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2课 呼兰河传 教案 苏教版九下 (3).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42376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 呼兰河传 教案 苏教版九下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2课 呼兰河传 教案 苏教版九下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2课 呼兰河传 教案 苏教版九下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2课 呼兰河传 教案 苏教版九下 (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呼兰河传教材分析:本文是萧红散文体小说呼兰河传的节选,整部作品没有前后连贯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有的只是一股笼罩全篇的所向披靡的文化批判力量。这里存在着两个既互相对立又互相参照的艺术世界:一个是以后花园、祖父和“我”构成的温馨世界;另一个则是与这个温馨世界相对立的冷酷、丑恶的世界。在前一个世界里,祖孙二人在花园里自由自在的养花、种菜、读诗、游戏,人性得以全面健康的发展。而另一个世界则被“自然的暴君和两只脚的暴君”主宰着,他们借助风俗文化的力量施展威力,让呼兰人只把希望寄托在阴间和来世。在各种节日庆典和民间集会上,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

2、等盛举都是为鬼而做而非为人而做,至于人去看戏逛庙会,也不过揩油借光的意思,人们不难看出作品的文化批判锋芒来源于“五四”传统。节选的文字是写童年的“我”与祖父在蜂飞蝶舞的后花园的一段生活。小说中的后花园,是作者儿时的乐园,在这里,她自己就能找到快乐,在作者眼中,园里的一切都有着神奇的生命力,所有的植物和小动物都在“动”,表现出儿童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从那个后花园走出来后,作者历经国难家愁,流亡生活与感情波折让她漂泊孤独的心回到了故园,怀想无拘无束、自由纯真的童年生活,故园便如同天堂。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及向往自由纯真生活的情感在作者鲜活灵动的笔尖下流淌。教学目标:知

3、识与能力:1积累、正音“狗尾巴草”、“倭瓜”“谎花”“蚌壳”、“蚂蚱”等词。2感悟作品清新活泼、鲜活灵动的语言。过程与方法:1品味作者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感受作者亲近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2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生活的向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2、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学情分析:整篇文章洋溢着儿童自由、快乐、纯真、幸福的感情,是一篇童真童趣很浓的文章,很容易勾起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向往,所以,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文本是他们学习的凭借,且文本内容浅显易懂,要在鲜活灵动的语言

4、中感悟作品的精妙之处。经过三年的教与学,教师基本上把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能在教师的指引下,熟悉如何通过文本获取对知识的理解,再通过自身素养深入感知文本,并在更高层次上来领悟和运用文本知识。所以,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只做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更好的解读文本的方法更适合本文。教学重点:学会在阅读中迅速捕捉信息,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活动以及表现出来的情感。教学难点:当人们回头去看自己的童年时,对新鲜的、活泼的生活的认识总是美好的、值得怀念的,并有了更清楚的界定。体会这种感情。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仔细品味清新活泼,鲜活灵动的语言,感悟作者自由、快乐、纯真、幸福的童年生活。教学

5、准备:课件、音频朗读课前准备:1. 预习课文内容。(学生按预习要求事先预习,如朗读课文、解决生词、了解作者及作品、思考课后练习等。)2. 利用早读听课文音频朗读,正音、熟悉课文内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童年是美好的,难忘的,童年生活中充满了童真童趣。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看到了儿时鲁迅的活泼调皮与天真聪明;在幼时记趣中,我们看到了儿时沈复的“物外之趣”的神异世界; 在呼兰河传中,我们会看到儿时的萧红又有怎样快乐的童年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幻灯出示课题及作者)二 作者及作品简介: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张迺莹,笔名悄

6、吟、田娣等。黑龙江呼兰县人,她一生坎坷:九岁丧母,在暴虐的父亲和继母那儿得不到关爱,只有在年迈的祖父那儿得到温暖。二十岁起就漂泊流浪,二十三岁开始文学创作,三十一岁去世。短暂的 8 年创作生涯中,萧红留下了 60 万字的文学财富。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马伯乐。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各自的年龄有多大?(2)人物活动的地点在哪儿?从文章中大概能看出是在什么季节?从文章的哪里得知?(3)“我”对自己童年生活感情如何?(4)你对作者描写的童年生活感受如何?(5)能否尽可能多地回忆一下文中提到了哪些自然事物?(6)不长的文

7、章中出现了这么多的事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学生思考、交流。明确:(1)祖父和我;祖父快七十岁了,“我”才四五岁。(2)祖父的后花园。从锄谷子、韭菜、摘黄瓜、追蜻蜓、绑蚂蚱等可看出是春夏季节。(3)十分喜欢与怀念,学生找出相关词句说说。(4)答案不唯一,自由讨论。(应该是喜欢、向往、甚至是羡慕的。因为现在的孩子忙于学习、忙于上各种辅导班,不会有这样成长的环境,也不会有这样多的自由与快乐!)(5)请几位同学上台板书罗列,可分工,如甲同学写动物的词语,乙同学写植物的词语,丙同学写自然景物的词语,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不至于写重复。明确:蜜蜂、蝴蝶、蜻蜓、蚂蚱、鸟、虫子;果树、榆树、小白菜、草、韭

8、菜、谷穗、黄瓜、玉米等;大花园、风、雨、太阳、白云等。(6)思考、讨论、归纳:“自由”。四解读课文,深入理解、品味。1. 这里的动物、植物都是自由的,那么置身于这样环境中的人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学生交流,教师板书:自由快乐、天真烂漫。)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自由快乐的?学生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后朗读,交流:(1) 如:“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菜。”(评析: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祖父干活,我瞎闹、帮倒忙,祖父也不会怪我。)(2) “祖父虽然教我,我看

9、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黄瓜没吃完又去追蜻蜓,跟蜻蜓跑了几步又去做别的去了。”(评析:在事实面前也只是马马虎虎承认错误,注意力极易分散,一下子就就将“委屈”忘记得一干二净了。)(3)“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评析:自由的玩耍,自由的“劳动”,连睡觉都这么自由。大花园真是我儿时的乐园!)(4)多种形式朗读读第 28 段,(如点名读、自由读、齐读、诵读等方式)研读这一段所体现的自由自在、天真烂漫的情感。分析: 这一段使用了十一个“就“字,可是读起来一点也不显得罗嗦,反而有独特的味道,说说它们对表

10、达思想感情有什么样的作用。思考、交流:前三个“就”,表示强调语气;后八个“就”表示自由自在,不加任何约束。这十一个“就”,非常有表现力,语气轻松,一气呵成,形象而有力地表现了一切都在自由地生长。为“我”的童年生活提供了自由自在的生长环境。(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3.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中找出能体现祖父的形象的句子,朗读、交流:“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归纳:从以上语

11、句可以看出,祖父在“我”的眼里,是个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对“我”非常宽容、慈爱、懂得尊重孩子天性的的人。他使“我”的童年自由自在、充满快乐。4.选出文中你认为描写最美的一个段落,进行诵读,体味语言特点。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段,朗读、品味、交流:(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是景物的本来面目, 相对花而言,动的昆虫更容易引发儿童的兴趣。因而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2)写小白菜的生长:“小白菜长得非常之快,没有几天就冒了芽了,一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

12、用语明快朴素)写蝴蝶飞舞:“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自言自语,充满孩子气。)(3)自由诵读第 28 段,体会 11 个“就”的妙用。五拓展提高。写呼兰河传这部小说时,萧红已经是一位很成熟的作家了,为什么她这样怀念童年的生活?明确:(结合其生活经历)她童年生活很美好,很自由,而成年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在生活极不安定的情况下,回忆故乡、回忆美好的童年是一种精神寄托。她曾说过:“若是能回呼兰我的家乡去多好啊!”,然而故乡已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对于萧红而言,真正想回到的,真正眷恋的是故乡的后花园、祖父和她构成的温馨世界,是过去自由、幸福纯真的童年生活。六理解,讨论全文的主旨

13、1.课文表现了“我”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首先表现在昔日欢乐的童真童趣上。在花园里观蝶戏虫,栽花拔草,铲地摘瓜,“玩累了,就在房间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童年的生活是那么天真有趣,无忧无虑,可以说尽享人世间美好的生活。也许在成人之后,再也得不到这份烂漫,这份纯真了。“我”童年所接触的,是同样美好的大自然: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自由飞舞;花儿、草儿、树儿、瓜儿,生机勃勃;蓝天、白云、清风,悠悠洒洒“我”在这样的自然中嬉戏、成长,人性本自然,自然与天真的童年相映成趣。在“我”的童年生活中,不仅有自然的滋润,还有亲情的关爱。爷爷带“我”种地除草

14、,教“我”生活知识。在爷爷的关爱呵护下,“我”快乐、自在地欢度着童年。2.明确文章主旨本文回忆童年在祖父后花园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表现了亲近大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七小结:文章回忆了童年的“我”在祖父后花园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表现了亲近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文章记叙的是一个孩子在狭小的生活空间的琐事,但是由于作者在文字中倾注了热切的情感,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幅旺盛灿烂的生命图景,显得生机勃勃,情趣盎然。八课后语文活动1、课外阅读萧红呼兰河传及其他作品,做关于她的卡片资料。2、回忆你的童年生活,写一段充满情趣的文字,要体现童真童趣。九板书设计:呼兰河传节选萧红 动物:蜜蜂(嗡嗡,胖圆圆,小毛球)蝴蝶(黄、白、红,满身带着大花园里:金粉)蜻蜓(金的)蚂蚱(绿的)小鸟(飞)虫子(叫)植物:大榆树、花、草、小白菜、狗尾巴草、倭瓜花、黄瓜“我”:摘花、追蝴蝶、“锄草”、绑蚂蚱、“浇菜”、尽情玩耍自由自在,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对故乡、对自由纯真生活的向往。十教后记:文章充满童真童趣,语言鲜活灵动,可读性很强。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方式给学生提供读的平台,让他们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在读中感悟作者美妙的语言,在读中感悟文章的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