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小企业如何定位自己的理财目标.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6437421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如何定位自己的理财目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如何定位自己的理财目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如何定位自己的理财目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如何定位自己的理财目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如何定位自己的理财目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前 言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中国加入后,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企业本身发展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转变观念,运用新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大财务管理力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影响大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作为当前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当前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但是,

2、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往往片面追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财务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真正作用,财务部门仅仅体现了核算和监督这两个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必须加强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使其适应市场经济及加入的要求,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中小企业如何在市场上立足、发展及壮大。其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则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本文首先对当今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现有市场环境和政策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目标即协调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使企业和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并分析说明如何去实现它。2一、 财务目标的涵义及流行的观点企业财务目标的确定取决于企业价值导向,企业

3、价值导向的发展演绎着财务目标的发展。企业价值导向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在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萧条以前,企业的价值导向是“股东至尊” ,企业的一切组织活动围绕着股东利益开展,作为企业价值导向的具体体现,此阶段的财务目标也以股东利益为主体提出,如净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等。第二阶段 20 世纪 30 年代到 80 年代后期,是企业价值导向的一个过度争论阶段,由于 30 年代经济大萧条,人们开始对“股东至尊”的价值导向产生质疑,人们开始关注除股东利益以外的相关利益,并对此问题进行了争论与探索。第三阶段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在美国由于“敌意收

4、购”及其对企业利益相关者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使股东利益最大化受到了挑战,许多主张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理论经济学家和法学家们纷纷改变自己的立场转向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与此对应,财务目标也经历了从股东价值为导向转向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演变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的陈东辉还提出了企业的财务目标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观点,他认为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都是理想化的,表明了企业财务活动应该达到的目标,不是企业的现实选择。在企业的管理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管理者“效用最大化”才是企业的财务目标。 在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的短短的几十年里,人们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提出了多种的财务目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

5、是利润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下面从财务目标的定义谈起:(一) 财务目标的涵义财务目标又称理财目标,它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财务系统内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达到或追求的境界或目的。财务目标是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研究财务目标这一基本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思。(二)我国现在流行的几种观点综观我国关于财务管理的目标问题众说纷纭。其中影响较大的三种观点是:1. 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指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企业的财富增长得就越多,越接近企业生存、发展和盈利的目标。以

6、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其合3理的一方面。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但也存在众所周知的三个缺点:(1)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2)利润最大化没能有效地考虑风险问题。这可能会使财务人员不顾风险大小去追求最大的利润。 (3)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即只顾实现目前的最大利润,而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应该看到,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只是对经济效益的浅层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2. 股东财富最大化 是指

7、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其投资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所有者带来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股权换取现金。在股份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也最终体现为股票价格。他们认为,股价的高低代表了投资大众对公司价值的客观评价。它以每股的价格表示,反映了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它受每股盈余的影响,反映了每股盈余大小和取得的时间;它受企业风险大小的影响,可以反映每股盈余的风险。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有其积极的方面,这是因为:(1)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

8、风险因素,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2)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股票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3)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也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但应该看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也存在一些缺点:(1)它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则很难适用;(2)它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对企业其他关系人的利益重视不够;(3)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都是公司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财务目标是不合理的。尽管股东财富最大化存在上述缺点,但如果一个国家的证券市场高度发达,市场效率极高,上市公司可以把股东财富最

9、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3.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这一目标克服了前两种观点的不足,但也有其自身的缺点。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以下优点:(1)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2)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科学的考虑了风险与报4酬的关系;(3)企业价值最大化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当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所起的作用更大。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就是要正确权衡

10、报酬增加与风险增加的得与失,努力实现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三)关于财务目标的进一步研究 1. 不同的企业性质有不同的财务目标 企业性质不同,财务目标会有所差异,比如说国有企业的财务目标应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理由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不是以单纯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其利益目标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同时还要考虑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如社会公平分配,保障职工权益等,甚至还有国家权益的保护等;另外以相关利益者最大化为目标还可以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加强监督和制约,尤其是职工、债权人、小股东的监督有助于降低国有资产多级代理链中的监督成本。而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则一

11、般将所有者或股东的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所以财务目标因企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笼统的讲企业的财务目标应该是什么最大化是不对的。此外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生命周期也会对财务目标的确定产生重要影响。 2. 财务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关系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有特定的目标,企业目标可以分为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经济目标就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非经济目标主要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所以财务目标属于企业目标中的经济目标,而不属于非经济目标。财务目标的实现需要资金在不断的转换与交换中实现增值而实现,而财务活动也是一种管理资金运动的活动。由此可见财务目标是企业经济目标的一部分,虽然财务目标在企业的经济目标占主导,但财

12、务目标不能代替企业目标。所以财务目标应与企业的经济目标保持一致,同时它也受到企业非经济目标的影响。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应当维护企业财务状况最优化,这是实现财务目标的前提和保证。 (四) 影响财务目标实现的因素重点是理解报酬、风险;投资、筹资和股利分配之间的关系。股东财富的大小可以用股票价格来反映。股价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报酬率和风险,而报酬率和风险又是由企业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决定的,公司理财正是通过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股利分配决策来提高报酬率,降低风险,实现其目标。影响公司理财目标的因素有五个,分别是投资报酬率、风险、投资项目、资本结构、股利政策。51. 下面通过图示揭示影响财务

13、目标实现的因素图 1 影响财务目标实现的因素图示说明:(1)企业的价值取决于现金流量和风险;(2)现金流量取决于企业决策,包括投资、筹资和分配;(3)企业决策受环境的影响,要与环境相适应,包括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4)风险取决于企业决策和环境变化,企业可以改变决策从而控制风险,但环境变化总是存在的。2. 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的冲突与协调企业的利益关系人有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员工、政府和社会公众等。股东的目标可以概括为扩大企业价值,而其他利益人的目标则与之不同。因此,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企业股东与其它利益人的目标冲突和协调。这些关系可通过下面这张表来反应:利益集团 目标 与股

14、东冲突的表现 协调办法 经营者 报酬、闲暇、风险 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监督、激励 债权人 本利求偿权 违约、投资于高风险项目 契约限制、终止合作 社会公众 可持续发展 环境、产品安全、质量、劳动保险 法律、社会、新闻、道德约束 表 1 经营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冲突与协调6二、 中小企业的财务目标(一)如何界定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不尽相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各国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定义,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融资方式及所处行业地位等,量的

15、指标则主要包括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量的指标相对于质的指标更为直观,数据选取容易,大多数国家都以量的标准进行划分,如美国国会 2001 年出台的美国小企业法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为雇员人数不超过 500 人,英国、欧盟等在采取量的指标的同时,也以质的指标作为辅助。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为 2003 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研究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国家统计部门据此制订大中小型企业的统计分类。我国中小企业最新划分标准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 2002 年 6 月 29 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精神,原国家家经济贸易

16、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于 2003 年 2 月 19 日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 号) ,对主要行业的中小企业的标准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该标准是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的。按照通知的规定,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应该按照以下标准认定: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2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 4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3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 4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建筑业,中

17、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3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 4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6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 4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 500 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1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1000 万7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2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1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

18、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3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500 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1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4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住宿和餐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800 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4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

19、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二)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我国的中小企业林立,论个数不比外国的少,但论强势,似乎总是处于弱势,企业孵化期长、企业生命周期短。目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 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基础较弱一方面中小企业管理人才普遍相对短缺,管理机构简单,专业性不强,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甚至没有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许多中小企业仍经营在亏损的边缘,无暇全面系统地考虑内部管理的有效性。2. 成本费用管理水平低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成本费用核算不实,控制不严,控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成本费用管理过程中,往往人为追求利润,造成成本费用不实。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成

20、本核算缺乏真实的准确的数据资料,企业内部缺乏科学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3. 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信用等级较低中小企业资本规模较小,决定了他们抗风险的能力先天不足,加上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基础又薄弱,产品比较单一,市场风险很大,而市场风险很容易转变为企业的财务风险和银行的信贷风险,从而影响其信用等级。 4. 投资分析不够,投资失败不少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产品滞销、设备老化,深切地认识到新产品试制、技术开8发是决定企业生存的重要途径。但在投资分析、市场调研不到位时,急于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新产品开发,盲目地投资项目。往往投资失败,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甚至陷入了破产的边缘。 5. 资金短缺,筹资

21、能力差 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以及现行体制、政策的影响,融资环境差。中小企业本身素质不高,人才缺乏,内部组织关系不稳定,规模效益差,经营风险高,信用等级低等原因,往往很难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融资能力差。 6. 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目前社会中介机构大多数设在政府部门,服务对象往往局限于本系统、本部门的企业。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及时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致使财务管理人员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筹资、投资等决策,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7. 缺少金融支持体系,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不足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以及自身的组织方式和发展状况决定的。同时,

22、中小企业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优势主要有两点:一是灵活。中小型企业在生产决策、市场营销、人事管理等方面,没有大型企业繁杂的程序和漫长的决策过程,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决策;二是精干。中小型企业没有庞大的组织机构,没有长得看也看不见、宽得数也数不清的产品线,它就像一个透明的玻璃球,一有问题就能及时反馈到最高层。(三)中小企业如何决定自己的财务目标针对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种种现状,简单地把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确定为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是不符合实际的。美国学者 Weish 和 White 指出“小企业不是小型大企业” ,中小企业不能采用大企业的管理方法。确定中小企业财务

23、管理目标首先要确定目标的定位,根据定位制定目标。根据中小企业的特性,结合财务管理整体目标的标准,即必须对企业有投人、必须分享企业收益、必须承担企业风险,结合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第四条,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是多元化,应面向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即既为国家税收服务,又强调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微观经济主体服务同时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在此基础上,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应为: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基础上的利润最大化。1. 利润最大化是中小企业现实的选择。9中小企业由于受自身规模的局限,一般难以上市筹集资金;企业形式多为合伙或独资企业,所有者大多直接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其关心的首要问题是企业的生存和

24、不断提企业高利润、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企业为求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生存、发展和资本保值、增值。赢利和利润最大化对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来说是第一位的,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更接近人们的认识,也易于被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理解和接受。从理论上看,与利润最大化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目标主要是根据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资本运行良好的企业为对象推导出来的,过于抽象且可操作性差。再则,中小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行为相对简单, “企业价值最大化”分析成本过高,公式计算过于复杂,中小企业难以操作,实用性较差。利润最大化虽有缺陷,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既与企业目标一致

25、(获取利润),符合中小企业客观实际,又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实质,应是中小企业目标的首选。2. 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是中小企业的理想选择。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具有经营灵活、市场适应性强,组织机构简单、工作效率较高,勇于创新富于进取,规模小易于发展和特殊资源(包括人才、原料、市场和人文资源)等优势。这在一定程度可保证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尽可能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实现利润最大。财务管理部门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职能部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调控着资源配置,因此,最优资源配置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向。财务管理的职能决定其目标之一是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通过协调各方面的

26、经济关系可以实现目标。中小企业要拥有充分而自由的发展空间,必须筹集到各类资源.在经营过程中,所有涉及到资源配置的活动都在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能范围之内,财务部门有权对各种资源控制、评价和改进合理协调各方面关系,使中小企业整体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观点,与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相符。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是各类性质企业所追求的现实目标,而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从价值方面来概括企业的经营策略;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观点体现了经济时代条件下管理理论的发展,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使企业可持续发展。3. 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基础上的利润最大化是修正的利润最大化。现实选择缺乏前瞻性,而理想选择又不具有现实性,因此,注

27、重现实、兼顾长远的中小企业财务目标选择必须进行以下规划:其一,追求利润最大化必然要求企业重视经济核算、加强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但是,这一目标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没有充分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和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获取利润的风险,容易导致企业忽视长10期利益而过分关注短期利益。因此,要对这一目标加以改进,利润最大化应是有利资源配置基础上的最大化。其二,中小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增进社会效益,应在生产中降低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还应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企业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其三,中小企业追求的应该是长期利润的最大化,其逐利行为不应以牺牲将来的发展潜力为代价,而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

28、利益的关系,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耗费来增加企业盈利,提升企业价值。中小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时,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最大可能地优化企业资源,即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上的利润最大化,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降低资源的浪费,保持企业的良性滚动发展;在统筹企业当前利润的前提下,兼顾社会的长远利益,协调好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合理分配企业利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小企业应该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和客观条件出发,以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基础上的“利润最大化”为中心,不断优化资源、提高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源泉。(四)有效实现中小

29、企业财务目标的一些建议1. 加强内部管理,而不能只考虑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一是要提高认识,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应转变观念,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所以要层层落实,各部门配合,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努力。二是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为此,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比如固定资产投资时应考虑到投资完成后流动资金的需求,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比如应收账款什么时候可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

30、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易造成现金收支失衡,资金拮据。最后,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占用应做到合理。三是加强财产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产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要定期检查盘点,堵住漏洞,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四是要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近年来,很多中小型企业陷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加强存货管理,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不合理资金占用,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避免死账、呆账的发生。

31、2. 处理好中小企业与债权人的关系11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筹资。一是企业对金融机构的选择。应该选择对中小企业立业和成长前途感兴趣并愿意对其投资、能给予企业经营指导,资金充足且资金费用低、员工素质好、职业道德良好的金融机构;二是中小企业要主动向合作的金融机构沟通企业的经营方针,发展计划,财务状况,说明遇到的困难,以实绩和信誉赢得金融机构的信任和支持,而不应以各种违法或不正当的手段来套取资金。当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障时,债权人才会与企业保持长久的合作。3. 关心本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人是生产要素中最积极的要素,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源泉。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

32、知名度不高,在其发展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员工随时都可能面对企业的破产,工作没有稳定和安全感。人才的引进方面,中小企业可根据自身能力,尽最大的可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引进人才,比如解决人才的住房、户口等一些基本的生活问题。对已有的人才,企业必须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满足他们自我成就的需要。对于普通员工,要视他们为企业的重要的创造价值的主体,尊重他们,采取亲情式的管理,关心员工生活。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以企业为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4. 关注和了解政府政策的变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环境,宏观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因此中小企业更应该关注政府政策的变化。市场的法则是优胜劣汰,经

33、济实力不平等很难保证不同的企业具有平等的竞争条件。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行为的调控,可使中小企业的运行符合社会公平的一般条件。因此作为经济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应主动与当地政府沟通交流,让当地政府感觉到其存在的重要性,如能为其解决居民就业问题,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当然,让政府感觉其重要性外,中小企业应注重其在市场上的形象,不偷税,不漏税,不污染环境等。 5. 确定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业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因资产规模不强,知名度不大,所以不宜与大企业进行正面的市场竞争,要尽量去寻找大企业无法开发或不愿开发的市场,找准市场后,以良好的服务,灵活的机制,巩固和稳

34、步扩张市场占有率。 作为中小企业,应随时了解市场上现有的产品及消费者消费动向。根据其经营的灵活性,应变能力较快的特征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生产方向,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中小企业可利用大企业不重视,对大企业来说生产价值不大的产品市场,开发能满足一群特定消费者的市场。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要高,这样可以避免和较低水平的企业12恶性竞争以及与大公司的正面竞争,不断扩大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6. 实施技术创新。不管中小企业将定位在哪个市场,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支撑力量。中小企业要靠持续地创新,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巩固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中小企业在实施技术创新时应注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应该和企业总体竞争战略相

35、一致。三、 结束语财务目标是企业从事财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只有确立恰当的财务目标,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才能有的放矢。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小企业如何在市场上立足、发展及壮大。其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则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中小企业只有确定自己的财务目标,找好自己的定位,才能在如今的经济大环境里做大做强,不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13参考文献1 徐龙凤,张玉敏.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探讨J. 今日科苑, 2007(16) 2 刘海风,方德英. 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定位的思考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3 李惠萍. 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

36、标的选择J. 科技经济市场, 2007(04) 4 姚志菊.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7(03)5 张志梅.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探讨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07) 6 官强. 略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J. 上海会计, 1999(06) 7 赵学文.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7(09)8 赵铁夫. 浅议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东方企业文化, 2007(09) 9 刘录敬,陈晓明.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市场论坛, 2007(09)10田杏蕊. 浅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J

37、.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1汪平. 理财目标论J. 财会通讯,2007(3)12张国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7)13蒋屏. 公司理财J.中信出版社,2005(9):364414美凯瑟琳瓦格纳. 经理人财务管理 24 法则J.中信出版社,2005(5):687215谢晓斌.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探讨J. 审计与理财,2005(10)16于明涛,张会丽,吴有红.中小企业的有效财务目标选择:一个连续统的观点J.北方经济,2005(8)17范力.论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目标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6)18阳祖友.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J. 株洲工

38、学院学报,2004(4)19康跃飞.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 财会研究,2003(3)20崔飚. 企业理财目标探析J. 上海会计,2003(11)1421张朝孝,蒲勇健. 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J. 商业研究,2002(9)22匡茂华,陈纯. 中小企业生存战略选择J. 中国中小企业 2002(11)23梁伟康.吕敏. 中小企业的有效财务目标利润最大化J. 当代经济.2001(3) 24Cheol S.Eun & Bruce G.Resnick.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Beijing: Mechanical industry publish

39、ing house Press.200225 Donny Wiggins. Financial Management. Health Management Technology.2007(1)致 谢感谢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我才能完成这一论文。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一个人的成长绝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没有别人的支持与帮助绝不可能办到。我感谢可以有这样一个空间,让我对所有给予我关心、帮助的人说声“谢谢”!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好好生活!15Financial ManagementManagement of funds is a c

40、ritical aspec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funds act as the foremost concern whether it is in a business undertaking or in a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which is simply meant dealing with management of money matters.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about originated in

41、the late 15th century early 16th century. Western capitalist society is in the embryonic period, the Mediterranean coast of the many commercial cities by the public shares of the business organizations, shares of the shareholders are businessmen, royalty, ministers and citizens. Commercial shares ec

42、onomic development objectively requires enterprises reasonable forecast capital requirements, the effective raising of capital. However, when business is not very capital requirements, fund-raising channels and relatively simple means of financing, corporate financing activities only in business man

43、agement subsidiary, and did not form an independ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career, which continued until the late 19th century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Funding period financial management 1619th century and early 20th centur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for the success of the enterprise scale continu

44、es to expan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ctiviti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joint-stock companies, and gradually became the dominant form of business organization. Shares of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has not only ca

45、used demand for the expansion of capital, but also the ways and channels of financing for a major change, and the enterprise fund-raising activities has been further strengthened, and how to raise capital to expand operation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most enterprises. Therefore, many compan

46、ies have set up a new management sector - financial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from the beginning separated from enterprise management, as an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At that time the companys financial management functions of the projected funding requirement of the necessary fund

47、s and financing companies, financing was the companys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ory on the fundamental task. Therefore, during this period known as the financing period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r financial management funding period.Meaning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By Financial Management we mean effici

48、ent use of economic resources namely capital funds.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concerned with the managerial decisions that result in the acquisition and financing of short term and long term credits for the firm. Here it deals with the situations that require selection of specific assets, or a combina

49、tion of assets and the selection of specific problem of 17size and growth of an enterprise. Herein the analysis deals with the expected inflows and outflows of funds and their effect on managerial objectives. In short, Financial Management deals with Procurement of funds and their effective utilization in the business. So the analysis simply states two main aspect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like procurement of funds and an effective use of funds to achieve business object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