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二课时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第二课时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教学目的、 掌握地球自转对天气的影响,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通过学习地球运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对地球自转和公转图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析图视图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球自转对天气的影响,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难点: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疑点:地球公转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地球的形状对气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但地球的形状影响气候,而且地球的运动也影响着气候?、 整体感知:地球的运动包括两种方式:自转和公转、 展示表格,学生回顾旧知,复习有关地球
2、自转和公转的有关知识自转 公转概念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 地球绕太阳不同的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周期 一天或 24 小时 一年产生的现象、 教师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以北京为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地球自转使北京产生了怎样的地理现象?、 设问:北京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每时每刻的气温相同吗?什么时候气温最高?、 小结:正是因为地球自转,使全球各地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人们在经历昼夜交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设问:昼夜交替能否该为“昼夜现象”?为什么?、 教师结合地球仪,让学生明白:即使地球不自转,在地球上仍然存在着昼夜现象。(过渡)那么,地球公转会对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3、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学生边观察边思考:A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B 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是直着身子转还是斜着身子转?C 结合 P69 图思考:地轴与地球公转的轨道面的夹角是多少?(过渡)正是地球地轴与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存在 66。5 度的夹角,这就使的一年内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上有规律的来回移动,从而对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 引导学生读图 4-20,思考:太阳的直射点总是在地球上的哪两条线之间来回移动?、 展示表格,学生阅读图 4-19,讨论完成: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 有无极昼极夜春分日 3 月 21 日 赤道 昼夜等长 无夏至日 6 月 22 日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有秋分日 9
4、月 23 日 赤道 昼夜等长 无冬至日 12 月 22 日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有注:对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师可引导学生看 P69 大图昼半球夜半球的范围,而后联系实际生活说明。(讲述)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这样就使得各地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因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尤其在中纬度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在春秋季,由于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无论是对于南半球来说,还是北半球,都会感到春暖球凉,而在夏至日时,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多些,因此北半球进入炎炎夏日,而南半球则是一年中获得太阳光热最少的时候,是冬季。而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少,因而进入
5、寒冷的冬季。(过渡)由于太阳直射点始终只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这就使得全球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全球划分为“五带”、 学生讨论完成 P70 活动 4、5 题,教师结合板图,讲述五带的范围,特点。、 学生口答 P71 活动 6、7(小结)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由于地球的公转,使地球各地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因而是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气温也不相同【板书设计】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公转产生季节的变化,形成地球上的五带(图略)(1) 地球公转使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生有规律的变化(2) 地球公转使得赤道以外其他各地发生昼夜长短的变化(3) 地球公转形成四季的变化(4)地球上五带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