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廉政文化宣传栏反腐倡廉知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廉政文化”?“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原义是指耕耘栽培,蕴涵着古人对天地的崇敬。 “文化”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易经 “关乎天文,以参时变,关乎人文,以化天象。 ”是说以文和德来转化天下。 所谓“廉政文化” ,是新时期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实践活动中所形成和创造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形态,是长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实践经验的凝结,体现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思维方式等等。其内涵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包括对廉政的信仰、廉政的价值取向、廉政的认知程度和廉政的社会氛围等;二是规范层面,包括廉政的法律法规
2、、规章制度、行为准则、行为习惯等;三是物质层面,包括廉政教育场所、廉政书籍、廉政作品、廉政主题公园和廉政文化景观等。古代廉吏治家故事书诫训子唐朝宰相房玄龄世代居官,其父房彦谦“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 。他对房玄龄说:“人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房玄龄继承其父素俭清白的家风,深得皇帝李世民器重,任宰相 15 年之久,位高权重,其女为王妃、子为驸马。房玄龄为官谨慎,他专门搜集古今名人家训,逐条书写在屏风上,用这些家训来约束子孙后代的行为。一贫如此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
3、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廉政警言警句俭以养德,廉以立身。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欲除烦恼须无我,想求安康莫贪心。用真心汇成凝聚力,用真诚造就向心力。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官是舵手,公正为桨,廉洁为舵,勤政为帆。宽一分,民受益不止一分;取一文,己为人不值一文。 手莫伸,心莫贪,嘴莫馋; 脑要清,脚要勤,胸要宽。识 大 体 保 勤 廉 为 官 硬 硬 朗 朗 , 顾 大 局 守 规 矩 做 人 堂 堂 正 正 。清贫与富有本身都不值得赞美,值得赞美的是在清贫和富有面前,都能挺直腰身,保持尊严。领导干部搞一次特殊,就失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一片民心。结束语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大胆实践,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价值观,发挥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