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的一些列问题.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6435691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的一些列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创新的一些列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涵创新就意味着求变,而我国现阶段的任务是稳定,所以我认为,创新仅限于自然科学领域。但单纯的科技创新不易实现,因社会有一个大环境制约,所以我认为分配制度心须改革,让搞自主创新的人得到社会的认可,即加大全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重视,淡化对管理层分配的倾斜。中国现在的制度是,企业领导负责制,这种制度不充许不同意见的出现,所以,创新能力很难提高。因此,我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能搞一言堂,应广开言路,不要一听说上访,就大惊小怪,所谓“偏听则暗,间听则明”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何现实意义?第一,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第二,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应对世

2、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胡锦涛:“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特别是要把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

3、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自主创新的关键是要有自主的精神和创新的魄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加强自主创新必须造就大批创新人才,加强自主创新,必须增强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策的协调,推动自主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我国面向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是我们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意自主创新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自主创新,就是要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积极跟踪、关注和参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同时,

4、高度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企业还要努力打造自主品牌,依靠自主品牌的积累扩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应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这个词,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我们经常在报刊杂志上看到某某人说,中国人缺少创新能力,我们要提倡创新,鼓励创新,从小培养创新能力之类的话。 “拜托!给点新意吧!”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今天我就谈谈我对创新的一点看法。要谈创新,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创新?再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创新?创新必须具备哪些素质?其实不用我说,创新的意义大家都知道。创新就是要摆脱陈腐,发现新概念,新理念,新技术,新思想,新文化,总之一切发现新东西都是创新。但是发现新大陆不是创新。社会

5、主义改革也是一种创新。对社会而言,创新有利于开拓新的领域,提高就业率,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生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创新促进了社会发展,可以这么说,创新代表着社会进步。当今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他们的原有的生产领域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面对发展中国家蓬勃的发展潜力,他们感觉到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他们要想有新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发现更多新的生产领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解决不断产生的来自国内和国外的竞争压力的问题。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他们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他们面对的更多的是机遇以及没有饱和的发展空间。现阶段他们可以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发展的经验,从而促进自己经济的

6、飞速发展。但是但当他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内国外的竞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社会不断趋于饱和,如果社会创新不够,他们必将面对现在发达国家同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创新,他们的经济最多可以比较接近发达国家,绝对不可能超越发达国家。其实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关键不在于这个国家有多少廉价劳动力和多少资源,关键在于这个国家创新力够不够。日本国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日本是一个人力和物资资源都非常缺乏的国家,但是他们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这不得不让人惊叹。不容置疑,美国是一个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国家,虽然他们现在经济发展速度不如中国,但如果中国不能发展强大的民族创新能力,他要想超越美国是绝对不可能的。个人是社会

7、的组成单元,社会需要创新力,个人当然需要创新力。人对许多事物经历久了都会产生一种厌烦的感觉,就是因为旧事物缺乏新意。所以人的潜意识中就存在一种对创新的渴望。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创新能力给人非常的竞争优势。那些不懂创新的人之所以害怕创新,因为创新给他们带来了非常的竞争的压力感。一切科学的合理的事物都是美的。创新就是要发现科学的合理的事物,发现美。当我们对某些事物和道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受之后,经常会由于一些小的事情想到一些其他的一些事物和道理,这就是灵感产生了。对美的感受和理解是创新的必备条件,因为我们只有分清了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科学的合理的,什么是假冒的错误的,我们才有可能发现创

8、造出美的科学的合理的事物。但是如果缺乏把握灵感的能力,当灵感来临时我们不知道,让它们悄悄溜走了,当然也不可能有创新。把握灵感的能力包括对创新的强烈愿望,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等。其实触发灵感的事情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把握,能不能把握。抓住了灵感,有了创新还不够,还必须把创新成果尽量扩大化,这就需要推理能力。用推理的方法对某个事物道理进行延伸,尽量延伸,有时候你会发现延伸出来的道理会与原来的道理相差很远很远,甚至在别人看来就是不同的两个事情,这就是创新。推理让我们能够举一反三,有更多的创新成果。想象力是推理的关键,还有推理的技巧,推理的强烈愿望都是推理的必备条件。要善于比较事物之

9、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析它们的区别和根本原因。得出根本原因后就能提出解决问题根本原因的根本战略方针,再得出长期方针,短期方针,最后到确定当前目标任务。所以说推理不仅能让我们明确更多道理,还能从道理反推到实践,将道理用于指导实践,这也是创新。许多人的创新都没能很好的把握推理这个阶段,当灵感产生时,他们把握灵感,有了创新,但是很少继续一步一步推到事物的本质,再由本质一步一步推到实践方针,因为这个推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善推理的人的创新思想由一个一个灵感组成,比较分散,比较独立。而善于推理的人的创新比较庞大,比较集中。对美的感受和理解,把握灵感的能力以及推理能力是创新的三个要素,只有这三点都把握好了,我们才能有更多更美的创新。 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一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二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四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五是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六是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营销创新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