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考语文复习之图文转换(漫画题)中华初中 施 飞一、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特点;2、了解漫画题命题形式;3、掌握漫画题答题要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漫画题答题要领。三、教学课时:三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回顾历年中考导入: 5图文题。(4 分) (2008 年南宁市)仔细观察右边的这幅图,参照所给示例,为图中的女孩写一段赞美辞。要求:语句通顺,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 字左右。示例: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生活的重担压在肩上,你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五、图文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2009 年南宁市)16认真观察这幅漫画,按照要求
2、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50 字以内) 参考答案:爸爸、妈妈(一对父母)相对而站,他们高高地举着一根横竿,并不停地催促孩子跨越, 孩子却因无法逾2越而无奈地发呆。(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30 字以内) 参考答案:讽刺某些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过高的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违反规律,拔苗助长。五、综合题(共 6 分) (2010 年南宁市) 21最近,学校开展“预防灾害,沉着应对”的安全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拟写宣传口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形成排比。(2 分) 沉着应对,让花季更美丽_,_;未雨绸缪,让社会更和谐!(2
3、)漫画评论这幅漫画的创作是从哪则民间故事获得启发的?它批评了活动中出现的什么现象?请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评论字数 40 字左右。(4 分)参考答案:启发来源:“三个和尚没水喝” 。 (1 分)批评的现象:部分同学对安全演练的意义认识不足,采取消极态度。 (1 分)评论:【示例】观点:安全问题关乎人命,演练是应对灾难的重要举措。 (汶川、玉树地震中都有因重视演练,沉着应对,无伤亡的学校。但也有相反的例子)结论:血的教训告诫我们应防患于未然。 (观点明确 1 分,论述1 分。 )五、综合题(共 6 分) (2011 年南宁市)21 (1)请简要说明右边这幅插图的内容。 (5
4、0 字以内) (2 分)参考答案:端午节到了,妈妈用雄黄或朱砂在孩子的额头画上一个“王”字(1 分) ,用以驱邪。家里准备有鸭蛋、粽子等,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1 分) 。 (2)请从“春节” “清明” “中秋” “重阳”四个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 (60 字以内) (4 分)参考答案:清明:四月五日前后,二十四节气之一,人们习惯在这天扫墓、踏青(2 分) ;祭祀祖先、缅怀逝者,尊重生命(2 分) 。中秋:我国的团圆节,农历八月十五,亲人团圆朋友相聚,有赏月、吃月饼、点花灯等风俗(2 分) 。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 分) 。(二) 、了解漫画 3漫画:是一种绘画艺术,具
5、有讽刺性或幽默性。通过简单而又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表达作者对生活中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漫画题,是指把漫画从图片转换成文字表述的一种考题。中考题中考查的实际上是传统漫画。它往往从当前时事或生活事态中取材。(三) 、漫画的构成标题: (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提示语:(可以没有) 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四) 、2008-2011 年南宁市中考语文图文题命题方式分析年份 内 容 题 型2008 年 仔细观察右边的这幅图,参照所给示例,为图中的女孩写一段赞美辞。要求:语句通顺,运用一
6、种修辞手法,50 字左右。1、为图画中的人物写一段赞美辞。 (用修辞手法)2009 年 认真观察这幅漫画,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1、简要说明漫画内容。2、写出寓意。2010 年 (1) 【拟写宣传口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排比。 (2 分)沉着应对,让花季更美丽; , ;未雨绸缪,让社会更和谐!(2) 【漫画评论】这幅漫画的创作是从哪则民间故事获得启发的?它批评了活动中出现的什么现象?请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评论字数在 40 字左右。1、仿句。 (用修辞手法)2、评论
7、某种社会现象。2011 年 (1)请简要说明右边这幅插图的内容。 (50 字以内)(2 分) (2)请从“春节” “清明” “中秋” “重阳”1、简要说明漫画内容。2、谈理解和感悟。4四个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60 字以内) (4 分)分析考情:1、漫画题在中考中还占有一定的分量。2、考查方式更灵活多样。3、考查难度有所加大。(五) 、归纳命题方式、说明内容或表述过程;、概括寓意、揭示内涵或评论某种社会现象;、 仿写;、 拟写标题、公益广告词、标语口号、拟写对联、扩展语句;、依据漫画作文。(六) 、解题指导1、说明漫画内容(1) 、说明漫画内容:一般是对漫画(图画)内容进行
8、客观地介绍性地说明。不添枝加叶,不带任何个人情感,不议论,不抒情。(2) 、说明的顺序:可采用“由主到次、 “由上到下” 、 “由左到右” 、 “由外到内” 、 “总分总” 、 “总分”等的说明顺序。(3) 、说明格式:如有标题,一定要先写出来(如“这是一幅标题为“”的画。 ”),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先背景后人物) 。(4) 、答题三步骤1、审题:明确要求2、读图:读全读懂 (看对象 抓细节)3、表达:有序有据 (讲顺序 说明性)(5) 、真题回放(2009 年南宁市)五、图文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16认真观察这幅漫画,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50
9、 字以内)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30 字以内) 5参考答案:(1)爸爸、妈妈(一对父母)相对而站,他们高高地举着一根横竿,并不停地催促孩子跨越, 孩子却因无法逾越而无奈地发呆。(6) 、练习巩固1、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招贴画,按要求答题。 (南京市中考题)(1)、请简要说明画面内容;(不超过 30 个字)(2)、说说这幅画给我们的启示。 (不超过 30 个字)(1) 、这是一幅题为“绿色家园”的图画,在一片树叶的中间有一个地球,整个图面像一只眼睛。(2)、我们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地球,爱护绿色家园。 (或:关注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家园。 )2、请简要说明下边这幅插图的内容。
10、标题:无提示语:票价 某些公园景点主体(谁):一尊石狮子 一个游客细节:狮子和游客都张大嘴反映的问题:生活中公园提高门票的问题描述一:画有一只狮子和一个游人狮子说“进公园要门票的。”游客很惊讶。 (1 分,不全面,有主观想像)描述二:图中画着一尊石狮子张大嘴巴,里面有“票价”两字,一个游人惊讶地张大嘴巴看着狮子。可见景点门票提价老百姓吃不消呀。 (2 分较全面,但有评论性语言)描述三:画面上画有某一景区的石狮子,狮子大张着嘴吧,嘴巴里有“票价”二字,旁边一位游客也惊讶地张大着嘴。 (3 分,客观全面,说明性描述)描述要点:全面概括 注意细节 说明性语言第二课时(六) 、解题指导62、概括寓意(
11、1)、明确对象(明确画中有什么) 。明确漫画指向的主角是人还是物,或者多人中的一人还是全体。 (2) 、明确现象或问题(揣摩画外有什么) 。明确漫画中所要展示给我们的哪些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或者现象。 A、充分利用题目和注释,找出其讽刺、颂扬、批评的对象或行为(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 ,由表及里) ; B、通过联系,把漫画与生活联系起来。 (3) 、明确漫画作者的创作意图(或批判、或讽刺、或表现、或赞美等) (4) 、明确格式:一般格式是:这幅题为?的漫画表现(批判、讽刺、赞美)了 (5) 、练习巩固1、阅读下面这幅题为爱与碍的漫画,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漫
12、画的寓意。(不超过 20 字)参考答案:这幅题为爱与碍的漫画批判了不恰当的爱会阻碍人的身心健康成长。(或:这幅题为爱与碍的漫画批判了溺爱反而会使人扭曲。 )2、阅读下面这幅题为砍的漫画,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漫画的寓意。(不超过 20 字)对象:没了脑袋的人问题:人类破坏森林、生态、环境,自然惩罚人类.意图:批评 告诫格式:这幅题为砍的漫画告诉了人类耗尽自然资源的结果必然是自取灭亡,所以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7第三课时(六) 、解题指导3、评论某种社会现象(1) 、首先要思考:1.主体画面有什么?2.事情是什么?3.行为现象对不对?4.为什么对或不对? 5.应该怎么做?(2) 、真题回放(2010
13、 年南宁市)21最近,学校开展“预防灾害,沉着应对”的安全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拟写宣传口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形成排比。(2 分) 沉着应对,让花季更美丽;_,_;未雨绸缪,让社会更和谐!(2)漫画评论这幅漫画的创作是从哪则民间故事获得启发?它批评了活动中出现的什么现象?请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评论字数 40 字左右。(4 分)民间故事:“三个和尚没水喝” 。批评的现象:部分同学认为安全演练与己无关,对安全演练采取消极态度。评论:漠视安全演练是不对的。安全工作关乎人命,演练是应对灾难的重要举措。我们应积极参与,防患于未然。2.【漫画评论】这幅漫画的创作是从哪则熟语获得启发的?它批评了现实中的什么现象?请你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评论字数在 40 字左右参考答案:熟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批评的现象:一些地方或部门的环保意识淡薄,为了追求很小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重要的“环保”问题。评论:我们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这是因小失大的。我们应创造和谐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8(七)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