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1(人教版八年级上).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62488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1(人教版八年级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1(人教版八年级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1(人教版八年级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1(人教版八年级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1(人教版八年级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阅读教材,完成练习,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 、 。后来,这两种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开始架设 ,大大便利了信息的传递。 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淞沪铁路。,民国初年的一天,小明家收到了一份电报,于是小明和姐姐展开了一段对话。 小明:姐姐,外公来电报啦! 小明姐(看完电报):外公过几天要来上海看望咱们啦! 小明:从昆明到上海那么远的路,那得花多少时间呀? 小明姐:现在交通便利,外公可以先

2、乘火车到海防,再转乘轮船到上海,全程只需短短的几天。,场景一,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段对话 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夫地方之有铁路,譬如人身血脉流通,手足灵捷其未建铁路者,则如风痹之人,半体不遂,举动不灵,横逆之来,无可相助,亦惟任其侮辱而莫之御。郑观应盛世危言,新式交通工具给当时社会产生 什么影响?,阅读材料,二、文化生活的变迁,阅读教材,完成练习,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 和 传入中国,给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纸是 年在上海创办的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照相,电影,1872,申报,商务印书馆,1.照相与电影传入中国,早期的照相机,慈禧太后照片,末代

3、皇帝溥仪与皇后婉容的合影,这天,小明一家去码头接外公,在码头,用相 机照了张全家福,留下了纪念性的一刻。 吃过午饭,全家一起去电影院看了场电影定军山,妈妈对男主角雄浑的声音大加赞赏。 晚饭过后,小明拿了份上海最著名的报纸文汇报与外公一起阅读,报纸上内容真丰富:有广告、新闻、评论等。但报纸上有些字小明不认得,小明搬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查。,场景二,大家来找茬:此段描述中,有些是不符合当时时代的,请找出并加以改正。,Step 1:图说历史,文化生活的变迁,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第一部获国际奖电影渔光曲,Step 2:图说历史,文化生活的变迁,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

4、上海,直到1949月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 当时影响较大。该报内容丰富,刊载有新闻、评论,还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等等。,说出下列各时期创办的刊物名称: A.维新变法时期: 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B.辛亥革命时期: 民报 C.新文化运动期间: 新青年每周评论,三、社会习俗的变化,阅读教材,完成练习,后,民国政府颁布了 、 和等法令;还废除有损人格的 ,代之以文明简单的 、 ;取消“ ”“ ”之类的称谓,代之以“ ”“ ”等平等的称呼。,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废止缠足,跪拜礼,鞠躬,握手礼,老爷,大人,先生,君,这几天,小明陪着外公游览、拜访友人,他们在上海接触到了以下一些图片反

5、映的现象,场景三,军警为行人剪辫子其中有个别行人被剪辫子后号啕大哭。,小报童对外公说:先生,买份报纸吧。,想一想:小明外公在上海接触到了那些民国新习俗? 剪发辫 穿新式礼服 行鞠躬、握手礼 不缠足 称呼“先生”,外公和小明谈论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 外公:洋人来了,世道变了 小明:我爸爸说是民国倡导社会新风,改变落后的习俗,场景四,议一议: 他们说得有道理吗?,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2、革命思潮的推动。,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但是,社会生活的变化有没有局限性呢?,提示:轮船、铁路、电影和报纸、照相、社会习俗,19 世纪变化大, 轮船火车传天下

6、。有线电报始架设, 远隔千里能说话。文化生活也变化, 照相电影和印刷。上海申报最著名, 商务印书规模大。,小结:,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黄鹄”号轮船,淞沪铁路,定军山,歌女红牡丹,渔光曲,1872年申报,1897年 商务印书馆,比比:看谁反应快?,1.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A. 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 向

7、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 “老爷”C. 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 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2.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A.张某在阅读申报是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 他悲愤万分 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 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巩固练习,3在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同时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指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辛亥革命 D新中国成立 4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有A拍有线电报 B写封书信 C发无线电报 D打长途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