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木兰诗教案设计苏教版20181108267.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木兰诗的个性化解读素材苏教版20181108269.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木兰诗的理解和鉴赏苏教版20181108268.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木兰诗练习苏教版20181108266.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木兰诗知识目标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能力目标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点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四.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好”字在中国文字中以女子为好,我们常常用很多美好的词语来形容女性,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也曾给我们留下很多美好的女子印象。回首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出现了许多巾帼英雄,如西汉王昭君戎装跃马抱琵琶出塞和亲,唐代文成公主进藏,秋瑾投身革命为国捐躯等等。当然还有花木兰, 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2又遥远的感觉。因为对于木兰,我们中国人真的太熟悉了,但她毕竟生活在千百年前,距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又实在太遥远了一些。我们还是先来观看一段木兰的影片。二、背景解题1、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出诗可能产生在后魏,这首诗形成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2、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3、关于乐府诗继《诗经》 《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 ,民间歌诗是精华所在, 汉魏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支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诗坛的面貌。它不仅开拓出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绝,都起了桥梁的作用。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机杼 Zhù 可汗 kè hán 鞍鞯 ān jiān 辔头 Pèi 燕山 yān 胡骑 jì 戎机 róng 朔气 Shuò 金柝 tuò 红妆 zhuāng 著我旧时裳 Zhuó 傍地走 bàng四、整体感悟,概括文章大意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3五、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串译文章。唧唧唧唧,木兰对着门在织布。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姑娘的叹息声。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在回想什么呢?(木兰回答道)木兰没有思念什么,也没有回想什么。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应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马鞍下的垫子,南市买驾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北市买驾牲口的鞭子。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流水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不怕万里征程的遥远,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 。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木兰回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 (木兰回到家里)打开东边的阁楼门,坐坐西边内房的坐榻,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对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地说:我们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把兔子耳朵拎起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眼时常眯着。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六、重点字词1、通假字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4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2、古今异义字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古意是只(副词)今意是但是,可是(转折连词)出郭相扶将郭:古意是外城今意是仅用作姓氏双兔傍地走走:古意是跑今意是行走3、一词多义市:东市买骏马集市(名词) 愿为市鞍马买(动词)4、数词运用军书十二卷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同行十二年这些数词均不表示具体数目,即表示虚数,言其多。六、作业布置背诵全文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二、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梳理诗歌展现的木兰的传奇经历,请用四字短语来概括。5第一部分(1——3.)代父从军、踏上征途第二部分(4)十年征战第三部分(5——6)还朝辞官,亲人团聚。第四部分(6)比喻作答,赞美木兰。本文叙述了木兰女拌男装,代父从军、万里转战、凯旋而归、不贪功名、解甲归乡、全家欢聚的故事,洋溢着极其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木兰在非常时期女拌男装,秘密代父从军,并发挥她那潜在的智谋与才华,着实让人惊叹。所以故事具有传奇美。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1、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④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⑤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2、概括木兰的形象①她很孝顺。当自己的老父亲被征,就要上战场的时候,木兰挺身而出,代父出征。历来女子只能坐在闺房里面绣花,可是木兰却怜悯自己的老父,不顾传统的约束,乔装打扮,奔赴前线。这些都说明了木兰做到了忠孝两全。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忠孝不能两全,可是木兰一个柔弱女子却做到了,不能不叫人敬佩。②木兰聪明机智。试想,一个女子要去沙场厮杀,又要不被同行的战友发现,需要克服多少生活上的难题,然而,木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荣立战功,骄傲地凯旋了!③木兰功成身退,视功名为粪土,毫不夸耀自己的功劳。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6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多么淳朴的女孩,她一点也不看重做官,她挂念的是多年未见的亲人。诗歌至此写活了一个至情至性的奇女子。④木兰美丽非凡。在木兰的眼里,女孩子的天性并没有泯灭。她并不是泼妇形象,也不是梁山好汉的形象,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女孩子。木兰一回家,就马上迫不及待地“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看,好一个俊俏的女孩子。3、详略分析: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从军缘由――详写出征前准备――详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详写家人迎接――详写木兰改装――详写把“木兰是女郎”作为构思的核心,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四、领悟诗歌的语言美。1、排比: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结构相同,由 4 个句子排列在一起,构成排比句,用来渲染归来的喜悦,强调回家的兴奋。 )爷娘闻、 、 、 、 、 、 ,阿姊闻、 、 、 、 、 、 ,小弟闻、 、 、 、 、 、 (三个句子排列在一起,构成排比句,表现亲人相聚时的热烈气氛。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用排比句看似不合情理,但却渲染了战争气氛和离家出征前准备工作的紧张。 )72、对偶: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地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上下两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上下句词性也一致,“对镜”与“当窗” “帖”与“理” , “花黄”与“云鬓”对称,写出木兰恢复女装的欢乐情绪。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比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作者用兔作喻,从侧面赞扬了木兰的机智、聪明。 )4、反问:“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作者用反问,巧妙地解答了木兰女拌男装的奥秘,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无穷。 )5、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注意:使用这个方式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 6、复沓句: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叫复沓,现在一般叫叠句或重复。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展现征途遥远,行军神速,衬托木兰思乡之情。这些句子都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五、作业布置课后练习二21《木兰诗》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其一,阅读应该是学生自主实践行为,应让学生亲历亲为,而不能让教师包办代替;其二,阅读这种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应是个性化的;不能用共性淹没个性,更不能用共性取代个性。 个性化阅读强调独立阅读,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过程中尝试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个性化阅读重视学生阅读量的要求,鼓励并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以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个性化阅读主张有创意的阅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发表独到见解。个性阅读倡导独立阅读基础上的合作阅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实现多元对话。 在《木兰诗》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十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并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尤其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上下功夫。具体说来,我引导学生从“三品”上做文章。 一是品读《木兰诗》的内容美。《木兰诗》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它以激烈的感情,激昂的铺排和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一个不平凡的女子——花木兰代父从军和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经历,使之成为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巾帼女英雄形象。由于故事的曲折性,戏剧性及传奇性,学生容易受故事情节的感染,学习积极性很高。因此,我有针对性的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上作文章。首先给学生自由品读的时间,联系注解,理解文章内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进行品读。学生一下子便掌握了故事梗概,并在小组内加以复述,同学间相互点评;针对故事情节,弄清楚故事的详略结构安排。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感知信息筛选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看学生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基本内容。实践表明,学生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合作阅读,并发表独到见解之后,加深了对《木兰诗》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是品读《木兰诗》的语言美。本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趣味性,加之语言浅显,同学们很喜欢读。于是,我在这个环节中首先做范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诗歌凝炼性、音乐性特点。并指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等,尤其注意朗读切拍的把握。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像这样按意义来划节拍,然后让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体会其丰富的情感和意蕴,这样就达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学生体会到其语言的丰富多彩,有朴素自然的口语,也有精妙绝伦的律句。使它们在生动2活泼的基调上取得统一和协调。此句型的或整或散,长短错综,排句的反复咏叹,比喻的新奇幽默等,加强诗的意乐性的表现力。这一个性化阅读环节让学生明白古诗文中,有很多精妙的语言值得我们借鉴。 三是品读《木兰诗》的形象美。在完成前两个个性化阅读环节之后,学生思维变得活跃开阔,课文中蕴含的重要文化因素及花木兰的人物形象都被挖掘出来。我让学生先想象木兰从军前后的形象变化,拟将课文分三小块。让学生个体综合来谈,采用小组讨论交流形式,边概括边补充。学生通过分析木兰的三种形象即(1)参军前的木兰;(2)参军后的木兰;(3)回家后的木兰。通过这三个形象变化综合出木兰爱亲人、爱国家,把对国家和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一起,从而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乐观、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学生在交流、合作、讨论中完成对木兰形象的分析。这样,一方面可以煅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归纳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学生在对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质疑过程中,如:木兰归朝后,因战功赫赫,于是“可汗问所欲”,可“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她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选择呢?只要学生分析合情合理,就充分给以肯定。授课中我实施新课程理念认为的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评价和不同情感体验,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独特的理解。 意大利诗人洛利斯·马拉古兹诗歌《不,一百种在那里》写道:孩子有一百种语文,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去梦想……如果说每篇课文都是一支绝美的曲子。那么,它是每个孩子用一百种属于自己的音符谱成的。这是否能诠释阅读是每个孩子个性化的行为,创造性的过程呢?美国教育家梅里尔·哈明说:“致力于鼓舞人心的课堂”。解放个性,解放学生和教师的个性,语文阅读课才能真正鼓舞人心,而没有真正“自主”的“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就不可能真正“鼓舞人心”。这就要求教师的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语文自身规律,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教出语文的特色。归根结底也就是说,《木兰诗》这课个性阅读教学要有“语文味”,即:课堂上有朗朗的读书声,有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有具体语境中对语言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在此课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学习以花木兰为典型形象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爱家乡、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构建和谐的课堂。只有建立了和谐的语文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让学生在品味中去感受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同时体会作品的内涵,进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认识,从作品中受到语文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1对《木兰诗》的鉴赏和理解——与王富仁同志讨论王富仁同志《〈木兰诗〉赏析及其文化学阐释》对刘大杰先生《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对《木兰诗》的思想艺术成就的概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还做出了文化学的阐述。作者认为,“通过全诗的赏析,读者会感到我所提出的几个问题不是没有根据的”。我们仔细地阅读了王富仁同志的文章后认为,文章富有理论气势,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但觉得文章提出的几个问题的根据不太可靠,文化学阐释也难言允当。我们认可王富仁同志“对中国文学作品的文化学阐释仍然是中国文学研究工乍者的重要任务”的说法,尽管学术界一直这么做,也没有人说不要文化学阐释。但是,关键在如何阐释上。我们所说的文化学,往往指近年来引进的各种学术流派。这些流派是国外人文科学研究和思考的结果,但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种种不足,既没有实现本质的飞跃、提升,也没有人类世界的科学的立足点,因此,不具有指导意义,只能起借鉴作用。由于我们引进的时间短,没有很好地消化,所以虽然产生了近乎深远的影响,但从其力度上给人有一阵风刮过的印象。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与当代文学思想的发展都需要和外国文化研究的沟通和结合,但需要时间来完成,因此,这其间的研究必然产生一些带有套用、衍化、生硬、飘离的观象。王富仁同志对现代文学有着很高的造诣,熟悉国内外关于文化学的种种流派,但他对《木兰诗》乃至古代文学的研究多带有生硬、套用的做法,显得不够成熟。首先是在文化背景的说明理解上,带有想像的色彩。我们不妨先从他文章中的一些似乎是技术性的错误入手。他认为,“加官晋爵,也主要属于中国的政治习俗,在少数民族中是极少以加官晋爵的方式奖赏在战争中表现勇敢的青年的。”好像是外国没有这种习俗,少数民族会奖赏中老年,而不以官爵奖赏青年。似乎又不是。但无论如何皆是有悖历史的想像,一种丰富的带有天才的想像,且不言外国,在中国不仅凭借战争加官晋爵已成为常识,少数民族地区连“君主”之位也靠此取得。这种说法给人的印象是作者对于历史常识非常生疏。又如作者称“北方游牧民族同中国更古时候的民族部落一样,还处于社会分工没有明确化、固定化的历史阶段……在他们的自我意识中,自我是一个浑融的整体,自然生产性的活动和战争性活动都是自我生存的必要条件,我们现在所说的生产生活着的人与作为战士的人也是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的”。这里不仅有词汇的使用不当,也有“历史性”的错误。什么叫更古时候?不是一个学术概念;北方游牧民族更不能与中国(包括所谓中国更古时候)对立。北方游牧民族鞍马为家,逐水草而居,与“山顶洞人”的生活都截然不同。2人类接受了自然条件的选择,采取的生活方式、社会分工亦完全不同,但在生命意识、生存努力的需要下展开工作。直到唐代末年,耶律阿保机接受汉人韩延徽的建议,建楼立城,造田放牧,唤醒北方黑色土地,南北才在封建文明的召唤下走上共同发展的道路(参拙稿《中国诗史没有荒漠——论辽代诗》,刊《文学评论》1994 年第 1 期)。劳动与战争无论是原始人还是北方游牧民族皆有始终的明确区分,不存在浑然一体之说。就是现在生活的人与做战士的人也难说浑然一体。全民皆兵,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而作者由此推出木兰“生活者的自我、生产者的自我与战士的自我是浑然一体式的存在”不是一个科学的结论。又如,作者指出“对于他们,并不存在重生轻死或重死轻生的问题,一般说来,贪生怕死更属于我们现代的人”,这种说法亦是无稽。根据考古界的研究,在人类产生以来的历史当中,几千年的文明史只占 1%,而大部分时间是先民们的一种自然能充分满足的无忧无虑的“黄金时代”。直到自然植被生态发生变化,伴随饥饿的威胁,欲望的发展,人类才发生战争。而对待死亡,人类有着求生的本能,根本不存在无生命意识的人。原始人也罢,神话也好,秦始皇求不死药,佛教的“侵入”,还是别的什么分工,皆与人类追求长生的愿望息息相关。无论是哲学的思辨,文化的观照,还是历史的存在都得不出作者所说的那个结论。我们承认文化的相同点的同时,我们还应承认文化的相异与互动而不能简单化。由此出发,中国文化的精神本体有自己的性格和品位,女娲的补天造人绝不相似于伊甸园的裸露,尽管都是造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从这个文化背景出发,才能对这个时代的作品或经过改造的作品做出正确的或近似的阐述。王富仁同志没有能够抓住这个背景的本质存在而讨论《木兰诗》,自然不能中的,只能给人一种以观点框架去套释的印象。至于细节失误更多,如西汉初期佛教已经传入,而作者说东汉输入云云等便是。对于《木兰诗》的产生时代,有北朝与唐朝两说。(笔者主张唐朝韦元甫作,见《人民日报海外版》1989 年 3 月 15 日《木兰诗作者》文。)无论是格律诗句的出现,还是其他什么,此诗只能定型于唐朝。而称呼的不同只能说明《木兰诗》的作者受到北方称呼的影响。从晚至黄河边,再到黑山头,再次遇胡骑看,木兰是由南向北进军。自古以来,至少唐五代之前,北方民族的南下主要是掠夺,以强行获得良好生存;而南方北伐,主要是为了打击甚至消灭匈奴及北方少数民族,其出发点当然是为了安适生存。而“可汗大点兵”的“大”字告诉我们,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北伐。而木兰代父从军的唯一原因是“木兰无长兄”,所以才经过痛苦的思考后决定代父从军。王富仁同志说“关键是木兰所3难为的只是父亲年迈而无子嗣,并非把可汗大点兵当作额外的负担……”可能不是没有读懂原诗,而是一种疏忽,因为文章后边引用了“小弟闻姊来”的诗句。这样就牵涉到第二个问题,木兰从军和《木兰诗》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没有家哪有我”,便是中国人传统家国观念的写照。家国与国家,是中国人认可的一种生存形态。从远古的俘虏,孔孟时代的受廛而为氓,无不以家国方式认可自己的存在。至于我们,还称国为国家,把家和国维系在一起。这种家国的代表,便是号称可汗或天子的君主。南方的农业生活与北方游牧生活的不同就造就了“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的荷花女子和李家小妹式的巾帼形象。南方花型的女子从《大戴礼记》中的七出到班昭的《女诫》,一直延续下来,所处的皆是屈从的位置,受的是忌妒、女红和柔顺的教育,再加上唐代的裹脚,女人从人身自由到心理深处都被套上了无数的绳索。作为占统治地位思想的儒家思想,无论是女人与小人难养的咒骂,还是宋代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都从理论上和行为规范上做出了同样的指认。因此,像木兰这样的南方女性,能够代父从军又不得不女扮男装,便是在北伐的文化背景下,孝道亲情与男尊女卑、情与理冲突的前提下,一种人性的自我认同和解放,当然是一种英雄的壮举。这种英雄的壮举,不仅表现在“从此替爷征”的痛苦挣扎,还表现在久不战争,以致大举北伐时连战争的装备都一时难以配齐,这东西南北的排句与“大点兵”的“大”字刚好呼应。更表现在进军、战争和富贵不淫上。至于末了用兔子作兴句,亦不是王富仁同志所说把木兰比喻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女性。双兔用来比喻的是木兰和她的伙伴,不能以为雄兔也是指木兰。其兴句的本意是为了赞美她与伙伴们的武功是卫国之器,用吴王双剑化双兔故事,已见《拾遗记》等书中。(参笔者《双兔傍地走发微》,刊云南师大《语言美》274 期)木兰的原身份是一个纺织女,出于孝道,代父从军,所以功成,完成代父从军使命后当然要穿她的女儿装。这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王富仁同志不认为木兰的行为是英雄行为。他的文化学阐释的架构立足点是:“哪一个阶级和阶层在自己的民族中享受着更多的物质和精神利益,哪一个阶级和阶层就应当在保卫自己民族的战争中付出更大的牺牲。”那么请问木兰是什么阶级呢?显然王富仁同志用的是阶级分析的方法,但我们知道阶级分析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方法,一部历史和文学文本不存在一个相同的数理模型,因此,这种带有理想色彩的比例关系不合历史实际情况。事实上,就是整个国破了,君主逃之夭夭的事情在历史上都有发生,每次战争的首先、直接受害者是民众而不是统治集团与阶层。由于立足点的错误,因。比在王富仁同志的笔下木兰是:“她不像我们一样害怕战争,但也绝不像拖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一展自己英雄本质的人一样在内在意识中渴望战争;她不重生4轻死,便也不重死轻生;她并不是愚昧,但也不斤斤于自我的得失。她的蓬勃的生命力是在极朴素、自然的形式中表现着的,意志力和情感性保持着天然的均衡。在精神上她是一个天然的晶体,而绝无人造的痕迹。”这么说来,木兰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无所谓的天然人,她的行为是在无意识中进行。这不免有违作品本身。以六朝言之,大诗人陶渊明远离心尘,采取与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但毕竟有人赠酒钱千万,如鲁迅所言不必一面耕田,一面写诗。而木兰作为一名女子能弃织从戎,这种进取精神、忧患意识更接近儒家思想,这种行为就是英雄主义的壮举,就是又一种崇高。她的叹息、她的替爷征都带有逼上梁山的意味,所以不能把木兰的英雄壮举看成一种无目的的无意识演化。在六朝门阀制度下,如晋武帝九年规定,女年十七不嫁就已过时,使长吏配之,按照《后汉书》的规定女性应该“专心纺绩,不苟言笑,整洁酒食,奉迎宾客”。六朝亦然。所谓“木兰当户织”一段正是说明木兰循礼守分的身份,所以前一部分主要写礼与情的冲突,在冲突中塑造形象,展开情节。在北伐十二年后,木兰也不过是二十多岁的女性,依然是一位女儿家。因此,我们以为,北伐十二年确实体现了统治者连年不断战争的时间长久,当然会带来一连串的痛苦和必然的悲剧现实,而木兰的喜剧体现了一种以苦为任、进取不息的高昂情调和英雄主义精神,刘大杰先生所述大致可信。王富仁同志认为苦就应该写苦,既疏忽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乐观进取精神,又不合中国文学的文体实际。就审美理想精神表现看,王富仁同志也提出了不能令人接受的观点。首先王富仁同志提出的三次分裂说,主要针对的是所谓的“原初人”,而不是木兰的那个时代,所以所谓分裂说无论是多么美妙,但具体落实到木兰的阐释上就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文不对题。就《木兰诗》来说,作者描写的木兰故事是否真实目前尚无法肯定,尽管黄河南岸的河南省有木兰祠及元代石刻一类物证,陈代和尚智匠的《古今乐录》一书《隋书经籍志》已经证明它只是一部音乐的书,与《木兰诗》没有什么关系。但从具体的形象上是作为卫国之器来表现的,唐代的娘子军和宋代的梁红玉皆不能和她相比。木兰是位既循礼守节,又有孝道忠义,还能百战不殆,清高不俗的不失女性本色的理想形象,她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皆能接受的女性,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女性的人格表现的最完美的审美理想。加上诗人不俗的艺术表现天才,才使作品产生了永久的艺术魅力。绝不能把木兰看作是无痛苦无意识的社会分裂的产物。我们希望王富仁同志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阐释时能够考虑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等方面的因素,写出更有理论深度的文章来。51《木兰诗》一、双基积累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木兰当户织( )(2)旦辞爷娘去( )(3)愿为市鞍马( )(4)万里赴戎机( )(5)赏赐百千强( )(6)安能辨我是雄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按要求默写课文。(1)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英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运用比喻讴歌赞颂木兰谨慎、机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时,诗中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跟表现木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课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2011·聊城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策勋十二转( ) (2)当户理红妆( )8.第①段画线句意在表达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美文品析阅读下文,完成 10~14 题。木 兰 歌【唐】韦元甫3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欲闻所戚戚 戚戚:___________________(2)有子复尚少 少:___________________(3)朔风裂人肤 朔:___________________(4)易却纨绮裳 易:__________________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诗中画线句已演变成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内容相对应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说说你对“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中“喜” “悲”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同为表达对木兰的赞美,与《木兰诗》相比,本诗的结尾方式有何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答案解析1.答案:(1)对着 (2)早晨 (3)买 (4)战争 (5)有余 (6)怎能2.答案:(1)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2)给木兰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3)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女儿。3.答案:(1)对偶 (2)夸张 (3)反问 (4)排比、互文4.答案:(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5.答案:写征途,渲染悲凉气氛,借以烘托木兰思念亲人的感情;写战地生活,渲染紧张森严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的豪情壮志。6.答案: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7.答案:(1)记功 (2)指女子的艳丽装束8.【解析】此题考查句子的含意。从战争的时间和牺牲的人数来看,体现出战争的持久与激烈。答案:体现出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的激烈悲壮。9.【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能力。从准确用词(“霍霍”一词的表达效果)和句中蕴含的情感两方面进行赏析。答案:“霍霍”是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10.答案:(1)悲伤的样子 (2)年少,年纪小 (3)北方 (4)更换11.答案:(1)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 (2)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12.答案:厉兵秣马 将军得胜归 士卒还故乡13.【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结合木兰十年征战荣归故里时父母的心情来理解。5答案:“喜”是因为木兰在沙场征战十年后,终于回到父母身边,父母见到木兰,十分高兴;“悲”是喜极的悲,久别重逢,父母的喜将过去的思念、担忧之悲,全融化了。14.【解析】本题考查对结尾抒情方式的理解能力。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答案:《木兰诗》的结尾以兔作喻,委婉含蓄地对木兰进行讴歌和赞美;《木兰歌》结尾直抒胸臆,以议论语句直接表达对木兰的评价和赞美。附【译文】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逐日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老父本来就有病,身体虚弱,依赖什么来勉强照顾自己呢?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穿上戎装踏上行程。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纵马赶赴军营,豪壮地提携着宝剑(注:干将是古剑,此处借用为宝剑。)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夜晚三更突袭了燕地部族的胡虏,抓住了于阗的酋长。将士们得胜荣归,返回故乡。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到了极点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为了安慰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黄。昔日是烈士豪雄,如今却变成了娇美的女子的容貌。亲戚们举着酒杯来祝贺木兰的父母,(木兰的父母)到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门前都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十年来一起出生入死。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终不改变。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木兰的旧部士兵)惊慌地不敢上前,他们徒自叹着气而已。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木兰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