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泉水小学集体备课教材解读要点主讲单元 第 七 组 时间 2014.10.30 地点 办公室 主讲人 张军参与人员 四年级语文全体教师主 讲 要 点单元总目标(教师用书解读)1、了解地名的一些知识,树立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2、认识 8 个字,写字 4 个。积累相关的词语的古诗句。3、开展地名游艺会综合性活动,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4、树立筛选资料的意识。单元教材解读:主要分析讲解常规性的基础知识提炼、 能力训练点和重难点的把握、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内容的整合等。逐课解读教材要点提示:1、课文内容简析,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梳理常规性的基础知识:字、词的音形义;句型、句式
2、的相关训练;3、能力训练点的提炼:阅读与写作训练点;4、教学内容的整合、知识拓展与积累;5、重难点的把握及突破方法。人们工作、生活、交往都离不开使用地名,地名是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经济、名族、社会、语言等文化知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教学这个单元,一方面,学生通过地名学习有关的知识;另一方面开展多方面的活动,段落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这个单元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导语和丁丁的家乡地图,通过三个对话框引导学生关注地名。 “日积月累”是第二部分,做一些练习,了解地名的一般知识。
3、第三部分是综合性活动,开地名游艺会。第四部分是阅读和写作,有三篇自读课文和“笔下生花” “金钥匙” 。阅读指导学生筛选资料,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第五部分是“自检” 。1、 理解词语:别致 风土人情 记载 变迁 锦绣河山 蕴含2、 学习生字:史 港 忠 赵 迁 锦 曼 屯 巷 阁 3、 积累:一马平川 千山万壑 亭台楼阁 断壁残垣4、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2单 元 第 7 单元 教学内容 地名 课时 第 1-7 课时教 学目 标1、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使学生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2、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用自己
4、获得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更多的有关地名的知识,学会整理信息,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教具准备 多媒体图片、地图第 一 次 教 学 设 计 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导入新课 一、揭示课题。 出示:丁丁家乡的地图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三、出示;青岛地图小组讨论:你发现青岛的地名有什么特点?你了解这些地名的文化人文内涵吗?1、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收集了不少全国及世界各地的地名,现在我们将这些地名进行分类:含有方向词的字:含有代表示颜色的字:含有物产的字:含有人名:
5、含有姓氏:含有景观遗迹:2、你还知道特别命名的城市的名字和外国城市的名字吗?学习“读一读” 。知道第一行是关于地理山川的成语,第二行是根据城市特点起的。3、你在收集、介绍城市名字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怎样解决的呢?学生看家乡图说自己的发现学生交流如:中山路鲁迅公园这是人的名字;香港路哈尔滨路北京路上海路等,这些是城市的名字学生根据书上出示的地名作了解,并且自己根据自己课前了解和收集进行补充。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和积累来交流。说自己的方法认真完成一、日积月累31 课时二、综合实践一课时师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地名里的学问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开一个地名游艺会。要求:按照自己的兴
6、趣小组合作编排游戏,并设计好游戏的规则。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中,可以设计以下的形式:1、猜城市名读一读,积累一些成语一马平川、千山万壑、亭台楼阁、断壁残垣自学生字,注意“史”的写法鼓励学生课外积累一些地名名2、找一找诗中的地名自读诗句找一找诗中的地名3、抢答,说地名:说出三条以城市命名的路名。说出三个用少数民族语命名的城市。说出带“阳”字的三个城市名。说出带“海”字的三个城市名。鼓励学生课外积累4、填成语,组地名5、查找资料,介绍一个地名。建议:可以将地名串成相声或描述生活经历的文字。学生进行游戏活动。自由分组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进活动中抢答形式回答,并注意礼貌。学生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当确定答案后把
7、这些有特殊意义的成语写在自己的摘录本上。学生根据自己事前的准备,自由介绍。学生自由游戏自由读开卷有益的文章,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学生做笔记。学生观察,对趵突泉有个整体的了解。三、笔下生花四课时一、回忆本单元有关地名的文章和游艺活动。1、回忆初显身手中学生认真倾听,并且做下笔记,弄清楚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5(一)习作指导(二)学生习作(三)习作讲评“查找资料,介绍一个地名将地名串成相声或描述生活经历的文章”的内容2、重点指导地名调查报告的写法地名调查报告,主要是对地名的历史渊源、变迁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经过分析综合,客观的写出书面报告。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题目、内容来源、报告内容、附件注释等
8、,在报告结尾写明调查人和时间。调查报告的语言要简明扼要。3、说说自己打算写什么?启发学生将调查获取的信息和游艺会上设计的活动内容写下来即可。要求:1、有根有据(真实) ;有情有意(有中心) ;2、有血有肉(内容具体) ;有声有色(生动) ;3、有条有理(结构清楚) 。4、把握住衡量的尺度,要点:内容与中心是否吻合;是否存在病句;有无错别字。 教给学生三种修改的方法自己读、请人提意见和冷处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修改作文。组长要对组员的修改情况作记录:再差学生也要念,学生习作需要鼓励的,良性刺激和正面鼓励非常重要。在小组内有所记录,每月公布一次,不管长短和质量。笔下生花的意思是:只要写了,就是一朵
9、花。老师巡视指导。根据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想写什么。学生自由写作学生掌握三种修改作文的方法。按要求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将自己的优秀习作在班上念。6(四)习作誊写四、单元整理、复习测试 2 课时老师给学生提供机会,鼓励学生上台展示。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试题见附页评讲试题中错误较多的典型题目开卷有益一、揭示课题二、自由朗读,思考:三、学习课读课题,简介趵突泉和作者读了课文,你们觉得趵突泉怎样?(一)第 1 自然段1、齐读本段。2、 “名胜”一词在这里怎样理解。3、现在单讲趵突泉是什么意思?4、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二)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趵突泉的?请同学们默读 2.3.4 自然段。 (趵
10、突泉的溪水、大泉的样子,小泉的样子)1、什么样的水叫活水?2、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怎样的一溪活水?“清浅”“鲜活” 是什么意思?这段的最后一句话写什么?2、读出写泉水的句子。作者抓住泉水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划出有关的词语4、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感受和联想的?5、齐读这段最后一句。冬天的泉更美,表现在哪里?谁能说说自己最欣赏的词语是哪些?7、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注意描写小泉动态美的词语。读完后,再对照投影图片找出描写小泉特点的句子1)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学生齐读本段。学生认真读文后思考问题读相关段落,并且认真思考。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指名朗读本段,学生感情朗读相关句
11、子请用“”划出。根据自己理解来回答学生汇报。抽读本段,其他学生认真思考。学生找出泉水的特点,并做批注。 “摇曳”五光十色”学生通过换词来理解学生感情朗读。自由读,指名读,检查学生的读音自由发言认真完成作业7四、金钥匙2)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3)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查找到的资料很多,有的有用,有的用处不大,有的可能不准确,要注意筛选抽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板书设计: 史-吏至高无_ _底捞月人定胜_ _落石出语重心_ _暖花开金石为_ _官许愿难能可_ _春白雪人才济_ _征北战五湖四_ _诛笔伐声东击_ _如泰山说东道_ _死不屈一步登_ _津有味作业设计:( 2 课时)如1、 完成练习
12、册,评讲。2、 摘录笔记。词语抄 2 遍。3、 预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8泉水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检测题第七册第七单元练习题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史(sh s )赵(zho zo)锦(min jn) 屯(tn dn) 巷(gn xin)忠(zhn zn) 曼(mn mn) 迁(y qin) 阁( ) 垣(yun hn)二比一比,组词。史( ) 港( ) 忠( ) 赵( ) 致( )驶( ) 巷( ) 中( ) 赶( ) 到(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有趣( ) ( ) ( ) ( )人情 锦绣( ) ( ) 一马( ) ( ) ( ) ( )万壑 ( ) ( )楼阁
13、( )壁( )垣 ( ) ( )小巷 倾盆( ) ( ) 风( )浪( ) 双喜( ) ( ) 昼夜( ) ( ) 鲜花( ) ( ) 苍松( ) ( ) ( ) ( )如茵 长生( ) ( ) 车水( ) ( ) ( )年( )寿 鳞( )栉( ) ( ) ( )辉煌四包罗万象的地名。看你知多少。1、含有方位词的地名 2、含有和动物有关的地名 3、含有和颜色有关的地名 4、含有和姓氏有关的地名 5、含有和数字有关的地名 五、请你把地名和城市名用线连起来。金银铜铁 长春 抬头望月 平壤倾盆大雨 上海 百废俱兴 达卡四季温暖 无锡 沃野千里 仰光双喜临门 重庆 搜求良驹 金边大江东去 海宁 到了
14、关口 万隆高档饭碗 罗马六填写成语与地名。1、一技之 风化雨 2、见多识 山再起3、声东击 居乐业 4、奇珍异 毛蒜皮5、秋水长 津有味 6、攀龙附 奉阴违7、追奔逐 华烟云 8、后来居 阔天空七下面的古诗里含有什么地名,你能填上吗?1、朝辞 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2、 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3、故人西辞 ,烟花三月下扬州。4、胜日寻芳 滨,无边光景一时新。85、日照 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6、毕竟 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7、京口 一水间, 只隔数重山。8、 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七、下面的词语很接近,你能正确运用吗?珍贵 珍惜 珍视 珍藏 1、时间是宝贵的,我们应当( )
15、。2、这幅画他( )多年,保存完好。3、这块化石现在已经成为( )的考古资料。4、世界上有一种最值得( )的桥,那就是心桥。反应 反映 1、 爱我中华这首歌( )了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2、听了英雄的报告,同学们的( )很强烈。感动 感念 1、我深深( )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2、我生病的时候,他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使我很( ) 。雄伟 雄壮 1、在( )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2、万里长城气势( ) ,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猛烈 激烈 1、一阵( )的炮火,掀翻了敌人的阵地。2、经过一番( )的争论,大家分清了是非。八、按要求写句子。1、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罗斯
16、福总统工作非常繁忙。罗斯福总统一直坚持集邮。2、把下面的句子变成拟人句。蝴蝶在花丛中飞。 3、把下面的句子变成反问句。夺下泸定桥的战士们非常英勇。 4、把下面的句子变成被字句。他把烟熏火燎脏得黑锅底似的小房子打扫干净了。九、判断正误,对的画“” ,错的打“” 。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身难忘!”这句话出自孔子孔子和学生一文,表现了弟子对孔子教育之恩的感激。 ( )2、中国结带着东方的神韵,渗透了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向世界传递着祥和和喜庆。 ( )3、 拾穗这幅画的作者是 19 世纪法国的米勒。 ( )4、罗斯福当了 13 年美国总统。他 8 岁时就从母亲手里接过集邮册开始集邮。 ( )十、积累填空。1、可怜九月初三夜, 2、月盘是那样 ,月光是那样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3、秋虫 ,夜鸟 着翅膀,鱼儿 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4、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5、中国结带着东方的 ,渗透了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向世界传递着 。6、独在异乡为异客, 。 7、明月别枝惊鹊, 。8、高粱举着( )在舞,玉米( )嘴巴在乐;谷穗( ) ,向大地深深致谢。