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 北 农 业 大 学 现 代 科 技 学 院毕 业 论 文 (设 计 )题 目: 霸州市水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学 部: 生命科学学部专业班级: 环境科学 0803学 号: 2008614150325学生姓名: 刘萍指导教师姓名: 何玲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2012 年 6 月 1 日II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困扰着国计民生,而且也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霸州市主要河道监测和数据分析,以及地下水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其水环境现状,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分析出污染的原因主要为生活、工业污染源及养殖污染,并以此作为依据,提出解决霸州市水环境污
2、染的治理对策,从而走控制污染和治理相结合,治理与管理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关键词:霸州市 地表水 地下水 污染 对策Bazhou water environ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Liu pingAgricultural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803 class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water shortages and serious water pollution wit
3、h us, and also has become the ma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factor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bazhou main river of the monitoring and data analysis, and groundwater studies,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urrent water environment,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industry features, and analyzes th
4、e causes of the pollution is mainly for the life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and breeding pollution, and use this as the basis,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a water bazhou countermeasures to control pollution and governance go combination,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of combining t
5、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 bazhou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pollution countermeasures1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霸州市水环境污染现状 11.1 霸州市水环境概况 11.2 霸州市地表水现状 11.3 霸州地下水现状分析 .32 霸州市水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42.1 工业污染源 .42.2 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 52.3 畜禽养殖污染 .52.4 水系不畅致使河道自净能力削弱 .62.5 地下水开采污染 63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63.1 削减截流污染源 .63.1
6、.1 截流工业污染源 63.1.2 控制农村面源污染 63.2 加快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73.3 联合巡查,强化监督 73.3.1 要切实加强环境监管 73.3.2 要结合环保专项严厉查处环境违法企业 83.3.3 要严格执行环评制度 83.4 加强优化水资源结构 .83.4.1 工程措施 83.4.2 非工程措施方面 84 结论 .9参考文献: 101霸州市水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霸州市位于冀中平原北部,京、津、保城市三角地带的中心,东邻天津、武清,西邻雄县,南邻文安,北与固安、永清和安次区接壤。总面积达到 784 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8 万人,交通十分便捷,是“大北京经济圈南部经济支撑
7、点” 。霸州的经济结构以民营经济为主, 形成金属加工、玻璃加工、木材加工三大产业集群,主要产业粗放发展,部分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加上城镇区居民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的就近排放,河道长期未清淤疏浚等综合性因素导致该地区水质状况日益恶化.1 霸州市水环境污染现状1.1 霸州市水环境概况霸州市的水资源主要包括两部分: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表水总量多年的平均值为15205.6 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分为浅水层和深水层两部分。其中浅层地下水总量多年平均值为 6848.44 万立方米,而深层水值为 3711.49 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 10559.93 万立方米。在开采利用地下水方面,用于农田灌溉、
8、林业灌溉、蔬菜种植,占 80%;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项仅占 20%。西部岔河集至煎茶铺村,浅层水水质好,水量充足,能够满足农灌需求,取水以开采浅层地下水为主;居民生活、部分工业及少量农田用水则取用深层地下。1.2 霸州市地表水现状图 1霸州主要有四条河流分别是中亭河、永定河、大清河、牤牛河,监测的频次为地表水于每月监测一次。一月份、二月份监测断面(点位)结冰,因此有 10 个检测结果。评2价标准:各监测断面依据河北省地表水环境监测功能区划 ,根据水体功能,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相应的标准。所监测的 4 条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断面水质类别分别为中亭河劣类,
9、大清河类,永定河类,牤牛河暂时处于改造状态,但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均好于入境断面水质。地表水环境污染得到遏制。由于中亭河污染较为严重,因此在这里着重分析。与 2010 年相比,中亭河和永定河河的污染程度有所减轻,大清河、牤牛河水质状况没有明显的变化。永定河大王务断面 COD 年均浓度为 50.0 毫克/升,达到目标考核要求(COD 80 毫克/升) ,超过类水质标准 0.25 倍,比 2010 年(59.2 毫克/升)降低了15.5%。中亭河:中亭河自老堤入境流至杨芬港出境,全长 17km,是霸州的一条最为主要的河流.中亭河有 2 个监测断面,分别为老提(入境断面)和杨芬港(出境断面);根据以上数
10、据进行污染物监测结果年度统计见下表表 1 中亭河主要污染物监测结果年度统计单位:毫克/升(PH、粪大肠杆菌除外)断面名称项目指标PH 溶解氧高锰酸钾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 挥发酚 石油类砷 水质类别样品数 9 9 9 9 9 9 9 9最大值 8.17 5.4 20.6 70 4.51 0.0038 1.474 0.009最小值 7.46 1 6.6 49 0.648 0.0003 0.41 0.001平均值 7.8 3.45 10.26 56.1 2.16 0.0017 0.68 0.0047老堤超标率% 0 70.5 100 100 100 0 81.6 0劣样品数 8 8 8 8 8 8
11、8 8最大值 8.03 6.2 13.3 56 3.17 0.0044 0.926 0.002最小值 7.50 2 7.4 30 0.81 0.0004 0.38 0.0075平均值 7.74 3.57 11.5 38.8 1.79 0.002 0.58 0.0058杨芬港超标率% 0 73 100 100 18.8 0 70 0劣表 2 中亭河水质主要污染物统计表监测断面 项目 氨氮 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盐指数溶解氧 石油类 挥发酚 砷 综合污染指数污染指数 2.2 2.1 1.7 0.79 0.95 0.25 0.08污染分担率(%) 27.3 26 21 9.8 11.7 3.0 1老堤污
12、染物排序 1 2 3 5 4 6 78.07污染指数 1.8 1.9 2.0 0.82 0.14 0.19 0.09污染分担率(%) 26 27.3 28.8 11.8 2 2.7 1.2杨芬港污染物排序 3 2 1 4 6 5 76.943中亭河水质状况及污染原因分析:老堤、杨芬港断面的硒、汞、铬等项目常年未检测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物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溶解氧、石油类均超标。 (见表1-1、1-2)断面水质均属于劣类,中亭河水质重度污染。出境断面水质好过入境水质。中亭河水质以生活污水和有机污染为主。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清洁水源;二是中亭河东部污水管理网不完善,大量生活污水及部分
13、工业废水不能 进入污水处理而直排中亭河。大清河水质状况及污染原因分析:霸州境内属于大清河支流水域。上游水质良好,均达到类,达到功能区划要求。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永定河水质状况及污染原因分析:霸州境内也属于永定河支流水域。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共设 2 个监测断面,两个断面的水质类别均为劣类,化学需氧量年均浓度分别为 64.0 毫克/升和 50.0 毫克/升,出境断面水质好于入境断面水质。永定河全程的平均污染指数为 0.85,属中度污染。主要污染物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总磷。永定河水质污染主要原因有:缺少天然水的补给,水位远不能达到 8.4 米;中亭河污
14、水流入造成污染;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的直接排入是最为主要的原因。牤牛河水质状况及污染原因分析:共设 2 个监测断面,分别为北杨庄桥北和市污水处理厂南 300 米,两个断面水质类别均为类,出境断面水质好于入境断面水质。牤牛河全程的平均污染指数为 0.52,属中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总磷。但是由于牤牛河污染严重,一度处于断流状态,且目前当地政府对其进行规划整治,现在处于整改状态。表 3 牤牛河主要污染物监测结果年度统计单位:毫克/升(PH、粪大肠杆菌除外)监测断面 项目指标PH 溶解氧 高锰酸钾指数 生化需氧量 氨氮水质类别样品数 6 6 6 6 6最大值 8.46
15、1.74 11.26 5.1 7.4最小值 7.64 1.57 9.14 4.6 4.2平均值 8.05 1.66 10.08 4.78 5.57项目执行标准 69 2 15 2 10北杨庄桥北达标率% 100 100 100 100 100类样品数 6 6 6 6 6最大值 8.48 1.71 10.84 5.2 6.3最小值 7.43 1.21 9.18 4.6 4.3平均值 7.89 1.52 9.81 4.87 6项目执行标准 69 2 15 2 10市污水处理厂南300米达标率% 100 100 100 100 100类41.3 霸州地下水现状分析霸州市西北部为永定河、大清河冲、湖积
16、平原区,中东部为永定河、大清河湖积、海积平原区水资源分区为淀东清北平原。地下水含水层自西北向东南由单一的全淡水结构渐变为浅层淡水、中层咸水、深层淡水组成的多层结构,霸州市人均水量分别相当于全国、河北、廊坊的 7. 65 %、48 % 和 69 %,亩均水量也仅为 9. 01 %、63 .2 %和 8 6%,地下水在可利用水资源中比例为 7 8%。霸州市区地下水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所监测水井全部达标,达标率为 100%。霸州市区地下水水质良好,6 个监测点位监测的所有项目的年均值全部达标。地下水水质属清洁无污染。地下水综合污染指数为 0,污染等级为清洁无污染。同 2009 年相比,地下水及集中式饮
17、用水源地水质没有明显变化,均保持良好的稳定达标状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两个监测点位监测的所有项目的年均值全部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工业、农业、居民生活分布发展的不均衡以及有咸水层分布不同,造成了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明显的区城特点:一是农业主导区:开采利用地下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概、林业灌概、蔬菜种植,占 80%;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项仅占 20% 西部岔河集至煎茶铺,浅层水水源条件较好,水量充足,水质满足农灌要求,取水以开采浅层地下水为主;居民生活、部分工业及少量农田用水取用深层地下水东部信安、杨芬港等乡镇浅淡区、咸水区交叉分布,深浅层水源条件都较差。为满足水质、水量要求,取水呈
18、深、浅并重特点,各占 5 0%。二是工业主导区:以场州开发区、津保公路沿线、霸杨公路沿线、廊大公路沿线及胜芳镇开发区辐射带为代表2 霸州市水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水体污染源是造成水体恶化的主要根源,加上水系破坏,水路不通,水质达标率几乎为零。因此霸州水环境污染的原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2.1 工业污染源霸州地区工业污染源主要为涉酸企业和钢铁企业以及梅花味精企业。绝大部分染整企业废水已经预处理后排入观音山污水处理厂,重点污染源对河道水质的影响基本得到了遏制。但不可流工程还不彻底,偷排漏排现象时有发生,兴石河、通甲河、海洪河等河道污染均与染整企业的上述行为有关。另外,据霸州镇统计目前还存在 40 多
19、电镀厂,主要分布在杨芬港、褚河港等地,大多为私人作坊式生产模式,废水产生量虽然较少,但浓度较高,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周边河道,直接影响周边河流水质。表 4 重点污染源废水及污染物排放统计表企业名称 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年)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吨/年)5COD 氨氮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59 2966 120星光轧钢制管有限公司 110 89 52万事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69 191 17.4杨芬港乡褚河港村多家电镀厂 368 313 55鑫利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79 235 8.7重点涉酸企业 停产 停产合计 1385 3794 25312.2 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随着纺织、印染产业的迅猛
20、发展,霸州地区居民数量剧增,三产行业日趋壮大,农肥农药已成为收成的保证,生活及农业面源污染已不容忽视。目前霸州总人口约 58 万人,镇区人口为 16.5 万人,年产生活污水达 2900 万 t,日产生活垃圾达 35 0t。目前生活污水收集量为1100 万 t,生活垃圾收集处置量为 190 t。大量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已明显影响河道水质。生活垃圾在河道内随处倾倒,造成河道堵塞,水体流动不畅,已形成众多的死沟呆塘,水质普遍受到污染。另外,霸州耕地面积达全市土地总面积为 1200408.8 亩,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小视,农药化肥的使用已致使部分河道富营养化。表 5 霸州市污染源对入河污染物的贡献率片区 污
21、染源贡献率(%)生活+工业污染源 75养殖污染源 12.7农业面源 12.3合计 10075%13%12%生 活 +工 业 污 染 源养 殖 污 染 源农 业 面 源图 2675%13%12%生 活 +工 业 污 染 源养 殖 污 染 源农 业 面 源2.3 畜禽养殖污染据统计,霸州地区目前有 450 家养猪场,养殖规模为 30-50 头; 15 家养牛场,养殖规模为50 头; 还有散养鸡鸭场 200 家,规模为 400500 羽。这些小型的畜禽养殖场均未建畜禽粪便、废水收集处理设施,畜禽粪便及棚舍、圈舍的地面冲洗废水直接向水体倾倒和排放,使河道水质进一步恶化。2.4 水系不畅致使河道自净能力
22、削弱牤牛河等多条主要河流基本已为死水,大清河等其它河道通过涵闸引排水,但引排水次数较少,水量偏小,造成中亭河、牤牛河、永定河、大清河等主要河道不能实现贯通,河道的自净能力逐步丧失。加上河道整治工程缓慢,延误河道的生态修复,使河道淤泥堆积加重、河床抬高,河道功能进一步丧失,导致河道污染呈现恶性循环趋势。2.5 地下水开采污染除水体污染源外,深层水高度集中开采和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一是开采格局混乱,强度、密度过于集中。开采深层水的机井中,城区范围、胜芳工业区及辐射区域,采取同一层位地下水的机井密度过大。大多数企业都有自备水源机井,各户都有独立的供水网络,单纯追求保证生产,
23、忽视了本地区水资源的局限性。二是机井管理不力,水资源浪费严重。工业节水技术应用不普遍,高耗水项目多、重复利用率低;灌溉渠系严重失修、配套不完善、排灌设施毁损严重,造成地下水利用系数较低;各种防渗愉水管道、节水喷灌设施发展很不平衡,很少正常发挥作用;节约用水制约机制薄弱,随意取水、任意使用,人为浪费现象普遍存在。3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3.1 削减截流污染源削减截流污染源是从根本上解决河流污染的关键,只有污染从源头上得到控制,才能真7正使河流水质得到改善。3.1.1 截流工业污染源对于重点排污企业进行全面整治,严格管理,建造沉淀池,要求其污水不得排入外环境,以镇为管理单位将其污水集中收集至相应污水处
24、理厂进行处理。对于不按整治要求执行的重点排污企业一律按程序取缔。对染整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一是对所有重点源进行环保设施的评估,检查企业其目前生产量与环保设施处理能力是否匹配,检查企业设施处理工艺是否合理,对不符要求的企业进行限期整改。二是检查企业的雨污分流是否彻底,全面检查企业雨污管道路线,设立企业雨水排口标志牌。三是规范企业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确保在线仪的正常使用和运行。四是规范企业的污泥处置,对企业的污泥产生、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单位进行全过程管理,建立印染污泥转移报告制度。3.1.2 控制农村面源污染集中收集城镇和农村集中居住点的生活污水,严格控制生活污水的入河量;大力
25、推行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污染;控制和整合零星散养的畜禽量和规模 ,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或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减少畜禽养殖所带来的入河量,使面源污染减量化,使污染物从根本上得以控制。此外,我市还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到 2015 年规划建设 26 座水厂,现已建成水厂 6 座,解决了农村饮水污染等不安全饮水问题在城区、胜芳镇分别建污水处理厂 3 座,新建工程供水系统采用双管路,净水、中水分开供水开展污水处理回用大力提倡“绿色农业” ,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控制对地下水的污染源的产生3.2 加快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加强霸州地区污水管网规划建设,有效截流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加快东部快速通道的污
26、水管网建设,解决东北片区的污水入网问题;加快南片的污水管道的建设 ,解决沿线小型企业污水入网问题,扩大生活污水收集率。加快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解决污水处理厂目前的超负荷运行的现状,同时适时调整完善现有处理工艺,提高废水处理率及处理程度,确保废水稳定达标排放。积极推进尾水排江工程,解决尾水排放对部分河道的影响。对此霸州市政府提出胜芳镇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信安污水处理厂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12 月底可投入使用。届时,霸州市将建成 5 座污水处理厂,成为我省建成污水处理厂数量最多的县市,日处理污水量可达到 15 万吨,这些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建成和投入运行将从根本上改善霸州水环境质量。此外,
27、在这些重点工程之外,霸州市还开展了以地表水治理和水源地优先保护为重点的“碧水工程” ,先后投资 1.8 亿元对辖区内主要过境河流中亭河 17 公里的河段,进行治理,使中亭河全线还清,在此基础上,霸州市还规划建设了水域面积 83.3 万平方米的胜芳湿地公园,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效能。同时,对全市地表水状况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投资 160 多万元,对 8 个重点坑渠地表水实施了“还清”治理工程,并按照霸州市环境保护工作约谈制度 ,与坑渠周边 18 家企业分别进行了约谈,定指标、限时间、抓督导,确保不反弹。 底泥疏浚和水系贯通是治理河流污染物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快河道整治,保证水系畅通将有效改善霸州地区水环
28、境状况。同时,增加引排通道,在河流交互处建控制闸,解决引排水问题,引进附近更大水系较好水质的水,对污染河流水体进行冲洗,使污染物浓度得以稀释。并利用水流速度、方向改善河网水动力条件,增加河道的水体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83.3 联合巡查,强化监督为切实有效改善霸州地区目前的水环境现状,应建立环保、水利、建设等多部门联合巡查机制,定期对主要河道水质及排口状况开展联合巡查, 对发现擅自停运和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偷排偷放的企业,严格依照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进行上限处罚,直至关停。针对突出问题研究对策措施,及时化解矛盾,对整治进度全面调度。通过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加紧实施引排工程项目,完善河道生态补水
29、机制,加快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治理措施的落实,使水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霸州市环保局还将采用 24 小时巡查执法、夜间突查等多种执法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排污企业,尤其是涉酸企业的监管。同时,联合乡镇政府,增加对已治理坑渠地表水的检查频次和巡查密度,确保地表水治理成果,严防二次污染。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3.3.1 要切实加强环境监管要认真按照省领导批示要求,坚决、主动地加强对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的监管,特别是要加大对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对重点污染源专项检查,摸清底数,掌握实情,切实解决重点污染源存在的环境污染隐患和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重点污染源监管到位,确
30、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确保企业稳定达标排放。要全面落实责任,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强化责任考核,坚决杜绝监管缺位,监管无力,监管失职行为的发生,把严格执法落到实处。3.3.2 要结合环保专项严厉查处环境违法企业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环保专项,各地要把环境违法企业的查处工作,纳入环保专项中,综合施策,严格执法。要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和立案处罚的力度,对环境违法问题多,造成较大环境影响的地方,要实行区域限批,以期切实推进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3.3.3 要严格执行环评制度严肃环评审批工作纪律,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审批和验收工作。各地要认真组织开展建设项目审批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和纠
31、正存在的问题,坚决杜绝先审批后环评、边审批边环评、先建设后环评、批小建大、批建不符、越权审批、违规验收等现象。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好项目审批关,确保新建项目依法审批、依法建设、依法验收,为提升环境监管水平打下良好基础。3.4 加强优化水资源结构随着霸州市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用水表现出了新的特点:用水量增加、水质要求高、压力要求足。节水,迫在眉捷! 关停城市自备井和限采地下水,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此,霸州市水务局下大力,采取多项措施抓好这一工作。3.4.1 工程措施在加大城市配水管网的建设,降低水量流失,提高城市
32、公共供水的覆盖范围及供水能力的同时,尽快落实新水厂建设,提高城市公共供水能力,替代自备井供水,逐步实现城市自备井关停及地下水限采。建立地下水计量、远程监测管理系统;水位动态监测9站网建设,并在全市南水北调受水区范围内,2010 年将实现供水,充分利用南水北调工程供水量,建设、改造城市地表水厂、配水站和供水管网工程,实现水资源切换。对于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自备井用户,建立地表水直供水厂,降低地表水处理成本。3.4.2 非工程措施方面一是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成立由政府负责同志为组长,水利、建设、财政、物价、公安、卫生防疫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成专门机构,安排专项经费,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33、。二是建立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加快水价机制的改革,通过提高水资源费标准,调整水资源费,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使城市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利用自备井取用地下水的成本高于自来水的成本。对用水大户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限量开采,强化监控措施。三是建立节水型社会市区。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加大投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搞好源头控制,掌握地下水开采动态;加强对已关停自备井的监督检查,坚决制止乱打井、乱取水的行为;加大计量监测力度,建设取水科学计量与远程监测管理系统,实现水资源计量、收费、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4 结论本文通过对地表水与地下水现状及污染源进行调查,综合分析霸州
34、市水环境的现状及其成因,得出以下结论:(1)霸州市大部分河流水体水质较差,除大清河外,市内大部分河涌水质基本上已劣于 V 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其次是化学需氧量、溶解氧和高锰酸盐指数 ;霸州市各水流地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部分还受到农业化肥残留物的污染及生活污水的影响。(2)霸州市浅层地下水质较好,根据我市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设立的 6 个监测点位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设立的 2 个监测点位的水质均达到类标准。(3)经对霸州市污染源的调查表明,胜芳和杨芬港片对入河污染物的贡献率较高,工业和生活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约占入河污染物的 75%,是需要重点治理的区域和污染源。霸州的水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
35、约了霸州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护好水资源系统,系统地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使霸州市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以上研究及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1)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减少污染。严格控制涉酸企业和钢铁企业等环境资源产业率较低的行业,积极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逐步转向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由资源型转向效益型。(2)重点治理工业和生活污染源:改革现时废污水排放标准,将当前的废污水达标排放改为限量排放;完善城镇污水管网系统,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投资霸州市水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和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垃圾和固体废物处理回
36、收系统,提高处理能力和处理率,实行集中排污、治污。(3)在农田区发展生态农业,集约经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提高使用效率,减少面源污染。(4)加强水质检测与监测,建立健全水质监测网络,作好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10综上所述:合理规划城市水环境是促进城市经济繁荣、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活环境质量、创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随着霸州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城市水环境的问题将不断以各种形式出现,对这些新问题的态度和解决的方法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未来,对霸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极具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石书敏,张建军。霸州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J;河北水利;2010 年 8
37、月.2钱宇红,田立。观音山地区地表水环境状况及治理对策J;地下水;2011 年 3 月.3芦薇;东莞市水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 年4李仁锋;大凌河流地下水环境质量与演化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5 年5陆建兵,徐海中;水污染治理效益分析J;环境技术;2005 年 04 期6石幸庄;太原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序分析J;中国水利;2008 年 13 期7方国华,于凤存,蒋吉.南京市雨花台区水环境状况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水利发展研究. 2007, 7(10).8王洪涛,郭纯青.城市水环境安全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3 年 10 期9魏永霞,王
38、丽学.工程水文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年10孙培德,楼菊青.环境系统模型及其数值模拟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年.11曹玉红,胡进玲,等.安徽省乡镇工业环境污染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 年 3 期.12钟成华.三峡水库对重庆段水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13 陈晓宏,江涛,陈俊合.水环境评价与规划.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14廊坊市环境保护局2001 年2008 年廊坊市环境质量报告书15张利田,陈永勤.西江干流近 20 年来水质变化趋势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2 年 41 期16 P. Nude,
39、G. Foli and S. Yidana, “Geochemical Assessment of Impact of Mine Spoils on the Quality of Stream Sediments within the Obuasi Mines Environment, Gha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Vol. 2 No. 3, 2011, pp. 259-266.17 S. M. Yidana, “Groundwater Classification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Southern Ghana,” Journal of African Earth Science, Vol. 57, No. 5, 2010, pp. 455-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