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 年 包 头 市 第 二 实 验 中 学 初 三 年 级 6 月 份 月 考语 文 试 题姓名 班级 二题 号 一( 一 ) ( 二 ) ( 三 ) ( 四 )三 总 分得 分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 3 分)羼水( ) 戏谑( ) 慰藉( )荇藻( ) 晨曦( ) 瞰望( ) 2请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3 分)断壁残桓 荣鹰 错别字:心无旁鹜 干瘪影影绰绰 蓬蒿 改正: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A包头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B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C通过开展赛龙舟、
2、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4下列文学常识的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 陈涉世家 司马迁 西汉B 范进中举 吴敬梓 明代C 孔乙己 鲁迅 现代 D 变色龙 契诃夫 俄国5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2 分)(两题都做,按第一小题得分)(l)有人读完西游记和水浒传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上联: 。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2)对对联很讲究情境,有些看起来很难对的对联,一旦有了某种情境况,就变得十分容易了。清代有一书生一次在湘江边游玩,看到橘子洲(也叫“水陆洲 ” )边停泊着
3、一只小船,一会儿小船划走了,于是书生出了这样一个上联: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因上联有许多同音字,还运用了顶真修辞,书生一时也对不出下联来。过了一年,书生进京赶考,在京城里看到一座高楼,挂着一个匾额叫“凌云阁”,楼的飞檐上落着一只鸽子,下面游人嘴杂,鸽子受惊而飞,书生触景生情,马上对出了下联: 6默写。( 8 分)(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2) ,有暗香盈袖。(3)疑怪昨宵春梦好, 。(4) ,村南村北响缲车。(5)醉里挑灯看剑, 。(6)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7)为什么我的眼泪常含泪水? (8)受任于败军之际,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二、阅读(50 分)(一)课内文言文对比
4、阅读甲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 ,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10 分)7.在原文空缺处填写原句。(2 分)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信: 毛: 9.甲段文字中刘备所说的“欲信大
5、义于天下”具体指乙段的哪件事?(用原文回答)(2 分)10.概括选文乙段的内容: (2 分)11.隆中对与出师表 中诸葛亮的形象不尽相同,试分别概括。(2 分)(二)课内小说比较阅读:孔乙己和范进中举,完成 1216 题。(共 12 分) 【甲】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
6、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7、。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12 分) 12.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 甲
8、】、【乙】两段选文的主要内容。(2 分)13.选文用字准确生动,请结合语境体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2 分) (1)他不回答,对柜里说, “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2)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 14.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 ,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 ,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 (3 分)15.通过比较鉴赏,有人认为,在范进的脸谱上可贴一“丑”字标签,而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却渗透 出几缕“悲”,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说理由。(2 分) 16.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做做,按第(1)题评分。)(3 分) (1) 【甲】 文中不止一次写到酒客
9、们对孔乙己的 “笑”,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这些言行?请简要 谈谈你的看法。 (2) 【乙】 文中不止一次写到范进中举后的 “笑”,你怎样看待范进的这些言行?请简要谈谈 你对“笑”的理解。 (三)遥感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地球表面再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称为神秘的“奥区”了。不管是层云密布的白昼,还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无论是人迹难以达到的热带森林,还是渺无人烟的浩瀚戈壁;不论是地面上的种种资源,还是茫茫无际的海洋和瞬息万变的大气。在新兴的探测技术面前,都将原形毕露,一览无遗,这就是我们将要介绍的遥感技术。遥感,顾名思义,就是从遥远的地方去感知运动着的物质的映象。它借
10、助于专门的光学、电子学和电子光学探测仪器,把遥远的物体所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接收记录下来,在经过加工处理,变成人眼可以直接识别的图像,从而揭示出所控测物体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实践证明,地球表面的任何物质,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或人工电磁波,都会辐射反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如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等等。人的眼睛或普通的照相机,只能感受可见光的电磁波。紫外线和红外线的电磁波,人的眼睛和普通的照相机是无能为力的。但探测仪器却可以感受到它们,并能把感受到的这些电磁波的强弱和分布记录下来,经过电子计算机的加工处理,再现出这些物体的原形。遥感技术正是从这一点出发,通过多种遥感仪器,得以实现对多种物体的
11、探测和识别。例如,晴朗的白天,可以用光学照相机在高空拍下地下景物,如天空被厚云覆盖,或在没有光照的夜晚,光学照相机就一筹莫展了。但是,使用微波遥感器,利用微波可以穿过云层,不受大气和昼夜影响的特点,同样可以探测到地面的目标。遥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探测技术。它为勘测资源、监视环境动态变化、侦察军事工程部署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它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字:“遥”、“感”、“快”、“广”。(15 分)17.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2 分)18.作者作出 “地球表面再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称为神秘的奥区”断言的根据是( )(0.5分)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
12、C.计算技术的飞跃发展 D.遥感技术的出现19.下面是根据原文第二自然段给“遥感”下的定义,最确切的一项是( )(0.5 分)A.遥感是一种新兴的探测技术。B.遥感是从遥远的地方去感知运动着的物质的映象C.遥感是一种能从遥远的地方去感知运动着的物质的映象探测技术。D.遥感是借助于专门的光学、电子学和电子光学探测仪器,揭示出所控测物体的性质和变化规律20.依据第二自然段的说明文字,用四个字的动词性短语填进以下空白的方框中,表示遥感技术揭示所探测物体的性质好变化规律的程序:(3 分)21.第三自然段加点的“这些”指代的内容是: (1 分)22.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遥感技术的 、 、 和 。(8 字即
13、可)(4 分)2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 、 、 。(3 分)24.这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 )(0.5 分)A.生动 B.平实 C.简明 D.概括25.这篇说明文是( )说明文(0.5 分)A.事物 B.事理(四)阅读关于“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完成 题目 2630 题(13 分)关于“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甲方: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高尔基曾说过:“爱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博览群书,才能开阔我们的眼界。面临信息时代,大千世界,瞬息万变,只有多读书,才能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不读书,不看报,只能是孤陋寡闻,白痴一个,何谈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博览群书,才能使
14、我们所学的各项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各门知识之间都有互相联系的地方。语文、政治、数理这些基础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必细说,就说天文与地矿,史地与农业,谁能离得了谁呢?如果不能博览,就不可能有某项专业的特长。博览群书,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枯燥的生活绝不会给人带来任何创造的灵感,没有创造的灵感,也就不会大有作为。爱因斯坦精通“相对论”,李四光精通地质学,他们都喜欢读音乐书,拉得一手具有相当水平的小提琴,琴声赋予他们以激情;苏步青是著名的数学家,但他喜读古诗,使许多青年学生为之倾倒。他们都是从博览中走进各自的科研殿堂的。综上所述,我方的观点是: 乙方:读书要有目的,要有所选择,要讲究方法,否则也就未必有益。
15、有人说:“读死书,死读书,不如不读书。”这话很有道理,所以后面还有一句叫做“读书死”。为了做一个正直的、对国家民族有用的人而去读书,就会选择催人奋进的书来读,就会选择增长知识、能学得有用技能的书来读,这才能有益。有了这样的目的,采用密切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以致用,也才能算得上真正有益。如果不是这样,盲目读书,得书便读,囫囵吞枣,不辨是非,就难免要陷入泥潭,这样读书反受其害。有人不就是从读黄色书刊、黑色书刊一步步走向犯罪的道路吗?色情书刊迷惑人,凶杀书刊刺激人,迷信书刊害死人,这些无形的杀手,我们躲之还来不及,还能提倡去读吗?阅读这样的书刊也有益吗?所以,我方的观点: 26给甲乙两段文字结尾空缺处
16、各填上表达观点的一句话。(2 分)27乙文第一段中有 “读死书,死读书 读书死”之说,请联系下文用文中原句给其做出解释。(2 分)28甲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论点的?(3 分)29请分别写出甲文中的道理论据和乙文中的事实论据。(2 分)30对于甲乙双方的观点,你倾向于支持哪一方,请联系自己阅读实际,谈谈看法。(4 分)三、写作(50 分)3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快乐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如果说得到是快乐,那么笼中鸟得到米粒是快乐的;知果说拥有是快乐,那么守财奴守看发霉的粮堆而不把它施舍给穷人是快乐的。如果说享受是快乐,那么安逸者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是快乐的。不过稍有思想的人都觉得上面讲的并不是真正的快乐。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呢?慈悲者以施与为快乐,善良者以助人为快乐,创断者以创造为快乐,学者以治学为快乐,工人以生产为快乐,农民以收获为快乐,革命者以造福他人为快乐 不同的快乐观体现着不同的人生品位。借助仪器 揭示物体性质变化规律在生活中你是如何看待快乐的,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要求:( 1)写出真情实感,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字数在 600 字以上;( 3)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4)文中不得借用材料中的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