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语文(下)(语文版) 第六单元检测题(90 分钟 100 分)一、积累运用(25 分)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邓骘(zh) 贤而辟(p)之 辄(zh) 怠(di)B.谒(y) 省(xng)视 叱咄(du) 如晤(w)C.轩邈(mio) 负箧(qi) 比栖(x) 涿(zhu)郡D.缥(pio)碧 泠(lng) 烨(hu)然 虐(n)待 2.选出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A.硕师 负势竞上 擎着 横柯 B.文彩 废寝忘食 悲恸 溯游 C.缊袍 德高望重 经纶 窈窕 D.蕴藏 相形见绌 淑女 倾城之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3 分)A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们去破解。B面对凤凰古城美轮美奂的富人宅第、旧时城楼和风雨桥,游客们无不肃然起敬。C每逢税务大检查,总有一些不法商人随机应变,弄虚作假,妄图躲过应有的惩罚。D诸暨五泄风景区内,五个依山而下的瀑布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尤以第五瀑最为壮观,给人以鹤立鸡群的感觉。4.下面一段文字有两处语病。请先将病句找出来,然后进行修改。 (4 分,每小题 2 分)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
3、好的读书习惯。(1)第 句有语病,修改: 。(2)第 句有语病,修改: 。5.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6 分)(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的内容。 (3 分)。(2)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有文采的广告语。 (3 分)。6.口语交际。 (6 分) 下午第三节课,班上张伟同学肚子疼痛厉害,王明和李强连忙将他送到市中心医院。经医生诊断张伟得了急性阑尾炎,需立即动手术,手术费为 2000 元。王明和李强商量先打电话通知张伟父母,然后再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请你根据以上情境,设计出两次电话的内容(称呼及部分内容已给出),要求语言简洁明了。(1)王明给张伟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叔叔(阿姨),我是张伟
4、的同学,_ (以上填写内容不超过 30 字)(2)王明给自己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爸爸(妈妈) _,(以上填写内容不超过 15 字)二、阅读理解(35 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14 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
5、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2 分) (1)嗜学 (2)叱咄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1)录毕,走送之 (2)俟其欣悦(3)寓逆旅(4)皆被绮绣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战于长勺B当余之从
6、师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足肤皲裂而不知 气可以养而致 D以衾拥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11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4 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1 分)子夜昙花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
7、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寡言的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
8、以缓慢的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向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它一夜尽情绽放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
9、无悔依然。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是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的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和挽留。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文章有删改)
10、12.在“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一句中, “奋发”与“无常”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用处?(2 分)13.根据你的体会,分析“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这句话的含义?(2 分)14.文中赞美了昙花的精神品质,请分条概括。 (4 分)15.本文标题为“子夜昙花” ,有什么含义和作用?(3 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 分)塔克逊的春天你每天匆匆行走在绿色大地上,根本就不会注意到一棵小草的存在,甚至小草常常对着你微笑,你也视而不见。其实只要你想看,把眼光随处一抛都能看见草儿们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
11、长。然而,在西藏岗巴县境内一个名叫塔克逊的军营里,一年四季却丝毫看不到一点绿意。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官兵们正在整队会操。突然,一个列兵的声音:“报告,排长,我脚下有一棵正在冒芽的小草。 ”列兵的右脚悬在半空中。操场上的呼吸忽然停止了一秒钟,继而队列里有蜜蜂般的声音在嗡嗡地盘旋。官兵们都朝排长蹲下的地方聚拢过来,一星点绿色冷不防地擦过他们蒙尘的双眼,好像暗夜里落下来的一颗星辰。 “果真如此,春天来了!”排长趴在地上,发出激动的声音。“快来呀,快看啊,春天真的来了,塔克逊长草了。 ”列兵听到排长认可那是一株发芽的小草后,双手做喇叭状,扯开略带山气的嗓音向着远处的雪山一阵狂喊。这棵小草就像星球上突然
12、掉下的天使一样,让官兵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破土而出的新芽,嫩得像刚出生的婴儿,细如爷爷左下颌的那一根胡须。那天,就是因为这株小草的出现,塔克逊的军营有史以来延长了会操时间。收操的时候,连长宣布了一条不成文的纪律:“大家听着,我们塔克逊的官兵盼望小草的心情就像盼望女人一样重要,如今她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就再也不能让她消失掉,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像呵护自己心爱的女人一样去呵护这株小草,大家能不能做到?”“能!”官兵们哄然大笑道。 “记住,谁碰坏了小草,就罚谁休假带十盆花回来。 ”连长又补充了一句。列兵连忙把那棵小草移栽到了一个小小的罐头盒里。官兵们把罐头盒放进了连长的房间。从此,列兵拥有了
13、一个最光荣的职务护草卫士。阳春四月,花影绰约,蜂蝶翻飞,而海拔 5 300 米的塔克逊却还是白雪皑皑,雪峰林立。自然界馈赠官兵们的仅仅只有一棵草的春天,但大家都已学会了珍惜。那些散落在小山坳里的铁营房,顺着山坡一层一层呈梯级格式。棉衣、棉裤、棉帽、大头皮鞋把这里的官兵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每天如此。即使是这样,在这里当兵的人,内心依然有一颗望春之心,他们一定能在严寒的包围中冲破冰雪,让春天的气息像他们铿锵的脚步一样缓缓地踏步而来。每当太阳升到山顶,官兵们就抱着那棵小草,站在阳光里,唱着歌儿,向远方的妈妈问好。每当想起那棵小草,我就想起生命的颜色;想起生命的颜色,我就想起塔克逊的春天,生命只有在这
14、个高度上跋涉过以后,你才有可能意会到 5 300 这个数字的高低、轻重和色彩。关于塔克逊的这株小草究竟是如何诞生在塔克逊的,至今仍是个耐人寻味的谜。塔克逊的官兵仅为一株小草而感到满足,我知道这个春天他们才是最幸福的人。(文章有删改)16.文章一、二两段主要描写什么内容?对全文来说,这两段有什么作用?(2 分)17.阅读全文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的主要故事。 (2 分)18.对于一株小草的呵护,从官兵们的动作中是可以看出来的。请找出文中能表现官兵呵护 小草的动作词句。 (2 分)19.“果真如此,春天来了!”请结合语境体会排长说这句话时的心情。 (2 分)20.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语句略作赏
15、析。 (2 分)“那破土而出的新芽,嫩得像刚出生的婴儿,细如爷爷左下颌的那一根胡须。 ”三、写作(40 分)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童年就像深夜的那一片天空,而童年中那一个个令大人们忍俊不禁的趣事 ,就是天空中的一颗颗星。 ”“童年,是人最快乐的一段日子;童年,是一个人最美好的时光;童年,也是所有人最珍贵的记忆。我将把对童年的记忆,和着年轻的梦想,编织出生命中最完美的画卷,将它永远留在记忆的海洋里。 ”请以“童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与话题一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不少于 20 行) 。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九年级语文(下)
16、(语文版) 第六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1.B (A. pb,C. xq,D.huy。 )2.B(文彩文采。)3.A(B.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壮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句中是古建筑,而不是新屋。C.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这里是贬义,不适合。D.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用在此句中不合适。 )4.(1) 将“就是”改为“就要” ,去掉“的过程” (2) 在“青少年时期”后添加“有没有”或“能否” (第句的主干是“读者是过程” ,显然不搭配;第句前后不一致,前有“能否” ,与后面不对应。 )5. 还孩子一片蓝天,放飞他们的梦想。爸爸妈妈,我
17、不愿意做“坐井观天”的小青蛙。(这是一道漫画阅读的试题,要求概述漫画的内容,就漫画内容拟写广告语,这是近年来出现的较为新颖的语文综合性考题。命题设计强调了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的优化。解答此题,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画面内容,还要求仔细观察这幅画中人物的行为举止和文字信息,反复揣摩漫画创作者的意图,从而组织有针对性的语言写好广告语。画面描述:画中一家三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守在圈外,随心所欲,各行其是,却把孩子围在圈中,并且告诫他“别出圈” 。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愁眉苦脸,呆望天空,无奈地写下“坐井观天” 。思考的结果:漫画作者针对当前孩子们负担过重的现状,表达了“解放孩子”的主题,发出了减
18、轻孩子课业负担,给孩子发展空间的心声。根据这个主题,就可以写出有震撼力有文采的广告语。 )6.(1)张伟得了急性阑尾炎,正在市中心医院等待手术,需 2000 元钱。 (2)我班同学病了,我在照顾他。 (此题考查同学们根据情境说话的能力。由于说话的对象不同,说话的内容也不同。一定要说出符合要求的话来。同时,严格注意字数限制。 )7sh ch(注意, “sh”不要读成“q” , “ch” 不要读成“q” 。 )8. (1)结束,完了 (2)等待或等到 (3)寄居或居住、住在 (4)通“披” 。(本题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要对重点实词重点记忆。)9B (B 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
19、,无实义。 )10.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注意要翻译出重点词语。 )11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 概括文意即可。 )12.“奋发”形容昙花开得灿烂之状, “无常”指昙花凋落的迅速。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作者对人生价值的哲理思考。 (要理解词语的语境义,读懂所在句子是关键,要学会在阅读中去联系、比较、体会,这样才能快捷准确地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13 写 昙 花 怒 放 吐 香 给 人 的 感 受 ( 昙 花 为 谁 开 ) , 由 昙 花 联 想 到 恩 师 生 前 的 音 容 笑貌 。 以花喻人,说明
20、恩师活在自己心中(或答: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 (理解句子的含义要扣住文章的主旨,结合对作者感情的分析来回答。)14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幽雅绝俗(或清雅幽香)绽放极为狂放。 (本题考查从文中概括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明确答案所在的段落,然后要学会从文段中筛选相关信息,或对段落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15.含义:昙花在夜晚(子夜)开放。借昙花寄托对恩师的怀念和赞美之情。作用:以昙花为全文的行文线索。 (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通常应该从两个角度去思考:一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去理解,二从文章主题的角度去理解。文章的标题往往或多
21、或少的蕴涵着作者的感情,作者对人态度的变化,对景的喜好程度,对事情的判断,我们要抓住它们,来理解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有助于我们把握住文章的精髓。 )16.在绿色的大地上的人们与塔克逊的军营里的人们对小草的不同感受,说明塔克逊的春天缺少绿意。这两段文字对下文有铺垫作用。(第一段写普通人对小草的忽视,第二段写在一年四季看不到一丝绿意的塔克逊的官兵们看到这株小草时惊诧、激动的表现,对下文作铺垫。)17.塔克逊的军营的官兵们发现一株小草,精心呵护这株小草。(通读全文后可知本文主要内容是写官兵们和一株小草的故事。)18.发现一棵小草,“列兵的右脚悬在半空中”;见有小草“排长趴在地上”观察;“列
22、兵连忙把那棵小草移栽到了一个小小的罐头盒里”;“每当太阳升到山顶,官兵们就抱着那棵小草,站在阳光里”。(文中表现官兵呵护小草的动作的语句主要在第2、3、8、11 段。)19.这句话表现了排长趴在地上,确认确实是一株小草后的欣喜激动的心情。(通过语境可知,塔克逊一年四季见不到意思绿意,蓦然发现竟有一株小草,其激动之情可想而知。)20.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那破土而出的新芽的质地和形状,也表达出对小草的喜爱之情。(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及把握修辞手法作用的能力。判断修辞手法比较简单,结合平日对各种修辞方法的理解进行判断即可。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要紧扣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结合文章主旨作
23、答用比喻来写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21. 写作指导:这个话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熟悉的话题,也是一个有话可写,有情可抒的话题, 从审题的角度看,应该不存在审题不清的问题,然而,同学们往往因为熟悉,会使得文章落入俗套,翻不出新意。要想出新,引起别人的注意,必须摆脱框框套套、格式化的东西。全新的内容再加上全新的形式,会让读者心头一惊,耳目一新。 这就要求我们在拿到话题以后,首先考虑的不再是我写什么,而是怎么写。从主题看,文章的材料可涉及童年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对自身生活的关注,应该有着许多美好的回忆和感触,即使是伤感的,也让人感到欣慰,这是甜蜜的哀愁、含泪的微笑,是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
24、会进行的一次心灵对话,是一种感悟、一种理解、一种精神的自我评定。所以我们所写的内容,不应该是一个静止的回忆,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思考。是对我们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息地的一次访问。是一次甜蜜的回忆和心灵的慰藉。 从题目的确立上讲,拟题时,要扣住主题,画龙点睛。 可以拟水中的童年 、苦难伴我成长 、 背篼里的童年等;下面是几个精彩构思,希望能帮你开启思索的大门。 童年趣事 可结合个人经历,讲述童年中的有趣故事。可贵的童年 可采用书信体的形式,模拟长辈给孩子写信的语气,写出童年生活的可贵。童年的成长烦恼, 采用回忆反思的形式,站在今天的成熟线上反思当年成长的过程。铭记的童年,可以某一个凸现的点,结合自己的
25、生活成长经历,来谈童年的某一点在自己以后的成长中的启迪。【例文一】与童年相约一不小心一脚踏入了童话中的城堡,回忆像泼翻在宣纸上的墨,浸渗开来,想收拾都来不及。小时候的事就这样又回来了。屈指可数的是几个疯得大汗淋漓的冬天和几个晒得油黑发亮的夏天。那时候,我可以随意地疯,随意地玩;我可以用蜡笔画小人儿,不会画酒窝的时候,就用手指给戳上两个洞最快乐的时候,是在乡下住的那段时间。乡下的天空很清澈,轻轻一下,就能掐出水来。在那片纯净的土地上,我很爱爬树,树虽不高,但爬上去,却能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我也很爱去小溪那儿玩,小溪的水很清,我就用草帽来沥小虾,小溪不大,却能容下一个孩子的淘气。我会为了一件芝麻小事
26、而欢乐的跳起来,像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狗;也会为了一件芝麻小事,哭个昏天黑地,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捉蜜蜂。我喜欢带着一副旧手套,披着一片厚夹克,带着一副口罩去树上,直接捉蜜蜂。因为有着这“层层”的保护,加上我迅速的逃跑,所以很少受到伤害。即使这样,还是有失手的时候。有一次,我被一只蜜蜂蜇着了,我很气愤,刚要打死它,发现它已倒在了地下。我哭了,声音引来了外婆。外婆问我为什么哭,我说,蜜蜂蜇了我,它死了,我原谅了它,可谁来原谅我。外婆面带微笑,平静地说:“我原谅你。 ”顿时我笑了若干年后,再次想起这句话,我十分感动。从乡下回来,没过几年,妈妈就给了我一个崭新的书包,这也就意味着我的童年即将结束。当时我看到
27、那个漂亮的书包,心里很高兴,早上一年学,便早一天成为大人。现在想想,我为什么不再要一年快乐的童年?有人说:记忆被挤压压缩成符号,搁置在记忆的夹层里,像缓释胶囊,一点一滴将人生涂上天真的色彩。而我的童年就是快乐和温馨,这两种“符号”将永远被我珍藏在记忆里,为人生添彩。【点评】以同学们现在的年龄再写童年,就不能仅就童年的趣事来表现童年,童年的生活应经过你比较成熟的思想过滤、提升,再加以我们丰富的想象力,美化之后,用讲究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既表现童趣、童真,同时又表现童年的美好、难忘,乃至令人回味。写童年的话题,也要有较高的立意,不能因话题的选材范围是小时候的事情,就可以“稚化”话题。本文语言
28、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用美好的语言充分描绘了童年的美好,语言好是本文的亮点。【例文二】遗失的美好童年是童话般的年代,是梦开始的地方,而它却一去不复返。巷小的时候,每天都会把自己的小手放在外婆的手中,被外婆牵着,在这条巷中走着。幽长的小巷似乎漫漫无边,而小小的我也仅仅是在漫无目的地跟着外婆走。那时,我只知道,如果我做了一件事后,大人夸我是“好孩子” ,那么我还会去做。于是,我就随着外婆每天去做早操,每天在这巷中走着。孩子透明的心是可以被大人一眼望穿的。而今,再走在这条巷中已是十年之后了。寻找着儿时的足迹,搜索着幼时的身影,才发现那时是多么的幼稚,但又是那样的天真。而今,我也不再牵着外婆的手了,我
29、也不再做早操了,我的心也再透明不了了。童话童话是一个蹦蹦跳跳的孩子播下的种子,是一场细细密密的小雨绣出的叶子,是一条梦中指引的林子。小的时候,每天睡觉时都会枕着妈妈讲的童话。那时我会爱憎分明的去看待童话中的人物,而就连在梦中我都期待着童话完美的结局。童话里映出了孩子的笑脸,也映着我的童年。而今,就算想重温一下儿时经典的童话,也会被老妈的大惊小怪动摇了决心。因为我长大了。不论什么童话都不会出现了。玩具幸福,对于小时候的我而言,就是拥有的玩具多。而我与生俱来便是对有毛的东西情有独钟。于是,一个个毛绒玩具仿佛从天而降般落入我的手中,成为了我的掌上明珠。但是,所有被我抱过的毛绒玩具都难逃我的“毒手”
30、,它们的毛几乎都被我拔光,一个个光秃秃的,惟有几根毛还在那里“玉树临风”般的昂首挺立。由于小时候养成了这个被老妈称作“不良”的习惯,直到今天我都未改掉此“恶习”。每当妈妈看到我抱着它们,都会发一番感慨,我长大了,我不能再像小孩那样傻傻地抱着毛绒玩具了。长大了,真的就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了吗?后记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徜徉于这小巷中,才发现,一切都没变,只是时间更换了场景和剧情。我不会再牵着外婆的手去做早操了,因为那样很愚蠢;我不会再让妈妈给我讲故事了,因为我没有时间去赞美白雪公主的幸福结局;我不会再拔掉玩具上的毛了,因为我几乎不能抱着它们。岁月的巨手撕光了老榆树的每一片叶子,那像星光,像露水,像
31、星光与露水之间颤抖的草叶一样的童年已经飞走了。童年,就像是生命中任何一件美而易逝的事物,你若未抓住它,它便扑腾着羽翼飞远了。就算再想回到从前,再想去回忆它,时间也会无情地洗刷掉它的印迹,岁月也会让你变不回原来的样子。就像是那巷中的孩子,那不可能的童话和那抓不到的玩具。我的生命里有着种种的遗失的美好,而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抓住生命中那些今后将会值得回忆的花朵,抓住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事物。【点评】本文文笔成熟,选取童年中有意义的几个回忆“巷” 、 “童话” 、 “玩具”表达对童年的记忆,以及现在对这些美好的事物的感受。文章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文脉清晰、内容充实,以“后记”的形式,将对童年的感受写得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