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创新生语文第八次检测(100 分 60 分钟)一、文言文翻译(30 分)1、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疽,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资治通鉴2、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二、现代文阅读雅 舍 梁实秋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
2、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 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 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 爱。“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株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 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 则久而安之,每日由
3、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 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 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掉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 没有法子 ”。“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陷忍的态度。其 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 懒惰。窗上糊 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
4、,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 “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 时候, 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 候,在 “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住在 “雅舍”!“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 头吐月, 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 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 时尤
5、为幽绝。直到 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 细雨蒙蒙之 际, “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2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 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 绽,素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 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 经验,已数见不鲜。“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 扫指试,不使有 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 丝织西湖十景以及 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奇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
6、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 讥笔妇人喜欢变更桌奇位置,以为这 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告且不 论,我是喜 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 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 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具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 “天地万物之逆依”,人生本来如寄,我往“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 雅舍”所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家里似家家似寄” 。我此
7、时此刻占居“ 雅舍” ,“雅舍”即似我家。其家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1940 年 11 月 15 日星期评论第一期,有删改)1“雅舍”虽以“雅”为名,实乃是一栋典型的“陋室”,文章第二、三自然段极力描绘“雅舍”之“陋”、缺点之多有什么作用?答: 2文章末尾“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一句应该如何理解?答: 3文中说:“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作者认为“雅舍”有哪些“个性”让人觉得可爱。答: 4有人说,本文表现了作者这样一种人生态度:“对于那些与自己相依为命,须臾不可相离的伙伴和朋友,不论他是一种无生命物体还是一个有生命的人,我们都必须能够容纳其缺点和不足。”你如何看待这种
8、人生态度?答: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著名的高空走钢丝表演者瓦伦达,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 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 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 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心致志做事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34四、朝代传说和地理知识:1.文房四宝: 2.文人四友: 3.花中四君子: 4.岁寒三友: 5。国画四君子: 6.六书: 7.连中“三元”: 8.五声: 9.四大
9、民间故事: 10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参考答案:一、1 、译 文:吴起做大将,与最下等的士兵吃穿同样,睡觉不铺席子,行军也不骑马乘车,亲自包裹并担负粮食,与士兵们分担劳苦。有个士兵患了毒疮,吴起为他吸吮毒汁。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却为他痛哭。有人奇怪地问:“你的儿子是个士兵,而吴起将军亲自为他吸吮毒疮,你为什么哭?”士兵母亲答道:“不是这样啊!当年吴将军为孩子的父亲吸过毒疮,他父亲作战从不后退,就 战死在敌阵中了。吴将军现在又为我儿子吸毒疮,我不知道他会死在哪里了,因此为他哭。 ”2、译 文: 颜渊、季路侍奉时。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
10、 ”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优点、不宣 扬功劳。 ”子路 说:“您的志向呢?”孔子说:“使老人能享受安 乐,让朋友能够互相信任,使少儿能得到关怀。 ”二、现 代文 阅读 1体现作者对 待困境释然、达观、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作者闲适、散淡的心 态与随遇而、知足长乐的情怀;淡泊、豁达、安贫乐道的 乐观精神。) 运用欲 扬先抑的手法,为后文写雅舍之“雅”和自己对“雅舍”的喜爱蓄势。2“雅舍”并非作者所有,作者只是寄居于此,但作者 “住了两个多月”“好感油然而升”;并且作者从“雅舍”尝到了“苦辣酸甜”之味, 领悟到如何对待困境的人生态度,所以作者“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3位置虽偏,但好友来
11、访足见情 谊;地势较高,得月较先,便于欣赏自然美景;陈设简朴,易于安排,最能彰显主人个性。4参考:表面看来,这是一种消极妥协的人生观, 实际上它却是有积极意义的,因 为唯有能够宽容对待某事物或某人的缺点或不足我们才能更加充分地感受它的优长并与之和谐相处,相扶相助。正如梁实秋之于雅舍,如果仅仅看到它的简陋和破败, 仅仅为它的不便而愁苦,又怎能像作者这样享受它的良辰美景、月夜 风光呢?三、 【 提示 】材料中对 “瓦伦达心态 ”的陈述“专心致志做事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的心态” ,就是写作的立意所在。四、文史典籍: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3.花中四君子:梅、 兰、竹、菊4.岁寒三友:松、竹、梅 5。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6.六书:象形、会意、指事、 形事、转注、假借7.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乡试第一名)、会元(会试第一名)、状元(殿 试第一名)。8.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9.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牛郎织女、 白蛇传、 孟姜女;10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高鹗红楼梦(曹雪芹前八十回,高鹗后四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