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 2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测试语文试题答题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相对于六朝小说而言,唐代小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唐代小说作家的主体意识增强。六朝作家对鬼神怪异往往信以为真,因此在小说中采取“实录法记载鬼神之事,干宝在搜神记序中曾经公开声称写作的目的是“发明神道之不诬也。唐人对鬼神之事普遍表示怀疑。他们在小说中记载神鬼怪异,并非把它们当成真人真事,而是假托鬼物,以增强小说情节的曲折性。 任氏传作者沈既济自称“志异,李公佐在南柯太守传中也说“稽神语怪,事涉非经。
2、他们明知鬼神是怪异离奇的,却有意识地对此进行描写,这些做法体现了唐人小说创作的自觉性。明代谢肇淛五杂俎指出:“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在情节的处理上,唐代小说创作基本上做到了虚与实的有机结合。唐代小说作家并没有建立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使小说摆脱了长期以来作为子、史附庸的地位,艺术上逐渐走向成熟。唐代小说强调情节的传奇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中国古典诗文自诗经开始,便建立了“寄托的传统。古典小说在其发生、发展的起初阶段,这种“寄托的特点不太明显,到了唐代小说才充分体现出来,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经指出唐人小说“鬼物假托的特点, 李娃传 南柯
3、太守传 谢小娥传 虬髯客传等唐代小说作品都清晰地传达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抒写个人情怀,反映时代背景。这些小说构筑人仙相恋、梦入蚁穴、弱女报仇等等离奇怪异的情节,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唐代小说将情节的虚构、想象与作品的艺术性融为一体。史传作品“实录的方法要求做到事件真实、用词凝练、语气平缓,这样必然限制了作品艺术的发挥;唐代小说创作突破了“实录的束缚,在作品的艺术性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唐人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倾注着大量的感情色彩,使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如霍小玉传成功塑造小玉美丽而痴情的形象, 莺莺传中的崔莺莺、 柳氏传中的柳氏等女性形象也像霍小玉一样多情、善良,感人至深。- 2 -唐人
4、小说作家还注重细节描写和场面刻画。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作品的细节描写,如任氏传刻画狐女所特有的细节,体现了任氏作为狐女的羞怯与谨慎。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唐代小说中是很多的,而没有成功的细节描写、合理的艺术想象,一味追求情节的传奇性,很容易陷入荒诞。场面描写也是唐代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运用夸张、白描等艺术手法,烘托小说氛围,如柳毅传中钱塘君出场一节,有声音,有色彩,还有动作,构成一幅气势磅礴的场面,有力地衬托出钱塘君威猛的形象。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曾经将“唐人以前与“宋人以后的小说创作进行比较:“小说,唐人以前,纪述多虚,而藻绘可观;宋人以后,论次多实,而彩艳殊乏。可见,在情节的虚
5、实关系上,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作品的艺术性也会带来迥然不同的影响。 ( 编自光明日报 “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对吗?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六朝作家对鬼怪之事常信以为真,干宝在搜神记中记载鬼神怪异之事,其创作动机就是要证明神鬼的真实存在。B. 沈既济和李公佐在进行小说创作时有意识地描写一些怪异离奇的事情,增强了小说情节的曲折性,体现了创作的自觉性。C. 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认为,小说和戏曲一样,皆有虚构之辞,情节虚构与真实必须各占一半才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D. 李娃传 虬髯客传都具有“寄托的特点,这种特点虽然从我国古典小说起源时就有,但直到唐代小说才得以充分体现。2.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因为采用“实录的方法必然会限制作品艺术的发挥,所以唐代小说创作不再使用“实录的方法。B. 作家在创作霍小玉传时倾注了大量的感情色彩,成功塑造了霍小玉美丽、多情、善良的形象,深深感动了读者。C. 唐代小说如果只追求情节的传奇性,没有成功的细节描写和合理的艺术想象,就塑造不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D. 唐代小说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段、艺术手法,场面描写颇有特色,这是唐代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 唐代小说作家自觉地采取虚构、想象等文学手段进行创作,这说明他们在创作实践中主体意识在增强,艺术上也趋于
7、成熟。B. 唐代小说虚构离奇怪异的情节,来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可见,唐代小说作家十分注重情节的传奇性和现实性。C. 史传作品之所以无法与唐代小说比拟,是因为它们不能虚构,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不能直接进入人的内心世界,打动读者。D. 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中评论,宋代小说过分偏爱于人物、事件的真实,所以缺少文采,艺术性与唐代小说迥然不同。【答案】1. C 2. A 3. C【解析】1. 试题分析:“情节虚构与真实必须各占一半”错误现代文阅读 相对于六朝小说而言,唐代小说是一次质的飞跃阅读答案。太过绝对,原文的意思应该是“情节亦真亦假。2. 试题分析:原文是“唐代小说创作突破了实录
8、的束缚” ,可知并不是说所有的“唐代小说”都不再使用“实录”的方法,还是仍有一部分会使用。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A 混淆范围。3. 试题分析:“史传作品之所以无法与唐代小说比拟”表述绝对,原文只从“实录”的角度对两者进行了比较;“不能直接进人的内心世界,打动读者”属于臆测内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巴施蒂希追踪记【捷克】兹丹涅克斯维拉克普舍梅克巴施蒂希去世了。火葬场里,前来告别的,只有稀稀拉
9、拉几位死者生前的工友。我跟巴施蒂希相遇,纯属偶然。1965 年春日的一个傍晚,我去西里西亚大街的淋浴房洗澡。我刚脱下外套,一个五十岁开外的男人身穿雨衣闯了进来。没等我答应,便穿着雨衣径自进了淋浴房。不一会儿,浴室门“砰”地打开,那个男人走了出来,湿淋淋的头发打成绺,水从雨衣上往下滴落。他疾步走出门,身后留下一路水渍。他就是巴施蒂希。在那一刻,我还一头雾水,但直觉告诉我,这个半路冒出来的怪人,- 4 -肯定能成为“周日随笔”栏目绝好的题材。我马上套上衣服,冲出门紧随他而去。突然,他身子一闪,消失在“苏佩塔尔酒吧”里。我以几秒的时差紧跟上他,吧台里的女招待,仿佛知道他会来似的,已经为他倒好了一杯雅
10、卡玛如斯酒。巴施蒂希并没有跟她搭话,而是端起酒杯慢慢呷了一口。当女招待去给其他客人送酒时,巴施蒂希起身离开了酒吧。我提醒女招待,说那人还没付账,女招待表情漠然地说:“我知道,您犯不着操心。 ”我赶紧夺门而出,继续跟踪巴施蒂希到“地窖酒吧” ,我刚在吧台前坐下来,巴施蒂希湿漉漉地来了,直接坐到我旁边的座椅上。侍者不发一语,为他倒上一杯雅卡玛如斯酒。他瞥见了坐在一旁的我,随即把头扭过去。“对不起, ”停顿片刻后,我开口, “我不想给您留下窥视癖的印象,我是一名记者,您的行为让我非常感兴趣。 ”巴施蒂希并不理睬我。等巴施蒂希杯中的酒见底后,我便试探他能否跟我一起再来一杯雅卡玛如斯酒。他欣然同意。“很
11、遗憾,先生,您是记者。 ”他说, “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晾晒在法律面前,我无愧于自己的良知。唯独您将关于我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这行不通。 ”在巴施蒂希的遗物中,或许还能找到那一张地窖酒吧的酒水单。那天,我在酒水单背面立了一份声明:巴施蒂希对我陈述的一切,我仅留给自己,藏在心底,唯有待他辞世之后方可公之于世。“先生,我是一个鳏夫,是小城区家居装潢社的一名职员,我竭尽所能让膝下五个孩子生活得像模像样。每天,我要送长女奥尔伽去学舞蹈,送小儿子雅罗谢克去幼儿园。下班回到家里,我要打扫屋子、洗衣服、煮饭,还要监督孩子们做功课。在这种无穷无尽的生活轮回里,每个星期,我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晚上,就好似松鼠跳出
12、飞转的轮盘那样,逃出来喝一杯雅卡玛如斯酒,在轮盘快要停止转动前再跑回去。先生,今天这个夜晚就是其中之一。 ”“我选择的这一个晚上是不固定的,前提必须是那天不下雨。 ”“为什么必须是这样的前提呢?”我急切地发问。“先生,我的良知不允许我, ”他继续往下讲, “把钱花在买一杯酒上。一想到灌进喉咙里的那些液体,可以给克薇塔买连袜裤,或者给雅罗谢克添置一双溜冰鞋,那么,即便最美味的酒,也是苦涩的。一天晚上,我在酒吧小坐,走进来一位浑身湿透的客人。酒吧里的酒徒们看到他的模样,发出一片惊呼:外面的雨那么大!那些准备结账离去的客人,便又坐下去,招呼侍者再来一杯。这件事启发了我。我计算了一下,对酒吧老板来说,
13、免费给我提供一杯烈酒是十分划算的交易,因为我在酒吧一出现您肯定也注意到了,我专门去那些没- 5 -有窗户的酒吧身穿湿淋淋雨衣的我,给人再真实不过的印象: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酒水的消费量顷刻得到提升。 ”“这个想法确实很好, ”我说, “但本质上您是在欺骗公众,旨在谋取利益。您不害怕吗?”我的这番质问让他激愤得满脸通红。的确,我的话触及了他最敏感的神经。“我没有欺骗任何人,先生。 ”他说, “不止一次,有人看着我湿透了的外套发问:外面在下雨吗?对这个问题,先生,我始终这样回答:不,我刚才淋浴了。 我说的可是事实,我也承认,人们一般不会相信我来酒吧之前刚刚淋浴过,但这不关我的事。我仔细通读了刑法
14、,先生,法典里没有哪一条提到,如果天没有下雨,人就不能穿雨衣!”这就是普舍梅克巴施蒂希。由于夜间洒水车司机的疏忽大意,让布拉格失去了一位个性独特的人物,也让这座城市缺少了一种神奇和诗意。(2016 年 05 期小说界有删改)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 小说以“普舍梅克巴施蒂希去世了”开头,采用倒叙的叙述方式来记叙主人公的故事,同时文章中多处巧妙地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和生动性。B. 从“火葬场里,前来告别的,只有稀稀拉拉几位死者生前的工友”可以看出巴施蒂希在生活中是个并不受大家欢迎的孤独、落拓的人。C. 巴施蒂希身穿雨衣闯进淋浴房,不久又甩
15、门而去,表现了他行为诡异、举止粗野、缺乏修养。D. 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刻画酒吧女招待和侍者的形象,从“女招待表情漠然” “侍者不发一语”可以看出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E. 小说中的“我”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文章正是通过“我”的追踪和发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巴施蒂希的品质一步步得以体现。5. 请简要概括小说中“我”的形象特点。6. 文章结尾说“也让这座城市缺少了一种神奇和诗意” ,作者所说的“神奇”和“诗意”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4. AE 5. 具有记者的敏锐的职业感觉。诚实守信。对不幸者充满同情。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 6. “神奇”一方面指巴施蒂希淋浴后
16、去酒吧换酒的行为,另一方面指主人公是一名普通职员,独自抚养着五个孩子,生活的窘迫并没有磨掉他的精神和个性的棱角。“诗意”指巴施蒂希在喝雅卡玛如斯酒时的悠然快乐,同时也指他贫困辛劳中的精神富有。作者认为- 6 -巴施蒂希的去世是布拉格这座城市的缺失,表现出作者对在艰苦生活中仍追求诗意精神生活的底层民众的赞美。【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B 项“稀稀拉拉”表现前来吊唁的人少,只是为了表现巴施蒂希是个普通平凡的人,不足以看出其孤独、落拓。C项“巴施蒂希身穿雨衣闯进淋浴房,不久又甩门而去”这一情节主要是表现其行为独特引起“我”的注意,为下文做铺垫。D 项“看
17、出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于文无据。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的形象特点。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具有记者的敏锐的职业感觉;诚实守信;对不幸者充满同情;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明确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然后分析“神奇”和“诗意”的含义,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文心清如许,译笔生豪情1912 年,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他幼年失怙,家境中落。然而,他痴迷读书,从无懈怠,从秀州中学到之江大学,教会学校的背景培育了他中英文俱佳的文学功底,诗文清秀,才华颖
18、脱。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执教之江大学,对这位学生的才华“一唱三叹” ,赞为“不易才” 。20 世纪 30 年代,朱生豪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此时国民党当局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进行文化围剿。他在当时上海的世界书局任职,耳闻目睹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思想上愤懑彷徨。书局英文部负责人詹文浒先生了解到朱生豪的中英文功底,向他作出了重要建议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 7 -这个建议让这位温和腼腆、 “渊默如处子”的青年文人,胸中翻涌起了豪迈的激情。朱生豪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某国人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我这两天大起劲”朱生豪说的“某国”就是当时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莎士比亚戏剧大部分
19、为诗体剧。一位学者曾评说:只有诗人方得译出诗人之剧。朱生豪在新旧体中文诗词方面极富才华,他的英文诗歌创作也十分有灵气,具有清新自然的田园牧歌风格。然而,莎剧如按中文诗体来译,难度极大,且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受限颇多,最终,朱生豪决定用散文体来翻译莎剧。尽管如此,朱生豪在处理剧本中的歌词及念白时,仍尽量采取诗体形式,在韵律、节奏和意境的把握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图存留莎翁原本的风貌。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戏剧场景,分别采用了自由体诗或诗经体、骚体、古体诗等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文中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情绪,竭力避免翻译文学中通常会出现的“洋味”和陌生感。翻译莎剧需要的不仅是激情,也不仅是才华
20、。梁实秋先生译莎剧,最后宣告要与莎士比亚“断绝来往” 。虽为危言,并非耸听,梁公花费 30 余载始得译完莎翁全集。林语堂先生也曾面对翻译莎剧的邀约,但婉拒之,言到老年再作打算。然而,译莎并非年长者的专利。莎士比亚发表了第一部剧作是在 26 岁,青年的热血激情只有同为青年的译者才会更加感同身受,化至笔下。朱生豪翻译莎剧,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样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段!朱生豪深爱莎剧,在着手翻译之前早已熟读并反复揣摩了原作。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译者自序”中,他写道:“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遍,于是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 ”在译著进程之中,他更是每
21、每大声反复吟诵,以此定夺文意优美且适合剧院演出的表达方式。他在 1935 年 23 岁之时开始筹备译莎大事,而手头的工具只有旧版牛津词典和英文四部词典 。从 1936 年开始的九年间,大部分译作陆续完成。由于日军侵华,译莎手稿两次毁于战乱。直至 1944 年病逝,他坚持重译被毁的部分,并继续握管不辍,一共完成31 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自 1954 年以来,朱生豪散文体译本在大陆以单行本、戏剧集、校订补译本全集、英汉对照(注释)版等多种方式出版,出版延续时间之长、出版频率之高、印刷数量之大可谓空前,超过任何其他莎剧中译本。朱译本的社会影响也是最广泛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如“生存,还是毁灭
22、,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哈姆雷特 ) “慈悲不是出于勉- 8 -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威尼斯商人 )等均出自朱生豪的翻译。(选编自光明日报2017 年 01 月 16 日,有删改)相关链接:朱生豪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初读便有起身想动起来的冲动。诚然,翻译是文字的功夫,更是文字之外的打磨。译文对戏剧舞台的亲和力实在是身体力行得来的,并无半分的臆断想象啊。(戏剧导演陈薪伊语)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幼年朱生豪对读书的痴迷,教会学校背景使他形成深厚的中英文文学功底,为朱
23、生豪翻译莎剧奠定了基础。B. 朱生豪对于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在给妻子的信中以“某国”称之,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C. 作者将梁实秋、林语堂翻译莎剧的情形和朱生豪进行比较,意在说明朱生豪翻译成就的伟大是他人难以比拟的。D. 朱生豪的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和舞台契合紧密,人们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很多出自朱生豪的翻译。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 国民党当局进行文化围剿,朱生豪苦闷彷徨,为了突破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他在同事的建议下,走上了翻译莎剧的道路。B. 在翻译莎剧时,朱生豪对不同场景采用了自由体诗或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既最大限度还原了剧本中的情景
24、,又增强了民族色彩。C. 朱生豪翻译莎剧采用的是散文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的质量,但这只是白璧微瑕,对译作的艺术魅力影响不大。D. 朱生豪一生一共完成 31 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无论是译作的水平还是出版的热度、数量都超过了任何其他莎剧的中译本。E. 文章记述了朱生豪翻译莎剧的坎坷历程,介绍了朱生豪在莎剧翻译方面的伟大成就,表达了对他献身文学的敬仰之情。9. 朱生豪在翻译莎剧中,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借鉴?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答案】7. C 8. BE - 9 -9. 满怀热情翻译莎剧,消耗了全部青春年华。译作两次毁于战乱,坚持重译,坚定执着。翻译前反复揣摩,翻译中反复吟诵,精益求精。在
25、只有两本工具书的条件下,不惧困难,完成译作。【解析】7. 试题分析:“翻译成就的伟大他人难以比拟” ,理解错误。8. 试题分析:A 项, “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只是背景,作为目的,依据不足。C 项, “影响了翻译的质量” “白璧微瑕”评价不当。D 项,水平超过任何莎剧译本,无依据。9. 试题分析:注意从“满怀热情” “坚定执着” “精益求精” “不惧困难”的角度作答。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
26、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在文中提取相关的事例进行解说。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余珊,字德辉,桐城人。正德三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庶吉士许成名等罢教习,留翰林十七
27、人。珊以为滥,疏论之。语侵内阁,不纳。巡盐长芦,发中官奸利事。为所诬,械系诏狱,谪安陆判官。移知澧州。世宗立,擢江西佥事,讨平梅花峒贼。迁四川副使,备兵威、茂。嘉靖四年二月应诏陈十渐:纪纲之颓,风俗之坏,国势之衰,外裔之强,邦本之摇,人才之凋,言路之塞,邪正之淆,君臣之暌,灾异之臻。“此十者,天子有一,无以保四海。陛下圣明,何以致此,无乃辅弼召之欤。窃见今日之为辅弼第一人者,徒以奸佞,伴食怙恩,致上激天变,下召民灾,中失物望。臣逆知其非天下之第一流,而陛下乃任信之,不至于鱼烂不已。愿亟去其人,更求才兼文武如前大学士杨一清,老成厚重如今大学士石珤者,并置左右,庶弊政可除,天下可治。臣又闻献皇帝好
28、贤下士,容物恕人,天下所共知也。今议礼诸臣,一言未合,辄以悖逆加之。谪配死徙,朝宁为空。- 10 -此岂献皇帝意?非其意,虽尊以天下,无当也。陛下何不起而用之,使骏奔清庙,以慰献皇帝在天之灵哉!”疏反覆万四千言,最为剀切,帝付之所司。其所斥辅弼第一人,谓费宏也。珊律己清严,居官有威惠。外艰归,士民祠之名宦。后副使胡东皋谒祠,独顾珊叹曰:“此吾师也。”服阙,以故官莅广东。终四川按察使。注:献皇帝:兴献王朱祐杬,明宪宗之子,明世宗嘉靖帝的生父,被追封为兴献皇帝。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珊以为滥,疏论之。 (上奏章)B. 语侵内阁,不纳。 (冒犯)C. 徒以奸佞,伴食怙
29、恩。 (只是)D. 庶弊政可除,天下可治。 (治理)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内阁,最早出现于明朝,其最高领导称首辅,其次为次辅,其余皆称群辅。B. 诏狱,是皇帝直接监管的监狱,罪犯多是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的高级官员。C. 四海,古代认为中国的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用来指称天下、国家。D. 外艰,是指外任,到边关任职。古代官员离开京城外调做官称为“出” ,一般有贬谪意。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珊早年官微,言轻招祸。他批评朝廷任用的官员过多,而且牵扯到内阁官员,建议不被采纳;他揭发宦官谋取私利,反被诬陷,
30、遭牢狱之灾。B. 余珊直言敢谏,不惧权威。他做四川副使时,应诏进言,直指朝廷存在的十种潜在弊端。C. 余珊奉诏上奏,态度鲜明。他在奏章中指出当朝首辅费宏不称职,建议尽快除去他,也指出应善待重用杨一清、石珤等人。D. 余珊恩威并施,受人爱戴。他为官威严而有恩惠,士人百姓将他列为名宦为他立了生祠,被胡东皋尊奉为师。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陛下圣明,何以致此,无乃辅弼召之欤。(2)臣又闻献皇帝好贤下士,容物恕人,天下所共知也。【答案】10. D 11. D 12. C 13. (1)陛下圣明,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恐怕是辅佐的臣子招致的吧?(关键词“何以” “无 乃” “召”译
31、对各 1 分,句子大意 2 分。 (2)我又听说献皇帝尊重贤士,包容、体谅他人,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关健词“好贤下士” “物” “共”译对各 1 分,判断句式译出 1 分,句子大- 11 -意 2 分)【解析】 【明史余珊传 】 作者:张廷玉 朝代:清本题考查文言文阅读,属于人物传记阅读,难度不大,其中几个试题考查到了文言实词、文化常识以及对文段的理解与翻译,只要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并理解运用即可。10. 试题分析:D 项“治”应是“太平,安定”的意思。11. 试题分析:D 项,“外艰,是指外任,到边关任职”说法错误,古代外艰是指父亲去世。12. 试题分析:C 项“应善待重用杨一清、石等人”错
32、误,文中说更求如者”,意思是寻求像杨一清、石一样的人。13.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应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字。 (1)句关键字“何以” “无乃欤” “辅弼” ;(2)句关键字“好” “容” “恕” “知” 。点睛:文言文翻译关键字的判断尤为重要,主要抓住其中的重点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方面考虑,还要注意与所学课文内容联系,做到知识迁移。本题中尤其注意“何以” “无乃欤”等词组的翻译。【参考译文】- 12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元日田家薛逢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蛮榼出门儿妇去,乌龙迎路女郎来。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33、。长笑士林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注】本诗作于作者贬官四川之时。蛮榼:酒器。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13 -14. 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B. 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C. “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D. “元日”即今天的元旦,是“新正”第一天,别名有元朔、元正、正旦、端日等等。E. “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 ,也指
34、一年之“暮” ,亦可指一生之“暮” 。15. 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4. AD 15. 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 “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 ,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 ,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榼出门” “乌龙迎路” “但祝” “那愁”表现当地民风淳朴,流露出作者的羡慕之情。【解析】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 ,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
35、、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A 项, “南村晴雪北村梅”互文见义,所以“不同的风景”错误。B 项, 从个人的角度看,百姓的生活是热闹的;从整个村子的角度看,是安宁祥和的。 C 项, “但祝” ,在这一天人们见面都只相互祝福,所有的烦恼都不要提,作者刻意用一“但”字, 也是为了告诫自己, 不要再去想被贬的事情。D 项, “元日” 指农历正月初一。 “元旦”一词古今异义,现在的元旦指公历的一月一日,古时的元旦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汉武帝始,清末止。 ) 。 “新正”指农历新年正月。E 项, “暮景”既写出了百姓欢度佳节、举杯互饮间完全不在乎天色渐晚,也表现作者并未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放在心上。本题考查考生综
36、合鉴赏诗歌的能力以及民俗文化常识。 。1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是考查诗歌表达的情感。本诗写于作者被贬四川之时,但全诗并未有愁怨之情。首联写南村北村雪后初晴、 红梅映雪的美景。 清晨,家家户户打开家门欢度元日,一派祥和之景。颔联写少男少女携带了美酒去串门,狗儿欢快地迎接客人的到来。颈联写人们相遇之后只相互问好,祝愿长寿,酒桌上人们相互举杯,丝毫不觉岁月流逝、老年将至。尾联写作者在感受了农家淳朴的民风、欢乐的节日之后,流露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继而表达了对回家的渴望。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 14
37、 -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本题中,从注释来看, 元日田家作于贬官四川之时,而诗人薛逢笔下写的却是农村新年,纯朴、安宁、和睦,充满了田园生
38、活的宁静美。诗的最后两句,作者薛逢以对比手法,描述文士的仕宦生活宛如萍踪飞蓬,可叹又可笑,倒不如回乡,无官一身轻。(三)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_。(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3)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巧妙地把潭中游鱼静止不动和“_,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动静结合,尤能显出鱼的活泼之态。【答案】 (1).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2).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3). 俶尔远逝【解析】试题
39、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 “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动静结合” ,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俶” “呕哑嘲哳”的写法。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过推荐、初选和终选,科技部于近日发布了“2016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这些研究成果是科学家智慧的结晶,与你我的生活休戚相关。丽江古城景色秀美,风光旖旎,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往观光旅游,但多年来游客投诉却居高不下,近日再度被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限期整改。红地毯上星光黯淡,缺少大牌明星撑场
40、面,入围影片质量平平,第 67 届柏林电影节就这- 15 -样不声不响地过去了,乏善可陈,几乎没有激起什么波澜。 面对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考,亮彷徨犹豫还是心猿意马,是忧个人出路忧家庭生活 还是忧战备忧战斗力,是检验每一名官兵忠诚度的“试金石” 。陶渊明,生活在那个世外桃源般的山野里,有春兰秋菊相伴,有青山绿水为邻,每日吟风抚琴,对酒长歌,让那尘杂俗世中的人们好生羡慕。冯友兰教授说他在北大当学生时,第一次到办公室去见蔡元培校长,一进去就感到 蔡校长有种光风霁月的气象,而且满屋子都是这样一种气象。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
41、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使用对象不当。 心猿意马: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合语境。春兰秋菊:春天的 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所长,各有值得称赞的地方。望文生义。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遭遇电信欺诈后当事人应积极采取措施,第一时间给银行官方客服打电话说明情况,并及时拨打 110 向公安机关报案,以防止损失进一步提高。B. 我国地震监测的新利器中国自主研发的电磁监测试验首颗卫星已进入整体测试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择机发射并投入使用。C. “金装” 、 “银装”等词语用在婴幼儿配方乳粉名称上是不合适的,这些不够规范的标识无不存在
42、着误导消费者的嫌疑。D. 假冒伪劣商品在网络电商平台泛滥成灾,这势必会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请国人牢记, “中国质造”才是打假治假的关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A 项搭配不当, “损失提高”搭配不当;B项词序不当,应该是“中国首颗” ;D 项不合逻辑, “会影响了” 。19.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按照一般理解,我们所说的民族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过往的历史中形成的具有明显特色的传统文化。 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是近代以来, 是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 16 -来,非常重要的学术思潮和社会思潮。我们可以看到,在一系
43、列的文化反思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也有诸多的肯定, 更多的却是对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进行理性的清算, 求厘清传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前进的阻碍性所在。以今天的目光来看, 是对其精华的肯定, 对其负面因素的清算,目的都不是为了简单地继承或割裂, 为了把在事实上割不断的传统文化扬弃之后,得以有效的延续,并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序号 A既然也 虽而这/不论就是而是B 而 也不过为了为需要也是所以C 而尤其虽 但 以不论还是而是D / 还不过于是然而必须也是所以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是强调的内容,结
44、合后面关联词“却” ,处应该是“虽” ;“精华的肯定” “负面因素的清算”两者之间是选择关系;结合“不是”可知,处是“而是” ,综合 C 项衔接恰当。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而简练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我国在晚清之际废科举、兴学堂,_。大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中国历史上有过类似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太学、国子监、书院,但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中国近代大学是学习西方的结果,与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并无本质的联系与历史的继续。但是, _,而是中国教育传统通过与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对话、抗争、融合,并由此形成了新式中国大学- 17 -教育。大学的制度是学习西方的, _
45、,从大学的精神理念到人才培养、学校制度等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答案】 (1). 中国近代大学得以形成和发展 (2). 中国大学是简单地移植西方大学 (3). 但大学精神却与中国教育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处结合 “大学”内容的叙述及时间“晚清”可知,中国近代大学得以形成和发展;处结合后面内容可知,中国大学不是简单照搬西方大学的;处结合“制度是学习西方的”等可知,大学精神是与中国传统有密切联系等。21.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然后概括出主要信息并简要评论。语言要简明、准确。 近 1
46、0 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 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15 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诈骗案件 59 万起,同比上升 325,造成经济损失 222 亿元。2016 年 1 月至7 月,全国共立电信诈骗案件 355 万起,同比上升 364,造成损失 1142 亿元。 2013 年至今,全国共发生被骗千万元以上的电信诈骗案件 104 起,百万元以上的案件2392 起。很多群众的“养老钱” “救命钱”被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有的企业资金被骗,破产倒闭,引发群体性事件。【答案】 (1)我国电信诈骗案件快速增多;(2)此类案件社会危害极大,给民众的生活和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伤害;(3)广大民众和企业
47、应该增强防范意识,更应该引起公安电信部门的重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段信息概括。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最终,压缩成句。如本题“电信诈骗案件 59 万起,同比上升32.5”可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快速增多。以此类推。点睛:指答题者所提取的语句必须包含整个语段的主旨,避免出现过宽或过窄的错误。而这些涵盖主要信息的关键词有无或是否齐全,将成为评分的重要依据。四、写作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沈阳的潘先生到沈阳儿童医院照顾正在住院的孩子,因为医院内已经没有多余的车位,着急的潘先生将车停在医院正门路旁。潘先生孩子生病,自然
48、着急,而医院停车位有限,所以不得已才选择违停,在当天上午第一次被罚后,他下午换了个地方又一次违停,并给交警留下一张字条:“警察同志,孩子在儿童医院住院,医院里停车没有位置了,没办法才停到这里,请不要贴我,碍事我就移车”给他贴第一张罚单的交警看到后,选择不再对潘先- 18 -生贴罚单,还写上“祝早日康复,以后尽量按位停车”的字条,落款为“皇姑大队宣” 。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温情的人性化执法需慎行因为在违章停放的车辆上张贴了一张“小孩急看病”的条子,这位交警采取了人性化的执法手段,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不再教条执法的温暖,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不过,我们也需要注意这样一个细节:在看到了车主留条之后,交警的处理是不假思索的。未经核实,仅仅依据一张留言条,就决定了放过一马未免太过草率。 就事论事,提出观点作为一名执法民警,不能说时时刻刻堤防百姓,不相信百姓,但是要有起码的警惕心理。正如有群众质疑的一样,万一条子的内容是虚假的呢?从车主的情况来看,写这样一张留言条,需要找到一张纸,需要找到一支钢笔,还需要写出来,再张贴上,这是需要时间的。有这个时间写留言条,难道真的没有时间将车子找个合适的地方停放?这是其中的疑点。交警执法需要多些质疑的精神,不能轻易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