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场管理金科玉律第一步:先去现场管理阶层的职责,包含了工人的聘用及训练,为他们的工作设定标准、设计产品及流程。管理阶层设定现场的作业条件,使得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能反映给管理阶层知道。管理人员必须要能知道现场中第一手的情况,就如这句箴言“先去现场”所示,将它当做例行事务;管理及督导人员应当立即到现场去,站在那里观察事情的进展。在养成到现场的习惯之后,管理者就能建立起应用惯例,以解决特定问题的自信心。克利斯迪安托佐加(Kristianto Jahja)曾服务于丰田汽车公司,并且在印尼的亚斯特拉集团合资的公司,担任改善顾问。他回想起第一次被派往日本的丰田工厂,接受训练的情形;第一天,一位指定担任他
2、师傅的督导人员,带他到工厂的一个角落,用粉笔在地上画了个小圆圈,告诉他一整个上午都要待在这个小圈子内,用眼睛注意看看有什么事情发生。于是佐加专注地看了又看。半个钟头、一个钟头过去了,随着时间消逝,他感到烦躁了,因为他仅看到一些例行重复的工作。最后,他气得对自己说:“我的督导是想干什么呢?我是被派来学习一些东西的,但是,他根本没教我任何东西。还是他想显示一下他的权威?这是什么样的训练?”就在他还不至于感到太受挫之前,这位督导人员回来了,带他到会议室去。在会议室里,佐加被要求描述他的观察。他被问到特别的问题,如“你在那儿看到什么?”以及“对于那个流程你有何想法?”佐加无法回答大部分的问题,因而了解
3、到自己的观察,漏失了许多重要的地方。督导人员向佐加耐心地解释他无法回答的问题重点,用图表画在一张纸上,以便将整个流程描述得更清楚、正确。直到此刻,佐加才明白他的师傅对流程有更深入地认识,也了解自己的无知。 循序渐进地,佐加明白了:现场是所有信息的来源。他的师傅接着告诉他,要成为一个够格的丰田人,就必须喜欢现场,这是每一个丰田员工所必需的信念现场是公司内最重要的地方。佐加说:“的确,这是我接受过的最好的训练,它帮助我成为一个真正的现场人。而且这种现场思想,终生影响我的工作生涯。即使是现在,每次我看到一个问题,我的心中,立即就大声清楚地吼出:先到现场去看看!” 6 k1 A! a: h* z( W
4、5 V这在日本,是一种现场常见的训练方式。大野耐一是以开发丰田生产体系出名的。当大野注意到有哪一位督导人员,没有真实地掌握现场的状况,便带着这位督导到工厂去,画上一个圈圈,要求这位督导站在里面,直到他明白了为止。大野也力促经理人员要去寻访现场。他会说:“每天到现场去,而且去的时候,不要穿破了你的鞋底却毫无所获。最少每次都能带回一个改善的构想。” ! O“ j9 K/ A3 X9 P9 s* ) t, a0 b当大野刚开始在丰田导入及时生产的观念时,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阻力。其中一个最强烈地反对意见,是来自公司内的财务人员,他们只相信书面财务报告,而且经常不愿支持分配资源给与现场有关的改善活动,因
5、为这样做,并不能立即从最底层的生产线获得成果。大野力促会计人员去工厂。他告诉他们,每年要穿破两双鞋子到现场走走,看看存货、效率、质量等如何被改善,而且这些改善对成本的降低是如何地做贡献,这些终将产生较高的利润。 q+ k n. q* R% y# c后来他终于调到富士全录公司,并且高升至其他的管理职位,他仍然对现场迷恋。举例来说,当他担任工农业部门的部长时,现场即是指他的业务人员和服务人员,与客户接触的场所。他伴随着服务人员去拜访客户,非仅阅读报表,而使他对客户的需求有更好地了解。 ; F/ S7 y4 o K# f“ h8 w3 “ “当我走过现场时,”他告诉我说:“我不仅观看有多少位顾客,商
6、品有否正确地陈列,哪项商品较受好评等,而且也往上看看天花板,往下看看地面是否有任何异常现象。走过现场及看看正前方,是任何一位经理随便都办得到的做法,你知道吗?”有一个地方确定不是现场,那就是经理的办公桌。当一位经理人员依据资料,在他或她的桌上做决策,那么这位经理人员就不是在现场,而此时就必须对原始资料的来源详加质疑。 ) 4 M, ?/ m4 h; _“ k“ t举个例子来说明。由于日本是位于活火山活动频繁的区域,有许多温泉渡假区。这些渡假区的主要卖点就是露天浴池,游客可以一面泡在浴池中,一面欣赏远方的河川山脉。最近我在一家大型的温泉大饭店渡了几天假,这儿有室内浴池和室外浴池。多数游客都是先到
7、室内的浴池浸泡后,才走下楼梯到室外的露天浴池浸泡。正常来说,我看到每个浴池约各有一半的旅客在浸泡。有一天晚上,发现室内的浴池几乎空无一人。当我进入之后才了解,原来是水温太高了。因而导致大家都往露天浴池挤,因为那里的水温刚好很适当。 , h“ O6 B3 . P6 m3 t) X: _明显地,室内浴池出了差错。一位清洁人员带着另外的浴巾进来,想要清洁这个浴池,却没有注意发觉有何不妥之处。当我告诉她这个问题,她马上打了电话,接着水温就回复正常了。 稍后,我与饭店的总经理讨论这个突发事件。他是我的好朋友,他告诉我说,室内浴池的温度是设定在摄氏 2 4 . 5,而室外的浴池是设定在摄氏 4 3。这位总
8、经理继续解释说“我们有一间监控室,我们的工程人员,随时密切注视着浴池、房间的温度,火警警报系统以及诸如此类的事。不论何时,当他看到仪表有异常时,便需采取处置行动。”说到此,我反驳他说:“不对,注视仪表的人,仅是依赖第二手的信息。在浴池的信息,先由浸入水中的温度计搜集,然后借着机电设计的仪器,转送到监控室驱动温度表上的指针。在此过程中,任何的差错都可能会发生。在那天的那一段时间里,现场的实情是这样的,在室内浴池里并没有什么人在浸泡,如果说清洁人员已训练成较有警觉心的话,她可能会注意到这种状况,把手伸入水中就会感觉到水太烫了。” 1 V$ t“ Q0 q5 L2 L V6 Y我告诉我的朋友:“你直
9、接从现场得到的信息才是最可靠的。”用你的手去感觉热水的温度,就是最真实的。 当你在现场时,甚至用不着这些数字资料,因为你所看到的、所感觉到的,就是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在现场的人员应当负起质量的责任,因为他们是经常可以接触到实情的人,比坐在监控室的人,才是更佳的质量维护者。 石川馨博士,日本质量管理的先驱之一,常说:“当你看到资料时,要怀疑它!当你看到测量数据时,要怀疑它!”他知道公司内所搜集的资料,都是为了取悦老板而测量的数据,会因仪器设计的关系而使记录不正确。即使在最佳的情况下,测量的数据也仅是二手资源,经常不能反映出实际的情况。 许多欧美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去探访现场的倾向。他们也许以不到现
10、场去和不用了解现场为自豪。最近,我听到一家公司的总裁,他从不去探访工厂,我建议他偶尔到工厂看看,他回答说:“我是工程师出身的背景,我知道如何阅读及解释这些资料。所以我可以依据这些资料做出正确的决策,为何还要去工厂呢?” 另外一家我拜访过的工厂,我得知每当总公司的大人物来访时,厂长就必须耗费数个小时,在会议室内回答那些大人物愚蠢的问题。这些经理人员不去现场了解进行中的事务,而且经常留下了一些不适当、找麻烦的指示。“没有这些会议,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呢!”厂长这样告诉我。 + z- 7 T) X8 v |) 9 I) ?/ r2 |否则,员工就会忙于救火的工作。因此,现场管理的第五项,也是最后一项的
11、金科玉律就是“标准化”。在现场,当一个问题发生,不论是否金属碎屑掉落,卡住传动带造成机器故障,或者是旅馆的房客抱怨传真文件的处理方法,首先必须依照现场现物的原则,详细观察问题。其次,必须找出问题的原因。最后,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效果之后,就必须将新的工作程序予以标准化。在此种模式下,任何的异常就会衍生出改善的主题。此主题最终会导致引入新的标准,或是提高现有的标准。“标准化”是用来确保改善的效果,使之能继续维持下去。“标准”的其中一种定义,是指“做事情的最佳方法。”如果现场员工都能遵照这样的标准工作的话,就能确保顾客满意了。如果标准是意谓着“最佳的方法。”那么每一位员工每一次都必须遵照相同的标
12、准、相同的方法去工作。如果员工在其重复性的工作过程中,不遵守标准工作。这是经常发生在生产现场的状况,其后果便会导致质量的变动及差异波动。管理阶层应当清楚地制订标准,供员工当做惟一的工作方式,以确保满足客户的 Q C D 需求。不能主动制订工作程序标准化的管理人员,就是对现场管理失职了。在宾州坦帕市( Te m p l e )乔奇( G i o rg i )食品公司里,以往行政办公室是位于楼上,而现场则位于楼下。在楼上都用隔墙,隔开了每一个部门:业务、行销、工程、研究开发及人事。 7 S2 j$ h2 b2 g, f但是公司的董事长,佛列德乔奇 (Fred Giorg e ),决定每一位支援现场
13、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将他们的办公桌移到现场去。他宣布道:“我们要搬移到现场去,而且我们要在一个没有隔墙的大房间内一起工作。”一阵抗议的喧嚣随之而来:“那会太吵了!”“我们会无法专心工作!” “属下人员有些会辞职!”“我们无法保持公司的机密!”乔奇不为所屈。他说道:“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会泄密的话,那也没有任何方法能够保密了。如果有人不喜欢的话,就让他们走吧!” 最后每一个人都搬动了,即使不是心甘情愿。今天,到访公司的客人,都能一眼就看到,每一个人都在一个大房间里工作。如果访客注意看的话,会发现董事长乔奇也在其内,坐在一张不显眼的办公桌,在侧面则有另外两张公司主管用的桌子。“以前,”乔奇说道,“每当
14、我需与底下的经理开会时,我必须在会前,先查询谁在公司内,谁出差在外。现在,我只要四处张望一下,看看有谁在场。然后大叫一声说:嘿!让我们到会议室去讨论这件事,没有Muda!” 0 o4 Z p. w5 b0 E% k, a. |公司内,谁出差在外。现在,我只要四处张望一下,看看有谁在场。然后大叫一声说:嘿!让我们到会议室去讨论这件事,没有 Muda!” 这样安排公司职员的方式,也产生了其他的好处。在管理区的入口处有两间小房间:电话总机室及人事部。在总机室墙上有一个窗户,可使总机人员一眼就看到谁进来了,谁出去了。而且,员工有事与管理区的人员接洽时,因为他们都必须经过人事部的办公室,他们更容易与人事
15、部的人员,商讨他们所关心的事务。 乔奇食品公司前任贴标签部门的经理托尼普利欧( Tony Puglio)说道:“5 年前,我要耗费许多时间,在办公室内做一些书面工作。我认为我拥有了所有的答案,而且能自己处理任何一件事。现在,我发现到通过改善活动,我们何以做得不一样了。例如质量圈会议以及倾听工人的提案,走到工作场所去,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现场,观察每一个问题并且将它们矫正。我发掘出我的员工都有很多的能力艺术的才华以及实务的技术,这些都是以往我所不了解的。他们自己都能从事所有的改善工作,使生产线变得不一样。” “我花了 9 0%的时间在现场里,使得我能看得到工人的问题,”普利欧说着,“以前当他们进办公室告诉我他们的问题,我必须听他们说,但是无法为他们做许多事。我不了解我们是以这种方式年复一年来经营我们的工作,而且我设想每一件事都没问题。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的。借着走入现场,我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人所说的事物了。” , o7 h“ J/ / E8 l“现在,我注意到每一个人都能在他们的工作上付出更多努力。他们感到兴奋,以他们的部门为荣。他们将每一件工作保持得有条有理,更为清洁。工作场所看起来很好。而且新人进来时,都愿意在那儿工作。自己感觉很好,而他们看起来也很好。他们看到正在进行中的这些改变,这些改变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使他们的工作更容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