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测试.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65399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图 32014-2015 学年河北大名县大名中学第一学期中国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表反映了 1911-1919 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时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万元) 日产量(万袋)1911 年 10 约 600 4.31919 年 120 约 4500 18.8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A. B. C. D.2.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 “他”是A林则徐

2、 B. 魏源 C张謇 D严复3.“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这段话反映了张謇A赞成商务立国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 D提倡实业救国4.1914 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 ,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 ,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 ,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茌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材料表明A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B “实业救国”主张出现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

3、发展工商业5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6.中国近代有一首竹枝词写到:“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 ”材料中的通讯方式是A.无线电报 B.书信 C .有线电话 D.互联网7.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 ) A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 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C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 、 “老爷”8.1876 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

4、道。该报纸应是A 民报 B 申报 C 每周评论 D 新青年9.图 3 是我国近代出版的某一图册的封面,它反映出的正确信息是A商务印书馆是在北京创办的B该图册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C商务印书馆主要出版地图册 D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历史最长10.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1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未能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三座大山长期挤压 B海外华侨缺乏投资热情C投资商人不善经营 D投资过于集中在轻工

5、业12.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 本则在实业。 ”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A.创办学堂 B.编练新军 C.兴办实业 D.自强求富13. 19 世纪末的状元张謇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 木同腐朽” 。他“遗 留一二有用事业”是( )A.设立发昌机器厂 B.创办继昌隆缫丝厂C.创建大生纱厂 D.兴办湖北织布局14.1910 年,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博览会南 洋劝业会在南京举办。在这次博览会中,著名状元实业家起了关键性作用,他是( )A.张之洞 B.詹天佑 C.侯德榜 D.张謇15.18

6、95 年,身为状元的张謇毅然冲破传统观念,自称“捐弃所恃,舍身喂虎” ,积极投身实业。他兴办的企业是(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大生纱厂 D.福新面粉公司16.19 世纪末,张謇提出并积极倡导“实业救国” ,结果却行不通。 “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阻碍 B.科学技术的落后C.经营管理不善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17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生动的写照。说它“畸形” ,从行业看,是因为主要集中在( )A.轻工业 B.重工业 C.造船业 D.冶铁业18.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 年中国曾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

7、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选择了实业。 ”此处省略的人物应为( )A严复 B魏源 C张謇 D詹天佑19.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是在( )A.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 世纪 90 年代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20.1909 年, 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时髦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 ”该文化娱乐方式是( )A.听京剧 B.看电影 C.赏花灯 D.看皮影戏21.“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 。这两句竹枝词反映出中国近代传媒( )A.注重时事新闻报道 B.注重商

8、业广告登载 C.注重社会问题评述 D.注重社会新俗宣传22.下列情景你认为不可能发生的是( )A.张之洞坐轮船到北京向光绪帝述职B.慈禧太后对申报的某些报道甚为不满C.慈禧太后逃离北京后打电报给李鸿章让其到北京同八国联军谈判D.1912 年孙中山在电影院欣赏 3D 电影23.近代史上,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右图所示报纸创办的时间是( )A.1872 年 B.1897 年 C.1905 年 D.1915 年24.我国废除图 7 中有损人格的礼节,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C.戊戌变法后 D.辛亥革命后25.一部反映 19 世纪末期

9、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镜头一:商人身着西服到北京洽谈生意 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C.镜头三:商人正在读申报 ,了解新闻 D.镜头四:商人见到政府官员称 “老爷” “大人”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李鸿章材料二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 年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

10、资金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 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回答,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 “赛先生” ,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27.

11、“中国梦”无疑是时下中国热词,它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 “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工业化强国之梦”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 摘自海国图志序(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思想主张。材料二 19 世纪 60 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帝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摘自复兴之路(2)材料一的思想变成材料二的实践是由哪个派别来实施的?材料二

12、提到的“军 事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是哪一个?材料三 “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摘自张季子九录政闻录材料四 19 世纪末, “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摘自中华书局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 (1 分)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13、。 ”材料五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 摘自 1953 年 1 月 1 日人民日报社论(4)60 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在这个规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 (5)一百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强国之梦”历经艰辛与坎坷,今天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你对此有何认识?2014-2015 学年河北大名县大名中学第一学期中国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14、单元测试答案1.A 2.C 3.D 4.C 5.D 6.C 7.D 8.B 9.B 10.A 11.A 12.C 13.C 14.D 1 5C16.D 173B 18.C 19.C 20.B 21.B 22.D 23.A 24.D 25.D26.(1) “自强” (2 分) ,创办军事工业(2) “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 困难:缺资金、缺技术;政府官员态度冷淡(3)新文化运动 冲击了封建主义,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近代火车传入中国,人们出行可以坐火车;人们可以看中文报纸;男子可以穿新式服装中山装、女子可穿旗袍。27(1)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或“ 师夷长技” 。(2)洋务派。江南制造总局。(3)主张:“实业救国”或发展实业。19 世纪末(或甲午战争后) ,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或一战后) ,民族工业陷入困境。(4)第一个五年计划。 重工业。(5)认识:国家要强盛,必须发展工业;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之路艰难曲折;民族独立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从国情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的工业化强国之梦一定能够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