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英汉委婉语的差异.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6436120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英汉委婉语的差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英汉委婉语的差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英汉委婉语的差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英汉委婉语的差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英汉委婉语的差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自 考 毕 业 论 文题 目: 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英汉委婉语的差异 专 业 商务英语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讲师 日 期 目 录摘要 1引 言 2一、委婉语概述 21、英语委婉语概述 .22、汉语委婉语概述 .3二、从语言的角度看英汉委婉语的差异 41、语法结构的差异 .42、语义差异 .7三、从文化的角度看英汉委婉语的差异 81、社会生活的不同 .82、政治文化的不同 .93、宗教文化的不同 .10结 论 .11致 谢 .12参考文献 .13第 1 页(共 13 页)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英汉委婉语的差异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专业名称:*指导老师:*摘要:委婉语是语言的重

2、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交际过程中广泛运用的修辞表达手法。在语用交际中,为了不引起矛盾和反感,人们往往会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在语用职能方面,英汉委婉语有很多共同性,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英汉委婉语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本文将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对英汉委婉语的差异进行分析。关键词:委婉语,语言,文化第 2 页(共 13 页)引言美国学者 Hugh Rawson 曾说:“几乎没有人包括那些自诩言谈最为直截了当的人能有哪一天不使用委婉语的” 。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

3、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委婉语被人们认为是违反“合作原则” 。但是无论什么种族和民族,委婉语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表达。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的禁忌,如死亡、生理行为、生理缺陷、职业、疾病、外交辞令等,但由于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相同的领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表达或表达程度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委婉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以及表达方法的不同。一、委婉语概述1、英语委婉语概述自 1066 年诺曼人征服英国起,英语中就开始出现为数甚多的委婉语。英文euphemism(委婉语)一词系源自希腊语。词头”eu-“的意思是”good,well”(好),词根”pheme

4、”的意思是”speak” (说) ,词尾”-ism”的意思是指“(该)动作或其结果” 。整个字面意思是”speaking well of” (对.好言夸之,对什么婉言称之)、”good speech”(好的说法)或 ”words of good omen”( 吉言) 。语言禁忌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对神的敬畏。人类文明早期科学尚不发达,人们对周身的自然现象无法认知和解释,对自身了解也不足,常常因为神秘的现象而心生恐惧。在口头语言表达上不愿言或不敢言,从而形成语言的一种禁忌,但又因为相互交流的需要,有时又不得不表达此种意思,于是人们逐渐学会了用避讳的话进行委婉的表达。委婉语由此产生,并被广

5、泛应用。西方委婉语最早的主题无疑是宗教性的。在古希腊祭祀活动中,人们一般得说好话、讨吉利,就必须使用委婉语。例如,那三位蛇发石心、身穿黑袍、手执鞭、剑、火把的“复仇女神”(the Erinyes,亦称 the Furies)就通常被美称为“大善人”和“仁慈者”(the Eumenides,亦称 the Kindly Ones),其理由是,人们认为以婉言相称多少可以安抚那三个凶残可怕的恶煞,起码也能避开她们的注意(大抵有种心理安第 3 页(共 13 页)慰的意思) 。实际上,当时所有的神祗,不论吉凶,都不得直呼其名。因为神名代表着神,一呼即出,面临神祗将十分危险。英语委婉语分类的方法众多,大部分

6、的分类都是多方位、历史地去发现委婉语的各种特点,以便正确地理解、鉴赏和运用。例如,以适用范围为标准,委婉语可分为英国委婉语、美国委婉语、澳洲委婉语;警察委婉语、罪犯委婉语、士兵委婉语、学生委婉语、医护委婉语;全名委婉语、中产阶级委婉语、黑人委婉语;甚至男子委婉语和女子委婉语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除了宗教原因,礼仪规范、封建特权、感情好恶、交际需要和避俗求雅等因素也大大影响了或改变了英语委婉语的内容。现如今其指代范畴不仅仅是神鬼、裸体、死亡等传统禁区了,它还涉及到种族、性别、职称、金钱和生态等当代生活中的各个敏感领域。广而言之,凡是表示禁忌或敏感事物的含蓄、迂回或动听的言词,均在委婉语

7、之列。社会生活中,人们会用不同的委婉语来描述不同的人或事。有时对身体清瘦的妇女,我们用”slender”代替”a skinny woman”;对过于肥胖的人用”plump”或”over-weight”代替”fat”等。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委婉语的运用。美国人在海湾战争中用”air operation”(空中手术)表示空中轰炸,用”ground operation”(地面手术)表示地面战争。广告在宣传其产品时也经常利用委婉语,以欺骗消费者。福特汽车公司在他们的宣传材料中这样说到:”Continued driving with a failed bearing could result in dis

8、engagement of the shaft and adversely affect vehicle control.”这段话实质是指汽车出了毛病时驾驶者可以因此丧命,整句话给人的印象是这种汽车是否有可能出现这类严重的故障无关要紧,而是汽车发生这类问题时,若继续驾驶,一切后果自负。这纯属广告厂商的诡辩之词。运用委婉语时还应符合其语境,不然会使之变成对语言的亵渎和污染,有时甚至会使其丧失委婉色彩,变得与其所替代的粗直语和禁忌语不相上下。2、汉语委婉语概述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是社会心理学在语言中的反映。它的出现与中华的名族心理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也有着莫大的联系。汉

9、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汉文化的一个突出的思想就是“中庸” ,话不能说得太满、太绝,但许多事情还不得不表达出来,因此人们就在言语中更多地采用了委婉语这种表达方式。委婉语的大量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乱四起的时代背景和文史哲发达的背景使得委婉语大量地出现。在以后的历史时期内不断发展完善,并形成一种语法现象。但词和句子本身并不是委婉语,只第 4 页(共 13 页)是在语言的运用中才使它们成为委婉语。委婉,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释是“言词婉转”是现代人交际的一种语言表达技巧,而在古代汉语中则更为一种表达手法广泛运用于文字作品中。例如宋词点绛唇:“香冷金猊,梦回

10、鸳帐余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衬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婉约即是委婉含蓄,是宋词坛的主导风格。其实这种现象与中华名族心理特征有着很大的关联,汉民族具有内向,内在,委婉含蓄的名族心理特征。人在运用语言交流时,为了能符合汉民族的文化习惯,礼仪等要求,便产生了语言的禁忌和避讳。如同英语委婉语一样,汉语中最早的委婉语是随禁忌语的出现而产生的,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喜欢绕着圈子表达意思的民族。“说凶即凶”,“说祸即祸”,这种自古以来将语言看作具有魔力的思想意识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就拿死而言,“死”对人类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汉语中关于“死”的委婉语有上百种之多。例如:中国古代封

11、建等级制度森严,对不同人的死有不同的称法:“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礼记曲礼。这些婉称不仅划分了社会地位,明确了身份,还说明了中国古代的阶级性对语言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注重礼仪、避俗求雅的国度。懂礼貌、少粗言是中华美德传统。灵活的委婉语扮好了这一角色,成为了不可替代的陈词。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一直以来,有关性、排泄、隐私等方面,人们常常把它们与 “粗俗” 、 “不洁”联系在一起,认为它们是不可谈及的、难于启齿的字眼。因此这些方面的词多用委婉语表达,于是有了“去一号” 、 “方便一下”等词。委婉语的使用显示了社会文明的程度。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

12、是,比如我们经常会用“富态” 、 “发福”等字眼来描述一个比较胖的人。而对残疾人我们也会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委婉描述,比如“腿脚不方便” 、“眼睛不好使”等等。与人交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必要的,有些敏感性、刺激性的字眼不得不提时,为了对方更易接受,需说得文雅含蓄一点。例如:“他得了暗疾” 。暗疾就是性病的委婉词。广告词中“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贪杯就是爱喝酒的委婉词。二、从语言的角度看英汉委婉语的差异1、语法结构的差异Bolinger 指出“委婉语不仅限定在词汇上,语法手段也可以在不改变信息内容的第 5 页(共 13 页)情况下改变语气。 ”语法手段是委婉构成的一种重要手段。语法构成

13、手段分为三大类:一是词的形态变化,二是句中词序的变化,三是虚词和语气词的使用。(1)词的形态变化词的形态变化是语法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拿动词来说,英语动词比汉语动词有着更为丰富的屈折变化,在英语中动词的过去式、被动语态和进行时态表达一种委婉语气。形态变化这一语法手段在英语中常被用到。英语中的一个词通常可以表达几种语法意义,动词的屈折变化可以显示性、数、格、时、体、态、语气、比较级、人称等语法特征。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过去时和情态动词的过去时的使用,暗示说话人对事件的想法离现实的心理存在一定的距离,以此来表示委婉语气。英语中委婉语常用表示心理的动词如think、hope、wonder、want、

14、know等词的过去时和情态动词的过去时should、would、could、might等来表达,如: 、Could you help me?、Might I make a suggestion?、You might as well speak as you like.反之,汉语中的动词缺乏时态的屈折变化,没有过去式、被动语态和进行时态表达委婉。动词结构比英语固定。在表达过去的时间时,也只是借助一些词汇手段,比如时间词的增添等,动词本身不会发生变化。汉语的语法构造不能表达出时间的概念,动词在时间方面没有任何语法形式的变化。汉语中孤立的句子如若要表达过去的概念只能借助时间词。例如:、 “有一天,你

15、说过,要把我们的事情告诉老爷的。 ”(曹禺雷雨 )、郭靖沉吟片刻,说道:“大汗武功之盛,古来无人能及。 ”(金庸射雕英雄传 ,第四十回,华山论剑)、我以后再也不去那里了,虽然那里曾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汉语单从动词上是看不出语法功能的,只有增加相应的词汇,给句子赋予不同的语法和词汇意义。就像做衣服一样,不能只有布料,还要有各种丝线缝制。汉语虽然不像英语可以一词身兼多个语法功能,可是却可以用不同的词来实现各自功能。(2)词序英汉委婉语句中词序的变化是不同的。英语结构严谨,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有主语。为表示事件的客观性和说话人的温和的观点、礼貌的态度、委婉的语气,英语句子中往往不直接提及句子动作的执行者

16、,而用被动结构表达。如:、 It is hoped that everybody will be at the meeting on time. (Everybody must be at 第 6 页(共 13 页)the meeting on time.)、You are expected to give a morning report. (We expect you to give a morning report.)人称代词方面,英语中通常用第一人称复数”we”代替第一人称 ”I”和第二人称单、复数”you”来表达委婉。如: “How do we study English?” A t

17、eacher said to his student. 句中的”we”代表 ”you”,指“你”或“你们” 。这不仅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心理距离,即:我们是一个整体;更有种商量尊重的语气在里面。不过汉语在表达时,很少使用主句,主语常常会被省略,这不仅是语用习惯,还可以表达出含蓄委婉之意。汉语结构流散,注重意合,当说话者觉得没必要说出来或者为了隐晦委婉的目的时,主语便会被省略。例如:公司开批评大会时,有位同志边听领导发言边发短信聊天,领导可能就会提醒道:“开会时最好不要干别的事情!”这种例子,屡见不鲜。而且很明显,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比英语中多的多,不显得单调。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人称代词,不同地方还有

18、地方性人称代词。例如在用第一人称表达委婉时,可以用咱们、俺们、大家。不仅词眼多,而且很是幽默亲切。不定代词表委婉可以说是英汉委婉语的相似之处。英语中不定代词 one, someone ,somebody 等可用来代替第二人称“你”或“你们 ”。 如:“One shouldnt act like that.” A leader said to his employee. (“You shouldnt act like that.” A leader said to his employee.) 句中不仅体现了上司对下属的责备之意,还显现出上司的包容之心,关切之意及给下属留足了面子。在中国从上小学

19、时,老师便教会可我们用张三、李四等泛名代替人名。不仅表达了自己所说的话,还隐晦。(3)虚词和语气词的使用虚词和语气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被大量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语法手段,灵活的使用不仅完整地表达了说话者的意思,还表达了委婉语气。英语是强调语调,根据整个句子是声调还是降调,某个单词是重读还是弱读来决定句子的语气。所以英语不像汉语依赖语气词来表达语气,英语缺乏语气词。英语是形态性语言,英语的虚词是形态的补充和替代。英语可以使用虚词表达委婉语气,如冠词(article)、介词(pre-position)、连词(conjunction)、感叹词 (interjection)等。举个例子说吧,外国人通常比较

20、喜欢用感叹词,如:Well , its not your fault. 英语也可以用副词(adverb)表达委婉(这里我没把英语中的副词当成虚词使用。 )如:possibly , maybe , probably 等,例如:、Perhaps, he is still alive.、Maybe religion should help to straighten him out.第 7 页(共 13 页)、That photograph probably wont enlarge well.当然英语中表达委婉语气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例如,祈使句后面加一个简短句,便可表达委婉客气之意,如:”Dont

21、 forget , will you?”(别忘了,好吗?)用陈述句形式表达委婉否定,如:”Thank you , Im late for dinner at house . I really have to go. ”(谢谢,不过,我快赶不上回家吃饭了。我得走了。 )用疑问否定表达委婉语气,如:”Why not call on me tomorrow?”(你何不明天来看我了?)等等。而汉语则是声调语言,我们说话聊天时,同一个音根据平言仄的不同可表达完全不同的含义,由此汉语可以通过一个音调的轻微变化表达出丰富的含义;汉英两种语言中大量使用虚词生成委婉语气。而语气词用来构成委婉语气却是汉语所特有的

22、,汉语中副词和语气词的意义比较虚化抽象,指称模糊,特别是语气词,不具备任何词义和语法上的功能,单纯地用于表达意志、态度、和情感。在表达委婉语语气时,汉语中的副词和语气词经常被连用或者分开使用。汉语中常用来表达委婉的虚词有:也许、可能、恐怕、大概等。增添委婉语气的语气词如:吗、吧、呢等。这些词语的增加使说出来听起来更加委婉,不那么肯定,说出来更让听者易于接受。例如:小明在校门口等他妈妈接他回家,可妈妈却迟迟不来。这时小明的老师说道:“妈妈还没来吗?妈妈恐怕是工作太忙了,还没下班呢。老师陪你一起等好吗?”老师这样的询问对年幼的小明来说,既是安慰,也是希望,更是尊重。2、语义差异语言是很精妙的东西,

23、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语义便是灵魂思想。人们通过精妙的语法结构以及内有深涵或表里如一的语义使听者格外明白说话者的意思,更能作进一步心理分析。中英两国的语义方面不仅是因为各自文化的不同,也是两国语言精髓的体现。(1)从语义场看英汉委婉语的差异语义场(Semantic field)是指在词义上具有某种关联的词集合在一起并且相互规定、相互制约、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个聚合体,是义位形成的系统。例如父母可以分为父亲、母亲,这便形成了一个语义场。可是比起汉语来英语却更为笼统。英语死亡委婉语语义场中如:abiit ad plures abiit ad majores(拉丁文,本义是随大流,源于宗教), join

24、the angelic choirs(本义是加入天使的唱诗班,源于宗教), step off(俚语,本义是开步走,源于军旅), check out(本义结账出院,源于医院) , slip (off)(本义是解开锚链,滑脱,源于航海), cancel ones account(本义是销账,源于财务)等。这些词语均表死亡。第 8 页(共 13 页)而汉语的死亡委婉语语义场中却把死亡类型分的更为明确,更为清晰。汉语中死亡委婉语语义场中如:帝王之死为“大讳、大行、弃天下、驾崩、晏驾” ;诸侯大臣之死为“薨、薨背” ;大夫之死为“卒” ;士之死为“不禄” ;庶民之死为“死” ;僧尼之死为“涅磐、圆寂”

25、;道徒之死为“遁化、羽化” ;未成年之死为“夭折、夭亡” ;年轻女子之死为“香消玉碎、香消玉殒”等;为正义事业而亡称之为“捐躯、牺牲、阵亡、就义”等等。这些词语比起英语委婉语的表达,表现出不同的人的死亡有不同的委婉语。(2)从词义看英汉委婉语的差异词义对于英汉委婉语语义的分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英语委婉词义较广,一个词语可以有多种委婉说法。例如“穷人”就可以委婉的表达为:be pinched , deprived , disadvantage , indigent , low-income , negative saver , welfare mother 等。而且英语显得更加灵活多变,如:英语

26、中 bitch (母狗)含有 lechery(淫荡)之意,可以用“ladydog” , “girldog”等委婉语代称。汉语委婉语词义比较严谨,词的含义范围窄,词义相对固定。例如“穷人”一词的委婉表达就很少,大家常说的也只有“拮据” 、 “手头紧” 、 “囊中羞涩”这些而已。 英汉委婉语在许多方面还是有共同性的,比如语义场里的模糊性,语义的扬升性等。如,职业委婉语中,英语中 prostitute (妓女)的委婉语为 call girl(奉召女郎) ,汉语中三陪小姐为“公关小姐”等。三、从文化的角度看英汉委婉语的差异1、社会生活的不同 语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它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委婉语在

27、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西方社会生活的不同,使英汉委婉语存在着许多差异。在这,我们就中西方委婉语对老的不同态度探讨一下英汉委婉语的差异。在中西方社会生活关于老的委婉语中,不仅包含了一定的感情色彩,还有着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西方社会认为老即是能力的丧失,故而在对其称呼的委婉语中包含了“无用”的意义,从而少了尊敬和重视。而且西方的“工业革命”使西方社会更加注重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唾弃老带来的无力感。相反,中国文化及社会生活注重敬老爱老的理念,就是在当代, “老”也是对人的一种尊敬和认可,比如称某人如张第 9 页(共 13 页)三为“张老” ,这就他很有名望。从古至今, “老”在中国就是榜样模范

28、,老就是学识经验。“老”是西方人的禁忌,在西方人眼里, “老”意味着思想僵化、迟钝、固执、怪癖,甚至是无用。 “老”是一种灾难,它会令你被驱逐出这个社会。在西方社会“安度晚年”就是受罪。英美人害怕变老,因此关于老的委婉语甚多。例如,advanced in age(本义是年岁上先行的) , senior citizen(美语,本义是高龄公民), master(本义是大师,委婉义是老运动员) 中国人则恰恰相反,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美德,人们更是恪守“孝道” ,更崇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百行孝为先”等美德。社会不忌讳老,老代表了经验,成熟,可靠。这方面的委婉语还是有很多的。例如,古稀之

29、年,高寿,夕阳红,老当益壮等。在社会的某些方面,中西还是具有共同性的。比如,在教育生活方面,还是比较关注孩子心理的,尽管中国的是应试性教育,西方社会更注重自主学习。教学的政策多于鼓励为首选,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多用委婉语。例如,在对待一个成绩差的学生时,美国教师通常都不会用”poor , bad 或 lazy”,而是说”He is below average students.”(他低于一般水平的孩子) 我上小学时,老师对我批评的评语也只是“只是脑子休息时间过多” 。2、政治文化的不同历来学家说,委婉语作为粉饰和期瞒的最好工具,被国家领导人使用的炉火纯青。无论在新闻事件中还是国家领导人的演讲中都体

30、现出了委婉语在政治上的活跃表现。政坛是委婉语产生的沃土。由于中西方政治文化的不同,在其基础上所产生的委婉语的用法用意也是判若云泥的。在西方政治生活中,英、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界都用过大量的委婉语。英美人常把反政府的人叫做”dissident”(持不同政见者) ,把发生骚动”riot” 说成是”disturbance”或”civil disorder”等。美国人常常用政治性委婉语来掩盖和歪曲事实真相,以达到掩人耳目,迷惑群众的目的。美国的国会被称为“雾谷” ,也是因为它喜欢使用晦涩语言的缘故。例如: news management , 本义是新闻操纵,委婉义是政府歪曲报道;美国委婉语 missp

31、eak 本义是口误,委婉义是言语不慎,撒谎。这一委婉说法在美国常被用来收回美国总统所作的不策略的讲话。历届总统都有”misspoke himself”(口误)的时候,近代以里根总统为甚。再如, ”sterilize“ 本义是消毒,委婉义是指在使用文件前去掉文件上的识别标记,销毁证据。 “消毒”的目的是掩盖文件的真实来源。汉语中政治委婉语就是利用比喻隐讳的词语来代替比较直接会引起政治分歧或不第 10 页(共 13 页)和的词语。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写信给孙权说:“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言中的“会猎”就是交战的意思,这就是用委婉语来进行军事恫吓。现代,政治方面的委婉语也是很多的。例如,我们

32、将重新考虑这一问题的立场我们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友好)政策;赞赏不尽同意;严重关切可能要干预;不愉快激烈的冲突等等。3、宗教文化的不同宗 教 文 化 是 委 婉 语 必 不 可 少 的 文 化 。 宗 教 是 人 们 的 一 种 信 仰 。 因 此 宗 教 文 化 与委 婉 语 有 着 不 可 磨 灭 的 关 系 。 西 方 人 大 多 信 奉 基 督 教 , 信 仰 比 较 单 一 。 委 婉 语 大 多来 源 于 基 督 教 。 而 中 国 的 宗 教 却 是 多 元 化 的 , 没 有 特 定 信 仰 的 宗 教 , 在 中 国 比 较 传统 的 有 佛 教 , 道 教 , 伊 斯 兰 教

33、 , 关 于 宗 教 的 委 婉 语 大 多 来 源 于 佛 教 和 道 教 。 宗 教 文化 的 差 异 造 成 了 委 婉 语 的 产 生 、 构 成 以 及 意 义 的 不 同 。西 方 人 大 多 信 奉 “神 人 不 一 ”, 而 汉 民 族 有 着 “神 人 同 行 ”的 观 点 。 在 神 的称 谓 上 , 耶 和 华 的 名 字 是 最 大 的 禁 忌 , 人 们 用 各 种 各 样 的 方 式 避 免 对 耶 和 华 的 直 接称 呼 。 耶 和 华 被 人 们 称 为 ”Jove”,”Maker”.”Holy One”,”Lord of lords”, ”Gad”, ”Go

34、sh”等 。 与 英 语 不 同 , 汉 语 中 , 神 很 少 有 替 代 词 , 当 人 们 提 到 神 时 , 通 常 会 加 上尊 敬 的 后 缀 , 如 “如 来 佛 祖 ”的 “祖 ”, “观 音 菩 萨 ”中 的 “菩 萨 ”是 汉 文 化 的统 称 , 菩 萨 有 象 征 “真 、 善 、 美 ”之 意 。 ( 我 们 在 生 活 中 常 说 “菩 萨 般 的 心 肠 ”。) 另 外 我 们 也 称 观 音 为 “观 音 娘 娘 ”或 “送 子 娘 娘 ”, “娘 娘 ”表 达 了 观 音 身 份的 尊 贵 。提 起 委 婉 语 , 死 亡 委 婉 语 与 宗 教 总 是 息

35、息 相 关 。 英 语 委 婉 语 大 多 源 于 宗 教 。 如 :be called to god( 本 义 是 被 召 唤 到 上 帝 那 里 去 了 ) ; be sleep in jesus( 本 义 是 安 睡在 耶 稣 怀 里 ) ; be in Abrahams bosom( 本 义 就 是 在 亚 伯 拉 罕 怀 中 ) 。 在 中 国 几 千年 的 文 化 中 , 思 想 领 域 占 统 治 地 位 是 孔 孟 之 道 , 宗 教 多 元 化 对 汉 民 族 的 影 响 并 不渗 入 。 关 于 死 亡 委 婉 语 的 表 达 是 分 开 不 同 的 , 主 要 来 源 于

36、 道 教 和 佛 教 。 佛 教 称 死 亡为 “灭 度 ”、 “圆 寂 ”、 “坐 化 ”或 “登 莲 界 ”; 道 教 称 死 亡 为 “物 化 ”、 “隐化 ”或 “遁 化 ”。 相 比 英 语 委 婉 语 的 宗 教 性 , 汉 语 委 婉 语 更 具 有 等 级 性 或 阶 级 性 。第 11 页(共 13 页)结 论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使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个体系。英汉委婉语的趋同性也越来越广泛。学习好委婉语不仅更有利于了解西方社会,也对英语学习有很大帮助。跨文化交际不再是新名词,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体系,不同的地方色彩以及文化的碰撞和兼容,使得委婉语不仅在其中得到发展和

37、完善,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惊喜。语言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共同借鉴,共同探讨。新时期的人类,对委婉语的学习和了解非常重要。第 12 页(共 13 页)致 谢在完成本篇论文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朋友、同学、亲人的很多鼓励和帮助,特别是我的指导老师*老师,为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汗水。从帮我拟定题目到完稿,*老师是大功臣。她的谆谆教诲不仅在言语上激励了我好好完成论文,也在精神上告诉我,很多事情都要努力向上。我想借此机会对*老师说声:“谢谢您,老师。您辛苦了!” 。最后,我还要感谢所有参考文献的“导师”们,没有他们的援助,我就是一只无头的苍蝇。感谢在我完成论文道路所有给予我指导的人。谢谢你们。第 13 页(

38、共 13 页)参考文献1 刘纯豹,陈海.英语委婉语词典(A Dictionary Of English Euphemisms) .商务印书馆,2002 年2 刘冬梅, 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 2009 年3 张德涟,汉英委婉语语法构造手段之对比.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 年 12 月4 韩晶晶,从语义场的类型看语义的模糊性.安徽中医学院:文学语言学研究考试周刊第 5 期,2010 年5 刘茉,戴卫平.从语义角度谈英汉委婉语的差异.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大学英语学术版,2005 年6 徐长扬,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湖北民族学院,2004 年7 李永宁,跨文化交际中的英语委婉语兼议与汉语之比较.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 年 12 月8 王春莲,从宗教角度浅析中英委婉语之异同.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 年9 苗华,从英 汉委婉语对比看中西方文化差异.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 年10 王珊珊,英汉委婉语及构成对比研究.2005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化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