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中招考试语文试卷卷面分析.doc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6469107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招考试语文试卷卷面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中招考试语文试卷卷面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中招考试语文试卷卷面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中招考试语文试卷卷面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中招考试语文试卷卷面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5 年保定市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分析雄县教师发展中心 李伟华2015 年保定市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了,为了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以备战 2015 年中考,现对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一 基本情况(一)试题结构试卷共三部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4 题)共 23 分,考查了给汉字注音、查字典、句子的位置、古诗文默写、文学常识、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等知识点。第二部分(5-20 题)共 47 分,包括一首宋词的鉴赏、课内外两个语段的文言文对比阅读和两篇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能力、对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的理解、感悟、品析、表达的能力

2、。第三部分写作共 50 分,其中融入了 5 分结合语境检查标点符号、病句修改和词语运用三个知识点的考查,是今年出题的新特点,作文是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为题的作文,共 45 分。(二)试题特点从总体看,本试题测试重点突出,题量适中,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中考的命题思路,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体现出很强的人文精神,在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熏陶,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和复习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三)总体感受1.基础知识杜绝偏、难题,考查的都是简单易错的问题,且分值增加。2.名著阅读考得越来越细,目的是考查学生真实的阅读。3.文言文阅读比重加

3、大,且更加注重迁移能力的考查。4.现代文阅读题型变动不大,提高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不容忽视。5.在练习大作文的同时,一定对小作文提起高度重视。二 考情分析(一)本次我县九年级学生共有 2094 人实际参加考试。及格 1254 人,及格率为 59.5%。相对优秀 814 人,绝对优秀 171 人,优秀率为 8%。最2高分 116 分,最低分 5 分。平均 72.91 分。(二)各校语文平均成绩排名(参考)雄中 朱各庄 镇一中 昝中 大营 龙湾 葛各庄 北沙 板东 西昝 二 中 张岗 三中 双堂 昝镇 米北(三)教师排名 刘伟(二中) 、金俊舫(二中) 、姚虹(二中) 、刘增舫(二中) 、王坤楼(龙

4、湾) 、黄丽君(一中) 、宋韶娴(二中) 、徐爱学(昝中) 、董玉仙(三中)张平(朱各庄) 、张 玉花(大营) 、周焕(二中) 、高春霞(一中) 、任恩茹(三中) 、李红(昝中) 、章丽丹(昝镇) 、王庆华(北沙) 、孟新华(张岗) 、王荷英(板东) 、姜卫星(板东) 、张永波(葛戈庄) 、王娜(双堂) 、李龙飞(昝中) 、刘丽丽(米北)(四)总体感受1.教师方面 :同学校的老师存在差距较大(如一中、二中、昝中) 。部分教师曾有过辉煌的成绩现在却位居后列。部分学校因学生流失严重致使学校平均分高但教师总评排名靠后。2.学生方面 :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因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而丢分的现象比比皆是。

5、一大部分学生之所以丢分不仅仅是方法问题而是态度问题。由此看来,当务之急是通过本次考试师生共同提炼经验,找出问题,在以后的两个月中扎实有效地进行复习,做到重点明确、方法正确、检查到位,以期 2015 年中考有进一步的提升。三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及具体的教学建议第一部分 (一) 试题情况本大题共 23 分,4 道小题,分别考查了学生汉字注音、词义、查字典、句子的位置、古诗文默写、文学常识、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未涉及成语运用、排列语序等题型。将原来属于这一部分考查的标点运用、病句修改、词语运用挪到了第三部分写作当中,无疑扩展了基础知识的分值。(二) 学生答题情况据抽样调查,本大题多数学生

6、得分都在 18 分左右。其中古诗文默写、综合性学习学生得分率比较高,而对第 1 题中“量”的注音和第 3 题的文学常识中“老舍的作品”答题错误率较高。一部分学生还因分不清部首和在部首内的笔画数,导致查字典一题答题失误。第 2 小题古诗文默写题,3多数学生在教师的重视下大都会背诵课标推荐的古诗文,但是却没有真正的理解,也正因为如此,默写中出现了很多错字别字。(三 ) 教学建议1.继续夯实基础知识教学。2.提高对文学常识的重视程度。3.不能忽视本次未考查到的知识点的复习。4.全面复习综合性学习的各种题型。第二部分古诗鉴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一) 试题情况古诗鉴赏是近年来中考必考题型,本题主要考查了

7、题目、概括内容、对词中关键语句的分析三方面的内容,分值为 7 分。(二) 学生答题情况学生大致得 4 分左右,因上学期期末统考也考查的该首词,所以学生对 5、6 小题掌握的不错,第 7 小题对关键语句的分析,学生因答题不全面导致丢分。(三) 教学建议1.全面复习中考涉及的三十四首古诗词。默写要做到准确无误。2.熟记与该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及诗句中重点词语的解释。3.注重对古诗词名句、及思想感情的理解赏析,强化训练学生规范答题。文言文文阅读(一) 试题情况古文阅读考查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中山恭王衮”的比较阅读,二者从内容上有一定的可比性。本题共 14 分,从分值安排来看,有明显的偏重于课外文

8、言文的倾向。第 8 小题考查实词解释,问题不大,第 9 小题考查虚词“其”的意义和用法,既考查了课外文言文,又考查了课内四篇文言文中用到“其”字的语句,考查面大,有一定难度。第10 题翻译句子兼顾课内外,第 11 题是对课外文段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二) 学生答题情况4第 8 题解释加点的词学生因不会知识迁移致使不会解释两个课外文言文中的词语。第 9 题虚词的考察有一定难度,学生得分率不高。第 10题翻译句子同样是课内把握得好,课外把握不准,造成了大面积失分。第11 题因对课外文段理解不清楚致使概括人物形象不全面。(三) 教学建议1. 加强对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的训练,让学生树立考题在课外,答案在

9、课内的思想,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文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注重学科说明中规定的 14 个文言虚词的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3.注意方法指导。尤其是结合上下文意推导词义、句义的思维方式。词不离句,句不离章,要将词句教学与文言文整体阅读有机结合。切忌割裂词语,灌输填鸭,死记硬背。翻译句子时遵循“逐字对应”的原则,尽量直译。4.强化举一反三的迁移意识。在评讲课外文言文练习时,要不断联系课内知识,培养学生在新的语境下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推荐在课余进行大量的课外文言文篇目的涉猎。5.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文言常识的教学。如词类用法,特殊句式的特点、作用及解决方法等。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

10、以然。说明文阅读 (一) 试题情况说明文阅读共 12 分,4 道小题。主要介绍绵河水磨的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但富有知识性。所设置的 4 道小题涉及说明文中题目的作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根据原文及相关材料谈看法。试题考查内容全面细致,重点突出。(二) 学生答题情况1.文体知识模糊,答题不规范。2.对文本阅读不深入致使选错选项。3.组织语言不严密、错字致使简答题丢分。(三)教学建议1、掌握扎实的文体知识是根本,注意三种基本文体知识的区分。52、深入阅读、读懂材料是根本,审清题意是关键,题目中的答题指向,关键词语一定要认真琢磨。用清楚的语言表达出来是答题的重要环节,所以平时

11、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中规中矩的答题习惯。3、这次虽然考的是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的复习仍不容忽视。记叙文阅读(一) 试题情况记叙文阅读共 14 分,5 道小题。主要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赏析句子、揣摩人物心境、语段的作用等知识点。(二) 学生答题情况1.阅读文本不深入,概括要点不全面。2.不认真审题,没看清要求便匆忙作答,从而造成答非所问的现象。3.对语句的赏析类题是学生的弱项,学生答题时存在用语不规范的现象。4.对揣摩人物心境这一感悟类答题用语不准确,不按要求答题。5.对“语段的作用”这一典型题答题角度不全面。6.答题时书写混乱,屡屡出现典型错别字。(三)教学建议1.注重课堂教育。探讨阅读教

12、学的有效方法,加强知识点训练,加强学法指导,强调答题的规范性。2.强调审题意识。认真读题干,把握题目的全部信息,提炼出题干的具体要求,这是非常重要的。3. 认真推敲作品中的遣词造句。尤其要规范赏析类答题思路。4.归纳解题思路或方法。总结各种记叙文典型的问题的答题技巧。第三部分 (一) 试题情况本次作文命题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为题的命题作文,可写的内容广泛,审题障碍不大,有利于学生围绕学生生活实际快速构思写作。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二) 学生答题情况1. 审题不严,立意偏差。2.书写潦草,卷面不洁。 63. 材料陈旧,内容虚假 。4.

13、字数不足,应付了事。5. 谋篇不精,切题太慢。(三) 教学建议1. 教师方面:(1)摒除“借口时间紧张作文训练不出效果”的思想,提高对规范写作训练的重视程度。(2)范文引导唤醒学生情感。(3)面批面改发现学生的弱点。(4)公开展评优秀作文激发学生的兴趣。(5)注意对各种类型的小作文的进行训练。2、学生方面:(1)打开思路,力求慧眼独具。审题结束后,不能匆忙下笔,还应该放飞思维,打开思路,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如家庭、校园、 社会、自然等。每个生活领域里都有无数的人、物、事、景、情、理观察、分析、思考它们,笔下的素材就会源源不断。(2)写有吸引力的文章,或中规中矩,展示语文素养;或顺畅生动,精致

14、巧妙,别出心裁。(3)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抒情、想象、童话、应用文、日记、读后感等方面整理自己的作品。四 努力方向综观学生的答卷,为了搞好今后的复习工作,今后我们还应该在如下方面多做努力:(一)求真:扎扎实实进行“双基”教学。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将每个知识点落到实处。(二)求精:精心思考学生弱点所在,精选复习材料,有效地进行练习,强化能力训练,注重课内外知识的迁移。(三)求美: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进行科学有序的写作训练。(四)求善:归类整理有关知识,交给学生答题技巧。把握阅读教学的规律,加强学生在审题、答题的规范性等方面的训练。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7总之,语文教学需要讲究技巧,我们不但要低头耕耘,更要抬头看路、驻足反思。通过对考情的分析,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复习方法,确立科学的语文教学理念,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015 年 4 月 21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