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岳麓版必修 2第 3 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测试卷(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实验中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75 分1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 ”列宁在此反思的政策是(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的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 D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21921 年,美国人哈默来到莫斯科,列宁对他说:“你们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和方法。 ”所处的历史时期应是( )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
2、策时期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C苏联实施“ 一五”计划时期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3 “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 对上述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4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材料表明邓小平基本肯定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
3、政策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以工代赈5 “他们是竭泽而渔” (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 ) ,毛泽东曾经这样谈论苏联斯大林时期经济建设的教训。此处毛泽东所说的“渔”指的是( )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 C人民生活 D环境保护6下表是 1913 年 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有 ( )1913 年 1928 年 1932 年 19376 年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电力 15 10 7 4 3 2煤 6 6 4 3 4 3钢 5 5 5 4 3 3王斯德世界现代史参考计划经济取得伟大成就斯
4、大林模式具有优越重工业发展速度快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A B C D7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8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机器设备购买者。1931 年苏联购买了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 ”苏联能够大量进口机器设备是由于( )A西方工业国放弃了敌对苏联的政策B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C经济危机迫使西方国家扩
5、大对苏联的出口D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初步建立9苏联妇女平均每天花二小时排队购物,全国合计一年浪费掉一百亿小时在排队上,相当于一千五百万人一年工作五十周,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的时间。此项统计反映了(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效率低下,人力的浪费严重 苏联妇女喜欢借购物时机联谊交友苏联物质匮乏,供需失衡 苏联物价上涨过快,出现抢购风潮。A B C D10从 193 年到 1964 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 3810 万吨增加为 800 万吨,煤产量从 3.2 亿吨增加为。亿吨,石油产量从 280 万吨增加为 2.23 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 19 年的 76.2 卢布上升到 196 年的 104.2
6、 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 )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11下表是苏联 1960198 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6.5 7.8 5.7 4.3 3.6根据 1985 年苏联国民经济年鉴造成苏联 2 年来出现这种经济变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 )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B长期争霸C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失败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12漫画我不能相信我的眼睛中的文字是“共产主义的天堂”,图中走在送葬队伍前列的人物是 d( )
7、A普列汉诺夫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13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观点的是(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A B C D14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这里的“ 模仿”主要体现在( )A罗斯福新政 B二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C欧美“混合经济”的发展 D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151929 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
8、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16对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B大力发展农业,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复兴农业C贯彻工业复兴法,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大兴公共工程,以促进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17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罗斯福新政体现这特点的措施是(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C调整农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18对 1929 年爆发的经济危机
9、,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为避免上述问题出现,罗斯福新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这些措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恢复金融秩序维护货币安全 B保障工人权利维护社会稳定C调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D通过立法完善资本主义制度191935 年 7 月,美国哲学家和记者李普曼说:“人民交给罗斯福先生一把尚方宝剑,以使他能够在一场特殊的战斗中率领他们。现在战斗业己结束,宝剑应该入鞘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尚方宝剑 ”指新政时期总统获得了立法权B “战斗业己结束 ”指美国经
10、济已经恢复C “宝剑应该入鞘”指应该限制总统新政时膨胀的权力D美国民主政治的根基在新政中遭到破坏20罗斯福新政最能体现的经济学思想是( )A “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 “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C “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 ”D “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贫穷的境况更趋恶化 ”2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下列说法中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是( )国家对经济宏观调节成为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发展“新经济”出现福利国家制度的逐步建立。A正确错误 B正确错误 C正确错误
11、D 正确错误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所有者年份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金融机关其他国内法人外国法人个人 其他1950 年 3.2 12.6 11 0 61.3 11.91960 年 0.2 23.1 17.8 1.1 46.3 11.51969 年 0.3 32.2 21.3 3.2 40.1 2.9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23下表是 19131973 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 GDP 的百分比表。推出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12、( )1913 年 1938 年 1973 年法国 8.9% 23.2% 38.8%英国 13.3% 28.8% 41.5%美国 8.0% 19.8% 31.1%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24二战后,西北欧国家盛行一种“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 ”具体是指( )A福利制度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经济计划25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 费里德曼之口,他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
13、恩斯主义唱反调。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A与亚当 斯密的“ 自由主义 ”主张完全一致B促使一些国家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D导致了经济“ 滞胀”问题的出现二、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危机,是险境和机会并存。危机伴随着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冲!”材料二:罗斯福政府在 1933 年月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 ,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暑,旨在通过“ 联邦与各州、各领地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合作,减轻因失业造成的艰难和痛苦” 。19331939 年 PW
14、A 帮助建造了全国近 70%的新校舍, 6%的县政府办公楼、市政厅和 污水处理工厂,3%的医院和公共卫生设施, 10%的道路、桥梁、地铁和类似的工程建筑。材料三: 在对大萧条的优郁与绝望中,一些声音做出了明天将会更好的承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垂死的社会,他们相信以无产阶级的统治为基础的一个新的、更美好的社会正在俄国斯帝国的废墟中诞生。俄国新的统治者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列宁及其后的斯大林将前沙皇帝改造成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材料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008 年 11 月日主持召开常务会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以下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
15、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 2010 年底约需投资 4 万亿元。(1)指出胡佛政府面对 “敲起钟”的状况所采取的对策及其结果。(2)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及其作用?(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概括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欧美国家经济政策的各自变化。(4)据材料二和材料四,美国的罗斯福总统以及中国的温家宝总理应付严峻局势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特点?岳麓版必修 2第 3 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
16、测试卷(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实验中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75 分1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 ”列宁在此反思的政策是(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的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 D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考点】C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分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战争爆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严峻的考验为了保证军事上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
17、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解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征集制忽视商品货币关系,侵犯了农民的利益,故 A 正确;B 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CD 是斯大林模式,排除故选 A21921 年,美国人哈默来到莫斯科,列宁对他说:“你们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和方法。 ”所处的历史时期应是( )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C苏联实施“ 一五”计划时期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考点】C8:新经济政策【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需要掌握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解答
18、即可【解答】从材料可以分析出列宁希望引进美国的资本发展经济,这体现了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 B 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否定了商品货币关系,故 A 项错误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斯大林时期开始的,故 CD 两项错误故选 B3 “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 对上述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D新经济政策实现
19、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考点】C8:新经济政策【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解答】依据所学及材料“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 “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可知指的是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利用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让步)发展生产力,以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故 B 正确;ACD 均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故 ACD 错误故选 B4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
20、什么样?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材料表明邓小平基本肯定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以工代赈【考点】C8:新经济政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要求学生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特征和我国开放实施的政策的基本特征来共同分析【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高度集中和统一的政策,排斥了商品货币关系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事实完全不符,肯定不是邓小平所说的比较好的思路B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容相符C斯大林模式是高度
21、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经济特征D以工代赈是罗斯福的新政特点,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不是列宁的思想故选 B5 “他们是竭泽而渔” (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 ) ,毛泽东曾经这样谈论苏联斯大林时期经济建设的教训。此处毛泽东所说的“渔”指的是( )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 C人民生活 D环境保护【考点】CA: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斯大林体制的特征和弊端,以及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材料【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斯大林模式之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并不是涸泽而渔B从斯大林体制建立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苏联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实行
22、对农业的集体化领导,让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和市场以及资金,这样就是农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苏联农业长期得不到进步,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措施,导致了苏联经济,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调,这就是材料中,毛泽东所说的涸泽而渔C斯大林体制下,由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所以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这不是涸泽而渔,而是斯大林体制产生的弊端D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斯大林体制在建立的过程中并没有特别强调保护,但也没有特别,破坏环境故选 B6下表是 1913 年 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有 ( )1913 年 1928 年 1932 年 19376 年世界 世界 世界
23、 欧洲 世界 欧洲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电力 15 10 7 4 3 2煤 6 6 4 3 4 3钢 5 5 5 4 3 3王斯德世界现代史参考计划经济取得伟大成就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重工业发展速度快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A B C D【考点】C9:斯大林模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要求学生街和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过程,内容特点和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材料【解答】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在 30 年代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成为欧洲工业第一强国材料中 30 年代苏联经济成就的取得是由于实行了计划经济斯大林模式所导致的,所以它
24、体现了斯大林模式的优越性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斯大林模式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使重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农业和轻工业材料中只能看出苏联的重工业指标,看不出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指标故选 A7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考点】C9:斯大林模式【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重点要掌握斯大林模式的确立过程和客观评价【解答】该学者一方面看到了斯大林模
25、式目的是尽快的实现工业化,另一个方面也认识到斯大林体制虽然有很大的弊端,但是最终却实现了工业化,从两个方面看问题,较客观的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故 C 符合A 项只是说了一个方面,且这个政策在实现工业化之前早就停止了;B 项说的是临时性的政策,1921 年就结束;C 项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时,工业化早就实现故排除 ABD三项故选 C8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机器设备购买者。1931 年苏联购买了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 ”苏联能够大量进口机器设备是由于( )A西方工业国放弃了敌对苏联的政策B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C经济危机迫使西方国家扩大对苏联的出口
26、D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初步建立【考点】C9:斯大林模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经济建设,要求学生结合 1929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和苏联一五计划时期的经济发展特征来分析材料【解答】A材料反映的是西方国家和苏联之间的经济贸易,看不出他们的外交政策B材料,体现不出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策C学知识,我们可知苏联的一五计划其间,正好西方爆发了 1929 年的经济危机,西方商品需要拓展国际市场,而苏联当时优先发展重工业,故而向西方大量购买机器设备D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 30 年代,由于 1929 年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关税壁垒政策,阻碍了世界自由贸易的发展故选 C9苏联妇女平均每天花二
27、小时排队购物,全国合计一年浪费掉一百亿小时在排队上,相当于一千五百万人一年工作五十周,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的时间。此项统计反映了(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效率低下,人力的浪费严重 苏联妇女喜欢借购物时机联谊交友苏联物质匮乏,供需失衡 苏联物价上涨过快,出现抢购风潮。A B C D【考点】CA: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经济体制,要求学生结合斯大林体制的内容和弊端来分析材料【解答】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妇女,每年浪费了大量时间在购物排队上,而没有从事劳动生产,说明苏联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效率极低,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浪费材料不能反映出苏联妇女喜欢购物,他们必须要排队才能买到东西,因为当时苏联的生
28、活物资,相对比较匮乏材料反映出购物需要排队,说明物资供应不是很充足,这主要是由于,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生产满足不了人们消费的需要材料不能体现出苏联的物价上涨和抢购风潮,因为当时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不可能出现物价上涨过快故选 C10从 193 年到 1964 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 3810 万吨增加为 800 万吨,煤产量从 3.2 亿吨增加为。亿吨,石油产量从 280 万吨增加为 2.23 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 19 年的 76.2 卢布上升到 196 年的 104.2 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 )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B以发展工业
29、尤其重工业为重点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考点】CB:赫鲁晓夫改革【分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需要掌握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和作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 从 1953 年到 1964 年间”【解答】根据题干中“ 从 1953 年到 1964 年间”分析可知,处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这一时期赫鲁晓夫对工业、农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实验,他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故 D 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工业的发展,故 A 项错误B 项应属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应
30、排除C 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故选 D11下表是苏联 1960198 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6.5 7.8 5.7 4.3 3.6根据 1985 年苏联国民经济年鉴造成苏联 2 年来出现这种经济变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 )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B长期争霸C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失败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考点】CC:戈尔巴乔夫改革【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苏联经济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影响,以及战后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以及特征来分析材料【解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 60
31、 年代到 80 年代经济发展出现曲折,这一阶段,苏联经历了三夫改革,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所导致的B长期争霸是苏联经济发展速度逐渐下滑的重要因素C结合所学知识,60 年代和 70 年代是普列日涅夫和赫鲁晓夫改革时期,但是他们的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最后导致改革失败,经济发展也没有明显的好转D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在 1985 年以后,材料中没有涉及到这一阶段故选 D12漫画我不能相信我的眼睛中的文字是“共产主义的天堂”,图中走在送葬队伍前列的人物是 d( )A普列汉诺夫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考点】CC:戈尔巴乔夫改革【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战后的经
32、济改革,要求学生结合苏联 50 年代到 90年代的三夫改革的内容和特征以及结果来分析材料【解答】A普列汉诺夫是在俄国最早传播社会主义的人,当时俄国还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赫鲁晓夫统治时期,苏联并没有解体,所以他不可能是排在队伍前列的人C勃列日涅夫也不是直接葬送苏联的领导人,他也不可能排在队伍的前列D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苏联是通过,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而最终解体的,他是直接葬送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领导人,所以他应该在最前列故选 D13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观点的是(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苏俄的新经
33、济政策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A B C D【考点】2X: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C9:斯大林模式; D3: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分析】本题考查中外的经济政策需要掌握重农抑商政策、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自由放任政策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结合重农抑商政策、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自由放任政策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后期则主要起消极作用,故正确苏俄新经济政策自始至终起积极作用,故错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 20 世纪 30 年代起了一定作用,但二战后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故正确
34、自由放任政策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起积极作用,但后来成为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的重要因素,故正确,故 D 项正确故选 D14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这里的“ 模仿”主要体现在( )A罗斯福新政 B二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C欧美“混合经济”的发展 D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考点】D4:罗斯福新政【分析】本题以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的言论为内容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 (苏联的)五年计划
35、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结合所学可知,苏联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由政权推动下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此时西方面临经济危机的冲击,为解决危机,罗斯福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优点,由此可知“模仿”主要体现是罗斯福新政,故 A 项正确BC 是在二战后, 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D 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合,应排除故选 A151929 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 “为共渡难关各国
36、变得亲如兄弟 ”【考点】D1:1929193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分析】本题考查 1929193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在 1929 年通过股票市场猛然爆发,主要原因: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国民贫富差距拉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3、分期付款的消费模式展现的是美国市场的虚假繁荣使原本存在的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尖锐化4、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5、导火线:纽约股市崩溃【解答】19291933 年发生的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导致了农产品价格
37、下跌,各国纷纷寻找国外市场,引发了各国之间的矛盾,而且由于股市崩溃,股票价格一跌再跌,故 ACD 错误,B 正确故选 B16对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B大力发展农业,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复兴农业C贯彻工业复兴法,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大兴公共工程,以促进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考点】D4:罗斯福新政【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要求学生结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征以及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材料【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罗斯福新政中,对金融的整顿里面,涉及到了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世界市场的内容B罗斯福对农
38、业的调整主要是,限制农产品的产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要求农民减产,政府给予补贴并不是大力发展农业C罗斯福新政的重点是工业上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生产的计划指导D兴办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是罗斯福新政的一大亮点故选 B17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罗斯福新政体现这特点的措施是(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C调整农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考点】D4:罗斯福新政【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要求学生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别是社会救济的内容来分析材料【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罗斯福新政中有关于社会救济的内容,但材料中涉及到的是,给人以工作来救济他
39、,而选项表述太过笼统B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罗斯福社会救济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社会就业,来达到救济的目的,符合材料中,授人以渔,终身之用的含义C调整农业政策,不是以工代赈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社会立法构建起,一整套社会保障体系,不是材料中的,授之以渔故选 B18对 1929 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为避免上述问题出现,罗斯福新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这些措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恢复金融秩序维护货币安全 B保障工
40、人权利维护社会稳定C调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D通过立法完善资本主义制度【考点】D4:罗斯福新政【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着重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措施的理解【解答】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劳动人们购买力低下,于是造成“ 生产过剩”危机因此罗斯福新政主要是调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让生产能得到恢复,保证就业,从而促进消费故 C 项正确;A 项主要是为了稳定经济秩序,目的是为生产提供有利条件,服务于 C 项内容,故排除;B 项主要通过保证工人的就业来保障工人的权利,故也从属于 C 项,故排除;D 项是措施实施的方法,不是措施解决的核心,故排除故选 C191935 年 7 月,美
41、国哲学家和记者李普曼说:“人民交给罗斯福先生一把尚方宝剑,以使他能够在一场特殊的战斗中率领他们。现在战斗业己结束,宝剑应该入鞘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尚方宝剑 ”指新政时期总统获得了立法权B “战斗业己结束 ”指美国经济已经恢复C “宝剑应该入鞘”指应该限制总统新政时膨胀的权力D美国民主政治的根基在新政中遭到破坏【考点】D4:罗斯福新政【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罗斯福新政在美国现代历史上基本上是一个进步现象,起着积极的、肯定的作用罗斯福新政就是在保证资本主义制度根本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和利用总统和国家行政的权力,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各种产业关系和利益关系进
42、行大幅度调整,来确保充分就业、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全,使美国渡过了当时的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同时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保障体系【解答】因为严峻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进行了新政,总统的权利得到很大的增强,随着经济危机的结束,需要对总统的权利进行限制,故 C 正确;立法权始终在国会手中,故 A 项错误;B 项说法绝对化,排除;新政是为了解决危机,并未改变美国的民主制度,故 D 项错误故选 C20罗斯福新政最能体现的经济学思想是( )A “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 “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C “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
43、情由社会来综揽 ”D “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贫穷的境况更趋恶化 ”【考点】D4:罗斯福新政【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主要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思想凯恩斯主义的理解【解答】罗斯福新政放弃了美国长期以来奉行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C 项与这一经济政策符合,故 C 项正确;A、B 、D 三项的说法体现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反对政府干预,与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思想恰好相反,故 A、B 、D 三项错误故选 C2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下列说法中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是( )国家对经济宏观调节成为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发展“新经
44、济”出现福利国家制度的逐步建立。A正确错误 B正确错误 C正确错误D 正确错误【考点】D7:国家干预经济模式;DB: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注意掌握新政措施对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影响的表现【解答】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加强对国家的宏观调控,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和社会保障措施,故正确,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影响,并不是新政所产生的影响故错误因此 C 项正确故选 C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
45、况(%) 所有者年份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金融机关其他国内法人外国法人个人 其他1950 年 3.2 12.6 11 0 61.3 11.91960 年 0.2 23.1 17.8 1.1 46.3 11.51969 年 0.3 32.2 21.3 3.2 40.1 2.9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考点】EB:多极化趋势加强【分析】本题考查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最主要的变化即二战后各国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解答】A政府解散财阀,政府和公共机关在资本结构中占有一定比例,说明政府并未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46、,故 A 项表述错误B从外国法人所占比例的增加可以看出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故 B项表述正确C从金融机关所占份额一直上升可以看出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故 C 项表述正确D个人持股从 61.3 降低到 40.1,可以看出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故 D 项表述正确故选 A23下表是 19131973 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 GDP 的百分比表。推出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1913 年 1938 年 1973 年法国 8.9% 23.2% 38.8%英国 13.3% 28.8% 41.5%美国 8.0% 19.8% 31.1%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西
47、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考点】D7: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的内容和特征,来分析材料【解答】A马歇尔计划主要是对欧洲而言,而材料中还有美国的数据B材料中体现了一战前到 70 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大,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是政府逐渐加强对经济干预而造成的C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奉行自由贸易的政策D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 1913 年和 1938 年资本主义世界不是三足鼎立的局面另外从政府的开支也看不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故选 B24二战后,西北欧国家盛行一种“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 ”具体是指( )A福利制度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经济计划【考点】DB: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分析】本题考查西方“ 福利国家” 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答】根据材料和联系所学, “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是指二战后资本主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