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18(人教版八年级上).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61959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18(人教版八年级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18(人教版八年级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18(人教版八年级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18(人教版八年级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18(人教版八年级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8课战略大决战,温故知新,新 课 学 习,课堂巩固练习,三大战役 (1948年9月_1949年1月),渡江战役1949年4月,战 略 大 决 战,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8 课,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A兵力对比:B敌军态势C我军态势:D战局延伸:,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了国民党,这是当时最新的变化。,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范围小,补给困难,是战是守举棋不定。,解放军根据地广阔,物质力量雄厚、得到人民支持(刚完成土地改革),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局。,请推测,辽沈战役,时间 指挥员 作战部队 歼

2、敌人数 战果,1948年9月11月,林彪、罗荣桓,东北人民解放军,万,解放东北全境,辽沈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兵力对比如何?,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 人民解放军则增加到310万人,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格局,淮海战役,时间 指挥员 作战部队 歼敌人数 战果、意义,年月年月,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万余人,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解放区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结合右边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说说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动脑筋,在解放战争中为什么会出现那样感人的情况? 你认为这

3、体现了我们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哪一条?,中共始终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返回,平津战役,时间 指挥员 作战部队 歼灭、改编敌人数 战果,年月年月,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万,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先打两头,分割包围,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张家口,塘沽,新保安,天津,北平,先打两头,分割包围,后取中间,1949年1月,国民党军司令傅作义 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想一想,北平和平解放有什么重要意义?,北平为什么能和平改编?,(1)和平民主是当时的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共产党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顺应了民心;(2)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了北平人

4、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护了古都的文物,免遭战争的破坏。(3)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的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不战而屈敌之兵,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推崇的上策。,填表,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明确指出作战目标是什么?,-毛泽东 朱德,命令下达后采取的军事行动、时间、战果?,渡江战役的意义,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总代表被推翻);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统一;,七律.人民解放军占

5、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猜一猜,.“钟山”指的是哪儿?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哪次战役? .你怎样理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南京,渡江战役,霸王指项羽,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毛主席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让事实说话,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相差 很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 内就由弱变强,并最终打

6、败国民党呢?,A. 力量对比,B. 士气民心,C. 政权性质,D. 将帅素质,E. 历史趋势,可以随着战争进程发生剧烈变化,解放军打仗勇敢,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压迫和镇压人民,对外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是旧社会三座大山的总代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国民党指挥失当,毛泽东懂军事,国民党发动内战,违背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也违背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不得人心,必然走向失败。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顺应了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所进行的事业是正义的、进步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取得最后的胜利。,要点提示,

7、共产党方面:中共的正确领导;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解放军英勇善战;国民党方面:蒋介石发动的是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不得人心;政治孤立、经济崩溃、军队厌战、贪官横行、统治腐败。,单元回眸,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战前:重庆谈判 5年月月,战略防御: 年月年夏(重大事件:转战陕北),战中,战略反攻,年夏年月,(重大事件:挺进大别山),战略决战,年月年月,(重大事件:三大战役),战果:,年月,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A.南京解放后 B. 渡江战役后 C.三大战役后 D.全国大陆解放后.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认为这里的“门”是指:A、辽宁 B、沈阳 C、长春

8、D、锦州,快乐点击,D,C,3、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C,B,5、标志统治人民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南京解放 D、北平和平解放,C,6、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诗人总理”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会场上想起

9、了热烈的掌声。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A,7、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B,欢迎指导,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2、我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946年6月 进攻中原解放区,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防御,战略反攻,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大决战,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军队,总,机动 兵力,后方,士气,兵力,人民 解放军,130_280 万,430_365 万,优于 敌军,不足,大为改善,略占 优势,巩固,危机四伏,高昂,低落,形势,装备,主动,被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