题,针对湿地的脆弱生态,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类的破坏,有利于玛曲湿地可持续发展;通过湿地的草种改良,大力 发展畜牧业 会导致湿地退化;作为“黄河蓄水池” ,应重点保护好湿地,利用湿地的独特风貌,但重点发展旅游业不利于湿地的保护;利用湿地的天然水域,突出发展水 产业,将会 导致湿地的水源不足,据此分析选 A。人文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 二)(2018贵阳检测)下图示意 1982 年和 2

10、010 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数分级(图中标出地名的 6 市为中部地区,其 东面的 7 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 11 个县市为西部地区)。据此完成 13 题。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2010 年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东部最密,西部最稀 B中部最密,东部最稀C中部最密,西部最稀 D东部最密,中部次之21982 年至 2010 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人口级别( )A没有提升 B显著提升C保持不变 D提升幅度不大3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地区人口级别提高快的原因是( )邻近港澳 基础设施好 经济发展水平高 自然增长率高 就业机会多A BC D解析:1.C 2.B 3.D

11、第 1 题,由图可知,2010 年中部地区的广州人口超过 1 000 万,相邻的东莞、佛山、中山市人口超过 300 万,结合地域面积计算,人口密度最大;西部地区的11 个县市,人口较少,有 5 个县市低于 50 万,结合地域面积计算,人口密度最小。故选 C。第 2 题,由图可知,西部地区人口数变化较小,而东部地区人口数变化较大。具体表现是东部多数县市人口由 50 万100 万增加到 100 万300 万,人口级别显著提升;西部多数县市人口数仍为 50 万100 万或bc)。据此完成45 题。4关于 a 等值线以内的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交通通达度较高 B房租相对便宜C人流量昼夜变化小 D以

12、低层建筑为主5关于 P、Q 两地的地租,描述正确的是( )AQ 地地租高于 P 地,人口分布集中BQ 地地租高于 P 地,附近有旅游胜地CP 地地租高于 Q 地,P 地可能有交通干线交会DP 地地租高于 Q 地,Q 地可能有重化工业分布解析:4.A 5.C 第 4 题,a 等 值线以内地区地租最高,可推断其为该市商业区,交通通达度和房租相对较高,人流量昼夜 变化大,高 层建筑相对较 多。第 5 题,根据等值线递变规律,P 地地租高于 b,Q 地地租 处于 b 与 c 之间,根据 abc 可判断 P 地地租高于 Q 地,因而排除 A、B 两项;P 地地租高于 Q 地,可能与 P 地交通较为发 达

13、有关,C 对;Q 地处于主城区冬季风( 西北风)的上风向,若布局重化工 业易污染城市,D 错。位于粤西山区的云浮,有“中国石都 ”的美誉,明朝嘉靖年间当地就出现石材加工作坊。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云浮石材加工 业大多就地取材。 现在,云浮每年都要从欧美、西亚、非洲等地进口大量的石材荒料, 进行加工后,再 销往国内外市 场。改革开放后, 东部沿海的福建水头镇的石材产业依托厦门港强势崛起。目前,该镇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材产销基地。据此回答 68 题。6一般而言,石材加工业最初兴起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 B交通C市场 D技术7近年来,云浮从国外大量进口石材荒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 )A国外

14、石材荒料品质好 B本地石材原料面临枯竭C靠近石材荒料进口地 D降低企业生产加工成本8与云浮相比,福建水头镇石材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A产业基础雄厚 B技术工艺领先C消费市场广阔 D海陆交通便利解析:6.A 7.B 8.D 第 6 题,根据材料信息“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云浮石材加工业大多就地取材”可知,石材加工 业最初兴起主要依靠的是当地山区的石材原料。第 7 题,石材原料属于矿产资源,非可再生,当地开发历史悠久,石材原料面临枯竭,B 对;无论是国内的石材原料还是国外的石材荒料品质一般都比较好,否 则进 行加工后很难销往国内外市场,A 错;石材荒料的质量和体积 都比较大,云浮从遥远的

15、欧美、西亚、非洲等地 进口大量的石材荒料,运输成本高,会提高生产加工成本,C 、D 错。第 8 题,根据材料中“福建水头镇的石材产业依托厦门港强势崛起”信息可知,福建水 头镇石材 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当地海陆交通便利,D 对。福建水头镇 石材产业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发展历史较短,不能说明产业基础雄厚和技术工艺领先, A、B 错;两地石材加工产 品均消费市场广阔,C 错。江苏兴化垛田传统生态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创造性地将低洼沼泽地改造成岛状耕地,具有独特的水土利用特点。读垛田农业示意图,回答 911 题。9垛田农业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A生物间互生互

16、养,形成良性发展B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C废弃物充分利用,利于经济发展D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10垛田农业生产可缓解当地的(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C旱涝灾害 D土地污染11垛田农业为适应时代的需求,从环境、经济效益角度看,最适宜发展( )A休闲观光旅游 B芋头叶编织C鱼类深加工 D水禽类养殖解析:9.A 10.C 11.A 第 9 题,本 题要求选择“生态效益 ”,B、C 选项属于经济效益,故排除。图中芋头叶子等可作 为鱼的食物, 鱼的排泄物又可作肥料肥田,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故 A 正确。图 中模式可减少化肥使用,保 护 生态环境,但不是主要生态效益,故排除 D。第

17、10 题,兴化自古地 势低洼,湖 荡纵横,历来饱受洪涝侵害。当地先民在沼泽高地之处垒土成垛,渐而形成一 块块垛田, 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故 C 正确。第 11题,休闲旅游,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 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 时期的游览、 娱乐、观光和休息。休闲观光旅游可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 带动第三产业的发 展,因此 经济、生态效益显著,故A 正确。芋头叶编织经济效益较休闲观光旅游低;鱼类深加工和水禽类养殖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故排除 B、C、D。人文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 三)(2018潍坊统考)陕北靠山(

18、崖)式窑洞是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外加砌 砖墙(如图所示) 。近年来,随着陕北经济的发展,先富起来的中青年人开始急切地“ 弃窑购房”或“弃窑建房” ,窑洞作为陕北传统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居住功能日 渐 衰弱。据此完成 13 题。1图示窑洞建筑方式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冬暖夏凉 B森林茂密C土厚坡陡 D降水稀少2在窑洞外加砌砖墙的主要作用是( )A阻挡风沙进入窑洞 B减少侵蚀保护崖面C抗震防塌确保安全 D加厚墙体减小温差3为保护和传承窑洞文化,当地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扩建更多窑洞 技术改良窑洞 居民搬出窑洞 发展特色旅游A BC D解析:1.C 2

19、.B 3.D 第 1 题,窑洞适合建在土层较厚、坡度稍陡的地方,所以图示窑洞建筑方式反映当地土厚坡陡的环境特点, C 正确。窑洞冬暖夏凉,反映了该地夏季较热、冬季较冷的气候特点,A 错误;该地区植被稀少, B 错误;该 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D 错误。第 2 题,窑洞的主体是深厚的土层,在窑洞外加砌砖墙可以减少坡面侵蚀,保护崖面安全,B 正确。砖墙建在原有窑洞墙体外侧,起不到阻挡风沙的作用,A 错误;该地区位于板块内部,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较小,且 砖墙抗震作用不 强,C 错误;窑洞本身已经有保温的作用,加厚墙体减小温差作用不明 显, D 错误。第 3 题,技术改良窑洞可以提高窑洞的

20、宜居性和安全性,对;利用窑洞 发展特色旅游能够宣传窑洞文化,提高经济收入,促进窑洞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对。D 正确。扩建更多窑洞可能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错;让居民搬出窑洞,不利于传承窑洞文化,错。A 、B、C 错。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应用于大气污染研究及城乡规划。读华北某大城市远郊区相关信息图层,回答 46 题。4图中 PM2.5 浓度( )A自东向西逐渐减小B在重要居民点均超过 340 g/m3C低值区人口密度小D在高速公路沿线变化幅度最大5图中( )A休闲商业区 16 点以后人流量减少B石化工业区冬季对居民区影响更大C高端制造业区邻近居民点利用廉价劳动力D都市农业区主要发展粮棉种植6据

21、图判断,图示区域最可能位于该大城市中心城区的( )A西北方 B东北方C南方 D东方解析:4.C 5.B 6.C 第 4 题,将 PM2.5 浓度图层与居民点分布 图层叠加可知,图中PM2.5 浓度低值 区小于 240 处 是地质公园,无居民点分布,人口密度小。故选 C。第 5 题,结合生活实际,16 点以后下班工人增多,休闲商业区人流量增加,A 错误;该地位于华北平原,冬季盛行西北风,石化工业区位于冬季 风的上风向,冬季石化工业区对居民区影响更大,B正确;高端制造业是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具有高技 术 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主要的依靠是高新技术和高端装备的竞争优势,故高端制造 业区需求的是高

22、技 术劳动力, C 错误;都市农业区主要发展乳肉禽蛋农副产品生产、休 闲采摘等,满足城市市场需求,D 错误。故选 B。第 6 题,从通往市区高速公路及休闲商业区可以看出,该城市市中心位于商业区附近,位于图中北侧,则图示区域最可能位于 该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南方。故选 C。我国某大城市,北部为丘陵地区,南部为平原地区。市域范围内有两个主要城市 A 和B,相距 80 km,另外有若干中小城市。A 为市域的中心城市,规划人口 120 万,B 为滨海港口城市,规划人口 45 万,其他中小城市的规划人口 10 万 20 万。区内现有一条国家级高速公路穿过。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 的发展,提出了近期 规划(如图)

23、。读图完成 79 题。7上图中布局合理的是( )A石化工业园 B电子工业园C区域物流区 D新机场8A 城市人口规模大于 B 城市,其原因可能为 A 城( )A形成时间早 B水运更便利C地形更平坦 D等级更高9新建高速公路线路设计主要考虑( )A地形起伏小 B气候条件好C加强经济联系 D国防安全需要解析:7.B 8.A 9.C 第 7 题,石化工业园有大气污染、水污染,结合风频图及河流可判断石化工业园布局不合理, A 错。电子工业园是技术导向型 产业, 污染少,宜靠近大城市,高等院校较多,B 对。区域物流区要求交通便利,宜靠近主要交通 线, C 错。新机 场要求大气透明度好,应远离水库,D 错

24、。第 8 题,A 城市人口规模大于 B 城市,其原因可能为 A 城位于河流沿岸,形成时间早,A 对。 B 是港口城市,水运更便利,B 错。B 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形更平坦,C 错。城市等级与人口 规模无因果关系, D 错。第 9 题,新建高速公路经过中心城市和一些中小城市,线路设计主要考 虑加强经济联系, C 对。北部是丘陵区,地形起伏大, A 错。区域内气候条件无差异,B 错。 结合材料,高速公路建设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国防安全需要不是主要因素,D 错。(2018内江模拟)农用地中流失的大量氮元素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容易导致水质变差,水体富营养化。下图为云南洱海沿岸不同农业用地类型的灌渠出

25、水口和入水口在 510月份测得的总氮浓度。据此完成 1011 题。10蔬菜地和水稻田出水口总氮浓度的月际变化较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事安排 B作物类型C降水量多少 D入水氮量11为了减轻农业生产对洱海水体的污染,由洱海远岸到近岸的农业布局最合理的是( )A苗木地、蔬菜地、水稻田 B苗木地、水稻田、蔬菜地C蔬菜地、水稻田、苗木地 D蔬菜地、苗木地、水稻田解析:10.A 11.C 第 10 题,蔬菜地和水稻田出水口 总氮 浓度的月际变化较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事安排,不同作物施肥 时间不同,导致出水口氮浓度的变化,A 对。作物类型、降水量多少、入水氮量对出水口氮浓度有影

26、响,但不是出水口氮浓度变化明显的主要原因,B 、C、D 错。第 11 题, 为了减轻农业生产对洱海水体的污染,根据图示出水口氮浓度变化,氮浓度变化最明显 的, 对洱海的污染最强,布局时距洱海应最远。由洱海远岸到近岸的农业布局最合理的是蔬菜地、水稻田、苗木地,C 对。人文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 四)(2018潍坊统考)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打造一片 9.8 km2 的城市绿心。绿心不只是单纯的绿地,也是通州的市民活 动中心。通州将建 设成为 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如图示意通州地理位置。据此完成 1 3 题。1北京规划城市副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提高城市化水平 B扩大城市规模C缓解大城市问题

27、 D美化城市环境2城市绿心除绿地外,还可以规划( )A图书馆 B大型医院C商贸中心 D大学城3城市绿心西北侧的运河核心区是副中心的发展引擎区,适宜布局( )A住宅区 B工业区C商业区 D行政区解析:1.C 2.A 3.C 第 1 题,北京将通州 规划为城市副中心,主要是为了分散北京的城市职能,缓解北京城市化发 展中出现的城市问题, C 正确。提高城市化水平、扩大城市规模、美化城市环境不是最主要的目的,A 、B、D 错误。第 2 题,据材料,通州将作为市民活动中心,最可能布局图书馆,A 正确。大型医院、商贸中心、大学城不是用于市民活 动的,B、C、D 错。第 3 题,结合材料中关于通州的规划及运

28、河核心区作为发展引擎区,可推测该地区适宜布局商业区,C 正确。 发展引擎区不适合布局住宅区和行政区,A 、D 错;通州的目的是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不适合 发展工业, B 错。(2018德阳三校联考)人口净迁移率( 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 100%。读19852010 年粤、豫、滇、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完成 46 题。4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市依次是( )A粤、豫、滇、京 B京、粤、豫、滇C豫、京、滇、粤 D滇、豫、粤、京5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收入差异 B资源状况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61995 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29、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环境污染严重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限制人口迁入解析:4.B 5.A 6.C 第 4 题,甲、乙人口 净迁移率较大,为净迁入地区,应该是京、粤,甲比乙更大,而且迁入人口起步较晚,所以 说甲是京,乙是粤;丙、丁人口迁入率几乎都是负值, 说明都是以人口迁出为主 应为豫、滇,豫迁出人口较多,应该是丙;滇迁出人口相对较少,应该是丁。选择 B。第 5 题,改革开放以后,影响我国人口迁移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机会多,成为人口主要迁入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就业机会少,成为人口主要迁出地区。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差异, 选择 A。第 6 题,

30、1995 年以后,乙地(粤 )人口净迁移率有减小趋势,主要原因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部转移,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导致需要的劳动力数量相对减少,所以说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选择 C。“晒晒太阳就能发电,电动汽 车跑在上面就能充电,下雪后还能自行感知、融化路面积雪”这就是由一块块“玻璃”(具有抗压、抗滑的性能、符合车辆通行条件的光伏发电组件) 拼接、 铺设而成的光伏路面。它不仅能承载小型电动汽车的行驶,也能承载中型货车的行驶。 2017 年 12 月 28 日,全球首条高速公路光伏路面 试验 段在济南正式通车。该路段全长仅 1 080 m,但每年可并网发电 100 万度。据

31、此完成 79 题。7高速公路光伏路面建设( )工程量较小,造价较低 施工对环境影响小 建设周期短,受地质条件限制大 后期改建、扩建较容易A BC D8制约光伏路面发展和推广的主要因素( )A地形 B光照C资金 D技术9如果未来光伏路面得到大力推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能满足公路用电需求,余电可并入国家电网 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有利于保障冰雪天气出行安全 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A BC D解析:7.C 8.D 9.B 第 7 题,由材料“这就是由一块块玻璃拼接、铺设而成的光伏路面”可知,高速公路光伏路面建 设造价较高,施工 对环境影响小,受地质条件限制小,后期改建、扩建较

32、容易,C 正确。第 8 题,由材料“2017 年 12 月 28 日,全球首条高速公路光伏路面试验段在济南正式通车”及光伏路面承重范围可知,制约光伏路面发展和推广的主要因素是技术,D 正确。第 9 题,光伏路面也是公路,推广后不会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对缓解交通拥堵也没有影响,B 正确。近年来,我国水电开发进入了快速 发展阶段。如 图为长江干流某河段梯 级开发示意图,完成 1011 题。10该河段水能近年来得以快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地质条件改善,工程建设难度降低B年降水量增加,水能资源较为丰富C经济快速发展,清洁能源需求增加D技术水平提高,生态破坏程度减弱11选择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原

33、因是( )A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B水质较好,环境容量较大C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D水量丰富,有利南水北调解析:10.C 11.C 第 10 题,读图分析可知, 该河段为长江上游河段,地质条件复杂,属于自然因素,变化较小,A 错误;该地受西南季风和地形抬升作用,降水较多,而且位于地势的交界处,落差大,故水能 资源丰富,只是近几年来,年降水量不会增加,B 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 绿色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该地水资源的开发得以加速,C 正确;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工程建 设中的困难得以解决,但这不是加速能源开发的主要原因,D 错误。故答案选 C 项。第 11 题, 该地人口稀少,市场需求量少,A 错误;该地水质较好,但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环境容量小,B 错误;该 地落差较大,水能 资源丰富,适合梯级开发,C 正确;该地位于河流上游,可 调水量较小,而且工程量较大,D 错误。故答案选C 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